关灯
护眼
字体:
《迷兵》第十一章:烤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了,忙了一天的士兵又累又饿,这些麦子还没有去壳加工,官兵粮袋里的食物也不多了,这眼下村里的人还没有回来,也没有办法买粮买米,大家围着那群羊直流口水。wenxuemi.com

高明二话不说,带领几个士兵就放倒了一头羊,大伙都看着郭新华,郭新华没有吭气,这也算默许了,这下士兵们宰羊开荤闹开了。放羊孩子也没有哭泣,兴许这样的场景他见多了,郭新华叫来军需官,让他给了孩子十块大洋。

孩子好像没见过袁大头,开心地拿在手里玩耍,但对这群士兵的戒心好像少了点。郭怀这晚吃上了香喷喷的羊肉和鲜美的羊汤,骆红梅也给了孩子一碗羊肉,孩子吃得直吮手指。

“娃子,你们村里的人都藏起来了吧?叫他们出来吧,我们不是匪兵。”胡长海用草根剔着牙缝里的羊肉对孩子说。

“你们是秦人不?”孩子抹了抹油腻的嘴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平静的和士兵交谈。

“秦人?我们是川人,就是四川来的,天府之国你懂不?”范宝儿见孩子开了口,也连忙过来插话。

“川?天?国?”孩子似乎不明白,胡长海想毕竟他年纪还小嘛,不知道家乡以外的地方也情有可原。

“娃子,你把大人们叫回来好不好,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想找人问个路。”胡长海继续说。

孩子看了看碗里的羊肉点了点头,骆红梅坚持不要让人跟着孩子,郭新华思虑了一下同意了。孩子没走多久,外边放哨的士兵就急急回来报告:村民全回来了。

这些人也真有意思,这一下子又没了提防,郭新华心下觉得好笑。一出茅屋才知道,其实村民就隐藏在不远处的黑暗里观察着他们,见孩子完好无损的出来,他们顿时就靠了过来,人数约有近百人。

更让大家不理解的是,这些村民一到家里也马上开始宰羊,忙不迭的烧炖起来,好像这些羊本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也不管瞠目结舌的士兵,自顾自地忙开了。

“大叔,你们这地方叫啥?”郭新华靠拢一个五十上下的村人问到,这里似乎是他年纪最大。

“我们这里叫兀。”那人回答了,郭新华有些奇怪,这里的人看口型说话似乎和他们大有不同,可不论这老者、还是孩子,他们的话咬音都十分准确,甚至比郭新华自己的国语都要好,再看他们的穿着和言行又不像北方人。

“兀?请问属于哪个省?”郭新华没有听说过他说的地方,想问得更详细点。

“哦,你是问哪个郡吧,过去是上党郡的,现在就不知道了,说到属于嘛,韩国、魏国、赵国……总之谁占着就属于谁吧。”

“啥?”郭新华一下子站了起来,他觉得这人可能脑子受了刺激,什么韩国,魏国的,难道这里已经出了中华民国?

“大叔啊,现在是公元多少年啊?”吕文侯一直竖起耳朵听着他们的对话,听到男人的回答,他也凑了过来。

“公元?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是韩……哦,不是了,我们是赵国属地,现在是赵孝成王七年了。”

郭怀手里的饭碗“当”一声掉在了脚下,高明等人也愣住了,这里有些文化的人都知道,赵孝成王那是战国时候的人,难不成他们已经到了古代?这可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啊。

“那么大叔,这里有一个叫长平的地方嘛?”吕文侯压制着激动的心情继续问。

“有啊,就在前面,秦赵两国大军已经对峙三年了,赵王最近刚派赵括大将军来领军,破秦的日子不远了。”男人继续回答。

吕文侯再没有说什么,呆呆坐到了一边,这些话在普通士兵听来并没有什么,秦、赵就像他们耳里的川军、桂军啥的,他们大多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知道战国的历史了。

可对吕文侯这些上过学堂的人,那里面说道可就多了,再仔细看看这些人的发饰和服装,的确和自己有很大的差距,而关于秦赵长平之战(注1)那更是如雷贯耳了。

晚上士兵大多在茅屋外休憩,因为这个村的人基本是老弱妇孺,成年男子除了那个大叔以外就没有别人了,郭新华后来也打听清楚了,这个村原本是属于上党郡的一个城,后来韩王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上党百姓害怕秦人暴虐,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投靠了赵国。

赵王同意接受上党后,秦王大怒之下命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这样已过了三年,最近赵王刚刚遣派赵括领军,希望可以打破两军长期对垒的僵局。

他们城原有近一万人口,因为秦兵屠杀,赵国征派,现在只留下这些老幼,这里离两军前线很近,由于战乱原本的田地都没人耕种了,赵国让他们在这里种粮供给赵军,那些羊也是军粮之一。

看到郭新华他们的突然出现,他们开始以为是秦军突袭,吓得到山里躲了起来,但看着他们没有动静,便又悄悄潜了回来。村人都把他们当成了流寇、匪人,看他们不屠杀孩子,就放心回来了。

至于杀羊充饥,因为那些本是兵粮,他们虽然馋了很久,妄动也是要杀头的,现在反正郭新华他们已经开杀,那他们刚好借个由头开荤,以后算帐就都推到匪盗的身上了。

他们也已经把消息报告了赵军大营,但大营里的赵军害怕真是秦人,反倒没有出击,于是才有了今晚的烤羊会。

了解了实情后,郭新华召开了营级会议,川军连级以下干部大多没有文化,以现在的情况而言他们不参加反倒能减少解释的麻烦。当然也有一人被要求列席,他就是吕文侯,郭新华看得出,这个留日青年肚子里还是有些货的。

胡长海和郭怀代表三旅官兵参加了会议,即使算上骆家兄妹,他们也只有十四人,郭新华把他们编成了一个加强班,胡长海依旧以营长身份统领他们,郭怀是班长,杨再继班副,吕文侯也被编了进去,他和骆红梅作为全团的卫生兵。

对于现在的情况大家意外是肯定的,但究竟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与会人员没人说得清。会议中郭新华先简单介绍了当时战国的历史,还有就是长平之战的开端、经过、结局。

接下来就是他们两千人的生存问题,现在他们没有了根据地,也没有了粮草供应,在这纷乱的战国年代如何活下去呢?

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既然都已经知道了战国最后秦灭六国的结局,那么自然是站在胜利者这边,选择很简单:投秦。

至于如何行动,自然是靠拢秦营,以他们手里的跨时代武器,必然可以成为秦军的一支劲旅。相信在这个胜者为王的年代,他们可以建功立业,会议结束后大家决定由各主官回去向下属把情况阐明,明天一早他们将根据村人的指点,向着秦军大营迈进!

第二天部队一大早就集结了,村里人送给了他们不少捣好的稻米,反正已经上报是秦军劫掠,那么为了昨晚共享的羊肉,就算是一桩顺水人情吧。

队伍开拔前,郭新华望了望身后那道巍峨迤逦的大山,这座山应该就是太行山脉了,越过这道天然屏障,赵都邯郸也就近在咫尺了。

郭新华有些明白为什么秦赵会在这里展开一场举世瞩目的大会战,秦占则可以随时入赵、攻魏、摄韩,赵占则等于为国境添加了一道门闸,这里是两国展开天下之争的起手之战,可因为双方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而最终演化成了一场关系国势命运的大决战。

郭新华等行至半路,突然遇到了前面的几辆牛车,牛车旁跟有数十匹良马,车马上约有二十几人。那行人一路走走停停似乎也不急着赶路,看见郭新华的整团人马也是镇定自若,丝毫没有之前村人的慌张。

部队很快就赶超了上去,郭新华看见马上有一中年男子约莫四十上下,头小而颌尖,一双眼睛倒是黑白分明很是有神,在那群人里略感显眼。

“请问先生,此去长平需要多久?”郭新华想问个路。

“长平?那里可正在交兵呢,你们赶去做什么啊?”那名男子似乎有些吃惊。

“哦,我们想从那里入韩。”郭新华不知道男子的底细,便没有把想投军的事情泄露。

“嗯,看来你们是军旅啊,不知来至何国啊?”男子看着士兵枪上亮晃晃的刺刀若有所悟。

“这……我们是来至民国。”郭新华想即使实说,这人也不会知道几千年后的事情。

“冥国?”那人误听了郭新华的话,但没有再多问,战国时候有不少外族部落存在,男人眼见他们装束怪异,也许是来自其中某支吧。

“既然如此,那我们同行吧,时下匪盗丛生,猛兽横行于野,和你们一起也有个依靠,我们也是去长平的。”那名男子的话也让郭新华颇感意外。

注1: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