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鸾凤和鸣》太监的品级和称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监的自称:

《穿越之鸾凤和鸣》对太监的设定并不完全符合历史。 w-w-w..cO-m。因宫廷戏不多,所以只设定了一个首领太监四品是皇帝跟前时候的跟班儿。自称“奴才”,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历史上的太监曾经有的自称包括:“臣”、“咱家”、“洒家”、“奴婢”,但是没有“奴才”这个自称。对,你没看错,是“奴婢”。前一阵新包青天出来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不解太监自称为“奴婢”,认为是编剧和电视组没文化。但这其实是经过考证了的,这个称谓自明代晚期,沿用到清朝,到清朝的时候,已经明文规定太监必须自称“奴婢”了,至于“奴才”那是满人的称谓,等同于汉人自称“臣”。(我怕大家都接受不了,所以本文里仍是侍女自称奴婢或自己的名字,太监和身份底下的男性侍从自称奴才。)

--------------------------------------------

太监的品级划分:

太监原来只是宫廷中的服侍人员,本无品级,随着宫廷中太监人数的增加,分工的划分,逐渐产生了等级。至雍正四年(1726年)形成定制。最大的官职为“督领侍”,相当于朝廷的正二品官衔。

据《历代职官表》记载,太监的职制如下:

总管太监:四品,也有以七品执守侍充者,官衔为宫殿监督领侍,宫殿监正侍,计14人。

副统管太监:六品,官衔为宫殿监副侍,也有执守侍衔者,计8人。

首领太监:八品使监,也有无品级者,计43人。

笔贴式太监:八品侍监,此品级太监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监:从事扫除、守护之役者,无品级,人数不定。

不同品级的太监。穿着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赏有太监顶戴的称为老爷,无顶戴地称为师父。**- .COM在清末。督领侍张德安,长chun宫地大总管张谦和,二总管阮进寿就是二品顶戴--“红顶子”。大总管、二总管依次往下排分为带班太监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另外。是众多的小太监和从事劳作的下层扫殿太监。登记森严。一级压一级。

此外。在各宫殿太监中,还设有总管、首领、掌案地、回事的。以及小太监。其他宫内各个处所,又分为首领、大师父、二师父、带班、陈人。最末一等就是徒弟了。太监头目都收徒弟,下班后,捧洗漱用具、拿扇、持麝尾。都有徒弟侍侯。

到了晚清。随着各种需要。分管什么职责。就有什么名目地太监。如驮妃太监、侍膳太监等,连外国进贡来地自鸣钟。也有专门太监负责,称其为“自鸣钟太监”,可谓是名目繁多,令人瞠目。

--------------------------------------------

宦官地名称:

宦官在中国出现时代比较久远,在夏商同时就已形成制度。由于宦官历史的久远,它的名称也经历了一个多变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宦官名称出现较晚。中国历史上与宦官同义的名称有:寺人、著人、妇寺、阁人、刑人、刑臣、刑余、黄门、中官、中使、中贵、奄人、阉人、阉竖、阉宦、内臣、内小臣、内竖、内侍、内监、内宠、内参、内官、貂珍、貂寺、宦寺、宦者、熏余、凶竖、司宫、巷职、巷伯、太监、公公、净白等。

寺人,是宦官早期的称谓,在先秦以前的很长时期内广泛使用。

西周时宦官的名称较为混乱,既不统一也不固定,除寺人之称较为通用外,其余的名称多为其所担任的职务之名,因此这些名称也不是宦官所专有,同时所担任的人也有一些是正常的男性,这与后代不一样。据《周礼·天官》记载,宦官中的一部分,如内宰、内小臣等,乃是主管宫廷事务的高级官员,具有一定权力,通常由王族成员担任。@wwW..cOm内宰,掌书版图之法以及君王之政令;内小臣,掌王后以及**戒令,相道其出入事而纠之;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为内人哗(开路清道,禁止通行之意)。由此可见,他们的职权范围只限于王宫内苑,主要是维护王宫内苑的秩序、戒令纠禁、门户开闭等保卫工作。掌管王妃、夫人参加祭礼享宴等服舆事,担负君王、后妃、夫人们饮食、起居等侍奉事务。

宦官之名正式出现于秦朝。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嫪毐入宫时,“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秦朝所设的内常侍、中常侍等官职,也由宦官充任,但不是宦官的专职专称。“宦”字,最初为象形词,本意是指在王宫的执事臣仆,当时并无贬义。战国时期,士人“宦游列国”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可见宦是指为官之意。《后汉书·宦者传序》说:“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通典·职官》也说:“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受过阉割的内廷官员正好伴随在皇帝及后妃四周,所以用“宦”来称呼他们,既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还暗中抬高了阉宦的地位。所以,汉代用“宦官”来指代阉割内臣,风行一时。“中兴初,宦官悉用阉人。”这个时期出现的与宦官有关的名称有:宦竖、竖宦、内侍、中官、中贵、刑隶、黄门、中黄门等。汉代的宦官系统繁杂,有少府、大长秋、太子及诸侯公卿几个部分。名称有:中宫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圣、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等。“中黄门,谓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所以类似黄门、中黄门等职名,也成为宦官的代名称。这时的宦官已不再是最初意义上的王宫内苑的奴隶,有一部分成为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他们已经形成政治集团,宦官不仅封侯晋爵,而且左右皇帝,把持朝政,一度出现了“诸梁秉权,竖宦充朝”的专权局面。自从东汉梁商、梁冀、梁太后等外戚集团把持朝政以来,宦官们也开始为获得自己的权力而不择手段。

到了唐代,宦官称号还出现另外一种雅称———净白。在儒家文化主导的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自由相恋,被社会认为是超越礼法的越轨事件。男女两情相悦从而发生的性行为,更是被认为是肮脏下流、为世人所不齿。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而后代更是高歌“存天理,灭人欲”。久而久之,不但连男女之情,就是人的生殖器官也被认为是肮脏之物。宦官被割去生殖器,全身上下都变干净了,所以叫净白。

太监一名,正式出现于何时,史界并无定论。一说是唐代,一说是辽代,日本学者认为出现于元代。隋、唐、宋时期,朝廷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唐宋宦官甚至可以直接统率军队,如著名的宦官将领杨思勖,北宋的童贯。唐代主持内侍省的宦官,权力很大,四方奏表,均先呈送给他们过目,然后由他们决定是否呈报给皇帝。一般政事,他们有权作出决断。统率军队的宦官监军,其权力往往在节度使之上,“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旧唐书·宦官列传》)。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藩镇蜂起,宦官权力日盛,唐玄宗、唐宪宗、唐敬宗均为宦官迫害而死;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在宦官的拥立之下才得以登上皇帝宝座的。

元代,宦官还被称作“火者”,如元代权阉朴不花便被称作“资政院老火者”。

而我们所熟知的太监名称,在明代才正式成为宦官的同义词。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各专设掌印太监提领,称二十四衙门。二十四衙门统领全部宦官,这些机构的首领称“太监”,全部是阉人,分管各衙门,为宦官中品级最高者。更多的宦官,还是没有资格称太监的。明代的高级宦官也常被称作“巨珰”、“权珰”。珰原指汉代武官佩用的金制冠饰,东汉时宦官“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以后就逐渐演化成高级宦官的代称。

清初,满洲贵族鉴于前朝宦官危害,设宦官十三衙门,后以内务府统辖全体宦官,其中以总管太监、首领太监为品级最高者。顺治年间,下诏凡是侍奉皇室的内廷官员及其下属奴仆,都被称作太监。这个时期,太监与宦官才真正合二为一,成为宦官的通称。清代对宦官的品级和员额控制很严,自四品至八品共五级,最高不可超过四品,并且宦官不许干政,更不允许染指军队。

宦官的名称众多而复杂,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简略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因生理缺陷而得名。“奄”或“阉”,是指破坏生殖器官;“椓”也是破坏生殖器官;椓刑、宫刑,都是对生理机能的毁坏。由此产生奄人、椓人、刑余、刑臣、刑隶、刑人等名称。

其二,因宦官工作性质而得名。“宦”有仆隶之意,由此得宦者、宦官之名;又因为宦官掌管王宫内苑的事务等,所以被称为宫人、内宰、内小臣、阁人、寺人等名称。

其三,因宦官所处环境而得名。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内廷,也称禁中,与处理政务和大臣议事的外廷相对。封建礼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门户有禁、男女有别,王宫内苑不可随意任人出入,设宦官在内廷服役,以通内外联系。由此而产生中官、内臣、内侍、内宫、内竖等名称。

其四,因宦官担任的官职而得名。如司宫、阍寺、巷职、黄门、内常侍、中常侍、内监、少监、宫监、太监等名称。

其五,因宦官服饰而得名。如珰、貂珰、貂寺等名称。

其六,因宦官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而得名。如宦官被皇帝任为出外使节而称为“中使”;宦官得到皇帝宠信,骤然荣华富贵者,被称为“中贵”。

其七,因人们对宦官的认识而得名。由于宦官受到皇帝宠信后,飞扬跋扈,人们对其鄙视痛恨,所以称之为“熏余”、“凶竖”、“阉竖”、“宦竖”等。同时,在宦官得势之时,许多人畏其凶焰,为其冠以尊称,如“师爷”、“公公”等名称。

人类文化学家认为,文字符号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种体现。从早期的蔑称“阉竖”,到后来的宦官、净白、太监等。表面词汇的转换,实质上折射出宦官集团整体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逐渐上升。

注意:因为史书上很少有宦官的文章流传下来,即使有也是很有地位的宦官了,这种宦官已经可以自称为“臣”,互相称呼直呼官名即可。

()&.coM</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