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龙镇》第一章 捻军的覆灭 楔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2年,一位农民在蚌埠双墩村挖土时,发现了一件印有四叶花的陶器,由此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1868年8月,历时近20载的反清捻军全军覆没,数万士兵被杀,捻军首领张宗禹夜渡徒骇河不知所踪,一说投河而死。至此,捻军起义失败。

捻军与太平天国联合作战,动摇整个大清帝国,但又随太平天国迅速覆灭,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7月,大雨。

一个中年男人静静地伫立在草庐里,仰望天空。这人正是张宗禹。

“梁王!这场雨要下到什么时候?”一位身披甲装的壮汉走了进来,此人胳膊上已负了伤。

“我跟随叔父征战十多年,为的乃是天下苍生,本可无愧于叔父,奈何还有数万兄弟的性命在我的手里。”说着,中年男人转过身去。“这是天要亡我捻军,非战之罪啊!”

“要不是这场大雨,那刘铭传又岂是梁王铁骑的对手!”壮汉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又望着张宗禹,“那我们该怎么办?”

“撤!”张宗禹终于下定决心,其实他很清楚,清军一直在诱降捻军将领,只是畏于他的威望,手下才没有人敢造次。一旦宣布撤军,就意味着失败,军心必定涣散,到时恐有人趁乱造反,内耗严重,后果不堪设想。一年前遵王赖文光的例子还历历在目。但是他不想看着这么多年的袍泽兄弟就这样战死,而且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要保护,所以这次是非撤不可!

“这……”壮汉迟疑。

“前军变后军,留下精锐掩护撤退!”既然失败必不可免,至少要保住袍泽的性命,并且要将叔父张乐行的遗物顺利护送,张宗禹这样想着。

大军开始南撤,丢下大部分辎重和战马,此时的骑兵部队已经名存实亡。大雨一直在下走到一处山谷又突发泥石流,将士们不敢再前行。这时候军心异动,有人提出回去投降不仅可保平安,还能加官进爵。士兵们有的朝前走,有的往后退,在狭窄的山路上发生争执踩踏。这时候张宗禹捻了捻胡须,挥刀斩了为首的几人。

然而,李鸿章率淮军已至,威震天下的西捻军此时已溃不成军。张宗禹率残部逃至鲁西平原,又在茌平县遭到以逸待劳的左宗棠部截杀,这也是西捻军的最后一战,虽率十余骑杀出重围,余部却被屠戮殆尽,其弟张宗道、张宗先、子张葵儿,侄张振江和西捻军其他将领都已战死。后张宗禹率部夜渡徒骇河时,投水而死,据说没有搜获尸首,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