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汉岁月》作者的话之参考书目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考书目(一)

这里我想说说书里面引用的参考书目。本来我想列个长长的书单,这样可以显得自己的阅读量比较丰富些。但是,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我还是个比较诚实的人。

关于研究秦始皇的著作,我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张分田教授于2003年出版的《秦始皇传》,这是目前国内研究秦始皇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一本著作,全方位的展现了秦始皇的一生,涉及到秦始皇的家世,以及君臣关系、平定六国、统一天下、思想制度、文化社会等等方方方面,可以说是研究秦始皇的集大成者。目前国内很多著作和论文都是吸取了张分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很多观点都跳不出这个框架。如果在写论文的时候不引用张分田教授这本书,我认为是不及格的。由于张分田教授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给出引用书目,所以我们无法知道他阅读了哪些著作,吸收了哪些研究成果,这是挺遗憾的。

张分田教授对秦始皇作出了很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他既肯定了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认为秦始皇“把第一套真正的国家与法的理论全面变成现实”,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屈指可数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独一无二”;但同时也没有否认秦始皇是个“专制暴君”,认为秦始皇“无节制地扩建宫室、超标准地修筑陵墓、迫不及待地封禅泰山、兴师动众地寻仙求药、大规模焚书坑士”。总之,张分田教授的评价很客观公正。

我基本上很同意张分田教授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非常学术,我更想以一名普通人的角度去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每天要批阅的竹简多达30公斤,这是他自我限定的目标。其实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去享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与工作为伴的。他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制度。他创建的这套皇帝制度,影响了中华大地将近2000年。其实,直到现在这种影响也依然并未散去。在他生前,他就已经知道这套制度必定会流传万世。所以这更让他的自尊心膨胀到极点,他不允许有人在议论他、非议他,生前不可以,生后也不可以。这当然也是为了巩固权力的需要。

秦始皇并不是要立志要当暴君的。他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位暴君,其实他比很多帝王都仁慈,至少比刘邦、项羽仁慈。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礼记等,想必他熟读于心。他是想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稳定,因为他是最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动荡的人。在他的统治下,秦帝国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安稳。

上天可能是最偏心的。他赐予了刘邦前半生的无忧无虑和后半生的荣华富贵,甚至后世的千古英名。而对于秦始皇,则显然苛刻多了。秦始皇的一生都困在权力的牢笼里,而刘邦则把握住了人生和历史最好的时机。刘邦可能是两千年以来最为豁达最为洒脱的开国皇帝。对于创造自己的帝王事业,他并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他不像后世的那些开国皇帝,抱着很沉重的心理负担,如曹操的处处提防,朱元璋的久经沧桑,李渊的战战兢兢……

刘邦是天生的乐天派。当亭长的时候,他享受这种呼朋唤友的感觉;当流寇的时候,他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没有事业,游手好闲,蹭吃蹭喝,他同样感到高兴,并没有觉得不妥,也没有感到自卑。他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在人生前三十年他根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他不像陈胜那样自卑,觉得你们都瞧不起我,我要发愤图强,终有朝一日会出人头地,然后在看不起他的人面前威风凛凛——刘邦没有这种自卑的心态。他在四十岁之前,绝对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天下人的君王,这个高贵的身份似乎离他太过遥远。他甚至以为这辈子连个县令都不可能做到。有些事情不是因为他知道了才去做,而是去做了才知道。

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哪本专著研究刘邦比较权威的,都比较零散。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历代帝王传记,每本都很精彩,都是行内的权威,但是却唯独缺少了刘邦。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挺遗憾的,因为我不知道这本著作最后到底有没有出版。

在研究秦汉史领域,李开元教授是个新兴人物。他的很多观点都比较新颖。比如,他认为刘邦早期的形象应该是一位游侠,而非无赖。一开始我也以为刘邦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游侠,仗剑天涯。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证据不足。因为,要是让刘邦像张良、韩信、荆轲那样一个人仗剑天涯,他很大程度上是不愿意的。因为他的内心不喜欢那份孤独,他不愿意抛弃他的猪朋狗友们而独自仗剑天涯——那是个人英雄主义。刘邦绝对没有这样的浪漫情怀,没有这样的信念。即使在芒砀山逃亡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是有一大帮朋友,热热闹闹的。他是实用主义者,只有对他有价值的事情他才会去做。他愿意带着一大帮兄弟打天下,但绝不愿意一个人浪迹天涯,更不可能像张良、荆轲那样刺杀秦始皇。为了一个虚名,去做这么冒险的事情,那不是刘邦。刘邦对信陵君崇拜,那是因为他对信陵君的权力感兴趣,对信陵君的呼朋唤友感兴趣,对信陵君为了国家调兵遣将感兴趣,对集体战争感兴趣,绝对不是对信陵君的孤胆英雄行为感兴趣。

李开元教授出版的这三本著作《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都比较精彩,特别是《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写作手法新颖,就像侦探破案那样写历史,观点新颖,脑洞大开,又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可读性很强。而且,李开元教授还实地去历史现场,一步一个脚印去感受历史、挖掘历史,这是很多躲在书斋里的学者做不到的。

相比较而言,易中天教授的《品人录》《帝国的惆怅》《汉代风云人物》和王立群教授的《秦始皇》《刘邦》等著作就显得趣味性许多,他们的语言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口味,他们的角度更加符合当代人的视角,而且他们的想法更加大胆、更加富有情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