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唐盛世》10-大礼和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李恪起了一个大早,因为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昨天做好的征兵告示今天会贴出去,到时候还需要李恪去监督还有甄选士兵,另外今天校场那边临时加建的房屋今天傍晚前也能完工了,人一多办起事来就是快,两百间屋子,几千人去做,两天左右的时间就搞定了。所以傍晚时候还要派人去验收校场。同时李世民调来的一千精兵预计今天午时就会到达,到时候还要去接收一下,带去校场进行安排。

征兵大约会进行两三天,如果到时候还没有征满的话视情况而定,少太多肯定不行,只能继续征,如果差不多的话李恪就不准备浪费时间了,直接按招到的多少直接开始练兵,至于征过多的情况那就只能靠筛选了。

昨天做好征兵告示时候已经让属下去准备了,所以今天一大早安州境内就已经开始贴告示了,李恪只需要准备一会儿去安陆县城门口等候即可。在去城门口之前,李恪抽空带着几名属下去了一趟军事基地,大体检查了一下进度和质量,然后确定没什么问题以后留下属下等到傍晚完工时,做最后的验收,自己则是赶往城门口去开始等待征兵……

李恪刚到城门口就已经看到征兵处陆陆续续的有几个人在报名了,还有一些则是在观望,看来那些告示传播的挺快的,刚贴出去没多久就已经有人赶过来了,不过看着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李恪思索了一下,叫来一个下属,按照他的要求去写了一份这次征兵的待遇,毕竟这次征兵有别于大唐的普通征兵,不仅在各种要求上不一样,训练方式和军饷抚恤金都不一样,必须让百姓有足够的了解才行,这样才能确保百姓的自主权。当然也能更好的吸引安州百姓踊跃参与,毕竟单单军队伙食方面就有足够的优势,比起一些小康人家吃的都要好。没办法,李恪要做的是现代化练军,必须保证士兵营养跟得上才行,而且每日训练的强度都不低,可不是古代那种普通军队操练可比的。

李恪的告示一张贴出来,效果很明显,所有围观的人都上前去看了,一些看不懂的人赶紧问那些识字的人,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就这样,围着报名处叽叽喳喳询问的人少了,很多人看到这么优厚的条件都跑去报名,毕竟这次征兵给出的条件十分丰厚,不论军饷、抚恤金还是伙食方面。至于打仗会不会死就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内了,打仗总归会死人的,对于这点他们心知肚明,在穷苦的古代百姓眼里很多人都觉得能过上一天吃饱喝足的日子就算死也值得,更何况死后还能给家人留下一些钱财,所以与其全家一起受苦还不如自己去拼搏一把,这也是很多报名征兵人的想法。

看着征兵队伍不断地在加长,李恪让人开始把测试视力、体能、反应速度等身体条件的器材搬了过来,这对于甄选士兵非常重要,由于李恪没有什么现代化战争武器装备,所以对士兵选拔不至于太苛刻,只是按照他所能做出来的装备进行比较简单的筛选士兵,不过这也是相对于现代来说的而已,他所要这些筛选要求搁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严苛了,那些过来报名的百姓可都是一脸紧张的模样,没想到这次征兵要求这么严格,一脸不明觉厉的样子。不过李恪看着只是笑了笑,没有去给那些人解释什么,这些东西对于古人来说,要解释到他们懂了,估计要解释个十天半个月的了。

李恪站在报名处边上看了一个多时辰,默默地观察着那些筛选出来的士兵,基本上都只是基本符合要求而已,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李恪有些失望,本想着大唐初期应该有不少的人才,至少以武立国的大唐民间应该有不少善战之士,可惜按照李恪的眼光,所见到的这些人一个都没有。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人选,不过现在还是调查阶段不能征用的卫陵。

……

一上午的时间李恪不断地在征兵人群中寻找着可堪大用的人才,直到临近午时,一名属下小跑而来告诉李恪,李世民调遣过来的一千精兵已经到了安陆县外五里外,约莫半个时辰内就能到安陆县了,李恪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虽然一早上都没有在征兵队伍中发现什么人才,不过李世民调来的这一千精兵不少都是征战沙场过的老兵,再不济也能找到几个像样的善战之士,到时候分小队带领就有人可用了。李恪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人才了,时间靠着挤一挤还能够用,可是人才的话李恪只有安州这么一个地方可找,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名人要么已经被朝廷重用了,要么就是还没出生,要找能用的人才可没那么容易。所以李恪心中祈祷着老李不要太小气,给他的这一千精兵希望有五六个老兵将,李恪就满足了。

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安陆县城门口就已经出现了一支千人的军队,看着军队那威风凛凛的样子,即使千里路程的奔波也没有掩盖住他们的锋芒,直到这支队伍走到安陆县城下时,城门口附近的百姓都一直看着这支军队,只见军队中走出了一个身披战袍的彪型大汉,虽然这个大汉身材壮硕,但是脸上却是带着一份儒雅之气,给人的感觉不到很压抑反而很是舒服。李恪看着这个大汉很是惊奇,看来这回老李很厚道了,这个大汉至少是个不错的猛将。

“末将王玄策见过吴王殿下,奉陛下之命前来听候殿下差遣。”大汉走到李恪面前不卑不亢地行礼道。

嗯?王玄策?李恪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不过李恪瞬间就回过神来,上前扶起了王玄策。

“不必多礼,这一路上有劳王将军了,我就不多耽误了,想必将军一路奔波将士们都人困马乏了,请王将军带着众将士们到新建的校场中休息,我立刻派人给王将军和将士们安排。”李恪忍住心中的振奋,镇定了心神,吩咐一名下属带着王玄策去军事基地安顿那些精兵。

“多些殿下!末将告退!”

哈哈!王玄策!竟然是王玄策!老李这回可是给我送来了一份超级豪华大礼啊!李恪此时心里乐开了花。在安陆县门口征了一上午的兵,一直都没有物色到好的将士,可是没想到转眼间,李世民就送来了王玄策这么一个大礼。想来李世民估计此时还不知道王玄策的才能。这可是一个超级狠人啊。

王玄策,一生之中三次出使天竺,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第二次出使天竺,那是在贞观二十一年的时候,当时由于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国王,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派军队袭击劫掠了大唐的使者团,不得不佩服阿三哥与生俱来的勇气,当时王玄策被擒,没过多久王玄策和当时的副使蒋师仁逃了出来,不过作为唐人的王玄策有着自己的名族骄傲,被阿三这样欺负肯定不可能直接回国,所以王玄策和蒋师仁二人一路向北跟唐朝周边属国借了一万余兵,靠着这借来的一万余杂牌兵硬是把中天竺的阿三们打得人仰马翻,王玄策靠着没有整合过的乌合之众灭了中天竺,杀到中天竺阿三哥的都城下,最后几经周折生擒了阿罗那顺,而且要不是东天竺国王求和,王玄策还差点顺带灭了东天竺,这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一人灭一国”之战,不过由于后开王玄策牵连到唐太宗的死,被大唐统治阶级排挤,所以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并不详细,连生前的一些事迹记载都很模糊,估计要不是把阿三哥打得很惨都不知道会被埋到哪个旮旯去,李恪没想到王玄策生前竟然还在禁军里待过。想到这么一号猛人被李世民送过来了,李恪心里异常兴奋,就不知道蒋师仁有没有在那些精兵之中,不过如今已经有了王玄策,李恪也很知足了。

就在李恪还在为王玄策到来高兴之时,一名下属疾步走到了李恪身边,将一卷卷宗交给了李恪,李恪打开卷宗仔细地看了一下,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这是一份关于卫陵案件的卷宗,李恪派去调查的人已经了解了事情始末,事情大致和卫陵所说的一致,卫陵确实是为了报仇才逃命到此的,看来卫陵倒是一个可信可用之人。李恪看完卷宗,让下属拿来纸笔将事情的始末大致的写了一遍,然后封好后交给下属,吩咐他立即将信和卷宗带去长安,交给李世民。既然答应了卫陵,而且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李恪自然要为他好好处理这件事,再说了,这本来就是不平之事,按照李恪的性格也不会不去管,所以李恪亲自将这件事上报给李世民去裁决。

忙完了这些事情后,李恪看着依旧排着长龙的征兵队伍,想了想,没有再继续等下去了,现在大将已经找到了,而且还是两个,剩下的等以后练军时候再去慢慢挖掘吧。想到这里,李恪转头回吴王府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