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唐盛世》4-曲辕犁与化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恪起了一个大早,不是他睡不着,也不是多年特工生涯的习惯,昨天还为了思考今后事情加上思念祖国和战友很晚才入睡,实在是这唐朝的玉枕实在硌得慌……

简单得对付了几口早饭,就赶紧把王刚叫了过来,让他把昨天要的材料抓紧时间去准备,不过今天能够找的话先找一部分过来做一下试验,毕竟很多东西都只是印象和史料记载而已,确切的东西还是要看到实物以及试验过后才知道有没有用!

交代完王刚,李恪叫上李泉出了门。让李泉带路去看看他私人拥有的田地,他需要实地去勘察一下田地情况。

一路上,李恪从李泉的口中了解到,李恪私人田产约有两百户佃农,算是比较多了,七千余亩田地,算上轮耕的话,两百户佃农,一户要耕种约十八亩左右的地。虽说在耕具比较落后的唐初时候,一户三个人来算,耕种十八亩看起来很多,但是比起其他地主或者私人来说还是很轻松的!古代的地主收租都是五成起收的,李恪却只有三成!此外唐初实行均田制,每个成年男子分到百亩地,按照这样情况,一户人家至少要尽力耕种几十亩!不然不够收税的话足够农民头疼的了。所以身为逃户在佃农,比起其他人来说很是幸运,至少能吃得上饭!看来前身李恪对待佃农还是比较仁义的!

到了田地以后,看着这些所谓的良田,李恪有些发晕。这些良田比起瘦田来说好不到哪里去,古代施肥方法比较少,而且效果不是特别好,即便是轮耕,良田也是有些不堪重负,瘦田则更是凄惨,李恪都很怀疑瘦田能不能种出多少粮食。

一路上看过去,李恪停在一处正在春耕的田地旁,看着两个农民操作着牛在耕地,效率十分低下。看来计划要尽快了,不然这样的效率实在浪费劳动力!

李恪无奈得摇了摇头,直接离开了田地回府去了……

刚到门口的李恪就看到了几名工匠模样的中年人跟在王刚身后,李恪让工匠们跟着他进去,王刚则是继续准备李恪要的材料去了。

屋内

李恪拿出昨天睡前画好的一张图给工匠们看。

“你们应该会制作犁具吧?这图上的是一种新的犁具,你们能否按照图上的要求直接改制?”

“殿下,这个直辕改为这种弯曲的辕,长辕改为较短的短辕倒是能明白,可是敢问殿下,这个前头是什么意思呢?”看着图纸上弯曲的犁具,工匠们有些不解。

“这个我称之为犁盘其实就是这样……”大致解释了一下犁盘的样子,看来这些工匠的思维不能理解图纸上立体图形的意思,虽说华夏古人的智慧非常厉害,但是长期的固化思维还是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所以李恪不得不给他们做解释。好在没有直接把图纸丢给他们自己去琢磨制作,不然做出来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你们现在去召集相识的工匠,技艺一定要过关的,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造这种犁具。李叔你帮我去安排一下他们,最近你们稍微累一些,工钱加三成。”

“是,殿下!”

交代完曲辕犁的制作,李恪等着王刚准备好材料准备开始接下来的工作了……

直到下午,王刚终于准备好了一批李恪所要的材料,不过时间匆忙,材料并不是很多,但也足够李恪进行试验了!

李恪查看了王刚收来的绿矾油,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硫酸无误了,不过浓度并不是很高,算是稀硫酸。也不要紧,李恪让王刚在旁边记录他做试验的流程,然后直接让下人拿来一个更大的容器,装水以后把盛放绿矾油的陶瓷放于水中直接隔水加热。

“你记住,以后让人加工绿矾油时候千万不能去碰绿矾油,隔水加热时候也不要直接探头去看。”看着王刚记下以后,李恪才放心继续试验。

绿矾油不断隔水加热下蒸发出水蒸气,直到绿矾油的浓度差不多达到了浓硫酸的样子,李恪垫着布料将绿矾油去下,然后将准备好的“消石”直接放入浓硫酸之中,等到反应完全后将石灰也放进陶瓷之中。直到反应完全以后陶瓷中出现了大量的淡色颗粒状固体。

看着陶瓷中的东西,李恪有些兴奋,看来这些东西都没错了,而且第一次试验很成功,没有在古人面前丢脸。转头看着一脸见鬼模样的王刚,李恪淡淡地笑了笑,恰到好处的装比!

“殿下,这…这是什么?难道您也是在炼丹吗?可是不是说炼丹要很大的铜炉吗?”王刚有些不明觉厉。

“不是,其实这是一种肥料,你没听错,这确实是一种肥料,比起现在用的那些肥料要好上百倍,一但田地里施用了这种肥料,只要不遇上天灾人祸,保证粮食丰收!”没错,李恪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的东西正是近代所作的硝酸铵钙肥。为了增加量产提高耕种的效率,李恪把曲辕犁和硝酸铵钙肥料一起推行使用,也是绞尽心思了。只是听着王刚所说,以为他这是在炼丹有些无语。不过也无怪乎古人会这么认为,因为在古代可不懂什么化学变化,反正在他们看来陶瓷里的变化兼职跟法术一样,那不就是在炼丹么?

“啊?肥料啊?这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手段啊!殿下可真是厉害!”王刚眼中的小星星将他的崇拜表现得淋漓尽致。

晕!没想到做个化肥都能收个小迷弟,不过李恪没时间去计较这些。

“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从明天起,你就去召集一批可靠之人,在城外找一处无人之地修一处工坊,找人多做一些大的陶瓷缸,至少要比这个陶瓷罐大十倍以上,多准备我告诉你的那些材料,趁现在天气还寒冷,搭起避雨棚以后就直接开工,不得有误,不过在制作的同时要修一个大地窖,需要通风口足够多,保证地窖足够通透,等天气稍微回暖一些就将工坊搬到地窖中,制作和存储肥料都直接在地窖之中,切记我交代过的东西万万不可触碰,也不可私自带入与生产无关的任何物品,除了隔水加热绿矾油其余不可靠近火源……”李恪花了小半个小时交代了一大堆事情,这个古代的第一个生产工厂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不希望期间发生任何意外,所以事无巨细的嘱咐着。

“是!殿下!我都记下来了!”看着李恪如此郑重的样子,王刚也不敢马虎,认真的记完所有细节。

“好!李叔,这段时间你除了照看工匠那边的事情另外再辛苦一下您,抽调一批人手去工坊处,保障工厂安全,无关的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如果人手不足的话,你拿着我的手谕去找县官借一些人手!务必确保工坊完成任务!”交代完王刚,李恪回过头和李泉说道。古代治安问题很难处理好,虽然贞观年间治安相对比较好一些,但也不得不防,所以另外交代了李泉派人去做工坊的安保。

“是!殿下!”李泉点了点头应下来。

吩咐完事情,看了看屋外,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不知不觉已经忙活了一整个下午,不过一个下午的忙活换来的成果很喜人也是值得的。唤来丫鬟准备晚膳,多准备几样菜,不管李泉和王刚的反对,硬是拉着他们两个一起到偏殿用膳,犒劳一下五脏庙。不过不得不说经过李恪指导以后,厨子改用烹饪方式,菜式多样起来,吃起来特别香,只可惜古代的酒搭配这些菜不太尽人意了。因为古代酒的度数太低,喝起来还没现代的啤酒爽快,所以不要以为古人千杯不醉很厉害,其实也就是喝着啤酒的样子而已,要是搁现代,大把的人完虐古人。看来以后有机会可以搞一搞烈酒,让唐朝的人试一试烈酒的滋味!嘿嘿!

晚饭过后,李恪回到房间整理好这两天完成的事情,明天可以再去落实另一项任务了。那就是——提高纺织技术!

上次在看李泉和王刚整理上来的材料时,发现今年冬天在安州还是有不少人被冻死。这些在古代十分正常的事情,在李恪看来却是十分可怕的。古人一直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生存,在史料中确实记载不少,只是到了唐朝以后,实际看到这些事情的记载以后,李恪内心触动还是很大的,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华夏儿女啊!可都是和李恪一样流淌着同样血液的华夏人,即使隔着千年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李恪决心要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做化肥提高粮产是,接下来提高纺织生产也是!虽然冬天基本上已经过去了,现在冻死的人已经减少了很多,不过要做的事还是要尽早去完成,这样以后才能更专心的去练军。既然如此,明天就必须要去查看一下安州境内的一些河流情况了,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动力来实现提高纺织效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等忙完这些事情以后,长安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传回消息了,唐初时候的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一生的耻辱,当初朝堂上下的武将可是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嚎啕大哭着求着李世民血战到底,不过考虑到天下初定,为了天下百姓,李世民忍辱签下渭水之盟,所以李世民可是比任何人更加痛恨突厥和边境的那些家伙,现在李恪提出要练兵讨伐,只要找对借口,李世民九成九会答应李恪的请求。(唐朝在贞观四年时候已经灭掉了东突厥,不过还有一个西突厥,一直到了唐高宗时期才灭掉的)对此,李恪并不担忧,在整理完规划后,就带着期待和周公的女儿约会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