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聚变时代》第三章丝路飞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聚变能源时代

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阳光从南纬16°0′s0°0′e大西洋开始依次直直的照耀过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印度洋,。。。太平洋珊瑚岛,。。。玻利维亚。。。。大西洋,,圣赫勒拿圣赫勒拿岛。。。。

杨元今天年满二十三岁。

今天也是他从太空署公民退休的日子。

杨元从十八岁岁被太空署征召参加社会服务,已经满足了太空署规定“任何一个地球智慧生命,不分国籍种族信仰语言,只有最多为太空署服务五年的机会。”

杨元出生在聚变能源时代前六年的辽北平原。他的父亲杨兴华是核聚变工程学材料工程师,母亲柳望星是深空物理研究员。核聚变时代前一年三个月,杨元四岁。他的父亲在西部沙漠一次关键性聚变试验中殉职。那是最严重的的一次聚变事故,参与试验的353人全部在巨大的光束中化为尘埃,熔于砂浆,凝固成方圆十一公里的巨大沙坑。五年后,一条暗河改道沙坑,形成一个面积巨大的湖泊。众国联合体为了纪念那些远去的烈士,邀请柳望星种下了第一株沙柳,并为湖泊命名柳湖。柳湖周遭栽了三千五百五十三亩沙柳,代表对三百五十三位烈士的哀思挽留。

对于杨元那是一场不幸的悲剧,但是对于整个核聚变能源时代来说,似乎所有的不幸都在那一时刻终结。第一个工业级氚氘聚变试验站在一年后建立起来。

人类从火山火,雷电火,钻木火中点燃的光明火种,再也不会因为能源而熄灭。

人类为了土地,能源,矿产,,,一切生存资料而战争的历史,再也不会重复发生。

人类历史上一切鬼蜮伎俩,国家战略,,相互倾轧,生存指南,再也没有实际意义。

人类文明一个最有个人尊严的时代,核聚变能源时代开始了。

核聚变时代开始之后,他的母亲柳望星参加了联合国深空计划,向着太阳系外的深空飞去。

杨元从六岁开始被太空署托管,就像聚变时代之后,大部分的幼儿都是在托管所长大的,父母亲人的概念只停留在了聚变时代之前的苦工时代。同理,人们对于婚姻生子也没有多少的兴趣。

在苦工时代,冰城的十一月极度寒冷。在聚变时代,冰城却是一个“一日有四季,同城有寒暑。”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这要归功于城市西北一千公里的戈壁华光氚氘聚变电站。聚变电站采用的是第一代tokamak模型,22米的真空环流加速器,把带电的氚氘粒子流加速到一千四百万度摄氏度以上,氚氘原子核获得巨大动能,相互碰撞进而合成氦原子核。氚氘原子核聚每一次变合成一个氦原子核,放出1个中子和17.6兆电子伏特能量。

宏观上来说,每升海水含有0.03克氘,0.03克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

核聚变电站的优点是高效无污染,缺点就是点燃不易,功率不易调减,一般情况下都要保持恒定的功率输出。这就造成核电站输出的功率要和载荷匹配,即使有效载荷低于输出功率,也必须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

这种情况在寒地并不是问题,只要转化成热能就可以了。所以冰城以市政厅为核心,温度逐渐衰竭。方圆十公里为炎热夏季,五十公里为春秋季,七十公里以外就是苦寒的冬季。

苦寒地带,辽北平原松叶镇。

绵软的白雪,覆盖了茫茫大地。

阳光斜斜落在杨元窗前的松林上,点点的落雪闪烁晶莹的光芒。

万物静寂,万物一色。

杨元站在玻璃窗前,人生若超出了生活,无比的落寞。人类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历史,都围绕着一个目的,食物和能源。人一旦超越了生存,来源和去处,就成了人类的终极问题。杨元的父亲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母亲柳望星飞向了深空,去探索人类的去向问题。

虽然阳光很柔,看久了杨元的眼睛也有些恍惚。ai智能提醒杨元,他需要补充一些能量了。依照习惯,ai给了杨元一些选择。蛋白质块类肉或类鱼,淀粉块类谷物或类面粉,饮料类果汁或酒精。

杨元看了一眼ai给的图片,无一例外,都是工业食品级的太空食物。杨元十二岁后随着太空署习惯生活,太空署的生活有点类似太空生活,食物以标准身体需要为准,自测自检。所以太空署工作生活习惯的人,男人身体结实健硕,绝少中年油腻男大腹便便;女人身体健康自然,也没有环肥燕瘦的癖好。

杨元今天没有吃太空食品的兴趣,生日这天按照惯例要去外祖父柳教授家里去。柳教授已经年逾古稀,独自一人生活。

汽车这种工具已经可以说是一种收藏品了,磁场悬浮是大多数车城市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的极度发达,压缩了个人交通工具的发展。个人交通工具多数都是氢氧发动机的小型螺旋桨飞行器。

柳教授自聚变时代十年后,就离开了学校。当新知识,新技术,以爆炸性袭来的时候,教师整个行业都受到了颠覆性冲击。柳教授的专业是天体力学,虽然不至于淘汰,但是学术前沿已经到了深空探测单位,柳教授不愿尸位素餐占着一个岗位,自行退休。

柳教授的脾气随着年纪越来越暴躁古怪,他对co太空署try和太空署的经济政策越来越反感,尤其是每到公民籍贯之争厌烦之至。聚变时代,能源是无限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拥有巨大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国家,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为了平衡这种优势,在聚变能源时代推广之前,太空署出台了一个能源协议,“聚变能源装置的所用权归属于太空署,能源利用归属当地国家,资源的所有权百分比归属太空署。”这就是能源换资源协议。“所有国家公民无论国籍宗教信仰性别,都有向太空署寻求帮助救济的权利,太空署不能拒绝提供低于生存的居住食品,医疗资源。”这就是最低公民权利。“任何寻求太空署救济的公民都有向太空署提供服务的可能,拒绝并不妨碍获得公民权利”这就是太空署征召权。

能源协议。最低公民权。太空署征召权。

这三项协议是太空署最重要的协议,也是太空署的存在基础。众国联合体和太空署的能源协议百分比重要一项就是公民籍贯。于是,cu和cu不断加强最低公民权保障,相互争夺公民归属权。

柳教授站在雪地里,挥舞着手里的一根拐杖,“你们走开,我不需要你们的怜悯,我不是乞丐。如果你们再把这些狗粮一样的东西,丢在我院子里。我保证敲断你们的狗腿!”

太空署救济署的一个小伙子尴尬的捡着落在地上的袋装食品,“老先生,您独居的生活状态,是符合我们提供救助的条件的。您看一下,这些食品药物都是根据您最近的身体条件调配的。”

柳教授厌烦无所不在的电子设备,但在这个时代,是无论如何也多不开的。即使你不用电子设备,不与人交往,独居深山,只要有电,那就无法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杨元帮着救济署小伙子捡起那些袋子,“非常抱歉,我们暂时不需要你们的照顾。我现在已经从太空署离职,我可以照顾我的外祖父。”

救济署那个头发金色的帅小伙子抱怨着,“这是救济系统分配的任务,真的是为了老人家好。你知道的,独居老人一旦出现意外,很难获得救治,而他连健康监测护士都不肯带。”

柳教授独居的时间,大半都是待在书房里,他的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方式就是一台循环纸张打印机。杨元打量着外祖父的房间,这里保存了他许多的童年记忆。

“您的身体还好吗?”杨元坐在柳教授身边。

“还行吧,只要不被救济署的人烦,我一直好着呢。”柳教授依然对太空署的人抱怨,“杨元,你离开了太空署,接下来打算干什么。你可不能像我一样,每天靠着星图过日子吧。”

杨元苦笑了一下,想想上个时代,每个人都像是被拧紧到快断发条,少少松懈的都会被生存那头巨鳄死亡旋转残酷拖下文明列车。而这个时代,工作和成就感成了稀缺,时间多了反倒无法排遣。“闲下来了,旅行呗。像大多数人一样,走遍我们这个星球。我是太空署的人,走遍所有众国联合体,又不会有限制。您有喜欢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去旅行。”

柳教授坐在杨元身边摇摇头,“旅行可别算上我,我还是在书房里多看一会引力线,更有趣味。你们的旅行走的是天上,看到的景色和卫星图有什么差别。我这把老骨头还不得晃悠散了。”

柳教授拉过y太空署a杨的手放在腿上,“星星要是还在就好了,我老了,也帮不了你们年轻人的事。孩子,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经验来说,希望和未来总是存在的。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丧和佛系总是被我们耻笑。而现在被耻笑的是我们的贪婪。”

杨元的感觉祖父的手枯瘦颤抖,“姥爷,妈妈一定还在。”杨元六岁的时候,妈妈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杨元无数次懊悔自己为什么要甩开妈妈的手,愚蠢的跑进屋子,即使是怨恨,多握一会儿妈妈的手,多感受一刻的温存,也会给思念的涓流里多一刻柔软和温暖。

柳教授重重叹了一口气,“人老了,难免多情。死生无常,连物质也不是恒态。从她决定走的那一刻,我就看开了。”

天色黯淡。

朔风寒雪。

一阵狗吠声,从院子里响起。

雪地车履带嘎嘎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柳教授在这里住了十几年,除了几个老友偶有拜访,整个小镇都少有人来。

小镇街道两边的屋子灯光渐次亮起,人们隔着窗子,看着覆盖着白雪的履带车开到柳教授门前。

履带车的轰鸣停止,先是跳下来四个身材魁伟戎装握枪的壮汉。他们一身白色外置骨骼防弹服,涂着明显的太空署标志。他们警惕地往四周看着。接着从车里下来两个黑色西服男子,他们在周围转了半圈,然后一人在车边耳语,一人按响了门铃。

这个时代暴力犯罪已经不多了,警察和法官很少出现人们眼前,武装人员各个众国联合体都保留了最低限度的平衡。太空署的武装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绝少来到上一个时代人员的聚集区。

杨元看到按门铃的是自己的同事安吉,安吉是负责聚变装置的外部保障员。难道华光聚变出事了吗?杨元和祖父说,“应该是找我的,我的同事安吉。”

杨元踏着咯吱咯吱的厚雪走到大门外,抱了抱安吉。安吉冻得抖索,“杨,我真不知道住到这么个地方有什么好处,我快被冻成冰块了。”

杨元看着外面这些安保人员,“出什么事情,这么大阵仗。复古会要占领聚变电站吗。”

安吉跺着脚,“那就不找你了。太空署安全委员理事会找你。我只是带路的。车上那一位找你。”

杨元往车上看时,一把遮雪的大伞下面站着一位白衣素服的年轻女子。杨元不禁一呆,精致的五官美在这个时代并不稀缺。但是一眼使人忘我的美却是人间罕见,直视眉目仿佛是亵渎,比拟花颜更是冒犯。那美像就是晨曦将将铺满大地,独她在山坡盛满阳光的明艳。

众人呆了几秒,“杨元先生,我是太空署安委会深空署的研究员,你可以成我葵。外面这么冷,您不请我们到壁炉边儿,暖和一下吗。”女子声音柔和却无妩媚,有一种让人和悦的力量。

杨元带着女子和安吉来到客厅,他和柳教授介绍了同事安吉和葵。待众人在下后,杨元拿了几根松木丢进壁炉,火焰缓缓从木炭中升起,屋子里面热了起来。

“寒夜客来茶当酒,朋友到来酒当茶。”杨元从酒柜里拿出一瓶辽北干白,递给安吉。

“miss葵,茶还是酒。”

葵看着周围,“谢谢。夜里喝茶和酒都不是好习惯。一杯柳教授常喝的热雪水就好了。”

柳教授凝神看着葵,在她眉目中似乎看到了女儿柳星的样子。“你知道我的生活习惯?”

葵直接接过了玻璃杯,吸了一下杯口的热气,鼻尖微微皱了一下。“我听星姐说过很多教授的事情,小元的事情也知道很多。”

杨元看葵的年纪不会超过二十岁,改口称呼自己小元,一口白酒岔入了嗓子,忍不住的咳了起来。

葵羞涩笑了一下,“抱歉杨元,我和星姐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这么称呼你的。一时口误,你不要介意。我这次来是有星姐的消息,希望你们能帮我破解一下。”

杨元急切的问“什么消息,请你快说。”

葵从自己身边拿起文件袋,“因为这些信息,太过珍贵。所以我们把它固定在纸上,这些信息来自1.5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系,那里有一颗质量是0.87个太阳的恒星,我们叫她夸父星。他是我们人类到达的第一个恒星星系,而且发现了三颗类地行星。物质丰度可以满足我们人类基本需求。”

柳教授和杨元静静听着。

葵把那几页文件交给柳教授和杨元“星姐所在的飞船一年前已经到达了夸父星系,今天给我们发回了这些信息。”

杨元和柳教授展开图纸看时,一张白纸上只有一个断续弧线的圆,另外一张上是随机点缀着数十个光点,如云似雾。再就是三张星图,每一张图似乎包含了前面的一些点,弧形。

杨元看这些画像是儿童涂鸦。安吉神过头来,眼睛盯着图画,又转头看着另外三张。柳教授看看杨元,又转头葵,奇道,“一年前到达,一年时间你们如何收到1.5光年外的信息。你们用什么方法超越光速传递信息。”

葵道,“量子纠缠。我们在他们出发前纠缠了四百对量子对。量子对是可以超越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柳教授不解,“量子纠缠状态不可以承载任何变化,任何外在施加的变化都会造成量子态坍缩。你们如何做到的。”

葵笑了一下,“教授,我们也不是神。量子纠缠确实不能传递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但是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一个纠缠对只传递一个信息。”葵看着杨元,眼睛闪烁,似乎在等待杨元的答案。

柳教授眉头紧锁,这是一个不可解的答案。

量子纠缠分发完毕后,任何一个只要变化,量子纠缠状态立即坍缩。不变如何传递信息,变化即刻分离。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不能的事情。

葵站起身来,走到酒柜旁边,把杨元的酒瓶拧紧塞子,平放进酒柜,然后转身拿起杨元的酒杯,示意杨元给自己倒一杯酒。

木柴燃尽,炭火彤红。

葵脸颊若霞,目光若星。

杨元伸手去拿酒瓶,却见葵轻轻摇头。杨元凝神思考,酒若是代表着葵想要的信息,那酒平面和瓶子之间的状态,就好像是纠缠的量子态,不打破量子态,酒就倒不出来。若是拿起酒瓶,那个平面也就不存在了。量子坍缩后,你依然得不到你想要的那个酒平面。

破解逻辑循环,只有跳出逻辑。

这是小时候,母亲和杨元玩游戏的经验。

杨元拿过了葵的酒杯,把酒瓶取出来,把酒杯放进了那个酒格。

酒杯映着炭光,若夕阳红晕。

葵不可能得到酒,却可以得到一个酒格。量子态必然坍缩,但是坍缩却不代表着消失。

坍缩也是一种信息。只要量子对是一个顺序,坍缩的顺序就代表着信息。

只不过,这种信息传递未免太过简单,又太过昂贵。

杨元把图放在桌上,“这张图代表着什么意思。你们标定的答案是什么。”

葵看着杨元,“量子纠缠都不是完全纠缠的,随时都会湮灭。我们的标定答案都是三个选项,是,非,废。这些都是在我们那里没有价值的冗余量子纠缠对。这张图的发送时间和你的生日同时同分同秒。这几张图和你四岁生日的时候涂鸦很像。我觉得这是星姐送你的礼物。”

杨元觉得葵对自己的事情,远超过了正常的了解。“哈哈,我都不记得那么久事情啦。”

葵解释说,“我们项目组有一项实验,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模糊量子态,他们在星姐这些人里面做了量子配对。他们对航空员里面关键十四个人做了记忆模拟,记录下了他们离开地球前所有的记忆,生活细节。然后在网上找了一百四十万多人做了匹配。他们让这一百四十万人记忆他们生活的细节,全部的记忆。然后让他们共同做一些从未见过的题目,给出共同答案最多的人,进一步作为载体。我和星姐的匹配度是最高的,我记忆了星姐离开之前所有的生活细节,技术知识细节。十五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从未接触过和星姐无关的事情。有些事情也许星姐和你们都忘了,但是我却记忆如新。如果你的生活习惯没有变化,你可以去星姐的卧室看看,第四个抽屉,那里就放着你的涂鸦。那里有三幅画,一幅是你画的生命之源,阳光。一幅是阳光之源,太阳。再有一幅是太阳之源,星云。”

杨元小时候听过的所有童话,都是和天文有关的,妈妈继承了外祖父的知识,把所有的天文知识都化作童话,讲给了源杨听。

y太空署a杨走到楼上,拉开抽屉。自从妈妈离开后,他出于怨恨,从未打开过这些童年的记忆。杨元把三张涂鸦拿到楼下,交给柳教授看。

柳教授一张张对比着看,葵带来的画只有点线,连接起来和杨元的涂鸦有几分相似。阳光是地球生命之源,太阳是阳光之源。这两幅画是自己女婿杨兴华给外孙杨元起名的根源,但是第三幅画,星云是太阳之源,却是自己提出的一种假说。女儿柳望星间隔光年,发来这简陋的三句话,真的就是出于对外孙的关心,是对地球的眷恋?

超越中子星的明暗波霎,穿过光年的尘埃冷寂,量子纠缠是宇宙给人类的怎样的谜题和神迹!

科技把世界连在了一起。聚变能源把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文明,文化,语言,习俗,都重新赋予了定义。石化时代之前,人们靠着双脚和风帆来丈量世界,寻找新的文明。石化时代中,人们靠着短视频网络来认识不同的文明。聚变能源时代,人们靠着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来面对不同文明。聚变时代是人的自由顶峰,每一个公民完全实现了“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自由。”。背着一个背包,靠着东方‘新丝绸之路的高铁’,你可以走遍世界。旅行费用,完全不需考虑,聚变时代保障生活是一项民权,有效劳动才是世界给公民的奖赏。

当大多数愿意走走的人都走遍了世界,人们开始对聚变时代厌倦。人们抱怨这种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生活,一种新的生活梦想在悄然孕育。怀有这种理想的公民,被老一辈石化时代的公民称为不知感恩的新公民。新公民也把石化时代的老公民称为疲惫到没有梦想的纸片公民。

深空生存技术的探索消耗的能源和人类精英智力远超过了改善地球上公民生活的资源。地球新公民强烈要求改善地球公民的生存境遇,最强烈的要求是兴建原子城。

原子城是建筑学家捷列夫提出的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为顺序,参照地区公民数量,以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为大小,构建原子核结构的立体都市。原子核中心为聚变能源区,向外的质子区为科研区,中子区为居民区,电子轨道为不可计数的交通区。正因为电子轨道不可测量,交通轨道设计成可移动节点万向性轨道。

原子城将未来三十年的聚变能源总和都规划其中,严重挤压了太空署宇宙派的能源空间。太空署理事长多恩女士为此忧心重重。太空署宇宙派多是一些以物理知识为毕生追求的学士,他们对于原子核内部的关心,远超过地球上人群的心理变化。

多恩女士是微重力生物学博士,五十岁的时候她被选任为太空署理事长。她在任的五年,外太空生命科学继续进行着大量实验,每一年都有三十万枚cz火箭,从地球上起飞,往太空运送能源和材料。这三十万枚火箭占用了地球上大量的能源和人力资源。

第一次聚变能源电站危机在多恩女士任期的第三年发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聚变电站峨风聚变电站,电站百分之十五功率承担着高原三百四十万公民的生活能源,另外百分之八十五承担着尖峰火箭发射场的动力能源。

聚变所需的氘元素来自温暖的印度洋沿岸的氘提炼厂,通过铁路运输到峨风电站,顺次发到亚洲内陆电站。不幸的是火车赶上了地质运动,整整三十吨的氘元素被埋在了底峰大隧道。

储存在峨风电站的氘元素只够运行一个月,一时间峨风和内陆五百多座电站面临停机的风险。近海的氘元素浓度随着提取时间越来越低,而大半的氘元素都被送到外太空进行空间实验,这造成所有的聚变电站备用能源不足。

世界性严寒,区域能源不足,直接导致了区域性生存危机,这次危机给太空署的能源分配合理性带来普遍性质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