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第一百三十一回 义士巧舌用诈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接上回

臧霸被众人抬回营帐之中,所有泰山兵马尽皆怨声载道,愤恨不已。

还好,尹礼似乎看出了什么,故而极力让孙观和吴敦二人压制泰山兵的情绪,才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不久后,臧霸缓缓醒来。看着眼前的尹礼,费劲的挤出了一丝笑容。

尹礼屏退旁人,低声问臧霸道,“大哥,主公今日突然暴怒,痛责于你,小弟~小弟斗胆揣测,可是用的苦肉计?”

“咝~”

臧霸又惊又疼的倒吸一口凉气,瞅了瞅周围,发觉并无他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贤弟如何看出来的?”

尹礼闻言,基本确定就是如此了,心中释然道,“主公麾下两大亲卫统领,何时曾做过这样的刑罚之事。且刚刚离开校场时,黄狮对吾等密言,说大哥无事。小弟就觉得有些蹊跷了。适才观大哥的伤势,看起来可怕,其实虽有皮肉之苦,却无内伤之忧。更何况,主公乃明智之人,向来对大哥亲善,又岂会在此大战之时,对麾下大将妄下杀手?所以,小弟估计,是大哥和主公定下了苦肉之计,许是要赚城外的袁军。”

臧霸欣慰的笑了笑道,“贤弟所言不差。吾正缺一机警之人,前往城外敌营中献诈降书。不知贤弟可愿走上一遭?”

尹礼拱手郑重的道,“大哥放心,小弟自当从命。”

臧霸点了点头,吩咐尹礼拿过纸笔,就在卧榻之上,写了一封信,交予尹礼。

尹礼小心的收好,然后对臧霸道,“小弟今晚便偷出城去,送这诈降书。”

臧霸长吁一口气,忽然严肃的道,“且去把孙观和吴敦叫来。”

尹礼明白臧霸的意思,随即起身而出。

过了一会,孙观和吴敦气鼓鼓的进来了。刚来到臧霸身旁,孙观就恨声道,“主公昨日还是满面春光,今日却忽然怒责大哥,这~~如此反复无常,要我等今后如何效命?”

吴敦比孙观还要极端,亦是愤愤不平的道,“就是!大哥又为了他好,他却不领情,还对大哥下此毒手。大哥,咱们不干了!收拾人马回泰山去。只要咱们谨守泰山,即便他有数万兵马,也拿咱们无计可施。更何况,他现在还大敌当前,我等~”

说到这,吴敦不敢继续了。因为他看到臧霸正黑着脸瞅着自己。

臧霸盯着他们瞪了一会,继而正色道,“尔等记住,以后我不想再听到,有任何对主公不敬的言语。否则,就别怪我不顾兄弟之情了!”

“诺!”

孙观和吴敦忙不迭的拱手答应,不敢有丝毫违抗。

看着这俩货老实了许多,臧霸这才缓声道,“吾有机密之事让尹礼去办。你二人且看顾好麾下兵马,切不可出任何问题。过几天,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大哥,什么大事,能提前告诉小弟吗?”孙观试探着问道。

“尔等不用多问,到时便知。”臧霸淡淡的道,“吾累了,要歇息一下。二位贤弟快去整顿军务吧。”

“这~”孙观和吴敦相视一眼,只得无奈的拱手对臧霸施礼应诺,一起离去。

臧霸忍着背上的剧痛,趴在榻上,脑子里一阵迷糊,不久便睡着了。但他的身子却在不停的抖动,不知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激动。

——————————————————————

当夜子时刚过,平原城一片死寂。

一个人影沿着北面城墙,顺绳索而下,不久后便到达了地面。

其人脚步奇快,迅速的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大约一刻钟之后,这个人影就来到了袁军大营外。他毫不畏惧的亮出身形,让守军发现。

“什么人!??!”

袁军大喝道,弓弩齐齐指向来人。

“在下有机密要事,求见贵军主将,还请通报!”人影非常镇定的道。

“机密事?汝乃何人?”守军警惕的问道。

“在下乃泰山兵主帅臧霸将军麾下,偏将军尹礼!”

“啊~?!”守军有些惊诧。但很快的,便大声道,“汝且伏于地上,不得妄动!”

“你~”尹礼有些发怒,但却无可奈何,只得遵命照办。

袁军的营门,缓缓打开。两名袁军士卒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手持兵器缓步走到尹礼身边,然后一左一右制住了尹礼,近乎连拉带拽的把他拖进了袁军大营。

“报~~”

马延正在营帐中睡得一塌糊涂,被这猛然的一声动静弄得惊醒而起。

“混账东西!”马延怒骂道,“打扰本将休息,尔等不想要脑袋了吗?”

账外一个声音颤颤巍巍的道,“回~回禀将军,巡营兵马刚刚抓到一名奸细,自称是泰山兵偏将尹礼,说有机密要事,来求见将军。”

“什么他妈的泰山兵?谁叫尹礼?老子不认得!拉下去~”马延骂骂咧咧的道,忽然他想起了什么事情。本来想说拉下去砍了的,却生生换了口吻道,“且慢,把他带来见吾!记住,好好搜一搜!”

“诺!”

马延之所以突然改变了态度,那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己方细作传来的消息。

没错,平原城确实曾经进行过一番彻查,但还是有袁军探子的漏网之鱼。这些人潜伏在平原城内,静静等待着时机。

当马延率兵来到之后,细作就开始试图向外传递消息。但因为城内盘查甚严,所以细作一直没有机会和城外的袁军取得联系。直到今天下午,细作才在平原兵马稍微“分心”的情况下,传出了消息,言田辰痛打了泰山兵主将臧霸,并险些将其斩杀。现在平原城内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尤其是泰山兵所部,隐隐有哗变之状。

如今,一个自称泰山兵将领的人,偷偷来见马延,不得不让他有些意动。

很快的,两名亲兵押着一名灰头土脸的人进到了营帐之内。借着账内的火烛之光,马延先细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这个人。

只见他面有怒色,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满是尘土,中等身材,体格强壮,一看就不是个易与之辈。

一名亲兵拱手对马延道,“启禀将军,属下等已经对此人搜身,并未有任何发现。”

马延点了点头,端坐在主位上,轻蔑的道,“尔乃何人?”

尹礼瞅了瞅马延,通过这丫的不屑态度,尹礼就断定这是个无能之辈。不过,他还是不卑不亢的道,“吾乃泰山兵偏将尹礼。足下何人?吾只和此地主将密谈。”

“哦?呵呵,本将乃袁公麾下大将,冀州马延!”马延嘿嘿一笑,接着道,“如今两军正在交战,却不知尔来此作甚?”

“吾本是奉臧将军之命,前来送降书的。不过~”尹礼闻言,反而不客气的道,“久闻袁大将军,礼贤下士,聚揽英才,当年亦曾招募我泰山兵马。谁料想,现在竟然都是小人当道,庸才统兵。唉~臧霸大哥!你可真是明珠暗投啊!”

“放肆!”马延怒而起身道,“尔安敢辱我?来人,将其推出斩首!”

“诺!”

两名亲兵立马押着尹礼就要往外走。

尹礼此时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不发一句。摇了摇头,转身准备离开。

“慢着!”马延喊住了亲兵,继而道,“尔何故发笑?”

尹礼挺胸昂头,傲然道,“要杀便杀,何必多言。吾是笑臧霸不能识人,而误我之性命!”

马延冷哼一声道,“汝乃诈降,焉能瞒我?”

尹礼淡然道,“我等诈降?哈~,吾倒要问问,足下如何看出来的,也好让我死个明白!”

马延呵呵一笑,嘲讽的道,“平原城守备森严,尔如何能轻易出城到此?更何况,既来献降书,那书信何在?”

尹礼切了一声,不屑的道,“平原城守备确实森严,但这北门防务,乃是泰山兵的职责。而今夜,恰又是在下所部当值。吾要想出城,又有何难?至于说这诈降书,”尹礼说到这,左右一抖肩,朗声道,“不给在下松绑,又则知书信在何处?”

马延听罢,眉头一皱,多留了个心眼,对亲兵道,“给他松绑,但凡敢胡来,立刻取他狗命!”

“诺!”

一名亲兵抽出腰刀,架在尹礼的脖子上,另外一名亲兵慢慢解开了绳子。

尹礼先活动了一下双手,然后慢慢举起,缓缓解开了自己的发带,双手捧于手中,郑重的道,“此乃臧霸将军亲笔所书,请将军一览。”

亲兵从尹礼手中拿过发带,毕恭毕敬的送到马延的手中。

马延这才明白,原来尹礼是把绢帛所写的信,直接当发带绑于发髻之上。因为夜晚灯火不明,所以看不出什么问题。

没有说话,马延展开了信,细细观看。

“泰山臧霸拜书于大将军,霸本草莽,后历黄巾,为保泰山百姓平安,故奋而举兵。讨乱之后,先侍陶谦,后归温侯,然终不得明主。本以田辰乃当世英雄,遂率众投之。不料,田辰明里打压,暗地防范。使我等拳拳报国之心,尽归尘土。今日,更是无故怒责于霸,险些命丧黄泉。霸本不愿反之,奈何隐忍已久,再难屈身事之。遥想当年,大将军曾招募于霸。只因自己混沌无知,而毁明主之情。如今,大将军举义兵,讨国贼,更让霸惭愧不已。还望大将军不以霸为卑鄙之人,宽而收纳。则霸代泰山百姓及麾下,倾心相投,以图厚报。再拜~”

马延来回看了几遍,沉吟良晌。

他是知道当年袁绍招募臧霸的事情的。而且,对于臧霸此人,马延也是知道的。单从臧霸改换门庭三四次,马延就觉得这是个小人,墙头草。为了自身的利益,根本无所谓什么忠义道德。

现如今,大兵压境,田辰必败无疑。臧霸此时受辱欲降,从逻辑上来说是讲的通的。

不过,马延不太敢下决心。毕竟他在此是疑兵,而不是主攻方向。这么大的事,他更是拿捏不准了。

于是,马延想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周全的办法。

只见他放下手中的信帛,对尹礼认真的道,“本将都督大军在此,未敢轻举妄动。此事还需等我禀明三公子之后,方可定夺。足下且先回去吧。”

尹礼闻言哈哈一笑道,“将军何必欺我?”

马延一愣,随即道,“吾何曾欺汝?”

尹礼淡淡的道,“袁三公子率领兵马前往偷袭临淄,命将军率军屯于平原城下以为疑兵,牵制田辰。若袁三公子可以攻破临淄,则田辰内部必然大乱。此战胜负既分了。在下说的可对?”

马延听罢,不动声色的道,“是又如何?”

尹礼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将军难道不曾想过,这临淄城乃是田辰之根本,经营多年,民皆归附,又岂是那么容易打下的?”

马延面色一变,心中默默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他沉声问道,“愿闻其详。”

尹礼并没有直接说,而是低头看了一眼脖子上的刀。

马延立马反应过来,摆了摆手喝道,“尔等还不把刀放下,都出去!”

“诺!”

两名亲兵不敢怠慢,还刀归鞘,老老实实出去了。

马延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恭敬姿态,起身对尹礼拱手道,“还请尹将军明言。”

尹礼侧身一避,回了一礼,这才道,“不瞒将军,田辰已经得知三公子偷袭临淄之事,并派高览所部南下增援而去。另外,还急命徐州兵马北上增援,准备在临淄城下聚歼三公子所部!”

“啊?!”马延听罢,慌得一批,但随即故作镇定的笑着道,“三公子所部有三万大军,整个青州兵马基本都在平原城中,那临淄还能有多少战力?”

尹礼听闻马延连袁尚所统兵力都说出来了,心中暗喜,但脸上却苦笑着道,“三万大军又能如何?高览所部根本不必和三公子正面交战,只需截断大军粮道便可。三万大军没了粮草,尚能战否?而临淄城之富庶,天下皆知,且尚有徐盛所部五千琅琊精兵守卫。再加上高览五千人马,徐州增援至少一万人马。加起来也有两万大军。三公子若想速胜,又岂能如愿?”

这下子,马延彻底懵了。尹礼的话如同一柄重锤击在了马延的胸口。

马延强自稳定了一下情绪,急声道,“如此一来,三公子危矣。若三公子有失,那吾等如何向大将军交代啊?!”

尹礼见马延此种表现,心中暗自发笑,他反而非常平静的道,“马将军不必担忧。此事易尔。”

马延连忙问道,“尹将军若能破解此番难事,吾定向三公子和主公保荐,不失大将之位。”说完,还朝尹礼拱手作揖。

尹礼赶紧侧身避过,言曰不敢。

然后,尹礼靠近马延,附耳道,“将军只需与我大哥里应外合,拿下平原,则大事济矣!”

马延定了定神,低声问道,“具体如何?”

此正是:苦肉之计虽痛身,诈降还需明白人。尹礼孤身入敌寨,巧言说得庸人昏。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