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梦之旅——》第八章 中秋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园小区,青龙大楼。

第二日一早,龙临直接领着足球队的队员来到了这里。

学校那边,龙临已经打过招呼,足球队将会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封闭训练。

至于家长那边,则由学校去通知,龙临不管。

青龙大楼一楼是个2000多平米的空旷大厅,足够作为足球训练使用。

对于龙临来说,队员们的身体状况简直不忍直视,哦,不光是他们,从来到地球一来,龙临看到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

这次龙临不光要对他们进行足球训练,还会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在维度允许的层面上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最少也要让他们达到跟自己现在这具降维后的身体百分之一一样的水平。

毕竟作为自己的小弟,太弱了,出去丢的是自己的面!

龙临现在降维后的身体素质,如果按照人类的方式来计算,差不多相当于正常成年男子一万倍的水准,也就是说,全力打出一拳,有两百万公斤以上的力道。

简单来说,第三维度基本无敌。

青龙大楼从第二层开始一直到第二十四层都是可以直接领包入住的豪华精装修套房,每一层都可以住十几个人的样子。

龙临给队员们安排好住宿问题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对队员们进行特殊训练。

“我的天,罗海不会挂掉了吧!”唐诗看着被绑在训练椅上电的嗷嗷直叫的罗海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你还有空担心别人,有那时间先想想怎么做完这一千个深蹲吧!”

“……”

龙临针对每一名队员都设计了最好的,最合适的训练方案,保证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至于他们承不承受的了,这就不在龙临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转眼间,一周的时间过去了。

这一周的时间里,龙临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除了白天疯狂的训练队员们之外,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对队员们施展自己根据第三维度运行的规律总结出的大修复术,保证第二天他们还可以活蹦乱跳的继续训练。

龙临出品,必属精品,此术甚是好用。

“这一周的训练效果,孤还是比较满意的,你们也都达到了孤预期中的状态。”龙临看着大厅里精神抖擞的队员们顿了顿接着说道:“今天是中秋节,休息一天,都回家去吧,明天早上八点在这里集合,正式开始足球训练。”

看着龙临慢慢消失在远处的身影,队员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不容易,‘大恶魔’终于走了。

龙临不管他们,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坐着电梯来到楼顶,迎着明媚的阳光吃完从名都大酒店特运过来的精致早餐,然后,纵身一跃。

因为中秋节的缘故,学校已经放假了,龙临扑了个空。

“直接回家好了。”站在学校门口想了一会,龙临径直朝家属院大楼走了去。

来到魏园园家门口,龙临直接拿出钥匙打开门走了进去。

“圆圆?”龙临挨着房间转了一圈,结果毛都没有。

“去哪了,竟然不在家。”一边想着,龙临直接开启了维度检索。

与此同时,魏园园已经跟着不知道是不是亲爹的魏新学同志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毕竟中秋节了么,也该回家看看老人了。

“啊!”刚开启维度检索的龙临一下子蹲了下来,捂着头,痛得不能自已。

“是降维的后遗症么,看来只能用低级一点的方法了。”

“喂,你现在在哪?”

“我,我在公交车上啊,爸爸说是要带我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爸爸?你把电话给你爸爸,我亲自问问他。”龙临眉毛一挑,平静的说道。

“哦,好的。”说着魏园园把手机直接递给了旁边正闭目养神的魏新学同志。

魏新学迷迷糊糊的接过手机,对着手机不耐烦的说道:“喂,谁啊!”

“魏新学。”手机对面传过来淡漠的声音。

一听这声音,魏新学同志顿时一个机灵清醒了过来。

“啊,是小临啊,怎么了,有事么?”

“你在哪。”依然平静淡漠的语气,魏新学同志却觉得寒意袭人,如坠冰窖。

深吸了一口气,魏新学同志战战兢兢的说道:“这,这不是中秋节了么,我带圆圆回去看看爷爷奶奶。”

“少说废话,说你的目的地。”龙临语气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听着龙临这么说,魏新学顿时松了一口气,赶忙说道:“坝下村,我老家在坝下村,大坝镇坝下村,在南市的正南方,两百公里左右的路程。”

“好,我一会到,保护好圆圆,圆圆要是少了一根头发,我剥了你的皮。”挂了电话,龙临马不停蹄的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坝下村。

完蛋!

看着自己手里刚刚不小心从圆圆头上薅下来的头发,魏新学欲哭无泪,内心充满了绝望。

我这么年轻,难不成要英年早逝。

“没事的爸爸,一层皮死不了的。”看着面露绝望之色的爸爸,圆圆傻呆呆的宽慰道。

“……”

大坝镇原来并不叫大坝镇,而是叫怀土镇。

之所以叫大坝镇是因为镇上有一个大坝,名字就叫大坝。

虽然名为大坝,其实只不过是大跃进时期修建的一个稍微大点的蓄水池而已,叫大坝纯属往自己脸上贴金。

当时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

惊现中国第二大坝,怀土人民共谋发展。

经过怀土镇人民的不懈努力,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终于建成了蓄水量直追三峡工程的大坝,上级领导曾亲自莅临指导,有感怀土镇人民的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于是亲自为大坝题名为“大坝”,怀土镇老百姓深感荣幸,经过公平公正的投票决定,一致同意将怀土镇更名为大坝镇,以此纪念上级领导莅临指导和提名的共产主义精神。

据说当时这条报道在报纸上占据了将近一页的版面,很是风光了一阵。

而在这条报道之下的还有一条报道也占据了不小的版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朱里二社放出我国第一颗亩产10261斤的玉米卫星

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刚锹架火箭,架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不得不说,强的一匹。

而坝下村之所以叫坝下村,就没有那么深的‘内涵’了,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坝下。

坝下村很小,氛围也很好,一共也就几十户人家,左邻右舍关系都和睦的很。

不远处,一辆黑黄相间的出租车缓缓向坝下村驶来。

在村口大碾旁正磨豆子的王大妈,听见声音抬头看了一眼,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自己的豆子。

王大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不算矮小,体型微微有些发福到还灵活,一张端端正正的脸上有种佛家的慈悲之意,看起来倒是脾气很好的样子。

“小兄弟,到了,醒醒。”司机大哥在村头停好车后,对着后面正闭目养神的龙临轻轻说道。

“多少钱?”龙临睁开眼淡淡的问道。

“小兄弟,一共1208,你给1200好了。”司机大哥笑着回答道。

“这是1300,不用找了。”龙临直接从口袋掏出老人头,点了13张给司机大哥,这钱还是之前张万兆给的,龙临手里还有个大几万。

“这怎么行,哎,小兄弟,你别走啊,我找钱给你。”说着,司机大哥急急忙忙追下车。

“咦!人呢?”司机大哥下车往前扫了一眼,除了看见一个正在磨豆子的中年妇女之外,连个影子都没看着。

“真是,这小兄弟忒实在,好人呢。”司机大哥絮絮叨叨的上了车,点火回城,顺便给龙临发了一张好人卡。

“……”龙临站在停车的地方一头黑线,我站在你旁边你都看不到我,真是抱歉了。

虽然到了村里,但很显然,龙临并不知道圆圆爷爷奶奶家的具体位置。

龙临在原地呆了一会,目视着出租车远去,想着还是找个人问问比较好,然后转身径直朝着王大妈走了过去。

“打扰一下,大婶,请问你们村有家姓魏的在哪住?”看着正在专心磨豆子的王大妈,龙临上前一步问道。

正在磨豆子的王大妈听见有人说话,抬起头来仔细的打量了几眼面前帅气的小伙子,和气的说道:“小伙子,甭那么客气,我姓王,叫我王大妈就好,咱坝下村这几十户人家,大半都是姓魏的,你找哪个?”

“——好吧,大妈,孤只知道,他们家有个儿子叫魏新学。”大妈和大婶有区别么,龙临心中无语。

“哦,你说魏老头家啊,咱们村姓魏的是多,但魏老头只有一个,那老头倔的很,我跟你说……”

“大妈,跑题了,孤问的是他家在哪。”真不愧是自称大妈的人,听着大妈一通长篇大论,龙临心中捉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个人一但到了这个年纪,就爱多说两句,小伙子,见谅啊!”大妈貌似很是不好意思的样子。

“你这么的,你这么走,然后在这么走,最后在这么走,就到了,知道了么。”大妈相当诚恳,说的很是认真详细。

“……”龙临面无表情。

都到村头了,难道人们就不能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么。

“咦,小伙子,你怎么还不走,哦,我知道了,你这是舍不得大妈啊,不如等大妈磨完了豆子,跟大妈一起回家吃豆腐。”

“我跟你说,小伙子,你大妈我家祖传三代都是做豆腐的,那豆腐做的叫一个绝,这十里八乡的就没有不知道王大妈豆腐的。”

“还有,我跟你说,小伙子,我那个闺女,跟你一般大小,自小就跟着我卖豆腐,可是让人叫着小豆腐西施长大的哩,长得俊俏,人又乖巧……”

龙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