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里不知身何处,一梦数十年》第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花从梦里醒来揉了揉眼睛,今天这梦做得有些长,她足足睡了四个多小时,醒来时天都已经有些黑了。她穿上鞋从里间出去,外间炕上坐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这会正跟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子喝茶聊天。小花走到老头身边站着喊了声“师父”,老头让她坐下,又跟炕边坐着的那个男子说:“先生,马上就好了。一会儿我让我徒弟把梦里看到的给你在手上放一遍,你看完就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那个男子满脸的局促不安,朝小花礼貌地点了个头。

小花的师父探身从床边拿过来一盏油灯,小花赶紧把手里握的那簇头发递给她师父,只见那老头接过头发在手里团了一团然后就扔进了火里。火苗窜了一下,那位男子像是突然受了惊吓往后缩了缩身子。小花伸出手,老头从火里伸手一抓不知道从哪抓出来些灰抹到小花手心里,又拿过客人的茶杯伸手在茶里搅了搅让那男子喝下。男人略带犹疑,老头说喝了茶水才能看清梦里的画面,那男子犹豫半晌到底是闭着眼仰头喝了下去。老头脸上带着笑,搓了搓手从小花的手心拂过。

说也奇怪,原本只是一团灰,但是老头的手拿开后,小花的手上竟然真的开始浮现出画面。那是小花刚刚做过的梦,也是今天这位顾客从小经常做的一个梦。

梦里一开始是一场大雨,有户人家的小姐在丫鬟的陪伴下进了街拐角的一家书店,店掌柜见了来人忙迎上前去招呼并喊了小二去后面备茶,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个身着灰色袍子做书生打扮的男人怀里不知道抱着什么东西正冒着大雨朝书店里走来。那小姐见来了生人,忙在丫鬟的遮掩下上了二楼雅间。

书生走进店里先把怀里藏着的一叠手抄纸拿出来放到门口柜台上,这才抖了抖已经身上半湿的衣袍。店掌柜见来人是他,立马迎上来客气地笑道:“张相公,您今天又是带了什么新本子来?上回您写的话本子可是大受欢迎啊,我们刚印完一版没用两天就售卖一空,这不我已经安排他们马上加印第二批!”

张相公客气地朝店掌柜施了一礼说:“掌柜的谬赞了,大家都喜欢便是我张某人的荣幸。这是我昨日连夜赶出来的话本子,一个新编的故事,是关于现在街上正传得沸沸扬扬的夜枭独闯敌方军营盗取梁国帅印的事。”

“呦!”掌柜听完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他说:“虽说两军对峙,夜枭盗了梁国帅印于我朝也算是振奋军心的一件喜事。只是这夜枭也是朝廷贴出告示现今全国缉拿的首要逃犯,您把他写成个大侠会不会……”

张相公摆摆手笑道:“无妨,夜枭虽然是盗贼,但他一向劫富济贫,在民众中也是赞誉胜过毁誉。我心目中的大侠就该是像他这样,上斗恶官,下济百姓,单枪匹马也敢独挑敌营,最终还能全身而退。”张相公拍净了手这才小心翼翼地从柜台上拿起那一摞草稿递给掌柜。掌柜的笑着接过来随手翻看了几页,见那话本子内容确实写的精彩,他眼睛一转唤了店小二过来命他把草稿送到二楼,又亲自引着张相公往屋里坐,给他斟了茶让他稍候休息片刻。

也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店小二从楼上跑下来走到掌柜的身边俯身在他耳边传了楼上小姐的回话。掌柜的听完以后笑嘻嘻地去柜上拿了半锭银子出来交到张相公手上并叮嘱他若这新话本子大卖一定要他再多写几本当下一些侠盗的故事。

张相公拿了银子喝完茶也就走了,临走前他假做不经意地往二楼瞟了一眼,只看到一个穿着一身浅绿纱裙的丫鬟,倒不曾看清那小姐是什么模样。

梦里画面到这里突然中断了,小花手心正好发痒,她收了手挠了挠手心。那年轻男子一脸意犹未尽地看着小花的手,老头眼睛一瞪作势要打她,小花赶忙又把手伸出来。此时画面又变了。张相公满脸的春风得意正招呼着来他家拜访的各家老爷还有与他平日交好的几个年轻书生就坐喝茶,屋里一张桌子上屯满了他们带来的礼品,想来这张相公是遇上了什么喜事。

“子贤兄,此次科考你可谓大出风头。听闻御前答辩陛下对你甚是满意,赞你才德兼备,志向深远,还钦定你为探花郎。”闲话间座上一个书生朝他伸出大拇指说,“我等羡慕你来却也深知陛下看上的是你的才貌。我等便是有才也不敢说能入得了陛下的圣眼。”

张相公摇摇头嘴上说着“谬赞”心里却也不无得意,脸上更是一派意气风发。

另一个书生喝着茶慢悠悠道:“今科状元听闻是个年近五十的老进士,自小便有个口吃的毛病,御前答辩陛下问他话,他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回话也是磕磕巴巴的。陛下提他为状元也不过是可怜他年纪大了,要说这真正的状元文采,子贤兄可不输我们这位状元爷。”

“是了,今科榜眼可是当朝太傅的孙子,若是脱了这层关系,还不知道榜眼会换了谁来做呢。”其他几个喝着茶也议论起来。

张相公听他们的话越说越不正经眉头都快皱到一起了,虽说他自己也是自视甚高,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公然议论陛下的圣裁,这多少还是有些不妥。书店掌柜的也派了店小二来给他送了一份重礼,店小二还把一封信送到他眼前。待宾客尽散,他端了热水倒铜盆里边泡脚边把那信拆开来看,原来是书店的那位小姐约他三日后到城东柳岸堤踏青。

三日后他早早起了床好好整饬了一下自己这才疾步往城东赶,他与那位小姐那日一别后又在书店碰到过几次,他与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原来她也是他的书迷,他写的夜枭大侠的故事在城里大受欢迎,那位小姐听闻他便是写书的人后与他关系亲近了不少。他不知不觉便喜欢上那家小姐,那般知书达理的人于他而言犹如天上的谪仙,让他此生遇到了他便想把她娶回家每日里好生照顾着。如今他已经考取了功名,他都打算好了,待征得了小姐的同意便去请媒婆到她家府上提亲。

一路上他想着这些事喜的心花怒放,却不料没等小姐来他便被一群突然出现的官兵给抓了起来。原来官府查出这张相公便是大名鼎鼎的夜枭,他在往城东赶的时候,有人到官府举报他是夜枭,又有官兵从他家搜到了梁国帅印,因此他是夜枭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张相公被抓以后关进了刑部的大牢,他一直喊冤,结果朝廷派人去书店一打听,掌柜的说他便是写本子赞颂夜枭大侠的书生。圣上大怒,新的探花郎还未来得及光鲜几天便被圣上下令秋后处斩。可怜那家小姐那日到了城郊看到的便是张相公被官兵抓走的场景,也未来得及与他说上话。又过了两个月,张相公还未被判斩她便被父母许给一个新科进士。张相公至死不知道是谁举报了他,只是感叹自己时运不济,登科问鼎本是一桩喜事,不想竟被自己一时的少年意气害死了自己。

画面慢慢变成了一团搅在一起的墨,小花收回手笑嘻嘻地看着她师父。老头让她去屋外把手洗了,跟那顾客说:“先生,我徒弟梦里看到的便是这些了。”

“老师傅,不知道您能不能算出是谁害了我?”那位顾客皱着眉头一脸的愤愤不平。

老头笑笑摇了摇头说:“先生,我们吃这口饭只能让你看到你过去看到的,却没办法看到那些你不曾见过的事。”

那顾客还要再问,老头摇头不语,没奈何,他只得掏出五百块钱放到炕上出去了。小花等他走了才掀开帘子进来,看见炕上那些钱她眼睛便是一亮。老头笑眯眯地朝她招招手,从里面抽出来一百块钱递给她说:“喏,拿回去给你妈,顺便跟她说让她最近少招揽些顾客,政府现在严打封建迷信,咱们避开枪口别自己往上撞。跟你妈说,少贪点钱准没坏事。”

小花接了钱朝他翻了个白眼啐了他一口骂道:“你才贪呢!黑了人家这么些钱只给我们这么一点。”

那老头挨了骂也不气恼笑眯眯地把剩下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老头的名字叫邱白,是小花从小认的师父。邱白原先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他到底从哪里来的村子里的人也说不清,只说在小花三岁多的时候,她爹得病死了,而小花自她爹死后就开始一直高烧不退,最后人都给烧糊涂了。小花她妈是上水村里一个跳大神的,因为本家姓张,所以大家都称呼她神婆张。神婆张请黄大仙给小花算了一卦,说要给她认个外姓人当干爹才能保佑小花顺顺利利长大。正好那天邱白从外地过来路经上水村的时候就被神婆张拦路截住了。神婆张一定要他认下小花当干闺女才肯让他走,邱白声称自己命里无儿无女,平白收一个干闺女只会害了小花的性命,神婆张却不信他的说辞。最后没奈何,邱白认下了小花当徒弟,只说师父占了一个父字也算半个爹,如此也算两下得宜。后来邱白觉得上水村风水好就落脚在上水村,只不过他住的离村子远些,他跟村长商量后在村子北边一片桃树林旁边另辟了一块地盖了座房子。

神婆张主要靠给人卜卦、驱鬼、偶尔治个疑难杂症为营生,邱白来了上水村以后原先也给人驱鬼算卦,不过被神婆张打上门闹了几次之后,他就改成了给人看风水、解梦。神婆张卜卦驱鬼都是假把式,但是她靠着手里一本祖传下来的方书也给人治好了不少怪病,所以村里村外哪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神志不清的毛病还是愿意来找她去家里看看。神婆张只当邱白跟她一样,都是靠着一张嘴骗吃骗喝的,在小花还小的时候就把小花送到了邱白那里,明面上说是学艺,实际上就是想给自己家省下一口饭。好在邱白也不嫌弃小花从小在他那白吃白喝,有人请他看风水踩穴他还特意把小花带在身边蹭吃蹭喝,反正他就是个糟老头子又无儿无女,身边有个丫头陪着他也正好可以打发寂寞。

小的时候小花往邱白家跑神婆张原是不管的,只是小花如今已经十三,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在农村十四五岁嫁人的女娃娃多得是,十五六岁就生孩子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小花从小跟着神婆张和邱白净跟封建迷信打交道,虽然比其他女孩多读了几本书认识那么些字,但是她在村子里的名声并不算好。神婆张对女儿的婚事还是上心的,她明里暗里已经说过小花很多回让她有事没事都少老往邱白家跑,可小花根本不听,每日里疯疯癫癫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她神婆张怎么说她,她就爱往邱白那儿凑,跟着邱白她总能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邱白不供大仙也不养小鬼,但他算命算的比神婆张准,小花小时候见过村里有个大叔丢了只羊来找邱白看羊是丢哪儿了。邱白拿她的手不知道怎么使的,她的手上就出现了一只羊,原来那羊吃草的时候跑到了山阴面,那块地方石头多,羊不小心被别断了腿所以落下了羊群。大叔后来还真在山上找着那只羊,只是时间耽搁得久了,羊已经没救了。大叔杀了羊,小花跟着邱白痛痛快快喝了一顿羊汤。小花觉得跟邱白在一起很有意思,她还不懂什么叫人言可畏。

这天也是她提前打听着邱白要给人解梦所以瞒着神婆张偷跑去的邱白家,她前脚刚离家后脚就有媒婆上她家来给她说亲了。媒婆说镇上有户人家有个在县里读书的儿子,那户人家家境殷实,儿子长得也是出挑,就是他儿子年纪有些大又常年在外读书,便想着在农村找个年纪合适的女孩先去他家做个童养媳养两年,待儿子念完书回家了再让两个人结婚。

神婆张一听是要她闺女给人家做童养媳脸色登时就难看了,媒婆惯是会看人脸色的,一看她要恼瞬间就满脸堆着笑安慰着说:“我知道咱家不是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只能把闺女卖给人家当牛做马。虽说是童养媳,可穷人家的童养媳是给人做丫鬟的,那富人家的童养媳却是领进家里做小姐供着的。人家李家门面不说有多大,家里却是有两个使唤丫头的,你家闺女过去了那是直接有人伺候着,横竖不会受亏待。而且人家夫人说了,要你家丫头是因为知道你家丫头读过书认识字,这样也算配得上人家小少爷。况且现在你家丫头年纪小,进了李家先学两年规矩,待年纪大点,结了婚也好当得起家理得了家事。”

神婆张听媒婆把话说完脸色才算好看些,她端着架子跟媒婆说道:“要说我家丫头,这左邻右舍的也都知道。模样俊俏不说,从小她就能干懂事。可怜我丈夫走得早,我又干得是这种营生连累了她跟我过得都是苦日子。不过我家丫头聪明,学什么都快。你说那李家夫人想找个会管家理事的。这我可不是吹牛,我那闺女保管能学得好这些事。”

“是,是。人家夫人也就是知道你家丫头聪明伶俐才挑中她的。”媒婆赶忙搭话夸赞道。

神婆得意地张拢了拢鬓角继续说:“要说也是我见识比他们广些,我原先就说这年头政府都在提倡妇女解放,女娃怎么了,凭什么就他们养的男娃可以念书,要我说女娃也该进学堂多念两年书多识几个字的。你说姑娘家大字不识的连点道理都不懂,每天只会坐炕头上纳鞋底、绣花又怎么能相夫教子呢?”

媒婆脸上堆着笑嘴里附和着“是”,心里却是在骂,“个老婆子光会给自己脸上贴金,政府还说要破除封建迷信,怎么你个老婆子还天天跳大神。”

神婆张一连说了好些话,媒婆越听脸上挤出来的笑就越多也越虚假。她心想着就神婆张那闺女从小跟着邱白四里八乡的到处闯荡,说来模样长得确实俊俏,但那脾气比起神婆张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眼里容不得沙子,嘴上吃不得半点亏。谁不知道神婆张的闺女从小跟男娃娃打架骑在人孩子身上把人打得鼻青脸肿还不撒手,人家妈来了撵得她跑了半个村,就这样她还胆大得边跑边骂,不少人家吃过晌饭就坐在家门槛上看他们的笑话。要说名声,小花的名声在村子里最不好,不说别的,就说那么大个姑娘还天天往人家大老爷们屋子里钻就已经风言风语传得不怎么好听了。说是学着给人算命,关上门来谁知道到底在屋里干啥了。

媒婆看着神婆张的脸色挑了一箩筐的好话拣着说,把神婆张哄得已经不知道东西南北才听得神婆张松了口。她这下心里才畅快了些,只要这媒做成了少不了她的好处。媒婆喜滋滋地离开小花家,神婆张下了炕准备洗手做饭了才想起来小花不知道又跑哪处野去了,她心里想着小花好歹也是要议亲的丫头了,回头得看着她也该学学绣花什么的了,别回头到了婆家什么都不会再让人家给打发了回来。

这头小花拿了邱白给的一百块钱蹦蹦跳跳地往家走,走到村头碰着她家邻居的婶子了,她老远就喊了声“婶子好!”那妇人朝她笑笑,问她去哪儿逛了,又说媒婆下午去了她家给她说亲了,她妈正到处找她呢,要她赶快回家看看。

小花听说要给她说亲也顾不得喜了,顿时就虎着脸往家跑。她妈在家里刚和好了面打算擀面条,擀了两下小花推开门进来把一百块钱往她身上一摔就骂道:“你是不是又把我给卖了!”

神婆张手上全是面,她听见门响刚要开口骂,见了钱瞬间满脸都是笑。她把手往围裙上随便抹了两把,赶紧捡了钱验了验是真的才收到裤兜里。

小花气呼呼地站在地上瞪着她妈,神婆张收了钱心情就好,也不计较小花骂她卖闺女的话,笑嘻嘻地拾起擀面杖继续擀面皮,边擀边跟小花说:“以后你再别去邱白家了,你都这么大的姑娘了,妈不差你这点钱,别再为了挣他这块儿八毛的钱耽误了妈给你找的婆家。”

“妈你说什么呐!”小花满脸的不高兴。

“我说什么,我说什么你清楚。他邱白就是个老光棍,你小时候咱家穷让你去跟着他吃口饭是为了省咱家的粮。现在不比你小时候了,咱家也不缺你那口饭。再说现在你的名声最要紧。你不想嫁人了啊!天天跟个老光棍在一起,你名声都该臭啦。”

“妈!”小花让她妈气得直接跳脚,“我还是你亲闺女吗。有你这样当妈的说自己闺女名声臭的吗?”

“怎么了,我养的闺女我现在还说不得了?”神婆张停下手里活拿着擀面杖指着小花骂道,“别以为你跟着邱白挣了两个钱就能跳出老娘的手掌心儿了。我告诉你,我就是那如来神祖,你个死丫头休想跳出我的五指山!”小花气呼呼地瞪着她妈,神婆张又说道,“以后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绣花,我给你已经看好了婆家,你要是再往邱白家跑坏了名声传人家耳朵里人家不要你了,我回头我就扒了你的皮!”

“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妈,”小花边哭边往外边跑,“卖闺女卖了一次又一次,你也不怕人家背后戳你脊梁骨骂你贪财忘义!”

“给我回来,你个死丫头!”神婆张扔了擀面杖就往外追,“天都黑了你又要往哪儿跑!”邻居家听着他们家声响已经有人在门口探着身子瞧热闹了,神婆张出了门瞧见了心里狠狠骂了一句“一群王八羔子吃饱了撑的,成天等着看人家笑话也不怕看多了瞎了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