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乐帝君》第50章 宁王朱权 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朱棣许多事都找他,虽然表面上不好说什么,当朱权的内心还是颇为微辞。现在听到他主动提出,宁王觉得也刚好送个顺水人情。

再说,几个手下而已,料想也出不了什么事。朱权假装沉思片刻言道:“那好吧,不过说好了,四哥,别怪兄弟不讲情面,现在我接待你,已经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了。

进城最多五个人,并且不能携带武器,必须是文官”听到他的话,朱棣想都没想,便点头赞同。接下来,燕王府的一众文吏,便进入了会州城内。

此后,朱棣依旧在王府中玩乐,丝毫不去理会他这些手下的事。这尊大神自己不说走,宁王也不好当面提出,显得自己太过小气。

就这样,朱权内心一直参拜着满天的神佛,希望朱棣这尊瘟神能赶紧离开,别让他惹祸上身。这一日,两兄弟来到了宁王府后花园的凉亭之中。

园内芳草铺地绿树成荫,一把古色古香古琴陈放于此处,倒也别有一番风韵。朱权下意识的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顿时一段如溪流潺潺的美妙琴音,传播而出。

朱棣的脸上流露出微笑:“十七弟的确是个雅人啊,为兄却是没有你这样的洒脱心境啊,呵呵!”听完朱棣之言,朱权微微一笑:“四哥过奖了,这琴艺也就是偶尔消遣一下,陶冶情操而已。

于国于民,倒也没有什么太大作用,呵呵!四哥若是有意,小弟倒是可以与哥哥讲解一番啊!”朱棣一听大喜:“十七弟肯教为兄这琴艺吗?哈哈,太好了。

这丝竹管弦之声,也并不是像小弟所言,能流传数千年,倒也足见它的价值啊!”宁王微微点头:“这倒是,四哥且坐,今日小弟便与你戏说一番这琴乐之事,哈哈!”。

说着,二人分别找了一个石墩安坐,朱权刚好坐在了古琴之前。只见宁王微笑开口:“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是在春秋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怕是都有四千年了。据《史记》载,琴的出现应该不晚于尧舜时期。

四哥应该知道所谓的四艺:琴棋书画,这琴既然居于首位,足见其不凡。古人常言: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乃是人生的四大幸事啊!哈哈!

传闻,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也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

更有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但最终却以在刑场之上弹奏《广陵散》成为生命的绝唱,可歌,可叹啊!

琴音可分作三种:散音,按音和泛音。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又如天籁,似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被称为天地人三籁。所谓的天籁之音,不如是也。琴可以称做是太古之音,天地之声,毫不夸张啊!哈哈!

四哥可还记得小弟曾有一作,名曰《太和正音谱》,讲的便是这曲调分类和古今名曲谱啊!哈哈!”听到他的话,朱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倒是听闻过,就是不知这书名为何啊,惭愧,呵呵!”。

宁王倒也没有生气,而是接着微笑开口:“古琴可分作: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南吕、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等十二宫调。

外加四声平仄,正字、衬字,便可构成完整的曲谱了……”听着朱权的讲解,朱棣倒是了解了许多有关古琴的历史,但这些专业的东西,一时间,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二人也不知相谈了多久,待到朱权口若悬河的讲解完事,朱棣也听的有些云里雾里啦!他强自控制住自己昏昏欲睡的感觉,微笑开口:“光听着兄弟讲解,四哥也是心痒难耐啊!

今日十七弟可有幸,与为兄弹奏一曲,让四哥也能欣赏一番兄弟高超的琴艺,呵呵!”朱权好似心情不错,微笑点头:“也好,那今日小弟就献丑了,呵呵!

一曲《高山流水》送给四哥,希望我们兄弟,永远都是彼此的知音!”朱棣微笑点头,宁王将古琴拉到跟前,挥手拨弄起来。

他的动作很轻柔,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此一个动作,便可说是名家,让朱棣对他的大才,也忍不住肃然起敬。

曲调由平缓到高亢,慢时如小桥流水,静谧安逸,快时如惊涛拍岸,狂风皱起,揪动了朱棣的整根心弦。他的心情,就这样跟着曲子的抑扬顿挫起伏不定。

仿佛这一刻,两兄弟真的就是知音,通过一首名曲,他们来了一场心灵的交流。朱棣听的是如痴如醉,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现在,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世间的一切权利,金钱利益之争都与他无关。时间飞快,转眼从上次宁王抚琴,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一日,宁王终于等到了他一直以来想要的消息。朱棣和众燕王府官吏,与宁王相对而立。只见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微笑开口:“十七弟,今日四哥就要告辞了。

以后山高水远,还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呀,唉!”朱权的目中也闪过一丝不舍,不过稍后便恢复如常,微笑道:“四哥无需如此悲观,相信皇上不至于赶尽杀绝的。

毕竟我们乃是至亲,小弟的奏章应该已经安然到京,估计赦免你的圣旨不日便到。到时候我们兄弟再开怀痛饮吧,呵呵!”想不到这小子,还抱着如此天真的心态。

朱棣也不管他是否为安慰之言,开口叹道:“但愿如此吧!十七弟,可否送哥哥出城,这次有可能是你我兄弟,最后一次相见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