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长空》第五章 沉默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那里!”虽然是很奇怪的英文,但是紧接着所有人都得到了准确的信息。

还能够继续战斗的学员的at都接收到了一个位标,虽然位标是在高速移动的,但是对于现在的战局来说,能够知道敌人的位置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看了一眼正在向他们发动位标消息的那台暗黄色的at,虽然外形看上去是俄制款式,但是却并不是俄罗斯传统的高能量战斗配置,而应该是以电子信息机的角色来辅助作战的机体。

虽然这仅仅是第一个敌人,但是并不知道其他敌人在那里的学员们还是选择了对第一个锁定的目标展开围攻。

既然只有四个敌人的话,那么只要能少一个敌人,那就是四分之一的战斗力!

虽然事先并没有任何合作作战的经验,但是显然,在场的所有人对于战斗都是相当娴熟的,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展开了阵型,避免再一次被那可怕的武器扫射。

只有一个人例外,杨皓能看见在最旁边,竟然有一个学员连at都没有装配,他竟然是直接这样冲出来的?

不过这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知道是谁,已经展开了进攻,然后一瞬间所有学员的at都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各国的at都有所不同,所以这种战斗肯定不能想统一制式at的战斗一样统一战术,所以自主发挥和包容性就成了作战的关键。但是毕竟只是

当然,数量最多的美式机体和俄式机体自然就成了作战的主力,因为他们可以不依赖别的机体的行动而自称一派,至于其他的机体就只能跟着这两种机体的行动而行动。

作战地点毕竟只是一个演习场,而不是真实的战场,战斗环境也太过于简单,就是简单的平地,所以很快仅仅依靠机载光学遮蔽设备的敌人就无处可藏了。

一台很常见的俄制一代改造型at,但是明显不是正常的配置,就那刚刚的光学遮蔽设备来讲,这本身就不应该是俄制at该有的装备,甚至连美军的电子战at上的光学遮蔽设备也仅仅处于试验阶段。

但是在这么普通的平地之上都能够使用的光学遮蔽设备,显然属于军事机密类的存在。没想到竟然能真的见识到。

率先展开攻击的一群美制at,当然不仅仅是美国的机体,不少欧洲国家的学员采用的也是和美国完全一样的配置,所以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美国的制式一代改造型at,俗称“玉米”,是最早将微型核聚变作为at能源的机体,也体现了美国在能源领域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尤其是在地月运输投入运营之后,大量的核聚变原材料从月球上开采出来,更是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上战争和能源的格局。

“玉米”的优势在于地域适应性超强且电子系统优秀,既满足了美国全球战线的要求也达到了国防部指挥到每一个士兵头上的目标。据说一定数量的“玉米”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网络,使战场上所有的美国驾驶员都能了解战友的位置与状况,从而作战的效率和反应速度都大幅度提高。

如今演习场上十数个美国at成为了先锋,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对目标完成了包围。其他的at也配合着组成了外围的支援队形。

这个时候杨皓发现,比较靠外围的一部分人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比如很显眼的那个,虽然是“玉米”机体但是却没有冲在第一线的,看喷漆应该是韩国学员的机体。其实拖慢节奏的不是他,而是他旁边的一台俄制的机体,为了特意配合他的节奏,这个韩国学员特地减慢了速度,因此显得很不协调。

然后就是刚刚勉强冲出来的几个中国学员,原本的五个人已经只剩下三个人了,还有一个人的机体貌似收到了损伤,虽然没有彻底破坏,但是有一部分已经没有办法运转了,就像是瘫痪了半边一样。他们的行动相当的僵硬,并不像相当熟练的at驾驶员,虽然应该对自己的中国制一代改造型at“破军”的长处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将“破军”投入战场并且发挥作用貌似还不是很了解。对“破军”了如指掌的杨皓一眼就看出了很多问题。

中国的核聚变技术成型并不比美国晚多少,甚至在技术军用上比美国还要更加广泛,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在一代改at的材料技术上不过关,导致一代改“破军”投入一线时间大大推迟。而且因为最终的成品在微型核反应炉的构材上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使得“破军”的最大功率处于一个很尴尬的情况,从而不得不尽量减少负重,也因此大幅度限制了其防御力。不过“破军”的设计师相当的大胆,既然已经没有办法和美俄的at比较防御,那么干脆就剑走偏锋,放弃了绝大部分防御和复杂的武器系统。这使得“破军”虽然仅有着只能抵挡单兵武器的防御能力,但是却有着惊人的速度和灵活度,短时间内恐怖的爆发力更是让他能够在短短几秒钟之内突破音速。虽然能够携带的武器很少,但是凭借这个速度,“破军”可以说是单个at的作战中最令人难以防备的存在。

而显然,这几个中国学员基本没有发挥出操纵的at的优势,虽然速度确实很快,但是却没有将速度转化为攻击上的优势,几次尝试从正面靠近目标,都被很轻易地用火力压制住了。

目标既然是俄制at,那么即使加装了其他的设备,火力却依旧是俄制at的最大优势。

而学员们面对的这个俄制at,虽然行动范围被限制了,但是却依然能够一个人组成完美的火力网,将所有学员的脚步阻止在数米之外。

发现靠突击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俄系的at终于动手了。

既然俄系的at最强的是火力的话,那么结合场上近十个一代改俄系at“葵花”的火力,再怎么也不会比一台“葵花”差。统一的制式激光武器配合辅助at的锁定系统,攻击一个目标可以说毫无问题。

显然是发现了这一点,一个敌人选择了展开攻击,一瞬间便打乱了整个布局。

同样是一个俄制的at,但是携带的武器和之前的完全不同。

如果说他们围攻的这个还算是正常的,那么现在这个俄制at,明显是完全是集中使用一个武器的类型。

没错,就是刚刚最初恐怖一击的发动者,所有人在这个时候才发现了他的所在位置,正处在

at机库的出口上方。

at的机械手中拿着一门at用单兵重炮,长达两米多长的炮管这时候正散发着热气,炮口的光芒刚刚散去,依稀能看到尚未褪去的猩红色。

这是……电磁干扰炮?

大部分at因为材料的原因有着强大的反干扰能力,然而能在短时间内穿透防御直接破坏at的核心设备与其各系统的联系的干扰类武器依然存在,不过其功耗巨大所以一般是车载或者飞机挂载,不过经常因为目标巨大而被抢先破坏。

虽然眼前这门重炮对于单兵武器来说依然算很大的,不过相比于杨皓所知道的中国产的干扰设备来讲,已经减小了很多,甚至可以用迷你型之类的词来形容。

刚刚发出的第二击由于战场上的at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所以命中率下降了很多,但是依然让冲在第一线的几个美制at失去了战斗力。

“沉默者,这东西还是相当有效的嘛。”坐在高高的看台上,中年男子翘起了腿,“第三个人能不能出场,这下可说不定了。”

中年男子看似自说自话,但是却盯着一旁的那片虚空。

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的观察的话,会发现那片虚空中,出现了极小的波纹,但很快就消失不见。

“咦?有什么想法了么?竟然会有波动。”中年男子笑了起来,“看来你的修行还是不够啊。”

没有任何回应,依然是一片虚空,仿佛从来没有过什么东西一样。

而场内,年轻人们再一次重整阵势,发动了又一轮进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