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史上最强小秀才》第8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这么一个笑话,花木兰在军营里那么多年,就没有人发现她是女的?

然后有人鄙视的道:“你要知道一个女的天天在你身边,你会揭穿她?”

苏墨觉得,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是女扮男装的小女孩儿,之所以没有人揭穿她们,就是抱着这个心态。

对方女扮男装,你就故意假装不知道,然后来个勾肩搭背什么的,多好!

不过,要是这个女的一上来就开骂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就像眼前这两个白衣小公子,虽然苏墨已经看出来,她们就是两个娇滴滴的小女孩儿,心中依旧有些不快。

小爷好好的站在这里赏灯,关你毛事啊!轮得到你们俩黄毛丫头插嘴?

被方义欺负就算了,两个看起来明显不到二十岁的小女孩儿,也敢过来找事?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

苏墨将眼前的影像面板收起来,不满的看着这两个女扮男装的小女娃,有些不耐烦的道:“哪来两个不男不女的阴阳人,也敢管我的闲事?”

正掩嘴娇笑的两个白衣少女,听到苏墨的话,神色微微一愣,然后脸色立刻涨得通红。

“你……”

片刻之后,为首的那名小公子气冲冲的跑到苏墨面前,指着他怒道:“你这人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说话怎么如此无耻,真是有辱斯文。”

这两个少女还都不知道,苏墨已经看穿了她们的女儿身。

刚才离得有些远,加上桥头之上的灯火有些昏暗,苏墨也没有看清楚,此刻这两人走到了面前,苏墨才发现,她们的样貌竟然相当漂亮。

尤其是为首的那名,虽然因为女扮男装,稍稍掩饰了几分女子的妩媚,但却多了几分男子的英气,另有一番别样的风情,若是她恢复女儿身,恐怕不会比玉花轩的夏雪青逊色多少。

至于她身后那名少女,年纪和她差不多大,应该也是不足二十岁,只不过这少女个子要低一些,气质也更显小家碧玉,明显是个丫鬟的角色。

“喂,你在看什么?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登徒浪子!”

见苏墨楞楞的盯着她们看,脾气有些火爆的丫头,怒声训斥道。

苏墨回过神来,撇了撇嘴道:“眼长在我身上,我爱看哪里就看哪里,关你毛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这家伙,骂谁呢!”

那丫鬟顿时又是大怒,竟然想对苏墨动手了,但是苏墨却怡然不惧。

他虽然穿越成了一个小秀才,绝对的战五渣,但要是跟两个女扮男装的少女打起来,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宝儿,不要跟这家伙闹了,像这种满口脏话的人,跟他说太多,只会让自己不开心,不值得。”

那更漂亮一些的女孩儿,倒是比她的丫鬟角理智一些,也不愿意跟苏墨继续拌嘴,出言制止了她。

丫鬟宝儿嘟了嘟嘴,重新回到少女身后,白衣少女指着苏墨道:“你,离开这里,我要在这里赏景。”

“我?”

苏墨诧异的指了指自己,这才有些明白,这两个俊俏少女为什么找自己的麻烦,原来和其他人一样,也是看上了自己这个赏景的绝佳位置。

心中明了之后,苏墨却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个小美女,就乖乖离开。

他今天遇到的糟心事够多了,现在好不容易这个地方静一静,还要让给别人吗?简直是太没人道了。

苏墨直接无视这两个人,扭头趴在栏杆上,继续看着灯火通明的河面。

白衣美少女微微一愣,然后有些不悦的道:“喂,你有没有听我说话,这么好的位置,你这样的人站在这里,不觉得有些碍眼吗?快走开了。”

苏墨目光向后瞥了一眼,道:“我这样的人?我是什么人?”

白衣少女走到苏墨身后,有些气恼的道:“我看你的穿着打扮,应该是个秀才吧!秀才虽不是功名,但也是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哪个不是谦谦君子,又文采斐然,哪有像你这样的,满口脏话,简直有辱斯文。”

苏墨不屑的撇了撇嘴,什么谦谦君子,伪君子还差不多,否则怎么一个个的往青楼钻?迷恋风花雪月。

至于文采斐然,呵呵,这大宋朝只要是个读书人,都能算的上秀才,哪里来的文采斐然,真是扯淡,要真是文采斐然,早就考取功名,做官去了。

在苏墨眼里,这白衣少女就是在没事找事,故意膈应自己的。

“你这家伙,我在跟你说话呢?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啊!”白衣少女怒道。

想她也是出了名的美女,跟哪个男的说话,对方不都欣喜若狂,这个小秀才怎么就能忽视自己呢?

此刻连她自己都忘了,她现在其实是个男扮女装的纯爷们儿。

苏墨被这少女搞的有点烦了,猛然转过身,看向身后喋喋不休的少女。

白衣少女心中一惊,赶忙下意识的护住了胸口道:“你…你想干什么?”

丫鬟宝儿也慌忙挡到少女面前,一脸的警惕,生怕苏墨突然动手。

到底还是小女孩儿,就算是扮成了男子,关键时候还是女儿心性。

这桥上、河两岸的行人众多,苏墨当然不敢大胆到爆打这两个少女。

他只是饶有兴趣的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有文采,就能站这个位置?”

白衣少女还没有缓过来身,听到苏墨的问题,只是无意识的点了点头。

然后她回过神来,赶忙拉着丫鬟往后撤了几步,拉开了和苏墨的距离。

苏墨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然后装模作样的道:“好,那你就好好听着,我到底算不算才子。”

说话间,苏墨开始疯狂的思索起自己还没有还给老师的诗词。

诗词并不是科举的重头,但却是检验一个读书人才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民间对于诗词精通的读书人,甚为推崇。

“有了!”

苏墨看着眼前灯火通明的运河,思索了片刻,心中顿时一喜。

他想起了一首词,虽然记的不是很全了,但还是记得两句的,应付一下眼前的情况,应该足够了。

想到这里,苏墨故意换上了一副哀伤忧愁的表情,轻轻踱了两步,然后仰天望月,缓缓低吟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