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医在左,西医在右》第一章 最受欢迎的中医疗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传统的中医治疗的方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过去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在现代,传统中医摇身一变,带上了时尚的色彩,触及美容美体、养生保健各大领域,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那么最受欢迎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中医究竟有哪些术语,如何让自己读懂术语跟中医更好地沟通呢?如何读懂药方?如何利用传统的中医疗法,如艾灸、梅花针、拔罐、*引导等方法为自己服务,在家里做简易的自我保健呢?在这一个章节里,将为您揭开传统中医神秘的面纱。

中医常用术语的解读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都说,很喜欢看中医的书,但是看不懂一些术语,感觉很玄,摸不着头脑。还有一些老中医说的,实火和虚火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样的表现症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症下药。没关系,在这个小节里,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中医术语和看懂中医书籍必备的几个术语,希望能满足广大的读者朋友。

一、常见中医术语

【实火。

实火是指体内火气和外界的邪气引起的实证。在中医上属于热证,常见肝、胆、胃肠实热的症状。这也是中医师常跟病人说的肝热、胃热、胆热等症状。一般来说,患体内实火的人会伴随着下列的情况,如高热、口干渴、口苦烦躁、胁痛、腹痛、便秘、头痛等。对着镜子,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厚黄、干燥或起芒刺。实火类型的患者多由吃煎炸食物引起的。

【虚火。

虚火是指真阴亏损,引起的热性病症。这类型的患者会伴随着下列的情况,如临低热,或偶尔性的发热,手足心灼热,口干、盗汗等。对着镜子,会发现自己的唇舌嫩红。虚火的人多有熬夜引起。

【实寒。

实寒是指寒邪结滞于内的病症。通常体寒的人,气血运行会不顺畅,常伴随着下列的情况,如口中和,舌苔白,四肢冷,小便清,腹痛,大便秘,妇女经痛,月经不调等。

【虚寒。

虚寒是指正气虚,同时寒邪积存于体内的病症。这类型的患者会伴随着下列的情况,如不欲饮食,口淡,吐涎沫,气短,气喘。大便稀薄。对着镜子,会发现自己的舌苔淡白,几乎无血色。

【疏风散热。

疏风散热是中医问诊常见的术语,主要是指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因风邪侵袭,而导致有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小便黄等症状的患者需要疏风散热。在治疗以上症状的时候,中医多用鲜葱白、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

【疏郁理气。

疏郁理气也是中医问诊中常见的术语,是指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这类型的患者常见于胸膈痞闷,两胁及*胀痛等症,中医上多用香附、延胡索、乌药、广木香等药。

【杂病。

杂病又名“杂症”,是泛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不是我们常说的“疑难杂症”。听到“杂病”、“杂症”的朋友不必过分惊慌。

二、读懂中医书必备术语

【三因。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是指三类病因的总称。其中,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饥饱、劳倦、跌倒、溺水、压损、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古代中医认为,以上三因是使人遭受疾病的三个主要因素。要保持身体的健康,除了要避免“六淫”外因的侵犯,保存身体的正气,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乐观和积极,提高抗病能力。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是对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保持人体的健康。但如果六气太盛或不及,就会对作物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天气反常的时候,医院经常挤满了人的原因。要抵抗“六淫”对身体的侵害,除了针对四季做好防寒保暖,祛湿降火之外,还主要保持家居的干燥和通风。

一般来说,春季多风病,要注意添长袖衣服,家居要进行必要的除湿防护,避免湿寒侵体。春季可以购买吸湿的竹炭包、吸湿的家居清洁包或者摆放适当的茶叶包也有利于吸收家居中的湿气。在春季,尤其是墙壁渗出水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祛湿的相关防护。

夏季则要注意保持家居的通风,多饮用温开水和西瓜等多汁水果,清热降暑。此外,要注意清洁家居的卫生,防止蚊虫的滋生。

秋季多燥病,可以吃些银耳、杏仁、百合等润燥的食物,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三焦。

在中医上,心肺病变属于上焦;脾胃病变属于中焦;肝肾病变属于下焦。其中,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证候类型,标志着病症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初期病在上焦,中期病在中焦或逆传心包,末期病在下焦。

三焦的病变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根据外因的类型,在中医上可分为: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上焦温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苔薄白等。

上焦湿热,临床表现为:低烧,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口黏不渴,胃口差,舌苔白腻等。

中焦温热,临床表现为:体温高,面目红赤,汗出,口渴,气粗,苔黄燥,便秘等。

中焦湿热,临床表现为: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口味淡,多食少纳等。

下焦温热,临床表现为:为身热颧红,口燥咽干,精力不振,神情倦怠,反应迟钝等。

下焦湿热,临床表现为:便不利,渴不多饮,便秘,*肿胀,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等。

发现以上病症情况,要积极到正规医院寻求中医的调理,并且注意日常的运动和饮食,自然可以早日痊愈。

三、如何看中医药方

中药处方是由一味或多味中药组合而成。它虽然不像西药处方的拉丁文,英文缩写那样难懂,但是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要看懂中医药方,首先要先懂得药名及其功效。如熟地,性温,主要功效是补血养阴,多用于亏阴血虚等症,是妇科疾病的常用中药。生地,性寒,主要功效清热凉血,多用于温热病。除了看懂药名,懂得药物的功效,还要看懂中药名中修饰语。比如杭白菊、鲜地黄、蒸首乌等。在这里,“杭”、“鲜”、“蒸”都属于中药名的修饰语。这些修饰语多数交代药物的产地和处理方法。比如杭白菊,是指杭州近郊桐乡县所产的菊花,药性偏于疏散风热,它与其他产地产出来的菊花功效有所不同。而蒸首乌,是指经过蒸制后的首乌,具有补益精血,固肾功效,区别于生首乌的润肠、通便的功效。

看懂了中药的药名和药名前的修饰语,还要注意看中药名下方的克数。每味中药只有按照一定的克数来煎煮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部分中药有毒或者副作用,在一定剂量内是安全的,所以个人不能私自更改药方上药物的克数。

最后,看中药药方要注意注脚。注脚是指药物后的括号或者药方下端的描述性文字。常见的有,包煎、另煎、冲服、饭前服用、饭后服用、小火煎煮,快煮等。只有根据注脚的指导来煎药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大的药效。此外,某些中药的质地、所含成分或毒性大等原因,不宜与别的药同时、同锅、同法煎,所以要加注脚来说明。比如,阿胶等胶类药要用开水或药液另行熔化(烊化),才能与药物兑在一起,否则会沾锅或者沾在别的中药上失去药效。同时,还要注意药引。中医开药方很重视药引的功效,因此病患者要注意小包或者另行包装的药物,常见的药引有生姜、大枣、阿胶、黄连等。因此,在看药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留意是否有药引。在看护士抓药的时候,可以数下药方上的中药味数,细心比对护士抓的中药味数是否符合药方。如果不足,应该细心地提醒护士。

除了看懂中医开的药方,还要掌握煮中药的技巧。一般来说,在煎煮中药前,要先将中药放置冷水中浸泡30分钟。每服中药煎煮不能超过两次。在第一次煎煮的时候,要用冷水,第二次煎煮时则直接使用热水煮沸。第一次和第二次加水都要一次性加足,不要分开加,或者发现水快干再重新加水,否则会影响药效。在煎煮的时候要控制火候,未沸前使用大火,沸后转用小火。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临床常用的针灸法,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部分艾灸的疗程中,会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用来促使血脉畅通,加强疗效。

在中医上,艾灸指未病。什么是未病呢?未病是指身体有不适感,但是用现代的仪器检查不出任何病症。用时尚的说法,未病就是亚健康。属于这个范畴的体质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艾灸的疗法来得到改善和治愈。

艾灸疗法的功效比较广泛,具有温经通络,温阳,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等功效,不仅适用于治疗,可以运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侵袭的患者尤其适合。同时现代人将艾灸治疗运用于女士的保养和减肥上。

一、艾灸家庭自我治疗法

其实,艾灸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和神秘,在家中也可以轻松享受。我有个侄女自小喜欢吃冰冻的食物,冰激凌、冰咖啡、冰牛奶都是她最喜爱的食品。任何食物只要能冰冻的,比如水果、饼干等都会被她拿去冰冻了再吃。久而久之,寒气积累在体内,不容易散去,就容易导致气血不畅。每次行经痛得死去活来。后来,我建议她使用艾灸来进行保健,起初她也觉得太难了。只要涉及穴位,针灸类的都会被外行人觉得是非常难和玄乎的一件事。不过,在我的多次建议下,她还是决定按照我的方法来试试。后来,不试还好,一试就上瘾了,就连出差旅行都离不开艾灸了。她开玩笑跟我说,艾灸几乎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其实,寒体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喜欢趋向温暖。后来,经过大半年的保养和控制饮食,她的经前腹胀、腹痛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点燃购买来的艾条,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挟住,对准施灸部位,在0.5~1寸的距离进行熏灸。保持该姿势5-10分钟,以施灸部位有温热感无灼痛感为宜。这个方法是最简单和最安全,适用于所有的初学者,但是施灸的过程保持手的姿势,并且不移动比较有难度。

也有的朋友会问,万一手拿不稳,艾灸燃烧的头灼伤皮肤怎么办?担心这样情况的朋友,最好事先准备一小片薄薄的生姜贴在要艾灸的穴位上再进行艾灸,不仅可以增加行气通经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皮肤烫伤。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也有销售艾灸专用的艾条和艾灸架、艾灸盒。这两种艾灸专用的器具,底部都有细铁丝网,能接住艾条燃烧之后的灰烬,以免烫伤皮肤。盖子上有弹力夹,能夹紧艾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清洗和倒掉灰烬也非常容易。初学者只需将艾条点燃,放在艾灸架或者艾灸盒,再放置于穴位之上,就可以安心看书或者电视,把双手解放出来。此外,艾条在每次燃烧7~8分钟后,要将艾条向下压些,以保证温度和疗效。

艾条,分为有烟、无烟两种。初学者最好选择7毫米的超细的有烟艾条。因为使用起来温度适中,不易熄灭,其烟熏程度也适中,有利于行气活血。

二、艾灸的保健穴位

健康长寿穴

保健穴位:足三里、气海、关元

足三里,气海、关元是人体长寿保健的重要穴位。在《扁鹊心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每天艾灸这些穴位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行气通经,使人通体舒畅,精力充沛。特别是女性,艾灸长寿保健穴,具有温暖和保护*的功效。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经常*足三里比吃补品还要好。要找足三里并不难。平坐在椅子上,小腿和大腿约呈直角状,在外膝眼下比四根横指和胫骨的重叠处即是足三里了。

足三里穴位图

气海穴是女性的恩物。常按或者艾灸气海穴可以治疗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和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形体羸瘦,四肢乏力等,对其它妇科疾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气海穴的位置在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取穴的时候一般平躺在床上,四指并拢在肚脐下,取肚脐下正中线的第四指处。常温暖这个穴位能为*驱寒,保护卵巢。

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处,比气海穴偏下方一点。关元穴的主要保健功效有:腹部疼痛,尿闭,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眩晕,尿道炎,盆腔炎,肠炎,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等。要取关元穴,可采用平躺的姿势,将脐下和耻骨间的中点连成线,平分为五等分,从肚脐下的五分之三处,即是关元穴了。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按照足三里-气海-关元的顺序,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艾灸的疗程为每天1次,连续艾灸半个月可初见成效,坚持3~5个月能调理好身体,达到通体舒畅的效果。这一组健康长寿穴非常适合长期的保健和治疗。

补肾益气穴

保健穴位:命门

命门穴在背后督脉上,与肚脐相对应的高度,在传统中医上被称为“生命之门”。这个穴位与肾气是相通的,经常*或者艾灸,具有补肾益气,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腺的气血供应,使人体内达到阴阳平衡。此外,艾灸命门这个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平衡,不仅有利于保健,还具有美容的功效。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手指按下会有感觉到该穴有轻微的凹陷感和疼痛感。要取穴的时候,需要趴再床上,最好寻求亲友或者伴侣帮助找穴和艾灸。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20分钟左右即可。坚持3个月即可改善体质,坚持半年能使体内达到阴阳平衡。

暖胃止痛穴

保健穴位:神阙

神阙穴位于人体腹部脐中,具有调理脾胃、止痛、祛寒壮阳的功效。三餐不准时的上班族最好艾灸该穴,保养脾胃。该穴与肚脐重叠,因此不宜用手直接*。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15分钟左右即可。常艾灸此穴可保健脾胃,使人体通体舒畅。

舒心穴

保健穴位: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胸的正中,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的功效。经常感觉到压力大,心悸,容易气喘的人群适宜使用该穴进行日常的保健。经常*和艾灸该穴能使心胸感觉到舒畅,缓解压力。该穴非常容易找,就在两胸*连线的中点。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15分钟即可。每天1次,每周不少于5次则能改善心悸的情况。

三、艾灸的减肥疗法

消水肿穴

保健穴位:水分

水分穴位于人体脐上1寸,艾灸该穴可以祛除腹部的水肿、腹部积水,从而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达到收腹去脂的效果。腰间肥肿的人适宜艾灸该穴,对减肥有辅助功效。找水分穴的时候,人体要平躺在床上,取肚脐上正中一个拇指宽的地方。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20分钟左右。每天1次,坚持3个月,腹部积水的情况能得到改善。

消脂减肥穴

保健穴位:脾俞

脾俞穴位于第11根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经常艾灸该穴可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脂肪的分解。此外,艾灸该穴还能治疗腹胀、便血、干呕、水肿均等。取穴的时候要趴在床上,请亲友或者伴侣协助,在第11根胸椎棘正对的地方。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30分钟。艾灸完毕后用掌心正对该穴,顺时针揉20~30下,有助于巩固减肥的疗效。

加速减肥穴

保健穴位:带脉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艾灸该穴可治疗因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过度肥胖,具有通经活血的功效。妇女经常艾灸该穴有利于调理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取穴的时候保持站立姿势,取脐旁开的直线和腋下垂线相交点。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30分钟。每天1次,坚持3个月即可看到效果。

排毒减肥穴

保健穴位:天枢

天枢位于人体脐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辅助治疗因内分泌失调、腹部积水导致的水肿和肥胖,同时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毒,改善便秘。取穴的时候,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取从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艾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艾灸该穴30分钟。艾灸完毕后,手握成拳头状,敲打该处约50下,可巩固疗效。

四、使用艾灸的注意事项

1.发热、高烧的病患者不宜使用艾灸。

2.皮肤受损、溃烂、急性化脓等皮肤病不宜使用艾灸。

3.实热的病患者和阳盛体质的人不宜使用艾灸。

4.妇女行经期间不宜艾灸。

5.孕妇不宜使用艾灸。

梅花针疗法

在古代,中医将5根针捆成一束,外形像梅花,所以取名为“梅花针”。梅花针不似传统的针灸,那么难学难懂。它是一种基于皮肤的表面,通过敲打和轻度力道的刺激来使经络畅通的简单保健方法。

古典中医认为,诸病形于外。人体内部脏腑发生了疾病,就会在人体外部表现出来。比如说肝不好,可能黑眼圈就上来了,甚至眼睛感到干涩、视力下降等。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皮毛筋骨,肌肉血脉,各有其不同的*活动,却共同维持机体的统一平衡。这样的有机整体是通过人体的经脉来联系起来的。因此,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发生了病变都可以通过外在的敲打和刺激来使经络畅通,最终实现通体舒畅的目的。

一、梅花针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传统中医上,梅花针可以治疗的范围有:脱发、头疼、头晕、感冒、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痛、肋间神经痛、皮肤麻木、腰肌劳损、失眠、痛经、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风湿脚、脚部冰冷等。对小儿麻痹症具有辅助治疗的功效。但是一些皮肤表层的疾病,如烫伤、溃烂等禁用。

上述这些都是医学的专用名词。其实,梅花针是舒筋活络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在上一个小节里介绍的穴位,大家也可以使用梅花针来敲打,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除此之外,我认为你哪里有疼痛感,尤其是筋骨生硬带来的不适,最适合使用梅花针。经常对着电脑办公的人士,会感觉到颈部和两肩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个时候使用梅花针进行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好。

二、如何选择和制作梅花针

想利用梅花针来进行日常的医疗保健的朋友,可以从医疗器械机构中购买。在使用前最好用酒精消毒。

一般初学者,我是不建议使用正宗的梅花针。因为如果力道掌握得不好,很可能损伤皮肤。在这里介绍一个最简单最安全的梅花针制作方法。找一个药瓶盖大小的泡沫块,取出5根尖头适中的牙签,插在泡沫块上方,使其呈现梅花状。再用小枝条或者筷子固定在泡沫块上方即可。或者更加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将五根牙签用橡皮筋捆绑起来,然后找小枝条或者筷子充当手把即可。在选用牙签的过程中,注意不能选择尖头太锐利的牙签,避免伤害皮肤。

用牙签制作梅花针适合非医学从业人员的初学者。方法简单且安全,是日常保健的最佳伴侣。

三、如何使用梅花针

很多朋友说我介绍的穴位太复杂,生怕找不准。提到梅花针,大家也觉得是非常玄乎的一门学问。那么我今天讲得简单点。使用梅花针的方法就是你哪儿不舒服就敲哪儿。广告里不是有句词儿吗?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于是,你哪里痛就敲哪里。通了,自然就不痛。那么如何检查我使用梅花针究竟有没有效果呢?还是随便敲敲打打着玩?这跟做运动一样,如果你的方法正确并且长期坚持,每次梅花针针灸结束后,你都会觉得非常舒服,甚至有种不想结束的感觉。那么你就做对了!

虽然说简单,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在食用梅花针进行保健治疗的时候,心情一定要保持放松。来点音乐是最好不过的了。拿着梅花针把的手也要放松,要像小鸡啄米一样,用手腕的弹力,将针叩在皮肤上即提起。其速度要快,下针地方要准。你叩一个地方就要有始有终,不能以一个地方为中心然后扩散出去,这样的效果比较差。你就在一个点上,一个小地方,像一只饥饿的小鸡不断啄米。一般每分钟的敲打要以70~90次为宜。敲打前,要先选择自己身上不适的地方,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顺时针的顺序来敲打不适的部位。

敲打后皮肤表面出现红肿,或者小部分的红疹为正常情况,说明力道恰好。如果皮肤表面出血了,则说明力道过重,要及时调整。在敲打头部的时候,要用小力道,用手指把握力道,控制梅花针的弹跳幅度,不能使用腕力,以安全第一为原则。此外,对于非专业的梅花针施针者,不建议对脸部进行针灸,避免毁容。

四、如何使用梅花针治疗假性近视和保护视力

不少家长反映在面临升学前的冲刺时间里,孩子的视力急剧下降,不少孩子都为此戴上了近视眼镜。此后,这些孩子中有一些能摘掉眼镜,有一些却从此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些此后,视力得以恢复,并且能不依靠眼镜来阅读的人是属于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的人,如果通过一些保健措施及早治疗都能恢复正常的视力,不需要再佩戴眼镜。那么是不是真性近视就完全没有办法恢复呢?其实不是。真性近视的人通过*针灸视力保护穴位,也可以提高视力,避免近视度数加深,其中部分真性近视的人通过保健后也可以达到不依靠眼镜阅读的效果。

目前不少学生和上班族都有眼睛疲劳、干涩、肿胀等用眼过度现象,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梅花针保护视力法。常用该方法进行自我保健能纠正假性近视,提高视力,缓解眼睛疲劳。如果*作正确的话,自我保健结束后会感到眼睛特别舒服。

视力保健穴位:肝穴、劳宫穴、腕骨穴。

肝穴在无名指的第二关节处。取梅花针轻轻敲打肝穴5分钟,每天早晚各敲打1次,能疏通肝郁,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保护视力。劳宫穴在人的手掌心中,第二掌骨和第三掌骨之间。要找这个穴位并不难,握拳弯曲你手指的时候,中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劳宫穴。用梅花针针灸劳宫穴的时候,能保护心脏,舒缓情绪,缓解眼睛的疲劳,具有安心宁神的功效,非常适合上班族。这个穴位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上班的时候,用坚硬的笔套*该处也可以起到舒缓压力,保护视力的功效。在治疗近视眼的疗程中,则需要敲打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敲打1次。腕骨穴则在人第五掌骨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的凹陷处。用梅花针针灸该处,能舒筋活络,清除眼部的浑浊,具有提高视力的功效。在治疗近视眼的疗程中,需要敲打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敲打1次。以上三组穴位要依次按照肝穴、劳宫穴、腕骨穴这样的顺序来自我保健,效果才会明显。

五、使用梅花针的注意事项

1.皮肤溃烂、发炎等部位不能使用梅花针来针灸。

2.在使用梅花针进行自我保健的时候,不能精神过度紧张,握住梅花针的手也不能太过用力紧握。在施针的过程中,可以在音乐的环境下放松进行梅花针保健。

3.要避免饭后1小时内使用梅花针进行治疗和保健,否则血气聚集在施针处会导致胃部血气不足,容易造成肠胃不适。

4.梅花针针头要经常使用酒精消毒,家庭成员间不宜共用一把梅花针,避免皮肤交叉感染。

5.梅花针要避免在骨骼突出的部位行针,避免骨骼受损。

6.如施针的时候,有头晕、头疼、胸闷的情况就要及时停止使用梅花针。

7.梅花针自我保健法不宜天天按。在有部位疾病的时候,可以天天针灸辅助治疗。健康人则可以以5天为一个疗程进行自我保健,5天后休息2~3天再进行5天的保健疗程。

拔罐疗法

俗话说:“扎针拔罐,病好一半。”说的就是扎针拔罐的神奇功效。中医讲人体致病的原因称为“六淫”。其中湿气是“六淫”之首。而拔罐无疑是这“六淫”之首最佳克星。

湿气湿气,在潮湿的季节和地方就有湿气。不少老人最害怕春天。春天来了,湿气就重了,老风湿腿就犯了。所以年轻人还在玩玩闹闹,蹦蹦跳跳的时候根本是无法体会到老年人说的湿气。其实要感受湿气非常简单,在春天里看看楼层里渗出的水就知道了。想想如果这是你的身体,积压了这么多湿寒的水汽多可怕啊。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有湿气呢?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排泄出来的粪便。如果粪便不成形,长期比较稀,体内必定是有大量的湿气形成。如果便完,有部分粪便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此外,在春天打不起精神。每天早晨起床很难,感觉身体好像被棉布缠住,动弹一下筋骨酸痛,也是体内堆积湿气的表现。

那么湿气可不可怕?湿气非常可怕,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亚健康的体质,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如果你有上述体内堆积湿气的表现,那么可以学习下简易的拔罐法,帮助自己把体内的湿气也拔出来。

一、拔罐法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拔罐法除了可以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体外,还可以帮助人体泄热除毒、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目前,拔罐法在临床上多用于:风湿病痛、腹痛、胸胁特疼、胸闷、腰腿疼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等。

总的来说,拔罐法比较适*内湿气积存的人群。一般健康人群不建议频繁使用拔罐来作为自我保健的方法。

二、如何选择拔罐器具

拔罐器具可分为玻璃罐、竹罐和真空罐三种。玻璃罐是用玻璃制成,其优点是质地透明,观测到皮肤的变化情况,方便初学者掌握拔罐的时间。但是玻璃罐高温比较烫手,且容易破碎,使用时要注意。

竹罐是用坚固的竹筒制成,比较轻巧,不容易破碎,是古代中医常用的拔罐器具。但是竹罐的气密度不如玻璃罐。初学者使用竹罐也可以避免高温对皮肤的灼伤。

真空罐,是目前市面上销售得比较好的一种建议拔罐器具,是用塑料材质,配上活塞用于抽气来达到拔罐的效果。

以上三种拔罐的器具,我建议初学者使用真空罐,可以避免*作不当导致的高温灼伤。

三、常用的拔罐方法

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

将薄纸卷成纸卷,其纸卷的长度比灌口高出1寸左右。将纸卷点燃,燃烧到1/3的时候,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纸卷和纸条点燃后都会弯曲,卷在贴近罐子的边缘,能有效避免火焰灼伤皮肤。初学者最好在要拔火罐的地方涂点水或者铺上一小层薄薄的湿巾用于保护皮肤。

此外,初学者还可以用手指沾上1~2滴酒精抹在罐子的底部,点燃后迅速覆在要拔罐的地方就可以成功地吸住。

水罐法:利用水的热气来使拔罐器具吸附在皮肤上达到拔罐的效果。可以烧开一小锅水或者生姜水,然后将玻璃罐,玻璃杯或者竹罐放入沸水内,用镊子夹起来,甩开水分,直接倒扣在要拔罐的地方。如果感觉到皮肤有收紧和被吸附的感觉,就说明拔罐的*作是正确的。如果非但没有吸附住,还在皮肤的表面有一堆水迹就说明刚才在甩水的部分做得不好。

抽气法:利用抽气排出拔罐器内的空气使器具吸附在皮肤达到拔罐的效果。初学者可以从市面购买专用的抽气拔罐器具,也可以将废弃的塑料瓶,塑料杯倒扣在皮肤上,用针管抽气来使塑料瓶和塑料杯达到吸附在皮肤上的效果。

在使用以上三种拔罐的方法的时候,罐子在身体上停留的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如果感觉到疼痛感或者不适感,可以提前结束拔罐疗法。如果5分钟结束仍无明显疼痛感可延长时间到10分钟左右。要避免拔罐器具长时间吸附在皮肤上,否则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紫,淤血堆积等现象。拔火罐疗法可几个火罐同时进行。初学者使用火罐的个数不宜超过5个。每天使用一次拔火罐的自我治疗即可,每周不宜超过5次的频率。

拔火罐的位置是每个人都很重视的问题。一般来说,拔火罐的主要位置在背部。可以在肩膀的两边和肾脏的部位进行拔罐治疗或者配合背部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

四、如何使用拔罐来减肥

拔罐是现在很受女性欢迎的减肥方法之一。因为拔罐不仅能促进脂肪的分解达到减肥的疗效,还可以打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更加健康。可以说,拔罐是一种不但没有副作用,还有利于健康的减肥法的一种减肥方法。

常见的拔罐减肥主要是针对腹部堆积的脂肪。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久坐的办公人员腰间会显得比较臃肿或者肥胖,这也是我们俗说的“办公肚”。造成“办公肚”的原因除了由不良饮食造成的腰间脂肪堆积之外,还因为久坐造成腰间气血不畅通。腰间气血不畅通就像堵塞的水管,到了这一节就卡住了,什么油脂啊,脂肪啊都在这里安居落户。同时,这个部位的气血不畅通,局部的血液循环肯定不好,身体想消耗这个部位的脂肪都会变得没力气。此外,大腿也是办公室人员容易肥胖的部位,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气血不畅,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所导致的脂肪堆积。要治疗腰间和大腿脂肪堆积就要先打通这两个部位的气血,使之畅通,才有“力气”和“速度”来分解这两个部位的水肿或者脂肪。

拔罐法一:圆圈拔罐法

*作方法:以肚脐为圆心,以约一中指为半径,顺时间拔罐。每个点的拔罐*作时间以5-8分钟为宜。*作的时间多在于晚饭后的1个半到2个半小时里。每次拔罐后,要用掌心轻轻顺时间地*,加速血液的循环,效果更明显。

拔罐法二:带脉拔罐法

*作方法:寻找身体上带脉的位置。带脉位于肚脐线上绕身体1圈。拔罐的时候在带脉上,由左到右走罐,轻轻地旋转,以罐体不泄气为宜。在*作的过程中可循环来回反复走罐。*作时间多在于晚饭后1个半到2个半小时里。如果每次结束疗程后带脉线上有淤紫,是属于正常的情况,说明体内寒气和毒素在排出。

拔罐法三:大腿排毒法

*作方法:以*下方到大腿小腿关节处为拔罐的位置,可以采用走罐法,也可以以点带点来拔罐排除身体的毒素和湿气。*作时间多在于下午4~5点或者晚饭后2个小时。

五、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拔火罐后不能立刻洗澡,否则会造成皮肤的皲裂和发炎,同时损伤正在运行的气血。

2.不能拔火罐的部位是:*、*连线的中点、心脏、脖子两侧和脸部。

3.太干燥、皲裂或者发炎的皮肤能进行拔罐。

4.饱腹、空腹不能拔火罐,会损伤身体的气血。

5.同一个部位不宜天天拔火罐,要间休1~3天。

6.孕妇不宜使用拔火罐进行保健和治疗。

7.当无法拔罐时,不能强行拔罐,要用手指按压罐边,使空气*罐内,再移开。

8.当拔罐后出现血瘀或者肿胀的现象,不必过分焦虑,用掌心揉一揉即可。但是不能重复继续对血瘀或肿胀的部分进行拔罐,要等该部位恢复正常之后才可以进行拔罐。

*导引法

有朋友跟我说,由于工作整天对着电脑,常常感到腰酸背疼,吃了很多通筋活络的中药还是收不到效果,该疼的地方还是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由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保持某个姿势,导致血液停滞在某个部分,筋脉不通。比如,就坐办公室的人,血液流到盆腔的时候,部分血液就会堆积在腹部,腰间和盆腔,造成经脉阻塞,这也是很多办公室一族都有小肚子的原因。经脉不通,气血运行就差,新陈代谢到这里也变慢,自然脂肪的消耗率也下降便堆积了下来。还有的办公室朋友,经常保持两手悬空打电脑的姿势,当血液想往*的时候,打字的手因为向上的运动就把部分血给挡了回去,长期就在肩膀两侧,尤其是肩膀的背侧堆积下来,造成经脉不通。于是,很多办公族的朋友都抱怨自己的两肩酸痛不已。颈椎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这些都很难服用中药或者食物来使经脉畅通。我们常常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武侠大片,里面的大侠都是用内气、气功或者是点穴来打通经脉,鲜少看到用中药来打通经脉的。如果中药可以彻底打通人体的经脉,估计江湖上人人都是练武的高手了。

那么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来使自己身上的经脉畅通?答案非常简单,用*!想不花钱,有效,无副作用的最好方法就是*。*是通过对皮肤、经脉、肢体的摩擦和按压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淤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目的。

在这个小节里,我们的标题是*引导法。在这里引导法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指物理上的引导,包括引导我们的血液,引导我们的气血,引导我们的经脉,使通体达到舒畅的健康状态。第二个是精神层面,是通过*的手法、语言和冥想来达到释放身体负能量,释放精神压力,把自己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心神合一的理想状态。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其实*引导法跟流行的瑜伽冥想法具有异曲同工的功效。不喜爱运动或者不擅长瑜伽的朋友,都可以通过自我*来释放自己的压力,释放身体的负能量,使静脉畅通,调节体内的气血,从而调整自己的体质,远离亚健康或者其他疾病。

一、*必学的保健手法

1.捏法

捏法是最传统的*手法,也是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手法。*作要领是,平摊开手掌,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作钳形。在这里有一个动作要领就是在*自己或者他人的时候,将全掌以钳子状完全贴近皮肤,通过“夹”紧,放松,再“夹”紧的方法来*。*的时候要移动,使*油引导身上的经络、气血畅通的功效。如果在一个地方反复过分地*,那么很容易造成那个地方淤血的堆积。*中的捏发是具有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功效,能增加舒缓肌压力和预肌肉萎缩。中老年人要经常揉捏自己的手脚,能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和老年痴呆症。肥胖的人要经常捏自己的肥肉,促进肥胖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气血的畅通。

2.揉法

揉法是用手腕着力于身体某个部位上,作半圆型的揉动,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血散瘀的保健功效。揉法多数用于揉自己小腿的穴位或者帮助家人*肩颈,促进肩颈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压力。

3.按法

按法是用大拇指、手腕、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住身体的某个穴位,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每次按压约停留5~10秒,再放松肌肉,再继续按压,不断重复。这个*手法主要是针对穴位的*,具有舒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功效。

4.推法

推法是用手掌或者手腕着力于*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的推动。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和疏通经络的功效,非常适合*血液循环不好的上班族。此外,沿着淋巴排毒的路线轻轻推也具有促进肌体排毒的功效。

5.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挟住被*的部位,向相反方向来回快速搓动的*手法,能使肌肉组织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缓解痉挛,加速疲劳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功效。搓法主要适用于腰背和小腿的*。

6.拉伸法

拉伸法是指拉住肢体的末端,往肢体末端方向延伸的一种*手法,具有拉伸筋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拉伸法还可以提高肌体的柔韧度,是一种健康的保健方法,跟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妙。拉伸法可适用于帮助家人拉伸筋骨,也可以自行拉伸自己的筋骨。

7.拍击法

拍击法是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部位的手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功效。常用的拍击法有平章拍打法、拳头叩击法和掌侧切击法3种手法,多用于肩颈,背部和*等肌肉比较肥肉的部位。身体比较纤瘦,骨骼突出的人不宜用拍击法拍击骨骼突出的部位。拍击法多在*后期使用,主要是缓解*后紧张的肌肉。

8.抖法

抖法是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轻轻做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具有疏筋通络、放松肌肉、舒缓关节的功效。抖法常用于消除运动后肌肉疲劳,或者*后期结束阶段的手法。

二、*引导法的精髓

要掌握*引导法来进行日常的保健就要掌握*引导法的精髓,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养好自己的身体。那么*引导法的精髓在哪里呢?就在“引导”二字。在这里“引导”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引导”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疏通人体的经脉,使气血畅通。人体的气血如果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堵塞住或者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该部位的疾病。比如,经常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会发现在肩颈的部位感觉酸楚。其原因就在于对着电脑的上班族肩颈经常保持固定的姿势,使血液运行到这里会发生障碍。气血的运行最需要什么?需要你运动。因为人一运动就像堵塞住的管子甩一甩就容易畅通的道理一样。因此,*引导法要注意运动和移动。这是一个*的诀窍。通过*式的移动来使肌肉被动运动,来达到“通渠”,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想通过“引导”法*来促进血液循环,那么就要沿着血液运行的方向,在经络通过的路径上,进行引导式*。也许很多朋友会疑问什么是血液运行的方向?其实,人体的血液是从心脏“分发”出去,最终也流向心脏。所以,一般*引导法建议*的路径除了遵循经脉的路径之外,都要回归到心脏的方向。如果是足部和手指末端的血液循环不畅,那么可以沿着心脏的方向足部和手指末端引导。

“引导”法的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是精神上的统一引导,做到形神合一。在做引导式*的时候,想促进血液和筋脉畅通,那么脑子里就要想象这个血液和筋脉是如何畅通的。用意念来帮助推动身体血液和筋脉的畅通。这跟个气功和冥想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练习正确的话,*结束后能感到被*部位发热,血液在畅快地流动。此外,思维引导也有助于平心静气,使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

三、常见部位*引导法

1.头颈部的*导引法

保健穴位:迎香、印堂、太阳、四白、完骨、风池、哑门、天柱、听宫。

*方法:

第一步:找准穴位

迎香:鼻翼旁鼻唇沟中。

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

太阳:外眼角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四白:眼眶下孔凹陷处。

完骨:在头后部,当颞骨乳突尖后方凹陷中。

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

哑门:项后部正中线上,后发际凹陷处。

天柱:哑门穴旁开一横指,斜方肌外缘。

听宫:耳屏前,张口呈凹陷处。

第二步:按照指定顺序进行引导式*

1.双手食指从迎香上推到印堂,从印堂沿着眉骨抹至太阳穴,再从四白穴向两侧抹至太阳穴。该*法每次重复做20下,有助于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2.双手自太阳穴沿两侧鬓发推运至完骨、风池、天柱,最后到达哑门穴。该*法每次重复15下,有助于促进脑部和颈部血液循环。

3.用掌心搓耳朵的轮廓和内侧,用食指抹过天宫。该*法每次重复60下,直到耳朵发热为止,有助于调和五脏。

4.*的时候,要冥想血液从你*走过的路线流趟着,并且平心静气,有助于调理身心。

2.手部*引导法

配穴位图

保健穴位:合谷、手三里、手五里、肩井、云门。

*方法:

第一步:找准穴位

合谷:第一、二掌骨中间。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2寸。

手五里:曲池与肩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即肘横纹上3寸。

肩井:在肩上,大椎上端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第二步: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引导式*

1.右手握成拳头状,用食指突出的关节从合谷移到到手三里、手五里、肩井,最后到达云门。*的时候要冥想血液从手指的末端引导向心脏。该*法每次*30下,有助于畅通手部的经脉,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

2.左手握成拳头状,用用食指突出的关节从合谷移到到手三里、手五里、肩井,最后到达云门,做同样的冥想,*30下。

3.躯干*引导法

配穴位图

保健穴位:天突、膻中、水分、气海、关元

*方法:

第一步:找准穴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位于*,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连线的中点。

水分:人体正中线上脐上1寸。

气海:人体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关元:人体正中线上,肚下3寸。

第二步: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引导式*

1.在人体的正中线上,用掌心从喉咙下方下推到腹部,每次下推30下,以被*部位感到温热为宜。

2.四指并拢,在人体的正中线上,用掌心从喉咙下方下推至腹部,每次路过天突、膻中、水分、气海、关元穴位的时候,下意识按一下,再继续往下走。每次推按20下,具有调理气血和肠胃的功效。

3.*的时候,要冥想气血由上往*,并且配合均匀的呼吸。

4.足部*引导法

配穴位图

保健穴位:足三里、下巨虚、中封、太冲

第一步:找准穴位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下巨虚: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

中封:足背侧,足内踝前1.5寸凹陷处。

太冲: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第二步: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引导式*。

1.左手握成拳头状,用突出的食指关节来*右腿,从足三里到下巨人虚、中封最后到太冲。到达太冲处轻轻按压三下。每次推按60下,有助于调理足部的气血,调理肠胃。

2.右手握成拳头状,用突出的食指关节来*左腿,从足三里到下巨人虚、中封最后到太冲。到达太冲处轻轻按压三下。每次推按60下,有助于调理足部的气血,辅助降压和降血糖。

3.*的时候,要冥想足部血液畅快地流动,全身的气血也被带动起来。

刮痧疗法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刮痧对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病症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功效。经常刮痧,还可以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叫刮痧呢?很多读者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其实,“痧”是一种征象,是人体皮肤的外在表现。在夏天,沾上水的手臂,用手指抓抓痒就会出现一点一点的小红斑。这就是痧了。它是指在皮肤出现小红斑点的下方出现血液运行不畅。在古代中医中,认为痧则阻塞,不通则发百病。所以有“百病皆可发痧”的说法。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刮痧”,意思为去阻塞,使畅通,发百病,使人体更健康。

现代医学同样认可“刮痧”,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在出现自然溶血下方,容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障碍。而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一、刮痧的保健功效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的力得到调节,从而促进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日常在家中刮痧,可以针对某个红肿、疼痛的部位进行“疏通”。

2.调理阴阳

刮痧不但可以调节气血,对内脏功能还有有明显的调整功效。比如,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在腹部和腹部对应的背部进行刮痧,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调理肠道脏器的和谐。经常用刮痧进行手部、腹部、背部和足部的保健,能调理全身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和谐的目的。

3.舒筋通络

沿着经脉刮痧,具有畅通经脉,消除肌肉疲劳和紧张的功效。此外,还可以滋补脏器,提高脏器的功能。比如,沿着肝经进行刮痧,可以帮助疏通肝经,帮助肝脏泄掉肝火,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4.排除毒素

刮痧可使肌体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血流及淋巴液增快,提高淋巴系统吞噬毒素的能力及搬运力,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被消灭或排除体外。

二、家庭日常刮痧的方法

在家庭里,想使用刮痧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和家人做保健要准备什么呢?以前古代人刮痧用的是古钱。现代人可以借用的工具更多,有硬币、勺子、木梳、象牙梳、刮痧板等。一般来说,夏季祛暑,宜用陶瓷的勺子沾水轻轻背部刮痧,使暑气泻出体外。铁勺子则适用于脂肪堆积的部位或者足部太冲穴等穴位的刮痧和*。日常看着电视想利用刮痧来保健的则可以使用木梳、象牙梳或者刮痧板。

如果从保健药店购买来刮痧板,那么就要注意手持刮痧板的姿势。如果是用于治疗,则刮板厚的一面对着手掌;如果用于保健,则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是从颈到背部和腹部,从*从内向外,从上肢到下肢的刮拭方向。刮板与刮拭方向要保持在45度~90度上进行刮痧。使用前,刮痧板要进行消毒。建议喜欢使用刮痧的朋友,最好家里人手备一块刮痧板,避免皮肤上的交叉感染。

刮痧时间一般是每个部位上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有些朋友用刮痧进行保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能强行要求刮出痧。刮痧的次数也不能太多。如果是在看电视时,进行轻轻随意的刮痧则可以每天进行全身约20分钟左右的保健。如果是用刮痧来治疗某种疾病,尤其是刮出痧的人要等待3~5天或者痧退后再进行保健。在使用刮痧为自己进行保健的时候,要避免在空腹、饱腹和极度疲劳的状况下进行自我保健。此外,还要注意刮痧结束后半个小时不宜用冷水冲澡。

三、常见部位刮痧法

1.头部刮痧

头部刮痧是一个日常家居应该经常做的保健动作。因为头乃人之首,是全身元气之首。经常对头部进行刺激,能疏通头部的经络,减少疲劳,舒缓脑部神经,改善大脑供血。现代女性使用头部刮痧可以舒缓压力,提高思维能力,改善头发干燥和脱发的现象。中老年人使用头部刮痧能预防老年人痴呆症。头部刮痧的方法非常简单,使用刮痧板从双眉的中点向上的发际往,沿着头部的中线往后梳理到颈部。再从头部的中线一点一点左移梳理到颈部,直到从耳际出发梳理到颈部。右边的脑部也一样。在使用头部刮痧的时候,最好用左手刮痧右半边的头部,右手刮痧左半边的头部,有助于提高思维力。没有刮痧板的朋友,使用梳子来进行头部刮痧的效果也是一样的。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头部刮痧最佳的进行时间是白天。

2.脸部刮痧

脸部刮痧是可以美容的一种保健方法。对于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的治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轻柔的脸部刮痧具有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状态,促进脸部肌肤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脸部刮痧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是从下巴的最下端,沿着脸颊,轻轻刮到两耳朵边上。这个动作能促进脸部淋巴的排毒,将色素沉淀、金属元素等分解和排除体外。从颧骨处,往下划弧形,到达耳朵处这个刮痧的动作则可以提升肌肉的弹力,预防脸部肌肉松软下垂。进行脸部刮痧前,可以涂抹上滋润霜,刮痧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脸部刮痧要绕过青春痘、发炎、囊肿的部位。

3.手部刮痧

手部刮痧也是一种日常的保健方法。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手部刮痧排除体内寒气、湿气、毒气的方法。在上手臂和小手臂的交界处,也就是我们的手肘关节处有个小窝,这里经常用于抽血。在手臂这个部位,人体的许多经络都会从这里经过。同时,我们的手肘经常是呈弯曲的状态,因此血液在这里会稍微淤塞。如果用一块小刮痧板轻轻地,从上到下刮约10分钟,会看到点点红斑。这些就是聚集在经络上的寒气、湿气和毒气。每个星期对这个部位进行一次刮痧有助于通经络和排除体内的浊气。

4.背部刮痧

背部是人体众多经脉通过的地方,尤其是肾经。经常对背部进行刮痧能滋补肝肾,调理身体阴阳,使人体的气血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刮痧的时候,先从人体的中线上,自上而下进行刮痧,约刮15~20下。然后在背部中线上,左右各旁开1.5寸进行刮痧,自上而下,约刮10~15下。这个动作力道要轻柔,同时被刮痧人要处于精神放松的状态才有助于调理身体。

一般来说,人自己没办法为自己的背部刮痧。我也不建议新手为亲友进行刮痧。因为背部的穴位比较多,没有经验的人难免误伤被刮痧的人。

5.腿部刮痧

腿部刮痧是一种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和排毒的保健方法。久坐的人有时候会感觉到大腿的内侧的肉有点“迟钝”,反应不灵敏。这主要是长期缺乏锻炼和拉伸的结果。在这里腿部刮痧法主要针对大腿的内侧来进行刮痧,从上身与腿部的交界处沿着大腿内侧往下刮到膝关节。这个动作保持做30下,有助于促进水肿腿部的排水和排毒。

捏脊疗法

捏脊,是*的方法名,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

捏脊法具有调整肌体阴阳和谐,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功效,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的儿童。

一、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捏脊疗法是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从医学的角度上看,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临床上,捏脊常用于胃肠疾病的儿童。他们脾胃薄弱,又懂得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排便困难和厌食的情况。临床上,也有些孩子消化不良引起连续性的腹泻,严重者会导致儿童脱水。而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捏脊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家庭中有些小婴儿常常感觉肚胀或者连续性打嗝,也可以用捏脊的方法来治疗。

二、捏脊的手法

捏脊的手法分为二指手法和三指手法。二指捏法是两手腕关节略左右偏移,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三指捏法是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或者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这些都是比较标准的捏脊手法。

在捏脊的时候,注意要沿着直线捏,不能歪斜。捏拿肌肤的力道要适宜,但是又要避免肌肤从手上滑落。当肌肤从手上滑落,说明此次捏脊无效,就要从头开始进行捏脊。

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单纯捏脊的手法会比较温和,适合0~1岁的婴儿。1周岁以上的婴幼儿,如果肠胃功能不好会采用稍微强烈一些的捏脊手法。一般来说,在临床上稍微强烈捏脊疗法常用“捏三提一法”和“捏五提一法”。“捏三提一法”是每捏3次提一下肌肤。“捏五提一法”是每捏五下提一次肌肤。

三、婴幼儿捏脊方法

为婴幼儿捏脊时,要让他们俯卧在床上,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并且要求俯卧的婴幼儿尽量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

在给婴幼儿捏脊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让婴幼儿放松他们的情绪。比如给婴幼儿讲个故事,或者说捏脊这样的小动作是来给宝宝做游戏,力求他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来进行捏脊的疗程。

正式进行捏脊的时候,要找准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这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的路线,能治疗婴幼儿的目红赤、鼻腔红赤、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症状。

这个时候,先从尾椎开始,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由拇指的向前推动来带领这个动作的向前移动。每前进3步,轻轻将婴幼儿的肌肉往上提。重复疗程的时候,每前进3步,将肌肉有意识地轻轻放松却不离开实施人的手指。整个疗程交替*作,要做8~10分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个婴幼儿都适合捏脊这个疗法。有下列情况的婴幼儿不宜捏脊:

1.婴幼儿情绪极端失控的时候,不宜勉强婴幼儿进行捏脊疗程。

2.捏脊疗法要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3.婴幼儿背部受损不宜进行捏脊疗法。

4.婴幼儿正在发热、背部发红不宜进行捏脊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等辅助剂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的一种无创伤无痛穴位治疗法。

一、穴位帖敷法的三大功效

1.穴位作用

经络属于脏腑,外络的肢节,起到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是人体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气血在经络上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根据中医脏腑中的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出人体各个器官的*或者病理情况,还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古代中医认为,各种致病的邪气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于是,气血淤塞的部位就发生了病变。同时,外在表现为红肿、麻木、疼痛、红斑、结节等。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患病的部位或者对于的经络,穴位能通过经络来传导信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达到使通体舒畅的目的。

2.药效作用

古代中医认为,用膏药贴患处,具有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的功效。在我们现代医学的研究中表明,穴位贴敷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并且具有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功效。也就是说,穴位帖敷法的另外一个作用来源于药物的药效。不同的药物,同样的穴位能带来不同的功效。

3.整体功效

整体功效是指穴位贴敷法对人体的保健功效是来自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它不但是能*穴位,使经脉畅通,具有所敷药物的功效,还能带动人体其它相邻经脉的运行,从而达到调和全身气血的保健功效。穴位贴敷法不单纯局限于某个穴位,某条经络或者某种药物的功效。

二、穴位帖敷法的*作方法

穴位贴敷法*作起来并不难。一般来说,很多内服的药物都具有可以用于贴敷穴位的功效。

常见的贴敷药物、食物及其功效

冰片:开窍经络,通经畅脉。

麝香:疏通经络,缓解酸痛。

丁香:促进血液循环。

当归:活血化瘀,滋补气血。

细辛:通经络,活气血。

花椒:促进血液循环。

生姜:通经络,促气血。

大蒜:促进血液循环,补气。

萝卜:凉血消毒,排气。

常见的辅佐材料及其功效

水:调和药物的功效好。

白酒:行气活血,通经络。

黄酒:行气活血,通经络。

醋:杀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

蜂蜜:滋润肌肤。

凡士林:滋润肌肤,避免皲裂和过敏。

认识和了解常用的穴位帖敷的药物和作料,就可以根据下面介绍的方法来进行保健和治疗。要利用中药和天然食材的神奇功效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功效,就一定要制作成药膏。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听到穴位帖敷法的好处,回家制作起却常常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把药膏制作成了药汁。

制作穴位贴敷疗程的药膏,我建议大家将药物直接捣碎,而不是煎煮药物至粘稠状。直接将药物放入容器内,通过压力的作用将其捣碎成汁或者粘稠的汁。部分不好捣碎或者捣碎无汁的药物,直接加入作料,如黄酒、醋等来捣碎。如果实在没办法将药汁聚拢起来,那么我建议用适宜凡士林或者食用的面粉将其聚拢起来。

初步的药膏制作好,就要将药膏连药渣包裹在纱布中。然后,将制作好的药包放置于经脉上的穴位或者患处,食用绷带绑紧,黏贴好。这就完成了穴位贴敷法的制作过程。

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需要换药1次。不溶剂的药物,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但是,如果天气炎热,那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如果感觉到肌肤瘙痒,发泡,则需要立即取下药物,使用酒精擦拭贴敷处。待肌肤恢复正常后,才可以继续穴位贴敷的疗程。此外,寒性病要贴敷药物,其药物要采用温性药材,如细辛、生姜、花椒等。药物可加热后再进行贴敷,其驱寒的效果更好。

三、现代穴位贴敷法的运用

1.寒宫

女性食用过多的冷冻饮料,冰激凌会造成*受寒,造成月经不调、通经等症状。用生姜和当归,加入米酒捣烂,贴敷在下腹即可驱逐*的寒气,温暖*,促进*的血液循环,对提高生育能力具有明显的功效。

2.肥胖症

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症,目前已经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健康生活。肥胖症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诱发因子,是直接威胁人们健康生活的杀手。中医认为腰间脂肪堆积多由带脉堵塞所引起。只要使用生姜、细辛、当归捣碎敷在肚脐水平线与腋窝下连线的交点即可,具有畅通带脉,促进脂肪分解的神奇功效。

3.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都会产生损害。临床医学认为,高血压导致的头晕目眩等外在病症,是肝肾阴阳失调所致。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使用具有益肝补肾、活血通络的中药牛膝、川芎等混合后研成细末,加入少量的水制成药膏贴在神厥穴(肚脐)上,具有降血压并保持血压平稳的功效。

4.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现代都市人的常见病,是不少中老年人头疼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多由肝脏失调,肾功能衰退导致的慢性疾病。因此,要治疗糖尿病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肾。用当归、生姜、淮山捣碎,加上蜂蜜调和帖敷在后背肾脏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强壮肾脏,平衡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