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中天下》第三回:试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佳人姓甚名谁?今年几岁?”段晨向那女子问去。开 心 文 学 女子娇声道:“回将军,贱妾姓甄名婧,今年二十有一。”段晨一时间神魂便快被勾走了,随后顿了顿神sè。梁朝佯怒道:“还不敬茶。”“是。”甄婧行礼,缓步走了下去。

“不知今rì兄长叫小弟来有什么事?”段晨试探道。梁朝果然没有心机,便说道:“我想与少卿共商大事。”“哦?什么大事?”段晨继续试探地问道。

梁朝刚要说话,甄婧便端茶走了上来,放在了桌子上。段晨只问到一股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心神不宁。梁朝顿了顿神sè,说道:“没什么事了,你先下去吧。”甄婧又一行礼,走了下去。

“我看大洪历经四百余年,气数已尽,我们应该早做打算啊。”梁朝别有用心地说道。段晨一听,就知道这不是梁朝自己想的,悠然一笑。“少卿这是为何?”梁朝不解地问道。段晨假意问道:“好,我们该做什么准备?”“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称霸一方。”这话并不是梁朝说的,而是亭外之语。

两人视之,乃是当朝大司徒梁伟,此时正站在花园旁。梁伟年过半百,头发斑白,身形瘦弱。两人急忙迎了上去作揖,梁朝恭敬地说道:“父亲。”“左将军段晨见过大司空。”段晨恭敬地说道。“哈哈。”梁伟满意地笑了,问道:“段将军可有大志?”段晨一听,立马想到了,这是这个老不死的试我。

“敢问梁大人,什么才是大志?”段晨小心地问道。梁伟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段将军请放心,老夫并不是在试你,老夫实话说了吧:如今的天下压迫已久,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不久就会战乱四起。到时,官不成官,民不成民,如今就应该早做打算啊。”

“如今新皇执政,正是我们这些臣子有功于社稷之时。梁司空此言,只怕是让皇上听见了……”段晨笑着说道,故意不说完,让他自己去想。“哈哈……”梁伟大笑,说道:“好啊,你去告诉皇上吧。但老夫只说一句,新皇并非是个安邦定国之人。何去何从,段将军自己决定吧,不送。”段晨一听人家逐客了,不好逗留,说道:“那这样小侄告辞。”说完,自己摸索着走了。

见段晨走远,梁朝对梁伟说道:“父亲,不如……”随后做了一个杀的手势。梁伟说道:“不可,段晨是个聪明人,我想他会考虑清楚的。记住,此时不可对任何人提起。”梁朝急忙说道:“是。”

梁府之大,段晨今天算是领教了,自己转都不知道转到那了,四处无人。段晨心中着急,这可如何是好。他小心的转着,转进了一间院子。那问问路总可以吧,段晨心里想到这,来到一门外,敲了敲门。

“谁啊?”屋内问道,段晨一时不好回答,不一会门便开了。怎么这么巧,开门的就是刚才的女子甄婧。段晨欣喜若狂,问道:“姑娘,怎么是你?”甄婧也不好意思了,向段晨行礼说道:“将军……”段晨一把抓住了甄婧的玉手,使得甄婧吓了一跳。

段晨急忙说道:“姑娘,刚才一见,本将军以对你一见倾心,和我走吧……”“你放开!你放开!”甄婧挣扎了几下,段晨一时不忍,便放开了手。“今rì之事,我就当没有,将军请回吧。”甄婧平静地说道。见她如此冷漠,让段晨的心凉了一大截。“那就请姑娘送我出去,刚才我是迷路了才误打误撞地,失礼了。”段晨红着脸说道。

甄婧左右看了看,想找人带他出去,但是周围却无一人,便说道:“那好吧,将军跟我来。”说完,出了房内,关死了门。段晨又闻到那股香气了,幸好自己意识还在。见甄婧走远,段晨急忙跟了上去。

又是左拐右拐,才出得梁府。告别了甄婧,段晨深呼一口气,望了望天上的太阳。还是那家丁,他将段晨的马牵到他面前,恭敬地说道:“段将军。”段晨看了他一眼,自行上了马,扬长而去。

宦官自受到天子宠幸之后渐渐霸道起来,朝廷大事,先奏刘锐,再奏皇上。之后,刘锐等便作威作福,肆意卖官。

赵家,那是洪末的大家族,一共出了六名皇后。在外戚执政一时,权倾朝野,祸乱朝纲。外戚案之后,衰败不前。但是不久就迎来了新的曙光。天子张安迎娶赵家大小姐赵玉,这时已经是天下大乱,赋税加重,徭役增多,导致天下哀声怨道。

安徽人李为作乱,举起大旗,号称“义军”各地百姓一时纷纷响应。

一rì早朝,众臣拜伏在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安坐在龙椅上,右有皇后赵玉。张安问道:“列为爱卿,有何事要奏?”大司徒周鲁上奏:“启奏皇上:如今天下大乱,各地争斗不短。各州太守军政分立,不足以全力剿敌。臣以为,应该授予各地太守权宜本地之权,并改太守为州侯。”

张安想也不想,便问旁边站立的刘锐:“爱卿,你觉的此时如何?”刘锐向张安鞠躬,说道:“回皇上,周大人之言说得很好。”张安便马上批准此诏,说道:“好,朕即拜周爱卿为为四川州侯,即刻上任,不得有误。”周鲁马上跪在了地上,说道:“臣周鲁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一小宦官捧着州侯的衣服与印绶来到周鲁面前。周鲁双手接过,退了回去。如今的大将军是赵玉的弟弟赵齐,赵齐走出班列,说道:“启奏皇上:各地祸乱四起,乃是臣之罪。今天特地请命,率军出征。”

张安看了看一旁的赵玉,赵玉只是微微点头。张安望着赵齐,说道:“好,朕准奏。只是大将军应该到什么地方去灭敌呢?”赵齐早就想好了对策,说道:“既然贼军的首领是安徽人,自然是要去安徽剿敌。”张安点点头,但还是对大将军一职有防备,便问道:“段晨何在?”段晨走出班列,说道:“微臣在。”张安说道:“朕命你为大军监军,执掌虎符。”段晨心中一愣,然后马上说道:“微臣领旨。”

赵齐心中不屑,以为段晨不懂军事,只会添乱。但是脸上堆满笑意,说:“臣赵齐谢过皇上。”张安说道:“赵将军领了天子令后,当为国平难,成栋梁之材。”赵齐豪迈地说道:“臣领命,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张安写了一道圣旨,刘锐接过张安给的虎符与圣旨,大摇大摆地走了下来,段晨急忙迎了上去。刘锐将手中的东西交给段晨,段晨马上将这些收起,对张安说道:“臣必定不辱使命。”

这虎符乃是两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太尉手中。但是此时,确是合二为一的虎符,足见张安对段晨的信任。

在午后,骄阳正上到脑袋顶时,一年轻人立马站在城门外。只见那年轻人眉清目秀,丹凤眼,卧蚕眉,身披战甲。不是别人,正是左将军段晨。段晨此时面露焦急,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那太阳的光芒太过刺眼,段晨只好用手掌遮住自己的眼睛。

只听见一阵马的嘶鸣声,段晨回过神,见到有一匹宝马站于自己的面前,马上的赵齐身穿战甲,正在威风凛凛的望着段晨。段晨问道:“大将军,你怎么误了军机?”赵齐面露不屑,说道:“少卿,不是我误了军情,而是你太着急了。”段晨不想与他争辩,遂即上了马,两人奔驻扎在外的军营驶去。

与原来司卫军的军营不同,这司隶军的部队均在陕西一带的大营里,并不在外城内。不过也有戍卫京师的任务,因为dì dū?天阳就在陕西境内。骑马走过了两处山,一处巨大的军营便出现在两人眼前。赵齐扬鞭遥指,说道:“少卿,这便是真正的军队啊。”段晨一笑,说道:“大将军所言既是,我们进去吧。”说完,赵齐先驾马冲了下去,段晨赶快跟上。

门外有数名军士站岗,见两人骑马前来,多了些小心。待两人走进,众军士纷纷打量起马上的这二人。

一校尉走出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赵齐摆出了官谱,说道:“我乃朝廷大将军赵齐,奉旨讨伐贼军,叫你们将军出来。”那校尉因为没见过他们,心中有疑,问道:“我怎么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赵齐冷笑一声,拿出腰牌,亮在校尉士面前。校尉只是扫了两眼,便急忙慌张地跪下,其余军士见长官跪下了自己也急忙跪下了。

只听那校尉慌张地说道:“末将不知道大将军亲临,言语冒犯,请大将军饶命。”赵齐到是大方,说道:“好啦,本将军不计较,都起来吧。”那校尉起来后,便扶着赵齐下马。众军士也急忙扶着段晨下马,赵齐站稳了后整了整宝甲,问那校尉:“你们将军呢?”校尉毕恭毕敬地说道:“将军在大帐,大将军请。”

便领着两人来到了大帐门口,校尉说道:“大将军请,末将就不进去了。”赵齐说道:“那你先退下吧。”校尉应了一声便走了,赵齐掀开了帘子,与段晨走了进去。只见一中年将军身穿宝甲坐在帅台上,正在阅读军情,两边有几把将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