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生初见》四. 大时代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这是前代文人对宜城的赞誉,这座建立已近千年古城在经历了近代的辉煌开始慢慢衰退,尤其是改革之后省政策重心的迁移让这种没落来得更加迅捷。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仿佛是一场梦醒的时间,老一辈的宜城人就发现那些荣光都成了历史,而小一辈只能在老人的诉述和文字的描绘中去想象那个在神州大地大放异彩的宜城,在破落的古巷中,在古旧的遗迹上,在传统的方言里去缅怀那些他们不曾有过的灿烂辉煌。

去年完工的新华图书城,掀开这个城市振兴的序幕,即将在明年建成的宜城长江大桥和市民文化广场对于宜城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此时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坐落于江南水乡的先天优势,又得天独厚的在境内发现储量不低的煤,铁,铜等各种矿藏,让宜城几乎不需要的外力的在近代蓬勃而起,所以宜城人有着他们的骄傲,即使在被省里的大人们抛弃后,依旧固执地相信自己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在随后的几年里,如果说省会卢城和南边米市的强势发展是因为自身不错的条件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那么以资源起家的北方煤都和一江之隔的鞍城,陵县后来居上显然让习惯了安逸的宜城人寝食难安。若说天府之国的川城人是神州大地上最安逸怕是没人愿意辩驳的,而早些年的宜城人也不遑多让,古老的历史荣光,优裕的生活环境,让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不需要为求生而挣扎,而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更让宜城人多了种小富即安的本能。如同夏秋的突然转变,在某一天宜城人打开自家窗户时发现外面的天地和印象里大不相同,那种对于固有认知的强力冲击是旁的人难以感同的,于是宜城人一边默念着自己在省内首屈的历史,一边努力地融入现代化的节奏,他们的骄傲让他们无法忍受那些他们曾不屑一顾的小兄弟在面前指指点点。

古老而没落的宜城有着在整个华夏都称道的文化传承,自清初开始的桐乡派文人,雄踞文坛百多年不倒,其时更有“天下文人出桐乡”的绝佳赞誉,桐乡也是坐实“中国文都”的称号。而屈辱的近代史中,宜城捍卫了炎黄子孙最后的荣光,开启中国近代工业的篇章,晚清时宜城儿女更是多次起义,并在武昌起义后带领皖省率先脱离满清统治,为辛亥革命作出不菲贡献。建国以来,先后走出了“两弹元勋”,“将军外交家”,“美学之父”等一大批国之栋梁,即使是改革后,宜城一中,白湖中学在皖省也是举足轻重,每年的中高考捷报频传,高校录取率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明年举办的宜城一中百年校庆和人大附中的校庆相比亦是各有千秋。

行走于绿荫道上,看着并不繁华的街市,此刻宜城亦是此时华夏的缩影,清末李鸿章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放之今rì也是无差的论断,时刻不歇地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时代的脉搏如此有力却无人能把握。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时期,迫切地希望能离开自小不离的故土,哪怕为此付出再多也不惜,满怀憧憬地奔向理想的乐土,然后跌爬滚打,领会了古人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感到了故土难离,却又每每近乡情怯。我们每个人都抱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想法远离故土,想着衣锦还乡的荣耀,最后却要忍受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煎熬。

崇一航想到在魔都打拼的那几年,为了衣锦还乡的美梦,自己苦苦坚持着,靠着几分机遇终于在魔都有了立足之地,迎来了事业的上升期,然后更多的人却还是在那里辛苦求存着,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就像自己组里的那些小家伙,即使崇一航和他们年龄相仿,即使崇一航也不过刚刚立足,却足以让那些还在魔都底层挣扎的人仰视,这是生存的法则。

现在,因为一次离奇的境遇,自己穿越回07年的宜城,没有了初成的事业,重拾埋藏的书本,再开始一次求学到求存的历程,和上一次相比,不过是多了几年经历,抛却荒废的大学时光,这些经历实在没给现在的自己带来多少优势,一向平庸的自己未曾结识到未来大放光芒的潜力股,也记不清那些给主角莫大契机重大事件的具体情形,不知道哪年哪只球队赢了NBA总决赛,哪只球队又获得双冠甚至三冠王,甚至自己对这些同学未来的状况都不清楚,而高考之后多年不曾触碰书本的生活让自己现在有些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了,后来流传于网上的“高考时是最博学的时候”不是空穴来风啊,对比于众多穿越文里的主角自己似乎太不合格了啊,对此崇一航唯有自嘲。

今次出来也是崇一航穿越以来第一次逛街,说是逛街,目的只是去新落成的新华图书城买些资料,近来愈加明显的学习压力让崇一航无法如前世那般轻松惬意地对待高二的生活。所谓压迫之下必有改变,崇一航就趁着周末出来买些资料,想自己虽只是混迹于大学,但好歹也受了些熏陶,花些气力应该能重回巅峰的,只是这观点的底气有几分就不为人知了。

自打大学后,崇一航就成了宜城的过客,工作后更是只chūn节回家呆个几天,往往连亲戚还没走完就匆匆离开,此番经历人所未闻的大变后再次走在宜城的大道上,心中更是颇多感慨。那些即将不复存在的陈旧设施,将会成为过去的城市风貌,此时看来却那么留恋,这个城市有着华夏的缩影,走着一样的步伐,在时代的冲刷下一点点遗失古老。很多年后,忙碌之余停下的人们打量宜城时,才会感概时代的巨变,而现在宜城人还在埋头努力,以图重振荣光。崇一航不知道这些改变是好还是坏,就像后世总有人质疑科技的进步是福还是祸,我们享受着这些改变带来的好处时,也在默默地被改变,某个闲暇的午后,某个宁静的夜晚,某次繁华的间歇,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陌生,那个曾言笑晏晏,青chūn肆意的自己已不知何时湮没于尘埃。

这个占地数百平,六层高的建筑就是七月刚刚落成的新华图书城,这是宜城第一个使用玻璃幕墙为主体的建筑,半弧形的入口设计,透过玻璃幕墙清晰可见摆满书籍的书架,现代化的内部布局,从她打开门的第一天起就不断诱惑着家长学子光临。相对于古老陈旧且规矩森严的宜城图书馆,这个新建成的集阅读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书城无疑是宜城读书人的天堂,不说每年开学时期因学生购买辅导书而人满为患的壮观场面,每逢周末各排书架前也是挤满了阅读者,就算是工作rì这里也不缺少来充实自己的。此刻,这里也是热闹非凡,和一门之隔的空旷大街形成鲜明对比,通过zhōng yāng空调传送出的冷气也为顾客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四层巨大的空间摆满了图书,近十万种的各类收藏给宜城居民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广大的学生和普通居民就是通过新华图书城一点点的充实自己,从而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循着指示牌找到高中教辅区,这时候比较出名的辅导书有《课课练》,志文辅导系列,《黄冈试卷》等,文科的崇一航对于做题的需求不是很大,纯试卷xìng质了只买了黄冈的数学和英语,整个文科也只有这两门需要大量的做题积累,而其它的更多的是要理解记忆。虽然这时候物理化学还在学,但是成绩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崇一航记得很多时候,物理化学课上都是老师拿着一堆实验器材在讲台上做实验,底下则是聊天睡觉都有,只会在实验jīng彩时才会盯着讲台,大家更多地是抱着看新鲜的心态,而老师也听之任之,形式化的会考已经没有必要逼迫这帮孩子去学习跟高考无关的科目了,最后这些课名存实亡成为了的自习,所以崇一航也不会花钱在这些毫无意义的科目上。又拿了一套文科的志文辅导,崇一航就走向了小说散文区,教辅区虽然总是不缺身影,也是各家书店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小说散文区,不论是喜欢散文的文艺型,还是热爱小说的普通型,在这个2B青年还未因网络发展而大行其道的时代,小说散文无疑是大多数学生课后最爱的消遣。

几十元一本却看不了几天的小说显然难以引起大多数人的消费yù望,而充满魔力的文字勾勒却又时刻诱惑着少男少女们不坚定的心,去书店看书成了最好的办法,这里不光有冷气,还有众多的同道中人,既摆脱了父母的监视还能顶着热爱学习的名头,既节省了不多的零花钱有很好的满足了自己的阅读yù望,真可谓一举数得。生在普通人家还未变成2B青年的崇一航当初也是茫茫大军中的一员,每个周末吃完午饭就急忙赶去,因为晚了就没地,周复一周,孜孜不倦地翻阅着,就是这样,他认识了纯洁坚强的简?爱,游览了神奇的海底两万里,见证了基督山伯爵的复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