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城枭雄》第四章 乐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张锋家屋后有一条小道可以穿插到另一条胡同,那是最靠近河边的一条胡同了,和熟悉的邻居打过招呼以后,就可以在邻居家靠近河边的一侧,坐在柳树下钓鱼,那时候的河水很干净,鱼也多,有一次居然一下钓了两条出来,两只鱼跟排队似的挂在一个鱼钩上,看起来又可怜又滑稽。 童年的记忆中,这条河有无尽的欢乐,在现在这个工业污染的年代,想起来让人无尽唏嘘。顺着河边一直走,大概20分钟步行路程后,在河道拐弯的地方,顺着河湾右转尽头处,可以看到一段很早以前的老城墙,这里是年轻人们最喜欢来的地方,这老城墙是抗日战争的时候留下来的,原来是围着县城范围护城河内建立起来的,后来由于城市建设,一段段的消失掉,保存至今的,也只有500米不到,这城墙并不是想象中的青砖垒砌的那种,而是用黄土堆起来的一个小山坡,高约20几米,上窄下宽的形状,最上端山脊是宽度约三四米的一条小道,山坡上青草生长的季节,满眼绿色,到处是白色黄色的野花,别提多美了;老城墙有基础险要的地方,没有路,坡度很陡峭,光秃秃的,但是这几处最险要的地方确实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有多数人征服不了的陡坡,如果谁能从这里上去,那在别人眼里就和英雄似的,那是属于年轻人们的骄傲。在老城墙的下边,是一片在孩子们看来很大的一片自然湿地,芦苇丛生,这芦苇地充满了原始世界的味道,是苦城孩子们共同的乐园,这片芦苇地,让一轮又一轮苦城的孩子们永远难以忘记,可惜,在后来这里被周围的环境慢慢的包围同化,一点点缩小,至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园的角落,一片很小的荒草地,只有在无人到达的角落里,有一点点很浅的小草坑,几支发黄的芦苇,一点点没及脚面的浅水,在依稀讲述着久远的故事。那时候的芦苇滩,里边有很多野生的鸟,小孩们卷起裤脚,拎着鞋子光着脚丫,轻轻地在芦苇荡里高抬脚轻落步,一圈圈水晕蔓延开去,周围静悄悄的,充满了神秘河紧张的气氛;顺着前人走过的水道,东转西转,在迷宫似的水道探索的时候,突然,会有机警的野鸟飞起,惊起附近的水鸟一片,静寂的气氛被打破,这时候,有反应快的孩子,会拿起随身带的弹弓,迅速的张弓搭箭,不用眼睛瞄,只是靠感觉,啪!飞起的鸟群里其中一只应声而落,孩子们欢呼着在水中跳跃前进,裤脚湿了也无所谓,跑的快的从水中捡起战利品,高举手臂,欢呼雀跃。当然,这只是前奏,孩子们的欢乐不只是这些而已,芦苇荡里有很多野生的鲫鱼,脊背黑黝黝的,绝不同于人工饲养的那些,味道鲜美,只是简简单单的河水,撒一点点盐,鲜美的味道,喝一口,就一只鲜到耳根,回味无穷,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搞得,熬出来的鱼汤,居然会是白色,浓浓的,像牛奶一样,喝一口,浓浓的感觉顺着喉咙而下,鲜美的味道让人忍不住要用舌头在嘴角缠绕一圈才不觉得浪费。小孩们抓鱼的手段很多,单人的话,可以在水草里摸,手伸进凉凉的河水,在未知的水草里一点点用手指.xzsj8.搜寻,神秘,还有点点害怕,因为有时候摸到的不一定是鱼,当你的感官不断的放大的时候,认得感觉非常敏锐,单单从手指.xzsj8.的触感就会迅速的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生物的形体,有时候是鱼,滑溜溜的触感,非常丰满,还很有力气,在手中反复的不屈扭动,那种握在手中的感觉,饱满而有成就;有时候会摸到软软的肥肥的,手掌里充满了很多点的质感,这是什么那?手中攥紧,脑袋向天,在大脑中逐渐成形,妈呀!手迅速的从水中抽出,用处最大的力气向远处投掷,然后身体从脚开始,迅速的像寒流似的向上蔓延,一身的鸡皮疙瘩迅速爬满全身,然后像触电一样的手感,拼命的将握住癞蛤蟆的手伸展城掌型,不停地甩动,直到甩到手麻,想想那种感觉仍然是不寒而栗,在之后的几天里,都不敢用那只手吃饭;当然,也有那胆大的,对于癞蛤蟆这种生物的外表那是绝对的视而不见,甚至是带着欣赏的目光,用亲切而温暖的大手铺天盖地的覆盖而下,像大地一样包容,然后翻转,看着癞蛤蟆不屈的身姿,四条腿不停地做伸展运动,手的主人,那温暖而亲切的笑容让赖蛤蟆充满了无奈,只有鼓起眼睛,张大了肚子,无奈的低吟。不只是小时候,就是现在,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想起来老边那不惧赖蛤蟆的勇气,就无尽的佩服,五体投地。

人多的时候,孩子们就会从各个方向,成包抄势,将包围圈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将包围圈的一端固定在草滩中的缓坡上,大家齐心协力的将包围圈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中感到无路可走的鱼就会一条接一条的从水中跳起,迷失了方向落在草滩上,孩子们并不为所动,一直到包围圈结束,才一起守住水边将战利品一条条捉起,用芦苇从鱼儿的腮部穿过,然后再晚餐的时候,家中就会多出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或者是经过精心加工过的,用面炸过的红烧鱼盖浇饭,,,,,

芦苇荡里有很多野生的鸟,当然就会有野生的鸟窝,这是孩子们在芦苇荡里的一个主要目标,芦苇荡的鸟窝就处在几支芦苇交叉生长的地方,并不太高,高,孩子们也有办法,从鸟窝里发现的不只是鸟蛋,有时候会发现还没有长毛的野鸟,闭着大眼皮,张着黄黄的嘴角,饥饿的表情让善良的孩子不忍,将小鸟从鸟窝里捉出,小心的拢在手心,从芦苇荡里出去以后,几个人凑在一堆,将捉住的蚂蚱掐头去尾,喂给饥饿的小鸟,这么些年过去了,在印象中,好像没有一只能顺利的存活,结果都是很悲催的将小鸟的尸体埋葬,并立碑为纪。

从芦苇荡里出来,放眼山坡,有稀疏的树林,但是树叶绝不稀疏,春夏秋三季,这些树下总是充满了甜甜蜜蜜你侬我侬的情侣,在这些树下走进婚姻殿堂的苦城老百姓占了不少的比例,这是苦城人谈恋爱的风景名胜地。当然,现实社会充满的也绝对不是只有浓情蜜意而已,在芦苇荡的另一侧,就是苦城人都知道的南城宾馆所在地--监狱,这里也是一处风景名胜,站在老城墙靠近南监狱的一处围墙,可以看到院子里犯人们的生活,犯人们的生活,对于围墙外的老百姓是很神秘而好奇的,在这一段城墙土坡上,总是一天到晚都有人在这里看风景,看犯人们在院子里放风,种菜,还有---受刑;受刑的场面很有刺激性,对于善良的老百姓来说,是大饱眼福的过程,看完一次以后,回去后的几天里,茶余饭后都不会缺少谈资;苦城东关的孩子们所以从小就胆大,在南监狱看犯人受刑的场面也占了一部分原因,相对于受刑来说,打架就变成了小意思了。

在城墙的下边,有一处靶场,靠近城墙的脚下,是挖好的战壕,里边有很多坑位置,平时这里是小孩们玩游戏的最佳场所。在打靶的时节,靶场周围都会有很多在老城墙游玩的老百姓在这里看打靶,靶场打靶的时候,周围都有人执勤,不让闲人接近,但是在打完一轮靶以后,中间会有休息的时候,这时候,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看着战士们打完靶以后,地上明晃晃的弹壳,谁能忍得住,孩子们的眼神相当的犀利,一发现附近没有人执勤或者执勤人允许路人进入的时候,小孩子们一哄而上,地上的弹壳在很短的时间就全部消失,满脸兴奋的孩子们将弹壳放在口袋里,放在手心里,大脑中弹壳已经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在那个年代,用弹壳做成的玩具绝不是一般的物品所能替代。靶场不只是打靶用,这里每一年都会有人在这里结束年轻的生命,这里的另一个名词---枪决场!不过在执行枪决的时候,外人是严禁观看的,除非是在治安混乱,当地部门觉得有必要让非法或者思想不安分的部分老百姓警醒一下的时候,才会允许老百姓观看枪决,过程是安静而残酷的,犯人们临死时的表现,也让老百姓敬佩或者鄙夷,有那长得五大三粗的,在枪决时,吓的屎尿并流,有那平时看起来斯文秀气的,在枪决时确实坦然而行,仰天一笑;也有那胆气横生的,让押解的武警都禁不住佩服的,临行前大步而行,并一路对观看的人点头致意,引得城墙上的年轻人禁不住钦佩的大呼:“好样的,”但是不管怎样的英雄,也不管怎样的熊包,随着一声枪响,生命终会结束,一切随风而去,留下的,不过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在苦城,关于枪决场的传说,并不在少数,流传比较广的,是说有一个犯人临刑时,开了很多枪都失灵,枪弹卡壳,换人换枪都不管用,最后中断临刑,将犯人的上衣脱掉,发现犯人的两只胳膊上臂处,一边一个玉环,凑近看时,玉环里边有成形的玉纹,有说是猴子的,又说是别的什么的,总之这玉镯非同一般,最后将玉镯从犯人的胳膊处摘下时,玉镯内的成形的猴子什么的也破碎而不再拥有形状,在进行枪决时,一枪而就!这样的传说不胜枚举,所以在苦城老百姓的心中,谁家有一块好玉,那就是保命的玩意,关键时候是可以救主的,所以大人们平时在一起,有玉的都喜欢拿出来比一比成色,问一问年份,然后一阵羡慕唏嘘。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