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招魂幡》第五章 患难下的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二婶,他二婶。 ”三婆拉长语调往二婶家喊道。

“他三姆,今天这么便回来了?”二婶带有着疑问。

三婆把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讲给二婶听,把二婶听得下巴一抽一抽,惊讶三婆的智勇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这位成了传奇人物,三婆勇斗偷菜贼成了父母教导孩子的案例。末了三婆拉着二婶往家里走。两

家相隔不远,隔几条巷而已。

“他二婶,今天就在我这里吃顿便饭,快帮手洗菜,得赶在孩子门放学前把饭做好。”

“他三姆,又不是大过年的,花钱买这么多菜干什么,存着点好防身。”二婶觉得三婆有点反常。

“好妹子,你表哥都告诉我,一直以来你帮我这么多都不知怎样感激你。”三婆从水缸里打出一桶水,她并不善于表达,但今天她想尽量用语言来表达对二婶一家的谢意。

“他三姆,我们是朋友,又是邻里左右的说这些干什么?”二婶和三婆的感情不知不觉就在这样平淡的交谈中提升了景界。

饭菜刚准备建军和小弟刚好放学回来。看到一围比过年还丰盛的菜肴,兄弟两相视而笑----看来日子真的如母亲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向二婶打过招呼就准备开享用那美味的午餐。

“建军,去二婶家叫上你二叔和两位弟过来吃饭。”三婆的命令使建军不得放下筷子,碍于二婶的面子只得忍下口水。

“马上去。”那年代孩子们在吃方面都一样,毕竟天天饱肚子已是幸福生活。

建军拉着二婶家两个孩子走在前边有说有笑,二叔走在后边。

“他二叔二婶,卓明卓均,快坐。”三婆客气地招乎二婶他们,随后向大儿子吩咐:“建军,帮你叔婶他们盛饭。”

“他三姆,你破费了。自从他三伯走后咱们两家好久都没有一起吃过饭。”二叔看着满桌菜肴,又想往日两家经常聚在一起的情景来。

“他爸,看我用饭把你的嘴塞住。”二婶怕这话题又勾起三婆伤心的回忆,带着慎努地对二叔说。

“他二婶,我都想通了,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哦,听说卓明的成绩全班最好。”三婆故意叉开话题:“卓明,三姆奖励个鸡腿给你。卓志也有一个。”

四个小鬼在三个大人客套时就开始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下手。只见这四个家伙就象化骨龙一样轮流盛饭,好象又在比赛着。三婆三个人看着几个孩子天真的吃相给逗笑了。三婆在想,要是能给孩子天天吃这样饭就

好了。希望儿子们都健康地成长。

时间在人们勤快劳作旁飞速流逝,日转星移。山上的树叶开始调零。三婆站在石头上向着远处瞭望。建军毕业也有些时日,这孩子很勤快,除送弟弟上学和教作业外,大部份时间都跟着自己到地里劳作。这孩子

再过几年又是一个好劳动力,等老厶也毕业后兴许就能盖新房。三婆在斜阳的余光照耀下,雕象般伫立在

山上。磨难使一个人意志更坚定,尤其一个坚强的女人。

今年的稻谷不比往年,产量明显的少了三份之一,交公粮(上交国家的粮食)后剩下的大概只能撑到春初,三婆不得不花更多时间上山砍柴,把砍下的硬柴用来换粮。建军毕业后在家里也养了两头母猪苗,等长

得差不多了就拉到别的地方配上种,然后就有两窝小猪了。所以建军毕业后三婆反而比以前更忙,为了能

节省粮食又能让猪苗能够健康成长,三婆就要外出割猪粮,回来后还得煮一煮。柴草都比往常多用两倍,

建军也体谅做妈的,学种菜学积肥从来没有让她操过心,才以三婆现在方可以用更多时间来砍柴。

“妈,猪可以拉去配种了么?”第二年夏天,建军有点急却地问三婆,这家伙现在比做妈的长得还高。

“妈也不知道行不,得去问一问你二婶。”三婆在一边弄着猪粮。

“都快一年了,我看过别人家养的猪都没我家养的好。”

“我们家养的当然最好。”小儿子建智也在一边搭声。

“建军,你帮妈给猪喂食。我去去你二婶家。”三婆最近特忙,好几天都没到二婶家串门。

还没到二婶家便感到气氛不太对,两个小孩都不在,二叔边用竹蔑编着箩框边轻声骂着村里的才流转的粗口,里屋传来二婶的低沉哭泣声。不知这对平日融洽的夫妇今天痴了哪根筋,竟斗起气来。二叔见三婆来

了只得尴尬地笑笑算是打招呼,低头闭嘴待弄手上的竹蔑。

“他二婶,到我家坐会吧!”也不等二婶答话,拉着她的手便往外走。

第一次见二叔和二婶这样子斗气让三婆心里有点发慌,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唯有先把两人分开,以便问明事情原委。

“他三姆,昨天我妈过来借钱给我弟结婚,那个吝啬的家伙当时一口就回绝。你叫我还有什么面目回外家。”二婶刚坐下就诉起苦来。

建军兄弟俩识趣地上了二楼,装着在楼上做作业,却趴在二楼楼梯口偷听。

“他二婶,今年收成也不怎样好,一家人就靠天气吃饭,老天爷开心就给你口饭吃,不高兴就连菜根都不让你吃,你也得体谅体谅他二叔,这年头谁当然都难。”三婆感叹着,不知是在开解二婶还是表达自己的

观点,或许两者都有。

“再难也不能丢了自家的面子,他这样做以后我还能回外家吗?不就百十块钱吗?”

“百十来块?”三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大半年生活费哦。”

“家里不是还有几头猪吗?这家伙死法不肯借。”

“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不借吗?”

“他说,前几次借的钱都没有还。”

“他二婶,我说句公道的话,借了不还的谁还敢再借出去。”

“但那是我弟弟结婚,做姐夫的怎么也得表示一下。”二婶有点不满。

“表示也要看自己的能力,总不能一家大小连饭都不吃而把钱给了你弟吧?”三婆反问,当家两年来让三婆看得更远更深。

“家里不是还有几头猪吗?”二婶开始有点理屈,重复着刚才说过的话。

“如果连猪都没有,下年你们怎样生活?我这里有二十钱,你拿着。”三婆把放在里衣的钱拿出来。

“他三姆,我不能要你的。。。。”

“你先听我说,问题总可能解决的,我给你提个折衷的办法。你回去和他二叔商量下拿三十块,连上这二十块就有五十块了,剩下的让你弟自己想办法。三十块钱总可以拿得出来的,但一时间要拿百十来出谁也

做不到。”三婆肯定地说,可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她表达起来总是不太顺畅。

“我不能拿你的钱,这是你辛苦好长时间才积赚下来的。”二婶打心里同意这个提议,想了想才这样说。

“你和我还计较这么吗?前两年要不是你和他二叔,我也不知怎样坚持下来。”

。。。。。。

二叔和二婶的矛盾在三婆的调解下终于随着鞭炮声散去,喝着喜酒甜在心头,却不知道多年后这会成为建军离弃三婆的借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