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锦华》十三章 新家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鼎天小说居.dtxsj.)二丫也被吓住了,目瞪口呆的,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眼里立刻蕴满了泪珠。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搜读窝.souduwo.)

曾氏脸色也跟着不好看了。任谁听见别人说三道四的心里也不痛快,更何况曾氏又最是爱脸面。

刘锦华却并不当回事,摸了二丫的头一把,笑着安慰道,“没事,你又没说错什么。不过,咱这可不是糟蹋庄稼。如今树苗还小,树苗间隙那些庄稼还是能长的,少不了多少收成。就是果树长大了,间隙里也能种些庄稼,就是收成略少些,几十亩的地合起来,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那些人不懂这些便胡说八道,让那就他们说去吧,咱们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了。待咱们地里头收成好了,看谁笑话谁!”

二丫听她说的有趣,一下子破涕为笑,“锦华姐,真的么?”

锦华见了更觉的她可爱,捡了碟子里的点心哄着她吃,又递给大丫一块。旁边曾氏的脸色也跟着阴转了晴。

大川家的本来就看着自己一心笼络的两个小姑子见着个“外人”居然比对自己还亲热,正觉得碍眼,又见人家轻轻松松几句话就四两拨千斤的把刚才的尴尬给解了,反倒让自己在小姑子面前做了一回恶人,脸上就青青白白的不太好看,当下忙不迭的告辞,“家里头还有一堆活计呢。”

曾氏赶紧让赵嫂子去厨房拿了一条生肉,让她带上。曾氏也是好心,庄户人家,回礼也得实惠一些才好。吃食什么的才是贫困农家最用得着的。

那大川家的却死活不收,一脸的坚决,一手拽着一个孩子,一溜烟儿的走远了。俩孩子被拉得踉踉跄跄的。一面还回过头来仓促的朝着锦华挥了挥手。[]

一番心意被无情拒绝了,曾氏难免有几分不高兴,“这个儿媳妇。跟她婆婆差不多的德行,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没两天,田管事又领着张师傅登了门,“需得跟夫人和小姐告一声罪,今日可真是得罪了你家老爷子啦。”说着话脸上有些隐忍的气愤不平,还有点忐忑不安。

曾氏与锦华对视一眼。心里都道,果然来了。

“我们已经画好了线、开了槽准备施工。你家老爷子却来了,不准我们干活,直说这院墙太靠西了,占了大房的地方。我们只让他把证据拿出来看。又给他重新测量了一遍,仍是没错。他却不依不饶的,就站在那里叫骂。我们也没管他,该做啥还是做啥。他见我们不理人,仍然继续做活,竟然跑上去直接坐在那施工糟里头了,谁要动土他就往直接往人铁锨底下钻。。。唉!真是。。。他那么大年纪了,我们也怕伤着他,也不敢生拉硬拽。所以就这么耽搁了大半天。。。”

张师傅搓着手,又是气愤,又是无奈,觉得这事实在有点难办。

锦华和曾氏面面相觑,简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果然只有想不到,没有老爷子做不到!

虽然张师傅语焉不详的。但是锦华知道,祖父不知道把二房说的多难听呢。虽然眼不见为净,还是气不过他胡乱败坏自己家的名声,想了想便对两人正色道,“虽说要尊老爱幼,父慈子孝,但也不能让长辈任意毁坏做儿子的名声。我们可是名正言顺的去起院墙,他就是说下个大天来也不占理。若是明日他还骂,二位不妨寻个口齿伶俐的,跟他辫上一辫,也叫父老乡亲们给评评理,到底是我们不孝顺,还是老爷子太偏心,不讲理。若是我们不理睬他,倒像是我们理亏了似的。[~]”

那田管事也是个妙人儿,虽然气愤无比但却做不了主,今天过来也是要探明主家立场的,听锦华这么一说,心里就有谱了,当下便一脸的沉痛,叹道,“这老爷子也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二爷如此之至纯至孝之人,断断不该落了如此骂名。行了,小的省的怎么做了,您就放心吧。”

转过天来的傍晚,张师傅就派了个十几岁的小工匠来传话,“我师傅派我来跟您说一声,事情都办妥了,您只管放心好了。”小工匠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带出一股机灵劲,口齿清楚,说话干脆。

“我祖父又跑去闹了吧?”锦华忙问。

“老爷子自然又故技重施了,见了我们开工就跑过去坐地上开骂,就是拦着不让施工。幸亏田管事早有准备,专门在田府派了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去,硬是把老爷子给拦在了一边,任着他哇哇乱骂,就是不让他靠近。后来见老爷子骂的不太中听,我就自告奋勇上去了,老爷子骂一句,我就笑嘻嘻的回他一句,跟他好好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来,他讲不过我,气的胡子直抖,只好一面骂着一面走了。”

锦华一边听一边拿了帕子盖在脸上止不住的笑,心道老爷子肯定是被人堵得没了话说才肯乖乖走开的呢,觉得十分解气。

曾氏听着心里更是高兴,却强忍住绷着脸不笑出来,只忙着抓了一把大钱让这少年买零嘴吃,待他走了把门一关,这才抚掌大笑,“刚才真是忍的太辛苦了!你祖父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

如此这般,不出半月,田叔就跟张师傅回来复命,说是院墙、大门连带角门全修好了,又把剩下的几串钱拿来交账,细细的报给锦华用工多少,用料又是多少,各花了多少钱。

锦华又额外拿出几串钱来酬谢他们二人,谁料人家分文不取,“既然是夫人吩咐的事,您就别跟我客气了!”说着就赶紧走了。

曾氏和锦华一商量,觉得过意不去,到底买了点实惠又不算贵重的礼物派赵铁柱专门送去谢了田管事和张师傅二人。

这边宅子准备好了,那边张大川地里的果树苗也全都种完了,又买了一辆宽大无篷的骡车并一匹壮实的青骡子。

“我已经打听过了,城里头的米店价钱高些,还是乡下农户家里头最为便宜。我打算让二川、三川跟着我在周围的乡下先收收看。”

张大川经过这一番历练,眼角眉梢颇有点意气风发之意,虽然依然是谨慎小心的性子,但周身似乎多了些气魄在里头。

“辛苦大川哥了。一些小事大川哥自己做主就行了,无需来问我。”锦华见他愈发的稳重、从容,心里也替他高兴。

“大川哥,你出门收粮食,可别不舍的吃用,这些都算是我的。要是累病了,就不值当的了。”锦华不放心的嘱咐他。

张大川毫不在意的一摆手,“咱庄户人家,这点苦怕什么啊?”

他立刻就开始着手收购粮食,半个月二十天的就过来跟锦华交交帐。他认识的那几个字都是锦年教的,锦华看着他做的账本,虽然字没什么体可言,但是还算是板板整整的,想来这人在辛苦的劳作间隙,必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帐也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锦华便想,这算不算好人有好报呢。

时间很快就进了五月,天气慢慢热了起来。果然,除了零星的一点小雨,还没湿透地皮就没了影,太阳整日辣的挂在当空,地里,小河里,都已经开始有了干旱的迹象。

刘锦华和张大川早就有了准备,零星的收购虽然价钱低,但速度太慢,便早就开始直接从粮铺、米店进货,只是分批从不同的店里进,每次的交易量也尽量不显眼。张大川胆子很大,他甚至跑到临近的河东县一趟,觉得那边价格合适,就看准机会多进了几批粮食。

刘锦华手里的银子很快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刘家老宅前院的三间屋子里也都堆满了粮食。

刘锦华早就嘱咐了张大川,因此他对外的口径一直都是,“刘家二房的院子已经租了出去,着我帮着照看着,替外地的行商储存粮食用。”

不过,锦华自己箱子里的钱少了一大块,自己又频频的跟张大川接触,光用“果树园”做幌子也支撑不了多久,眼看着今年干旱已成定局,粮价已经见长,刘锦华这才把自己屯粮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曾氏实打实的吃了一惊,指着刘锦华气的说不出话来,咬牙骂道,“你个死丫头,胆子真大!一百两的银子啊,你说动就动了!再说了,你怎么知道今年有旱情,粮食一定会涨价?”

应对曾氏,当然就不能拿圆通法师说事了,“我又不会神机妙算,自然不知道天气如何。但是我觉得,每年到了冬天,或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肯定会涨价,至少应该不会赔钱就是了。”

“你小试牛刀我也不管,如何胆子大到把一家人的家底一下子就都扔了进去?!”曾氏说起来仍是心有余悸,“阿弥陀佛!现在看来,你这一把算是赌对了!万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不管怎样,闺女好歹没闯祸,看现在的形势,不出意外的还会赚上一笔。曾氏提着耳朵把她教训了好一顿,直到锦华答应以后有事不能再瞒着她,这才放过了闺女。(欢迎您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