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道本》第一章 晏阳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师父,您放慢着点儿,徒儿这马劣,跟不上您那盗骊的速度啊!”

盗骊乃是关外名马,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长衣少年紧夹马腹,上身压得很低,正猛抽坐下马。马儿吃痛,嘶鸣着猛跑,四蹄齐飞,如阵旋风从林间大路上飞驰而过,卷的路边枯叶纷飞,显然是一匹顶好的良驹。

再顺声往前一望,更是不得了。只见一人约莫年逾不惑,座下白马毛光腿长,眨眼间便成了一个黑点儿,看不真亮了。

少年虽是狼狈不堪,却也有过人之处,看他着了青衫,眉宇间却总有股子剽味儿,该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那声长啸无甚意义,但气息绵长,声传:永宁。

中年人望罢,嘴角一扬,眼睛一眯,眯的眼角的褶子遍布,就这么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仿佛嚼起了当年往事。

中年人立了好一会儿,引得路过众人纷纷观看,指指点点,才堪堪将那同路少年等将过来。也怪不得那过路人多事,实是这中年人太不讲理,这一人一马就立在大道中间,城门正下方,要不是看他那马来的贵气,守门卫士早就将他缉拿入狱了。

还未及身,就听那少年怒道:“都看什么看?!哪里凉快就上哪里呆着去,别妨碍我家师父办事儿!”

果不其然,这少年的脾性实在是够燥的。

“休得多事!走吧。”少年这一嗓子打断了中年人的思绪,他眉头一皱,当先纵马入城。

“师父慢些!”少年见自己师父又要先走,催马小跑了两步,紧跟着自己师父朝城门走去。

“慢着!京城重地,禁止驭马而行,还不速速下来了!”二人欲进城,却不想被几个兵士持戟拦住。

中年人还未答话,少年抢着身子驾马望前一步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可知道我师父是谁?竟敢如此无礼?”

这几个守门士兵每天也不知道要听多少这样儿的话,当下也不生气,仔细打量了二人,见二人身上无甚值钱事物,可气势不凡,便耐着性子问道:“不知阁下是哪位大人?”

少年道:“家师乃是明河畔宋家庄宋通达,当朝御赐四大教习之一的宋教习,你们赶紧让开了!免得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那士兵心中长吁一口气:得亏刚才长了个心眼儿,不然又闯下祸端。旋即道:“原来是宋教习!教习请了,非是小的不给教习面子,只是这京城中最近多事,圣上下了戒严令,甭说驭马,便是行人也要多加管束,晚上另加了宵禁,一更三点敲响暮鼓,便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才可以通行。看教习远道而来,小的事先知会教习一声儿,免得您遭了忌讳!您看,这马您还是下来的好。”

少年一听这话,忙看向自己师父,只见宋教习点点头,翻身一纵,便下得马来,干净麻利。少年也赶忙从马上下来。

宋教头向那说话的士兵一拱手,道:“多谢这位小哥提醒。”

那士兵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也是奉命行事,请教头莫要见怪。”

宋教头微微颔首,牵马进了城,两旁军士再无阻拦。

“师父,您说这次皇上招您过来,所为何事啊?”

“我也不晓得,待得见了郑大人,便能知晓了。待会儿你给我收敛着点儿,当年为师带兵打仗的时候,还没你现在一半恬燥呢!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儿小,你师父我在那明湖一带还算小有名气,到了京城,可算不上数了。到时你若是惹了什么娄子回来,可莫说我大义灭亲!见死不救!”

见师父说的郑重,少年也不好违逆师父的意思,忙道:“徒儿知道了,徒儿定会安分守己。”心中却不以为然:想这京城无非便是有钱有权的人多些,我只要小心一点儿,便没什么大事儿。

二人边说边行,此时正值秋季,想到京城之秋,第一印象就是:灿烂。如果没有数不清的银杏,想必这灿烂也无从说起了。到了十一前后,秋风一起,那大街小巷里的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的一下,被点亮了。鲜亮的绿叶镶着黄边的,通体黄成一片的,阳光一照,通体明媚,再趁上蓝得没一点儿渣滓的天,就一直明快到人心里去了。

“师父,咱还没到郑大人府上么?”

“急什么?还未到期限,现下午时已过,咱们先去寻个住处,打典好了,待明日再去拜访郑大人也不迟。”宋通达瞪了徒弟一眼,又摸了摸身旁爱马:“还是你最懂事儿。”

一旁少年听了,偷偷撇了撇嘴。又道:“那么师父,我们这是要去哪家投店?”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店不知道还在不在,应该就在前街了吧。”

———————————分割线————————————

“小六子!小六子!别看你那几本儿破书了!赶紧去前面帮忙,这都快他妈忙不过来了,还在那儿磨磨蹭蹭的!”

"哎,来了来了!"。小六子的声音从柴房传出来,他摸了摸脸,意犹未尽的把手中的书揣回怀里,忙推了门朝前头去了。

小六子刚到前厅,满目都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心中腹诽道:怎的今天这么多的人,难道是天王老子过寿,大人小孩儿都跑出来庆贺了?。

心里虽想,这腿上可不敢慢了半分,不说那苛刻的老板一个不开心便扣掉他的酬劳,单提那柜台后面算账的老板娘白天看见他动作稍慢些了,晚上那必然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可消受不起。

正想间,门外一阵熙熙攘攘,小六子抬头定睛往外这么一瞧,顿时傻了眼了,这客栈前厅把酒言欢的客人也同小六子一样儿,俱是屏住了呼吸,一口大气儿都不敢喘。

原来自打小六子给前厅帮手了一会儿起,“呼啦呼啦”进来了一大帮子人,各个儿是精神抖擞,傲气凌人。这在这偌大的京城也算不得什么,小排场罢了,可这鱼贯而入后,跟着的正主儿那真是叫人不敢逼视了。

仔细一瞧,也容不得您瞧不仔细,只因这正主儿共有三位,三位都是天上的仙女儿一般,貌美如花,如娇似玉的大姑娘!

这头一位鬓珠作衬,乃具双目如星复作月,脂窗粉塌能鉴人。略有妖意,未见媚态,妩然一段风姿,谈笑间,唯少世间礼态。断绝代风华无处觅,唯纤风投影落如尘。眉心天生携来的花痣,傲似冬寒的独梅。

这第二位白衣洁净,如琼枝一树,栽种在青山绿水之间,尽得天地之精华;又似昆仑美玉,落于东南一隅,散发着淡淡华彩,不由一呆。

第三位呢红衣罩体,修长的玉颈下,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竟不盈一握,一双颀长水润匀称的秀腿裸露着,就连秀美的莲足也在无声地妖娆着,发出诱人的邀请。这女子的装束无疑是极其艳冶的,但这艳冶与她的神态相比,似乎逊色了许多。她的大眼睛含笑含俏含妖,水遮雾绕地,媚意荡漾,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人一亲丰泽,这是一个从骨子里散发着妖媚的女人,她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引诱着男人,牵动着男人的神经。

这三位好似早已习惯了众人的目光,四下稍稍一扫,客栈众人百般丑态一目了然。

小六子苦惯了,心中也无甚大志,对这种大户人家的漂亮姑娘,更是想都没想过,无非就是看个热闹。当下醒了醒神儿,赶紧迎了过去,哈着腰刚要对着三位小姐说话儿,两旁先进来的镖师似的人就挡了过来,将小六子隔在人墙外。小六子依旧是笑脸相迎道:“啊,这几位大爷,您是打尖儿呢?还是住店呢?”

还未等那人回话,这店门口又传来一稚气未脱的少年声音:“师父,这就是您说的晏阳楼了?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儿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