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钗的幸福生活》第一章 还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姑娘,广慈寺到了。 ”文采掀开厚厚的帘子,和刘嬷嬷一左一右地扶着宝钗了下轿后,忙接过小丫鬟递过来的披风,帮宝钗披上。

刚弄好,薛太太从前方快步走过来,忙拉起宝钗的小手,“钗儿,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适?”

“妈,我没事,我们进去吧。”宝钗含笑道。

薛太太仔细瞧了瞧宝钗,看到她面带微笑,脸色红润,没有其他不妥,方携了她的手,向寺院走去。后面紧跟着薛太太身边服侍的丫鬟文来、姜嬷嬷和宝钗身边的文采、刘嬷嬷,其他人皆在大门外等候。

“钗儿,快跪下拜拜菩萨,你这次得以痊愈全赖菩萨的保佑。”一进大堂,薛太太忙拉着宝钗在观世音菩萨佛像前跪下。

宝钗暗自叹了叹气,她原本是个无神主义者,谁知道这种匪夷所思,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穿越时空,灵魂重生的事情却发生在她身上,或许世上真有鬼神吧。

宝钗顺从地跪了下来,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菩萨,宝钗不知上天为何要安排我走这一趟,但如果您有灵,请满足宝钗三个请求:一求前世父母幸福安康;二求此世母兄无病无灾;三求宝钗能摆脱红楼悲剧。望大慈大悲的菩萨成全。”

宝钗再次拜了下去,一晃眼,到这个世界已经两个月了。那天她参加好友婚约,回来的时候发生了车祸,醒来时,不知为何穿越到了宝钗身上。

彼时薛父刚过世,宝钗伤心欲绝地病倒了,昏迷了大半个月,大夫们都说要准备后事了,薛太太不死心,听闻广慈寺菩萨灵验,就不辞辛苦地过来做了场法事,宝钗真的醒了过来,于是就有了今天母女二人还愿的事情。

“阿弥陀佛,小施主如此有诚心,菩萨会保佑您的。”一旁小和尚的声音打断了宝钗的思绪。

“小师傅,信女薛王氏曾在菩萨面前许愿,如若小女能够平安,信女就给菩萨重塑金身,今儿就是为此事而来。”

宝钗大吃了一惊,她知道薛太太为了她醒来,曾亲自来广慈寺求神拜佛,她还以为是跪下菩萨,念几句经文,捐点香火钱而已呢。这佛像高达三米,重塑金身得花多少钱呀。

“阿弥陀佛,劳烦施主去禅房稍坐,小僧这就请人禀告主持大师。”小和尚领着众人走出大堂,往旁边的禅院走去。

“小师傅,上次我们过来好像不是这个禅院吧。”姜嬷嬷疑惑地问道。

“几位施主见谅,昨儿京城有贵人过来,第一进的禅院已住人了。”

薛太太点点头,扶着丫鬟的手走了进去。

宝钗一眼望去,这个禅房很简单,正对着房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字画,地上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茶杯等物,两边放了几张椅子,除此之外再无一物。

刘嬷嬷皱了皱眉头,嘴巴嚅动,但看了看薛太太和宝钗的脸色又闭上了,从怀里拿出手绢,擦起桌椅来。

姜嬷嬷忙上前拉住刘嬷嬷,往薛太太身后站着。

薛太太略带不满地看了刘嬷嬷一眼,转过身陪了个礼,“下人无状,让小师傅见笑了。”

“阿弥陀佛,禅房简陋,让几位施主委屈了。”小和尚忙还了个礼。

宝钗不禁莞尔,这广慈寺还真是藏龙卧虎呀,一个小小的知客都能如此不卑不亢。嗯,也可能是金钱的魅力太大了,善哉善哉。

宝钗扶着薛太太坐了下来,已有僧人端了茶点上来。

“诸位施主请用茶点,小僧先告退。”

“太太、姑娘,辛苦了一早上,现在已接近午时了,先用点点心吧,听说广慈寺的斋点很不错。”姜嬷嬷用手帕包起块点心递到薛太太的跟前。

薛太太尝了一口,点点头,“嗯,不错,钗儿你也尝尝。”

宝钗接过文采的点心,正要试试。

刘嬷嬷忙说道:“太太,姑娘的病刚好,这里的斋点不知道干不干净,怎么能让姑娘吃呢。我从府里带来了点心,让姑娘吃府里的吧。”

薛太太犹豫地看了看宝钗,又看了看桌上的斋点,显然是拿不住主意。

哎,自己的这位便宜母亲也太优柔寡断了,连吃过糕点都拿不住主意,如何指望她能打点好薛家的生意,怪不得到最后要依附贾府生活。

宝钗叹了口气,“妈,你不是说我得了菩萨保佑才好的吗?这寺里的一点一物都在菩萨的身边,都沾了菩萨的灵气,这斋点应该也不例外。”

薛太太听了喜得忙点头,“对,对,钗儿你多吃点,多沾沾菩萨灵气。姜嬷嬷,你们也吃点,回头再打包点回去给蟠儿。”

宝钗只能无言望青天了,摊上个这么简单好骗的妈,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自己真是任重而道远呀。

姜嬷嬷和两个丫鬟欢喜地忙谢过薛太太,各尝了一块点心,刘嬷嬷面带不愉地拿起点心,端详了半刻才咽了下去。

宝钗看了一眼刘嬷嬷万分不情愿的表情,这刘嬷嬷架子比主子还大,又不懂人情世故,看来是不堪用了。

…………………………………………………………………………….

“阿弥陀佛,劳几位施主久候了。”一个年约六十,满脸慈悲的老和尚走了进来。

薛太太忙站起来,双手合拢行了个佛礼,“叨扰大师了。”转过头对宝钗说道:“钗儿,快见过慈安大师。”

宝钗也学着薛太太的样子行了个佛礼。

“看来小施主已经全好了。今儿忠宁侯夫人特地来做法事,故老衲来晚了。”

“忠宁侯,是京城的忠宁侯?”薛太太疑惑地问道。

“正是,忠宁侯世子身子不好,这次侯夫人是过来给世子祈愿的。”

薛太太低头不语,当年李家的大姑娘嫁入忠宁侯府,那是何等的光耀,虽然自己与那位姑娘不熟,但也曾默默地祝愿她。谁知道嫁入侯府没几年,就听闻她连夭折了两个嫡子,没想到现在连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孱弱不已,不禁又想到了自己青年守寡。哎,这都是命呀,半点不由人。

“妈”,宝钗悄悄地拉了拉薛太太的袖子。

“信女今日是来还前两个月许的愿,大师此事看怎么处理比较好呢?”薛太太回过神来问道。

“阿弥陀佛,施主怎么方便就怎么办吧,佛祖说的是因果轮回。”

宝钗诽谤不已,这个老和尚的后半句摆明了就说:你既然许了愿就得兑现,否则会因果报应。

慈安大师仿佛知道宝钗想什么,“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世上一切皆逃不过。比如小施主,经过此番磨难自会苦尽甘来。”

宝钗挑了挑眉梢,疑惑地望着慈安,一副等着他解惑的样子,她不相信这老和尚真能看出什么来。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慈安大师却没有再提此事。

“谢过大师吉言,既然如此,我回头吩咐下人过来给菩萨重塑金身。”

“妈,我们不知道重塑菩萨金身有什么忌讳、讲究,不如就拜托寺里的大师代办吧,相信菩萨会理解我们的苦心的。”与其便宜了府里的白眼狼,还不如便宜了寺里的和尚,最起码她看着这和尚还顺眼。

薛太太想想,吩咐姜嬷嬷:“取一万两银子给大师。”

“阿弥陀佛,菩萨会保佑施主一家平安的。”

宝钗看了一眼一脸欣慰的薛太太和满脸笑容的慈安,她虽不知道一万两银子的价值,但想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等千金小姐一个月才二两的月例,想必也是一大笔支出吧。

……………………………………………………………………………

“太太,我们要不要去拜访下忠宁侯蒋夫人呢?”送走慈安老和尚后,姜嬷嬷问道。

薛太太想了想,“不用了,我跟她只是在宴会上见过几面,不是很熟稔,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我,况且现在她估计也不想见客。”

姜嬷嬷点点头,“那我们用过斋饭再回去吧。”

文来笑道:“太太,听说广慈寺的观音签很灵验,既然都来了,太太何不去求上一签。”

薛太太看了一眼宝钗,宝钗无所谓地点点头,也就同意了。

求签的地方就在早上拜佛大堂的后面,宝钗一行人到时侯,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解签了。

薛太太虔诚地拜了拜,拿起签筒摇出了一签,对宝钗说:“你也求一签吧。”说着捡起签文,只见上面写着:林为一虎在当门,须是有威不害人,分明说是无防事,忧恼迟疑恐惊心。

薛太太皱了皱眉,着签文看起来不是很吉利,又是虎挡门,又是忧恼的,于是转头看了看宝钗手中的,“当春久雨喜开晴。玉兔金乌渐渐明。旧事消散新事遂。看看一跳遇龙门。”此签看起来还不错。

“大师,您看此签何解?”薛太太心神不宁地递上了刚刚求得的签。

“这位女施主的签是中签,得此签者应反省自身,正所谓‘炉头点雪,似耳边风。可宜作福,后吉前凶’。”

后吉前凶,这么说薛家还是有救的,虽然中途会有磨难,宝钗舒了口气,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安慰。

“那大师此签又如何呢?”薛太太指着宝钗的签问道。

“神佛护持,有灾无危,途生平安,到底荣归。此签虽是中签,但实为上签。得此签者,万事遂意。”

薛太太听了宝钗的签文,不禁欢喜起来。

与薛太太欢喜的表情不同,旁边的一位太太是面带愁容,满腹心事,“如果安儿也能万事遂意,即使让我立马死了,我也甘愿。”如此想着,也把自己的签交给了解签和尚。

“眼前欢喜未为欢。亦不危时亦不安。割肉补疮为甚事。不如守旧待时光。这位太太此签是下签。”

那位太太闻言浑身颤抖,似乎要倒下了,一边的丫鬟忙搀着她。

“大师,可是有解决的方法?”太太满脸企望地问。

“知止则止,知宽自宽,割自身肉,疾痛一般。此签警告人们做人做事都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要被暂时的假象,或者是一己之私迷惑!女施主如能勘破,或许还有一丝生机,。如果能得贵人相助就更好了。”和尚说完已闭上了双目,显然是不欲多说。

太太点了点,满脸失望地扶着丫鬟的手离去了。

说了等于没说,“从长远角度考虑”,但人有时力有不逮,而“得贵人相助”,更是玄妙,什么是贵人?怎样相助?那位太太衣饰华贵、仆人进退有度,或许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是贵人。

“妈,我们走吧。”宝钗突然没了兴致,求签只是个心里安慰罢了。

却发现薛太太眼睛猛盯着那位太太瞧,“妈,认识她?”宝钗疑惑地问道。

“太太,您看那是不是京城李家的大姑娘,现在忠宁侯府的蒋夫人?只是……”姜嬷嬷低声地对薛太太说道。

只是当年京城出了名的美人现在怎么却憔悴得像个老妇了,她只比她大三岁,今年只有三十出头,这十几年她除了丧子之外还经历了什么?

或许是薛太太的眼神太炙热,也或许是姜嬷嬷的声音不够小声。那位太太突有所感地回过头,看着薛太太,只觉得薛太太很是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

薛太太忙行了个礼,友善地笑了笑:“见过蒋夫人。”

一旁的婆子看了一眼薛太太,轻声地说了一句,蒋夫人方醒悟过来,强颜道:“原来是王家妹妹,姐姐眼拙一下子都认不出来了,今儿有事……”本想说两句场面话就离开,但在看到走过来的宝钗,想起了“万事遂意”的签文,转过话头,“如果妹妹不忙,就去我住的禅院一述,我们也有十来年没见了吧。”看着几人一副重孝打扮,哎,也是个可怜人。

宝钗奇怪了起来,这位蒋夫人刚开始并没有邀请她们的打算,怎么转眼就改变主意了。

薛太太忙说:“今日我们是来还愿的,就怕打扰了姐姐。”

蒋夫人一听是还愿更感兴趣,“这是妹妹的姐儿吧?”

“是啊,这是小女宝钗。”

宝钗只好上前行礼问好。

一行人簇拥着往蒋夫人的禅院去了。

“宝钗见过夫人,夫人安好!”待蒋夫人和薛太太落座后,宝钗再次上去行礼。

蒋夫人忙拉过宝钗双手,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是个可人疼的孩子。”说着,褪下手腕上的镯子,往宝钗手上套去。

这是一个红玉手镯,色泽均匀,入手温润,宝钗虽然不懂玉石,但也知道是个难得的精品。

宝钗为难地看了看薛太太,见薛太太点点头,才收下,行礼道谢。

蒋夫人微不可见地颔颔首,又问道今年几岁了,可识字之类的话。

“回夫人,过了端午节就满七岁了,读过女戒,识几个字,现在跟着嬷嬷学针线。”

在这个时代,女红是必修课,而在上流社会,为了更好地相夫教子,女子是要求读书识字的,王熙凤大概是个例外中的例外吧。

“真是个好孩子,妹妹有福气了。”

薛太太满脸慈祥地望着宝钗,“我就这一儿一女,儿子顽皮捣蛋,就这女儿还算贴心。但却早早地没了父亲,前儿还生了场大病,今儿就是为这个来还愿的。”想起英年早逝的丈夫和前段时间昏迷不醒的女儿,不禁又落泪。

宝钗忙拿出手帕,轻车熟路地帮她擦泪水,“妈,我已经好了,以后和哥哥一道陪着你。”

“是啊,妹妹,儿女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蒋夫人摸了摸宝钗的头发,“跟嬷嬷去外面玩好不好?我有话想跟你妈说。”

宝钗点点头,跟着刘嬷嬷和蒋夫人身边的林嬷嬷出去了。

不知两人说了什么,等到薛太太告辞时,已经申时初了。

马车上,宝钗正把那红玉手镯给薛太太看,“妈,这手镯也太贵重了吧,我家跟她又不熟。”

“既然是她送的,钗儿就收下吧,我回头给她回份礼就是了。”

…………………………………………………………………………

“夫人,您把老夫人给你的红玉手镯给了那薛家姑娘,可是想把她说给世子?”林嬷嬷口中的老夫人是蒋夫人生母吴老夫人。

蒋夫人摇了摇头,“我是很喜欢那位姑娘,知礼仪、懂进退、又孝顺。只是出身差了点,皇商说着好听,但也是个商人。听王家妹妹说,前儿她姑娘病得快不行了,过来拜了菩萨,许了个愿就好了。明儿我们再去拜拜吧。”

林嬷嬷心疼地看着自己从小奶大的孩子,世子的病都把她折腾得不成样了。

“太太,今儿大师说薛家姑娘是个万事遂意的命,可以为世子求来,不一定是妻室。”

蒋夫人看了眼凡事为自己着想的嬷嬷,“刚刚大师也说了,不要被一己之私迷惑,以后不要打这种念头了。”

林嬷嬷叹了口气,揭过不提。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