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1614》第七章 总兵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支人数在两千余骑明军急驰在官道上。明盔、铁甲、马刀、长弓、铁枪、长刀、长矛都表示这是一支精锐之师。一个年约六十意气风发的老将在队伍前方,身边围着几名将官。

“萧爷,还有两个时辰就到武宁堡了,要是知道这次是虚报军功,末将就亲自宰了这群王八蛋。”说这话的是大明朝宁夏镇中卫卫指挥使萧盛,以宁夏镇参将职镇守中卫城。明朝将领时常有杀良冒功的举动,前几年中卫所下面一个千户残杀普通百姓,毁了他们的脸,冒充鞑子首级,后来被人揭发,另当时卫指挥使被朝廷解职问罪。当昨晚上收到手下千户所千户张一得报说武宁堡百户所斩杀入寇鞑子一十二人,斩获兵甲器具无数。更气的是张一得这个糊涂蛋也没核实就报上来,当时‘萧爷’又在场,自己想先瞒下来核实再报也不可能了。气的这次巡查武宁堡连张一得也没通知。

被称为‘萧爷’的老将知道下属在给自己打预防针,也不说破,只是一脸玩味对爱将道:“子盛,放心,这次说不定是真的,不会怪罪于你。”

萧胜被说的老脸一红,狡辩道:“末将只是担心爷被欺瞒,没有别的意思。

‘萧爷’听此哈哈大笑,接着又叹息一声,面『露』愁容道:“九边多难,卫所败坏,子盛,你要多加努力啊,才不负皇上恩泽浩『荡』。“

萧盛马上正容道:“末将一定紧记总兵大人教诲,不负大人栽培之恩。”

接下来,众人没有说话,只听到一路马蹄声和铠甲兵器不时碰撞之声,兵盛威严之极。

被尊称为‘萧爷’的人自然是宁夏镇总兵官萧如熏。萧如熏,字季馨,延安卫人,生于武功世家,先祖、祖父、父亲都是明朝将领。他已舍人身份继承百户职位。万历二十年,宁夏镇归附蒙古将领勃拜起兵复反,杀巡抚党馨、总兵、副总兵等官员,占据宁夏镇城,只有身为参将萧如熏镇守的平虏城身免。坚守几个月后,会同辽东李如松等各路援军平息叛『乱』。后来又分别担任过宁夏、延绥、蓟镇等地总兵官,更是三次担任宁夏镇总兵官。由于边镇不宁,今年又复为宁夏镇总兵官。

其实,要说在野战中一个军卫百户消灭十几个鞑子,他也不大相信。作为大半生都戍守九边,卫所实际情况他知之甚深,明末卫所兵大部分屯田还可以。自从卫所制破败后,明庭不得不采取“募兵制”,在百姓中挑选勇武健壮着为兵,募兵成为大明九边边镇的主力。明太祖朱元璋的“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愿望一去不复返。明朝每年不得不耗费几百万粮饷犒饷九边,明朝财政赤子压力加大。

这次带着亲卫主要是巡查至中卫卫所,进一步掌握边境屯堡近况。听到战报,也不禁想来看一下。

“听报信人说有一个神『射』手小旗,连杀四人,说不定战报是真的。”萧如熏暗思道。

本来武安『射』死六个人,但昨晚说好分别让一首级与总旗韩猛、王友。毕竟武安只是小旗,为以后好相处,不得以为之。

当距离有五六里地时,卫指挥使萧盛向萧如熏禀告一声,说去准备一下。萧如熏知道自己下属去干什么,也没阻拦。

当他领着几百个亲兵到了堡外时,首先看到手下百户张泉,顾不得说别的,只急忙下马道:“张泉,鞑子首级在哪?快让本官看一下。”

看到自己长官如此着急,张泉连忙领他去。当萧盛亲自仔细核查完后,却是真正的鞑子首级。松了一口气后又大喜用力拍着张泉的肩膀道:“好啊,张泉,干的不错。”

萧盛今年只有三十多岁,长得孔武有力,被他用力拍着肩膀,张泉也只有忍痛陪笑着。

接着,张泉又另吴勇、韩猛、王友和武安等人来拜见萧盛,特别介绍武安说他武力过人,能使两石弓。萧盛也很吃惊,他从军多年,自己使用两石弓也很吃力。两石有三百多斤,明朝普通士卒一般使用五斗也就是九十多斤的榆木弓。萧盛深深看了武安一眼,知道张泉不敢欺骗自己,也为有如此手下而高兴,今天说不定可以在总兵大人面前『露』脸。

正说这话,总兵官萧如熏的大队人马也来到跟前。看着指挥使萧盛的神『色』,就已经知道战报是真的。

武安看着眼前竟然骑兵,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百战精兵。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如此精锐手下呢,武安两眼冒光到。

接下来,百户张泉又向总兵官介绍了杀贼经过,萧总兵只是不住抚须点头。

“哪个是武安”正听着的总兵官萧如熏突然问道。众人都是一愣。

武安官最小,正站在最后面,听到此言,又看到百户张泉招手。深呼吸一口气,马上大步走向前,单膝跪地,行礼道:“卑职武宁堡小旗武安参见总兵大人。”

看到武安进退有距,英武不凡,萧如熏也笑道:“听说你能使两石弓,连『射』杀四名鞑子?”

武安正『色』道:“这全赖总兵大人和诸位上官教导有方,武安不敢居功。”

总兵大人只是点头笑而不语,但神情却透着满意之『色』。

“哼,还不知到是不是真的。”突然一个声音传出。

众人回头,原来是总兵官从总镇带来的亲兵游击将军。

;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