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师》第147章 阳春三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二月底妖言案审结,孝宗出殡大典如期举行,正德与张太后领数百京官勋贵送殡出宫,百姓夹道跪送,哀戚之声响遍京师。百姓如此哀思,弘治帝不负“孝”谥。

入葬大典结束,百官一早就聚集在皇陵的行在外,准备随驾打道回京。这时,一个太监来找到万仁,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皇帝不见了。

皇帝不见了?!万仁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就回复了平静,向那个太监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还在寝宫,今早起来不见了。”

“身边带了什么人?”

“一个也没带,都不知是何时离去的。”

“先不要慌,我这就带人去找。”万仁说完,点了几个可信的太监,打马离开行在。

这天寿山附近荒郊野岭,也没什么地方好玩的,万仁觉得正德很有可能是溜出去逛街了,他带着一行人火急火燎地直奔昌平县,刚进城就发现有人在街上打架,还有一群人围观。万仁挤进人群,一眼就见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小青年,不是正德是谁。再看他手脚并且,左推又挡以一敌三还打得旗鼓相当,虽然披头散发衣服凌乱有些狼狈,不过对付那些只会王八拳的小地痞还是略占上风的。

见主子被人群攻,那些太监怎可坐视,正待要上前奋力救主,却被万仁挡住了。而他从地上捡起几颗石子,偷偷地弹指飞石,那三个地痞的大腿处纷纷中招,一个慌神的工夫,他们的脸上就吃了几记勾拳直拳横拳,直接被揍得鼻青脸肿。而正德没有得势饶人的高手风范,依旧招招抢先,拳腿交加地招呼到那些地痞的身上,直打到他们抱头鼠窜,围观的百姓更是纷纷叫好。

正德好一阵春风得意,还想一路穷追猛打,不过却被一只手拉住了。他回手就是一拳,被闪过,一个转身加扫腿却也看清了来人的面目,正是他的拳师——万仁。他急急收招,笑道:“仁兄也来了,怎么样,本公子功夫不赖吧?”

“不错不错。”万仁连连点头,又在正德的耳边低声道:“这里的人多认得微臣,恐怕早有人看穿皇上身份,请皇上速回行在。”

“才刚出来...”正德有些不舍,他刚过了把手瘾,还不想回宫啊。而就在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跑到正德身前,直呼正德是大侠还连连称谢,正德的虚荣心爆棚,学足了江湖人士的作派,双手拱拳连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云云,俨然把自己当成是江湖任侠了。

万仁一脸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出“英雄救美”的样板戏,也懒得再多说什么。这时,人群外传来一阵呼喝声,几个公差挥着大棒将围观的百姓驱散,直奔到正德身前,将万仁等一干人围在中间,一个鼻青脸肿的富家公子一指正德,道:“就是他。”

“当街打人,目无王法,且拿到县衙去问罪。”捕头一声令下,那些手下就挥舞着大棒准备实施暴力捉捕。

“你们谁敢?!”正德也不是吓大的,而且他刚刚打了场胜架,风头正盛,压根就不把这些公差放在眼中,直接摆出一副暴力拒捕的样子。而那些太监怎可错过此救驾立功的良机,人人争先围护在主子四周,大有奋死护主的架势。

两边针锋相对,眼看一场大规模的当街械斗无法避免,那个被救的小姑娘吓得全身筛糠,脸色惨白。幸好万仁的头脑还算清醒,站到那捕头面前,道:“这位是我的朋友,卖我一个面子如何?”

万仁想大事化了,毕竟皇帝微服私访且当街打架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传了出去,那些道学先生又要捶胸顿足了,纠劾的上书将会像长江之水连绵不绝。不过,那个被打的公子哥不肯就此罢休,他见万仁不穿官服,且脸上毫无官威,怎么看都像是个小人物,就一声冷哼:“你小子算什么东西,还卖你面子?你有面子吗?”

倒是那捕头见多识广,他只是瞧了万仁一眼,就记起了年前多次到昌平办差的一位年纪轻轻的万大人,忙拱手哈腰,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则个。”

捕头临阵倒戈,这架是打不起来了,那些准备护驾立功的太监好一阵失望。万仁只是看了那个还是一脸不甘心的小青年一眼,向捕头问道:“他是谁?”

捕头眼睛一转,就答道:“他不过是个街头无赖,小的把他押回县衙,交由县令责罚。”

“什么街头无赖,他刚才明明自称是县令家的公子,还当街调戏良家妇女,实在是可恶至极。”正德怒道,而那被打的公子哥这下来劲了,嚷嚷道:“知道就好,你敢打本公子,我爹...”

那捕头一阵心惊胆战,忙让手下把这位干坏事还留名的混小子连拖带拽地拉走,口中连忙解释说这人是冒牌的,县令家没有这样的公子。万仁听了这些解释,只是摇摇头,心说:这下好了,昌平县令的官途到此为止了。

“黄公子,此地不可久留,此事待回京之后再计较。”眼看正德要当场发飙,万仁忙劝道。

“小小一个县令家的公子都这般无法无天,这气如何顺不下。”

“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咱们先走着瞧。”万仁将正德扶上马,自己也上马护在一旁。而正德还是恋恋不舍地看着街上这些来来往往的市井小民,心不甘情不愿地跟万仁往行在的方向而去。

目送万仁一行出城远去,那捕头愁眉密布,对手下道:“走,回县衙。”边走心里还琢磨:得罪了万大人的朋友就是得罪万大人,县太爷这一次玩完了,自己可得早想法子保住差事才好。

虽有皇帝鱼龙白服这个不和.谐的小插曲,此次出殡大典还算是顺利,百官归京,自然还要大操大办,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以寄托对先帝的哀思。一直忙到三月初五,正德才又有机会出宫,因为他要主持所谓的奠基仪式。

按万仁预计,每里要用沥青约三吨,京通粮道全长约三十多里,所用沥青约一百吨。而顺水村与上峰村那几口油井日产原油约四十吨,炼出沥青约四吨,一个月就有了一百多吨的库存,足够修这条粮道了。至于辅路用到的粗沙,工部已经着沿途各个驿站办妥,就等开工了。

本来,奠基仪式这种小事根本就不用皇帝亲自主持,不过正德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主持仪式,实际上是借机出宫游春。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深宫禁院早就关不住他的心了。

这不,正德铲一铲土象征性地将一根名为“德加四海”的路基埋下,没有就此打道回宫,并声明要看辅路工人开工。皇帝不走,参加仪式的百官也只得侯在一边,心不甘情不愿地站在工地边当起了人体吸尘器。

万仁拿出一个口罩让正德戴上,一边给他做介绍,一边给辅路的工人当监工。路上有工人近百人,他们早就参加过“培训”了。把路面先平整好,把沥青烧熔,将沙子与沥青混合,把混合物辅到路上,用大石牛压实路面,一整套流程都是熟能生巧,很少出岔子。这么多人分工合作,且因为皇帝在场,人人奋力表现卖力干活,才一个上午,就修出了二里外,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十天就能竣工。

看着一条黑色的大道在脚下延伸,正德欣喜无比,让随侍的太监拉来一匹良驹,就要在这一条新马路上留下第一行足迹。路面平整,马蹄翻飞,一刻钟的功夫,他就跑了一个来回。

文武大臣看着皇帝来去如飞,诗兴不免大发,很快就有十几首马屁诗新鲜出炉,不是夸路好,全是变着法子夸皇帝主子英明神武纵横无敌。这**屁拍得实在不怎么高明,不过官员们都好这一口,马屁拍完还不忘互相吹捧,大有开诗会出诗集的趋势,总之就是酸文假醋,正事的不干。万仁幸好没站在他们中间,不然非吐槽不可。

+++000+++

三月六日,离京前往通州查视粮道的王守仁终于回京了,他之所以耽误了这么久,是有要事要办,这所谓的要事是内阁几位阁臣交代的:设法控制住顺水村与下峰村这两地的油井。

事前不出力,事后抢功这种事是文臣们的拿手好戏了,不只是王郎中,工部新任路政总督左侍郎李燧更是亲赴通州,名为视察油政,其实也是为了把油井划入工部管辖之下。为了达到这个抢功的目的,他动员通州上下官员,下乡策动百姓发起夺油行动。

不过,万仁似乎早已料到这些,他留下的近百锦衣卫已经守住了这两个村子的要道,别人想进都没法进,而沥青也由东厂派专人护送,存放沥青的仓库也有东厂太监把守,没有他的授权书,谁也不许进库房。

如今,整个石油开采与加工已经归入了皇家私人产业,外人根本没法插手,内阁及工部的官员们惋惜不已,忙活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抢到一丝一毫的名利,现在路已开修,他们自知已经没法再抢功了,只得陆续回京。

王郎中回京了,自然要马上到内阁汇报出行情况,而李东阳最关心的是:一共有多少口油井,这些油井是怎么挖出来的,沥青是如何炼出来的,日产多少沥青等等一系列问题。只可惜,万仁打油井时王郎中还在通州城跟同僚饮酒和诗,没有亲临现场自然知之甚少,而当他得知油井已经打通之时,油井与炼油场已经被锦衣卫严防死守,没有万仁的命令谁也不能进,采油与炼油的过程更是无从得知。

一问多是三不知,李东阳暗暗佩服万仁保密工作做得好,心中也寻思着怎样才能说服万仁让朝廷也分一杯“油”。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