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九世纪末的朝日光鲜之国》第十五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箫哥前日一夜**,竟急得大滋事份子此地无银三百两,方寸尽乱。哈哈!

箫哥诗兴大发,特赋诗一首,以作消遣。

沙弥膳后把嘴抹,

梨花枝下喝红茶。

熊腰虎背戏杏妹,

吃罢红杏思茶妹。

醋多伤身无关我,

欲醉方休不得已。

单手作揖钟山上,

挑枪使刀等君过。

东宫拜谒太祖祖居,明明是在向左边伸出橄榄枝,那位喜欢唱念坐打的哥们要接好了,指望单打独斗是难以杀败口才帮的。年前东宫哥哥已经去你那喝过大茶了,哥真是为你着急,这种事还要人家和你挑明吗?

花粉过敏吓得寿舵主打了左转灯,左边的兄弟要好好得用这次机会。否则,等口才的众弟兄卡上位后就没你们的戏唱了,小梁王的昨天就是你们的今天。

-欧阳克除三清道长,赖世保亡东夷蛮邦-

元花奇案自从立案后,欧阳克就报以极大的热情,并在不同的场合大势渲染,大造声势。要说欧阳克此时报以如此大的热情是为哪般?俗话说的好,叫做无利不早起。欧阳克不遗余力地要办元花大案,这当然有他自己的算盘在里面。三清道长不用说,欧阳克早就想将他清洗出局,正好借助这次良机,真是求之不得。另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另欧阳克不快,那就是――德胜和尚。德胜和尚是宋军的谍报头子,掌握着宋军的核心机密,可这德胜和尚偏偏一家人都加入了花旗国籍,这宋军军情处变成了由花旗人掌握了。直到临出事不久前的一次早朝上,才有人跟欧阳克提及,欧阳克得知后,气得当场破口大骂。打这以后,欧阳克就开始盘算如何换掉德胜和尚。无奈德胜和尚老父乃是大宋国开国功勋,碍与那张老脸,加之欧阳克又不想在军中多多得罪人,所以才没有急于下手。

要说这个德胜和尚,是个标准的衙内党,依仗父亲大人在军中的影响力行事较为高调,常常不把朝廷命官放在眼里,因此与不少人结下恩怨,其中与柯镇恶和阿朱公结的梁子犹为明显。话说东同大侠倒台的那年,柯镇恶的大衙内与东同大侠的公子本是酒肉朋友,经常一起在临安城里横冲直撞,青楼寻欢。后来东同大侠出了事,公子哥也受到牵连。就在出事前,得知内情的柯衙内赶紧向他通风报信,谁料这小子胆子玩大了,竟然不当回事。当晚就让大理寺给逮了起了,平时舒服惯了公子哥哪能受得了号子里的冷水澡,不消半日,便将所有的事像是竹桶倒豆般全都倒了出来,这当然也包括柯衙内跟他通风报信的事。

大理寺的人犯了难,将这事上报给了欧阳克,可这时的欧阳克翅膀还没硬,不敢得罪柯镇恶,于是就卖了个顺手人情,将材料交给了柯镇恶。柯衙内通风报信的事,欧阳克这关是过了,但是以前与柯镇恶有梁子的人不想罢休,一心想要将柯公子推下水去,借此整下柯镇恶。柯镇恶这时的处境就较为难堪了,幸好想找要找个靠山的熊大凯找到了机会,赶紧出来替柯镇恶解围了。以其军情处的身份,要将柯衙内送进军情处保护起来。谁知军情处头头德胜和尚就偏不买帐,就这么把他们朝边上一晾,不理不睬。这不光让熊大凯很没面子,还因此得罪了柯镇恶,也为后来翻船打下了伏笔。

至于德胜和尚和阿朱公结的梁子是因为那几年大宋贩私物成风,阿朱公出重拳打击。正在风口浪尖上,这个德胜和尚以军情处的名义开了不少通关文书给朝廷要犯,让他们顺利地逃离大宋,我打击贩私货你不捧场就算了,还要来拆我的台。要说德胜和尚这个梁子结的还真是没有一点的技术含量,纯粹自找麻烦。而这个德胜和尚这些年在官场上虽然没闲着,但是尽干些得罪人的事。就连这三个脆都脆来不及的人都让得罪了,那最后让踢翻锅早就在倒计时了。

元花案第一发重炮就是在德胜和尚身上炸开,朝廷三巨头是没有半点意见的,都符合自己的利益。不消两个回合,德胜和尚就让扒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因为与柯镇恶结的梁子最深,所以柯镇恶就先上一步,边解腰带边上去解恨。阿朱公接着再上,欧阳克结的梁子最浅,所以等最后一个上。等三个人穿好衣服下来后,德胜和尚已经不能站立了,就连说话也含糊不清了。最后,墙倒众人推,凡是有梁子的人全都上,几轮冲刺下来,德胜和尚已是奄奄一息,菊开肉绽,最后直接打入死牢,命悬一线。就连军中权高位重的老父亲也没有办法保他了,一气之下,以一死洗来此大辱。

纵观整个元花案初期,基本上是由欧阳克在主导,欧阳克也是除敌心切,到处煽风点火。这案子像是早春的山火一样,越烧越旺。欧阳克像是找到至命法宝,将这个元花案打造成一个千尺之崖,凡是瞧着不顺眼的人就朝下面一推,便能永无出头之日,一下子就将其解决掉。比如说是李快捕,要说这个李快捕,和德胜和尚一样,是最早出现在牛衙内的那封检举信名单里的。本来李快捕在德胜和尚前就出事了,不过与元花案是没有关系的。欧阳克为了扩大元花案影响,也将李快捕拉进元花大案里来壮声势,到最后飞起一脚踹下崖去将其解决。

李快捕的中弹,则完全是刑部的内斗结果。刑部尚书――平西王,是欧阳克的得力干将。平西王本来是青城派的人,只是青城派南门事变后让废了武功,于是平西王见风使舵,投靠了欧阳克的淞江帮,讨得一碗饭吃。平日里跟在欧阳克的马前牛后听其使唤,因此得到欧阳克的好感才得已重用,封为刑部尚书。平西王与李快捕向来不和,李快捕分管的又都是肥缺,看着李快捕天天满嘴流油,平西王当然是眼馋,这才有了将李快捕换下的想法。欧阳克也是爱马心切,既然是马仔的要求,那做大哥还是成全小弟吧。换就换下吧,反正号房大着哩,再添个床铺添双筷子也不增加不了多少成本。于是李快捕就让欧阳克放进元花大案的那个大口袋里打包处理了。

等德胜和尚和李快捕让欧阳克推崖去后,推人也能推出瘾来,欧阳克索性脱了外衣,要大干一场。元花大案简直就成了欧阳克的一台绞肉机,只要与之过不去的人,硬是朝这里拉,一旦填进去就变成饺子陷了。要说这赖世保真还是神通广大,朝廷对他的捕文还没有下达,就得到内部的消息,星夜出逃。最后亡至东夷蛮国,无奈东夷蛮国不通王化,拒绝引渡赖世保回宋。最后朝廷查出几位通风报信者乃是闽越地方小官。欧阳克二话没说,直接打包装进元花大案的大口袋里,最后一起集中起来推下山崖。要谈罪证嘛,可以量身定做,也可以随时变换。总之一句话: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无需任何理由。要说欧阳克下了如此大的狠心,一切都是为那最后的目标――三清道长。

等两个冲击波下来,特别是德胜和尚一出事,三清道长就慌了,因为这把火已经烧过来了。接着就轮到三清道长的千斤小姐了,千斤小姐先还是飞扬跋扈,大喊大叫,等办案人员两个“响耳”赏下来后,顿时就安静多了。平时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哪里见过这架式,魂都吓跑了一半,最后只有乖乖地交代问题,等待处理。最终千斤小姐老实地交代出自己的嫂子,也是三清道长的儿媳也有问题。欧阳克一看,又出来条大鱼,赶紧加快排水的速度,就等最后三清道长浮出水面。这边的水还没有排干,三清道长已经顶不住了,只有向欧阳克求情。三清道长投降了,可欧阳克并没想就此罢休,只是念三清道长是一灯大师安排的人,又在军中极具威望,欧阳克不敢力度太大,害怕军中会有反弹生变,所以并没有将三清道长赶尽杀绝。

三清道长的千斤小姐在趁办案人员不备逃出后,在亡命期时间,特意托人问三清道长知道不知道此事,三清道长说知道,就没了下文。于是千斤便死了心,知道现在谁也救不了她了,只有乖乖地再回来投案。此时摆在三清道长的面前,已经无路可走,只有任凭欧阳克摆布。最后,三清道长交出兵权,以此来保命。至此,欧阳克的计划已经完成,三清道长这个最后障碍一扫除,往后在军中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要说欧阳克的套路是非常明确,就是速战速决。打的是短、平、快!准备三个月就鸣金收兵,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所以赶紧要阿朱公收手。想要收手?没那么容易!阿朱公到这时才亮明底牌,本来已经让欧阳克烧的就够旺的火,阿朱公又是火上浇油。阿朱公让朝廷文宣开足马力,如同山洪爆发了一般,本是个一般的官员的贪腐案件,硬生生地让阿朱公办成了大宋开国的第一大案,上了黑名单的人越来越多,雪球也是越滚越大。

到这时,阿朱公露出了本面目,使出杀手锏,将之前暗查的材料一并托出,锋芒直逼西林法师,欧阳克大惊,连声叫道:中计了!在舆论在渲染下,黔首们对元花大案的热情高涨,连连呼吁要严惩贪官,欧阳克是覆水难收。这边阿朱公一步步逼向西林法师,欧阳克赶紧跳出来护马,连连带上西林法师到处巡视。阿朱公这边才将闽越的线人查出,那边的欧阳克赶紧杀人灭口,生怕这条线连上西林法师。最后变成了阿朱公在前面打枣,还没等阿朱公拾起,欧阳克就抢先一步捡起塞嘴里去了。前面的阿朱公刚查出来一个线索来,还没有来得及取得证据,后面的欧阳克便迫不及待地就要杀人灭口。不久,就有这么几十条人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搭上了,其中包括当时的闽越巡抚。

欧阳克死保西林法师,万一西林法师让拉下,对于欧阳克来讲打击太大了,就能硬生生地让卸条腿下来。最后,欧阳克霸王硬上弓,下了个刑不上诸候的死命令。阿朱公哪肯罢休,任凭欧阳克软硬并施,毫不理会,一头扎在元花案里,非得要将西林法师的衣服给扒掉,为自己的头马华掌柜报一箭之仇。到最后,案子最大的症结在于赖世保是否能被顺利引渡回宋,在这一点上,阿朱公是下了决心要将赖世保引渡回宋,而欧阳客则拼命扯蛋。对于欧阳克来讲,赖世保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一回来就会让炸得不成人形。也就是欧阳克多次的阻挠,才使得赖世保始终就跨不进国门一步。

阿朱公与欧阳克就这么死死顶着角,这时就要看柯镇恶的态度了,柯镇恶最初与阿朱公是站在一起的,谁料自从德胜和尚让拿下后,气也就消了。对后来阿朱公与欧阳克之争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其实柯镇恶中途退出也是另有原因的,是因为当初柯镇恶夫人涉及了一桩集资案,硬是让欧阳克压了下来。这时欧阳克放风了:如果再与阿朱公穿一条裤子,就要新帐旧帐一起算,加上大衙内也有把柄在人家手里,所以柯镇恶就这么一句话也没有,一个屁也没放就立马闪人。气得阿朱公大骂柯镇恶无情无义。

柯镇恶放了鸽子,使得阿朱公的处境就非常艰难了,如果赖世保再不能引渡回来,他就很难翻盘。要说欧阳克办这个案虽然是把三清道长给踢走了,但是也留下了翻船的隐患。所以对阿朱公态度渐渐暧昧了起来,不再将阿朱公的军了。阿朱公也得到喘息的机会,一改之前处处被动的局面。这个案子也就这么悬着,挂在这里。到这时为止,阿朱公与欧阳克之间的权斗也告一段落,仍是双方不分胜负。到这时就有人会问:那么赖世保的情妇月亮姐姐呢?还有贤侄的情人那个玉女――莹莹妹妹呢?还有那个扑朔迷离的“赤楼”呢?首先说明:问这些幼稚问题的基本上都是些黔首,要说这些黔首本来就是让朝廷文宣唬弄的对像,这是没错的。

大宋前期的于权斗不说,往往是一个捏造的叛徒罪名就能至人于死地。到了后期要与时俱进,权斗的失势者基本上都是以贪腐的名义让拿下,不管拿了多少银子那是数字概念,又看不见摸不着,对于这些天文字,黔首们没几个是数字学家,也提不起兴趣来。要说这贪官要是配上情妇就能让人过目不忘,这就像是去品味尝一道临安城的杭帮菜一样,如果这道菜里要是没放油的话,那一定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吃的。菜里没放油就像是贪官没情妇一样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朝廷的文宣正是利用了黔首们的这一癖好,在菜里特意多加了点油,俗话说油多不坏菜,贪官也是如此,情妇越多就越受黔首们的欢迎,就越能引越起轰动。越轰动就越能证明朝廷的英明正确。要是贪官情妇不够怎么办?凑呗!要是没有怎么办?给配一个就是了。再说大宋朝廷的文宣宗旨是不在意真实性,而在意轰动性。多加点八卦内容不但不会走味,还能得到黔首们的热烈欢迎,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些炒到上百位情妇的贪官,试想一下,上百位情妇,就是一年365天,天天睡在床上也是忙不过来的,要是这样的话,还有时间去贪腐吗?后来的小梁王落马,九龙城北的衡庐知府中箭,加上西南巴国的那位强捕头让打黑打掉,还有大宋的驿路总管翻车。无非都走的都是这个套路。一旦有了这顶帽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贪官就当定了,名声一臭,永远也别再想有出头之日。相信世上有传说中那座“赤楼”的黔首们请绕行!

无论怎么说,箫哥也是个肚子里有货的人,至于这个货嘛,确切地讲真还不是墨水之类的东西。如果你真要箫哥说出来的话,那就很自豪地告诉你,那可都是精华,简称――精。只是箫哥最近手气有点背,连续遇到好几个难以就范的美女,浪费了精力不说,还贴上大洋几百块。只有美女才是推动箫哥更新的唯一动力,如果没有了美女,神马都是浮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