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享人生》三十章 另类的狗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凌振听了如此凄凉的歌曲还认为小丫头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了呢,问明结果才知道原来只是小培培的父母由于工作的问题暂时并不住在一起,偶尔还会吵些小架,小培培对这些还是很在意的,如果父母也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直吵就不好,因为按情节的发展可能会离婚的。

小孩子总是这样,喜欢把很小的事在头脑中无限扩大,然后杞人忧天的把自己想象在危急之中,但几分钟之后又把这一切忘到一边,若无其事的疯玩疯闹。

小培培家并没有出现那种糟糕的情况,至少一直到初中都是不会的,因为凌振在中学的家长会上见过小丫头的父母,两人非常是非常和谐的一起参加的。

小丫头的情绪还是需要安慰的,凌振很快就从县里给小培培买来了一份小礼物,是个可以折叠的粉色塑料小梳子,里面还有一面还藏着一面小镜子,小小的礼物并不贵重,但足以让爱美的小姑娘忘记所有的伤痛。

这个礼物狗子其实也想要的,不过他只要里面的小镜子,而且用途也并不相同,因为他一直觉得有了那个,上课时就可以晃别人的眼睛玩了,这可比用金属铅笔盒的效果好多了。

不过凌振并没有满足他邪恶的愿望,而是买回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放大镜,像他们解释完功能之后,小家伙们立刻兴奋不已的行动了。

孩子们开始还只是用放大的功能仔细观察者身边的一切,不久之后就开始利用聚光的效果开始“烤”验起身边的无辜小生命了。大到猫狗,小到昆虫所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全成为孩子们科研的对象,遭受了无妄之灾。

那时并没人在意这些小生命,也没有动物保护的意义,从习俗上就可见一斑。

民间有个约定俗称的规矩,每当看到蚂蚁搬家的队伍时,都会迅速的拿出暖壶,用滚热开水无情的冲散那成千上万的大军,谁也说不上为什么,世代相传自觉自发。

小的时候只知道蚂蚁搬家是下雨的预兆,难道人们很害怕下雨么?长大之后凌振才明白原来蚂蚁搬家有时也预示着重大的天灾,民间的这种做法可能只是对大灾难的一种恐惧吧。

世代积累的经验把蚂蚁搬家和大灾难联系在一起,但却只注重现象,忽略了的本质。开水虽然冲走了蚁群却带不走灾难,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

狗子似乎迷上了这种残忍的游戏,除了到处用放大镜祸害小动物之外,还搞出了很多新玩法,他会捉住小青蛙用娃哈哈吸管从后面插进去,把它的肚子吹得大大的,然后放在地上用脚猛地一踩。看到蜗牛穷亲戚鼻涕虫,也会拿个盐缸跑到旁边,慢慢的在它身上撒盐,看它扭曲扭曲再扭曲最后缩成小小的干尸。

据说这些游戏都是他爸爸教给他的,他实行起来也非常有成就感,而且还会写进老师布置的作文里,加深了孩子们对他的恐惧,就连老师的看他的眼光都变的怪怪的。

————————————————————

90年了,亚运会如期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中国运动员获得全部金牌的3/5。

这是凌振影响除了08奥运之外印象最深的比赛,熊猫“盼盼”也凭借亚运吉祥物的身份走进了千家万户,就连凌振家新买的雪花牌冰箱上也贴着盼盼的身影。

这个年代冰箱并不好用,功能上问题不大,只要还是经常停电,食物放在里面很难放心的。

停电不知次数频繁时间也很长,经常会打断依赖电视沉浸于幸福海洋之中的凌振,但此时他再也不会像小的时候那样,哭泣着诅咒无辜的电工,而是平静的拿起收音机,收听着广播里的新闻、评书和相声,不同的媒介同样的幸福。

由于线路改造,停电是很正常的,最长还曾经停过一个来月,不过这时候的凌振有很多的事去做,再也不用眼巴巴的期盼着来电,为看不到动画片而焦急万分了。

————————————————————

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的课程越来越多了,四年级的时候还加入了英语课,课程的内容和教材也全是小学自己定的,

可能是为了体验中心小学和其他小学的不同吧,因为乡中心小学校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会增设两个班,生源都是来自其他师资力量差些的小学,正好能以此体现自身的实力,顺便也让学生和家长见识下中心小学的“优质教育”。

不过所谓的英语课在凌振的眼里只不过是场儿戏,教学的难度算不上是由浅入深,老师胡交学生乱学,因为大家都清楚,一切并不重要,学得好与不好也没有关系,到了中学自然会重新开始学的,错误也会有人帮孩子纠正的。总之此时添加的英语课显得很刻意,赶时髦的成份很大。

凌振的英语只能算是一般,但口语却很好,不过这些是和考研考博的竞争者们相比,当初英语笔试的成绩也只是过了单科分数线而已,全靠其他专业课往上拉才能成为北大的精英。

上了那么多年学,凌振对英语教育制度还是有很强抵触心理的,自己国家的学必须通过别国语言的考试在凌振看来是很可悲的。

高考还好些语文也列为考试科目,可从上大学开始语文只作为选修课的身份出现,英语的四、六级却成为学生是否合格,能否毕业的标准。

从研究生考试开始语文已经不考了,一部分文科专业数学也已经不考了,英语仍然是重中之重,不知埋没了多少专业技能出色,英语却不佳的人才。

这种教育模式助推了崇洋媚外的风潮,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业务熟练,英语精通的人才,一拨又一拨的推出国门走向世界。道理很简单既然语言无障碍,外面挣得又多,留下反而是没道理的。

但所有的一切就是这样,这个制度也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影响影响深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