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归民国川军》第七章 黄埔招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黄埔招生

在陈永熙和国民党众多高官的努力下,黄埔军校的各项设施都建立起来了。{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由于有四川方面资金上的投入,黄埔的硬件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各兵种的专业训练场在国内可以说是条件一流,当然和四川军政大学是不能比的毕竟基础和投入相差太大,何况人都是有私心的陈永熙也不例外。打个比方吧,四川军政大学是大学的话,黄埔军校就是中专,其他军阀办的军校就是初中小学了。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孙中山亲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陈永熙任常务副校长兼教育长。军校下辖教研部、政治部、后勤部。蒋百里任教研部主任,教研部十几名中方教官都是像何应钦、白崇禧之列的当世名将和包括苏联顾问加伦在内的5名苏联教官以及陈永熙带来的10名德国教官。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杨立仁由于有陈永熙的大力推荐担任了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主任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担任。黄埔军校第一期招收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辎重科。为了让黄埔军校快速踏上正轨陈永熙专门从四川军政大学调来了10名经过了一年半系统学习的相关专业学习的一期学员担任学员队长其中就包括杨立仁的弟弟杨立青。杨立仁、杨立青两兄弟虽然长得挺像,但性格迥异,杨立仁长期从事情报工作显得严谨、不苟言笑,杨立青则不然一年多的军校生活培养了他军人特有的坚毅爽朗的性格。

军校正式成立的同时招生工作也拉开了序幕,由于在黄埔军校筹备的时候,就在全国各大报刊登了招生广告,国民党和布尔什维克也积极推荐人才。一时间全国的有志青年都向广州云集,原计划1200人的招生计划不得不紧急扩大到1500人。还好在硬件建设时做了必要的预留,增加300人的大通铺也不是什么难事。

以陈永熙为招生委员会主任包括各部门政府主任和苏联教官、德国教官各一名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展开了忙碌而有序的工作。陈永熙参考四川军政大学的招生试题,设计了包括国策、数学、格物的三门试卷,当然数学和格物都比较简单都是简单算数、几何、和物理原理,就是如此不少招生委员都提出了异议,李济深说的最为直接说是现在中国现阶段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设几何和格物课程除了洋学生可能大部分考生都要得零蛋,陈永熙以几何对军用地图的图上作业很重要,格物是炮兵专业的基础为由保留了下来,不过这两门的成绩只作为参考不视为硬性指标。

到6月30日报名截至,一共有近10000名报考学员,体检合格的也有7000多人。7月2日笔试结束,一共录取了3000名考生参加面试。其中既有张灵甫等几个笔试接近满分的高等学府投笔从戎的学员,也有像陈赓等几个笔试成绩一般但是有行伍经历来投身革命的学员。

面试当然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同样体现出了各自的偏好,这里不是质疑招生委员们的道德操守,毕竟每个人对人才标准的认识都不尽相同,这和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比如李济深就偏爱个人的军事素质和坚韧,周恩来偏重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对革命的理解,陈永熙则喜欢想象力、创造力强的考生,当然后世的名将陈永熙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考生在面试时也是各有特色,陈赓进场时的一连串军姿让人一眼就看出他行伍多年,通过简单的询问陈赓向招生委员们展示了他良好的识图用图和战术能力对于刚刚年满二十的他算是难能可贵了,陈永熙不尽想到了杨立青考进四川军政大学时的情形。陈永熙转头对杨立仁说道:“你弟弟立青和这个陈赓很像啊!不过军事素质嘛,陈赓可比当初的立青强多了。”杨立仁笑道:“少帅,这个陈赓和你我一样出身军旅家庭,十五岁就进入湘军,比当初立青那小子从我家老爷子那里学那点皮毛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李济深在一旁听了笑道:“哦!新来的杨立青队长和立仁主任是兄弟,看来是打虎亲兄弟一对虎将啊!永熙校长听说你还有个弟弟永康什么时候给我们引见啊?”陈永熙笑答:“我弟弟永熙啊!比我小两岁,今年刚刚进入四川军政大学,要见他恐怕您要到四川才行啊!好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陈赓学员还等着呢!”陈赓这样的学员当然不能放过,委员会一致决定高分录取。另一个有特点的学员是胡连,他的笔试成绩中上,身体素质中上,面试给人的感觉就是狡猾,不拘于规则,拿德国教官来说他很有点德国将军隆美尔的影子。还有就是面试的最后一个也是笔试的第一名张灵甫,就读于北大的他有丰富的知识,超强的学习能力,也不发创造力,当然张灵甫这个身高187cm的西北汉子的身体也是相当不错的,陈永熙觉得恰当的培养会让张灵甫成为一个不逊于二战名将朱可夫的名将。还有像杜聿明、蒋先云、俞济时、左权以及曾经干过粤军上校旅长的范汉杰都有成为名将的潜力。陈永熙心里感叹到打出来的名将可都不是盖的。

面试结束1500名学员终于确定下来,但是学员分科上又成了问题。由于二战前步兵是名将的摇篮,所以录取的1500名学员中绝大多数报的志愿是步兵科。步兵科录取名额只有600名当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而且其他专业也需要优秀的学员。而分科就不是招生委员会说了算的了,还要征求教官们的意见。对于陈赓、张灵甫等优秀学员当然就会让各科目教官抢破头。特别是炮兵科和工兵科对学员的文化素质要求高。对数学、格物笔试成绩好的学生就像宝贝一样,于是陈赓、张灵甫等人就抢的厉害,不得已陈永熙把蒋先云、胡宗南、桂永清分给了炮兵科,俞济时、邱清泉、徐向前分给了工兵科,贺中寒、黄维分到了辎重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