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来仙往》第二章 今世缘(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仙来仙往读者交流群:119612610)

平家庶子满岁宴结束时,竟隐隐下起了小雨来,平正碎了口晦气,忙带人去内室查看平王氏的病情。先前怠慢全是面子问题,毕竟是夫妻十年了,再无感情,平正也是人心肉长,总还有的良心的。他于平王氏本就是恩爱,可惜就是为了子嗣之事,与平王氏起了争执,乃至冷落于她。

在现今的境况里,饶是你再贤惠淑德,无所出,那就是最大罪过,夫家盼得就是肚子隆起,早日听见婴孩的啼声。可惜平王氏没有如平家诸人的意,那么自当另论了。当地有句民谚:肚子瘪,鸡犬飞,意思就是说只要你肚子一日不争气,这家就鸡犬不宁,再无相安美好的日子。

这清白的天地,人性还是若是,即便临近福源泽地,还是难以脱逃凡世俗见的桎梏。即便是在蛮荒乱境,兽类也是寻得“兽”孙绕膝,何况人呼?但凡沾点实力的家族,无不是想早日抱得孩子,这也是一种世风了。

可是,平王氏无错呀,她恪尽妇道,没有丝毫差错,就是不能生养,便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实在是不公,平王氏在暗地里不知埋怨了多少,她建起神龛佛笼,也是为了便于祈祷,期望早日怀胎,得子以解苦海。平王氏日思夜想,心情苦闷,在心中淤积了怨念,心思不畅,自然容易得病。就在几日前,平王氏不堪重负,终于累到,平日伺候大***丫鬟也是势利眼,见主子失宠,也就懒得理睬。她本以为平王氏祛病如来时,很快就能好起来,没想到她这一病就是数天,丫鬟怕担待不起,急忙向管家禀报。管家原先是平王氏的家奴,随嫁过来的,在平王氏的照顾下,一路坐上了平家管家的位子。他也是感念旧主的恩情,但是他权责有限,只能坐看,无插手之能哇。

管家痛斥了那丫鬟,赶紧回禀平正,说起了平王氏的病情,稍稍添了点油,加了点醋,他这也是为了平王氏着想。平正倘若念及旧情,再加上平王氏的病体沉重,应该会去关心一下,即便得不到昔日旧爱,他平正也不能忒过绝情了。

果如管家所想,平正虽然表面镇静,可是毕竟是正房,不能太过火了。平正也想,这些年来,或许自己真是亏待了她,可谁叫……平正也是趋于无奈,家族的压力远比夫妻恩情来得大,平正只能选择了前者。

平正带着几个家奴,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平王氏的寝室,眼见平王氏躺在床上,面颊苍白,平日里鲜红的唇现在白得可怖,浑身有些微微的抽搐,妙目微合,黛眉一蹙,很是痛苦的神情。平正知她心里所累,忙上前紧握住平王氏冰冷的素手,这双手以前是何等的温暖,现在却是凉得扎人。

“快去,请卜医(一般妇人得病,都是请卜医的,卜医多为老者,可防难堪之事)了没?”平正询问管家。

管家答曰:“回主子,已经召过卜医林先生了,他老人家甫一搭上***脉象就连连摇头,说是凶相。”

“什么,林先生可还说了其他?”

“这……”

管家不敢说,这话说出来,一不吉利,二来也是不愿意叫主子听着。

“快说。”

平正的脸色登时就沉了下来,一改往日温文的神态,平正家风甚好,待人都是客客气气,对下人、奴仆亦是如此,绝无二例。管家来平府许久,还没有见过平正发过如此大的火呢,也不怠慢,赶紧回道:“林先生说怕奶奶熬不过明晚了,脉象紊乱,无活脉可见,他先是立下了几副药子,说是先吃着看,但他不保夫人万一。”

平正也是家学渊源的,先祖是依靠医术起家,虽是皮毛,但也是懂得的。虽然平正学医不精,但是简单的道理的医理他还是知晓的,林卜医是清水镇最出名的卜医了,方圆数十里再也寻不出第二人来。除非上得若祗霞山,请下仙山之仙人来(民间对于若祗霞山的人都呼之为仙人了,所谓少见多怪便是此理,平常之人以平生之力,绝难跨上若祗霞山半步,也难怪他们会有此想法了),否则平王氏真是难救了。平正也知道平王氏十有**是心病,急需心药,可是这一味“心药”要去哪里寻?

看到平王氏的气息一点一点微弱下去,平正心有戚戚然,实在不忍,他踱回床沿,紧握平王氏手。

平正有些懊悔了,看到平王氏胸腹越来越缓,他知道平王氏这是油尽灯枯了,数年的苦闷郁结终还是走到了尽头,只是这个结局不是平王氏所期待的,平正也是不愿意看到的。平正觉着平王氏的手愈来愈冷了,心胸起伏也不稳了,人体的诸般生命体征在平王氏的身上寻不见影子了。

就连管家也看得出,女主是走到了尽头了,这在管家看来,或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女主不用再受这般非人煎熬了。作为一个旁观者,管家看的很清楚,他见证了平王氏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冷落,如同打入禁宫一般。管家知道一个婴孩对于一个大门户来讲的重要地位,可是他没有想到平正如此决绝,竟为了肚子,几乎抛弃了平王氏这个不错的贤妻。管家没有少向主子平正进言,说是不能冷落了女主,可每每都是换来平正的横眉冷目,大声斥责。管家吃惊,也就三缄其口了,再无劝说了。

就在这时,二房也进来了,平正见其踱步而来,大惊,他怕两雌相见,平王氏再添堵,赶紧一把扯过二房,拉至角落,轻声道:“你来作甚,,莫不是来奚落于她,快些回去罢,免得她见着,恁地伤心。”

二房落落大方,她自来平家,自觉待大方不薄,她没有刻意与平王氏争风吃醋的,也是尽力劝慰夫家,好好待大姐。可是夫家不听己言,自己也为姊姊多次落泪,只是迫于无奈。两人的关系也是不错,见面问好,二房也算是尽了该尽的礼数。虽然平王氏不再掌内事,但是二房还是打心底里对这个大姐服气,见她日渐瘦削,心里也是难过。适才,听见了婢女议论,说是大奶奶时日无多了,她大惊之下,连忙过问,才知道大姐病重,已入膏肓了。

二房想,再怎么着,也得见她一面呐,也算她两人交情一场。她撇开平正,用一股正义声色道:“我没有做亏心之事,从无打击姊姊之举,再者,我们二人感情融洽,也算是难得。姐姐既然病重,来看看,也是常理,妾身有哪里不对?”

平正一时语塞,不知以何为对,也就任由二房为之了。他也知道两人相处还算融合,这是天大之幸,平常大房于二房最是难调和,可是自己这两位倒是融合,没有叫自己为难过。可是,眼看平王氏就要离去,平正想来,又是一番心酸。

“姊姊,妾身来看你来了。”

二房手触及平王氏的手时,缩了一下,姐姐这手,冷得出奇。这也难怪了,受了这么多的罪和苦难,甭说是手了,就是心也冷下来了。

平王氏见到二房,没有丝毫的躁动,反倒平静不少,她微启白惨惨的唇,似是要说些什么,二房知她有话要与自己说,把耳朵贴近,靠了上去,想要听听这陌路妇人的最后之言。可是,平王氏连把话语说清楚的力气都没了,话全部堵在了胸口,就是说不出来,看到她焦急的样子,平正急了,不要一口气没上来,就……

他急忙上前,轻抚平王氏胸腹,柔声道:“不急,把气顺了再讲,先别说话。”

二房也劝道:“姊姊莫急,有话请且慢慢讲来,我与夫君都在,你且宽心,调养要紧。”

平王氏知道自己是说不出话来,可是唯有一桩心事未了,她也是知道自己已近黄泉了。她反倒欢欣,自己这苦日子总算是有个出头了,再也不用为那么多烦心事劳心费神了。可是,她心中始终有一遗憾,就是未能留下子嗣,她到不在乎为平家留后,可是自己一世人生,就这么了结了,忒是冤枉,留下一脉,也算是自己的延后,不枉来人世这一遭啊。平王氏心里那个疼啊,谁又知道呢。寒泪涌出眼眶,顺着惨白的脸颊,流入了肉里去了,流到了心里去了,心里的怨念夹着血泪,使得平王氏的心事再难平复,胸腹一起一伏,样子很是恐怖。平正和二房吓坏了,平正上前掐住平王氏的人中,以期能止住平王氏的不平。

也就在这时,管家匆忙来报,平正哪里还有心思听管家汇报,大声道:“有话快讲,有屁快放。”

“门外有个道人,说是能医治夫人之疾,老奴见他有些本事,所以来跟主子说一声。”

平正正愁找不到圣手呢,也应了那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虽然平正也不期望这道人真能把平王氏瞧好了,但是权当死马了,他大喜过望,连忙叫管家把那人迎过来,还吩咐摆宴,诊治后,他要宴请这位“救命”之人。

那位道人进的来,平正细巧之下,那人青须赤发,全不似平常道人打扮,他见过有道人来自家布道的,那样的都是白发白首,手执拂尘,面若重器,一派仙风道骨。可是再见此人,全无道士模样,衣衫褴褛,脚穿破鞋,一柄拂尘破旧不堪。而且胡须拉杂,全无道派长者之风。虽有怀疑,但是现在,也无他法了。

“尊长请了。”

“贫道还礼了。”

“内子身染沉疴,还请尊长妙手……”

道士推开平正,径直来到床边,拿出平王氏的手,搭上,细细把脉起来。少顷,道士起身,做祝贺状,“大喜,大喜呀,祝贺主家,有一桩天大的喜事。”

平正不解,道:“这喜从何来?”

“夫人乃是喜脉之症,而且据老朽所察,夫人怀胎已过半载,胎气正,定是男婴无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