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秦始皇(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秦始皇应该是一个豁达大度,任人唯贤,求才若渴的贤明君主才是。而且终秦始皇一世,我们也必须承认他都基本上是一个能听取正确意见的帝王。只是因为性格的问题,他没有象刘邦、刘备和李世民那样说出很多温暖而肉麻的话来,所以历史忽略了他其实是一个信任臣下,优待臣下的君主。之所以有司马迁这样的矛盾记述,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先,作为一个还算严谨求实的大史家,司马迁不得不把客观事实记下来;

其次,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天下儒生,而司马迁所在的汉武帝时期因为“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独霸政坛,自然要狠狠的打击秦始皇这个“敌对分子”;

第三,秦始皇扫平六国,又以严刑峻法治国,既得罪了六国的遗老遗少们,老百姓的口碑也不好。而且汉之江山实取之于秦,为了说明汉祚的正统和正当,抹黑秦始皇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又由于秦始皇在历史上以暴君而闻名,加上李斯后来晚节不保,终导致“千古一帝”与“千古一相”这对堪称万世楷模的君臣关系被淹没于简牍故纸之中。

我们再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尉缭要逃离秦国的原因。按理来说尉缭和李斯一样大老远从魏国跑到秦国来,不就是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吗。现在秦王对其言听计从,以国士待之,他应该很满足,不应该还要逃跑的。

我想这里面应该有两个原因:

先,尉缭可能是儒家的人,他虽然觉得秦国有统一天下的实力,但他希望秦始皇能够以儒家的方针政策来治理国家。可是秦始皇始终都是法家的拥趸,而儒家的“仁”总是对法家的严刑峻法很不感冒(这一点从尉缭评价秦始皇的那段话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他觉得即使能成就功业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因此决定离开,由此也可以看出尉缭既是一个慕富贵求功名的人,但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其次,尉缭是一个有大才的人,但是他到了咸阳以后,发现一个人比他更有才华,那就是李斯。一山不能容二虎,而且李斯又是法家的人,很对秦始皇的胃口,要想在秦国超越他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使得他很是怅然若失,所以决定离开。

当然这都是个人的推论,当不得真的,呵呵。不过从秦始皇对尉缭的态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冲突和矛盾―至少秦始皇看来是如此。

还是回到李斯。

其实李斯是个很幸运的人,他来到秦国谋前程,几乎很是顺利。起点很高,一开始就到了国务院,又得到总理的赏识。而且很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和秦国的最高统治者嬴政拉上了关系。从李斯顺利发迹的事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点:

先,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有真本领―打铁还得自身硬。吕不韦和嬴政可都是千年难遇的不世奇才啊,要征服他们自然得有真才实学;

其次,一定要有志气,而且还要很主动,这一点大家看看李斯列传就清楚了;

第三,要有眼光,当年吕不韦门客三千,估计想弃吕不韦而投靠嬴政的人比较少吧。可李斯就这么做了,可见他是很有眼光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