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风北望》辉煌、可爱的宋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源自网络,让我们来了解盛世的另一面……】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魏晋、两宋是最辉煌的时代,陈寅恪认为“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邓广铭也说宋代最高统治者“对于儒释道三家无所轻重于其间,对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领域的各个流派,也一概采取宽松态度”。宋代文人享受并利用这种自由和宽松,他们博览群书,通经达古而不盲从,蓄多积厚而不拘泥,敢于怀疑经典,标新立异,在思想和学术方面也表现出一种进取和创新精神,并且卓有建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学家卡特(T.F.Carter,1882—1925)在著名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中对宋朝赞美不已,“宋代是一个成长烂熟的时期。代抒情诗而起的为渊博的散文、历史编集的巨著、关于自然科学与政治经济科学的著作;就其特色与性质言,除了希腊有一个时期可与媲美外,都非中国其他时期或西方所能梦想得到的。哲学的思考代替了宗教的信仰,当时所产生的位大思想体系(理学),支配着中国直到令日(民国)。在艺术方面,旧日崇高的传统继续发扬,以至于尽善尽美;现存最伟大最优美的绘画,都是宋代传流到今的作品。”

美国著名学者汤因比(AmoldJ.Toynbee,1889—1975)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感慨:“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也强烈地为中国(宋朝)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而这些领土又从未纳入过中华帝国的版图。因而,中华帝国的收缩由于中国文明的扩张而得到了补偿。不仅在中华帝国周边兴起的国家如此,在朝鲜和日本也是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在生前最后一书《中国新史》第四章的标题就是“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他这样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二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费正清在与美国历史学家赖肖尔(EdwinO.Reischauer,1910—1990)在合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这样说道:“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享誉世界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1913—2004)在名著《全球通史》中把宋朝称为“黄金时代”,目前汉译《全球通史》第十六章三节的标题“宋朝的黄金时代”这个翻译是不对的,应该是“黄金时代的宋朝”。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评价宋朝:“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历史学家黄仁宇(RayHuang,1***—2000)在《中国大历史》中感叹:“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球宋史领域的顶尖专家刘子健(JamesT.C.Liu,1919—1993)与美国学者彼得·戈拉斯(Peterj.Golas)在《宋代中国的变化:改革还是革新》中这样说道:“宋朝领导了一次爆炸性的经济与技术革命,这一剧烈变革提高了社会每一分子的生活质量。”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史景迁(JonathanD.Spence,1936~)在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刊登文章,这样评价宋朝:“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宋朝的首都在东京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达百万,是世界最先进最繁荣最庞大的城市。”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研究及历史学教授汉学家伊佩霞(PatriciaBuckleyEbrey,1947~)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一书中说:“在11、12、13世纪,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在11世纪,欧洲当然已经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阴影,但是其经济复兴远远无法同中国相比。在13世纪末,当马可·波罗游经亚洲时,就农业生产率、手工业技术、商业组织的复杂性、城市化程度或生活水平而言,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和他经过的任何欧亚国家都无法同中国相比……商业革命取决于发展完善的运输体系……马可·波罗在13世纪末撰写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惊讶于长江中繁忙的航运业:‘我告诉你,这条江很长,流经很多地区,两岸有很多城市。就河运总量和总值来说,长江超过基督教世界中所有江河的总和外加海洋。’”曾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的美国著名汉学家罗兹·墨菲(MurpheyRhoads,1950~)也认为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在《亚洲史》中她这样评价宋朝:“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HenriPirenne,1862—1935年)在《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中指出:“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中世纪国际贸易的商品就可以看出:工艺品远远少于农产品和食品、香料、酒类、谷物、盐、鱼、羊毛。而这些相对有限的手工业品的主要供给者就是中国。宋朝在各方面的优势,有力地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Dr.JosephNeedham,1900一1995)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指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十二章的一个小章节的题目是“宋代理学和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李约瑟再次指出:“在这里值得再一次强调宋代确实是中国本土的科学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还说道:“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颠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Gernet,1921~)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感慨:“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这些印刷与宋代的文本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材料,证明极度的学习热情恰是12和13世纪中国人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这个时期所占据的重要性绝不下于文艺复兴时期之于西方的历史。”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1926~)在《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认为:“中国从汉到唐,人均产值均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宋代是一个发展的高峰,人均产值增长了1/3。从十四世纪到十一世纪,极有可能又降了下来。假定欧洲和中国公元一世纪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到了宋朝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欧洲已大大落后于中国的水平了……一般认为宋朝是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时期,而在宋以后的五百年里,主要特征是横向发展。”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1929~)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麦克尼尔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日本学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加藤繁(1880—1946)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这样赞美宋朝:“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这种变化,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强烈起来的缘故。”

日本近代史学泰斗和田清(1890—1963)对宋朝文明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中国史概说》一书中认为:“唐代汉民族的发展并不像外表上显示得那样强大,相反地,宋代汉民族的发达,其健全的程度却超出一般人想象以上。”

日本著名汉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宫崎市定在《中国史》中说:“号称世界三大发明的火药、罗盘、活字印刷的使用在宋代已经普遍化。在文学经济上呼应古代的复兴,而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已经臻于世界的最高水平。宋代的文化在当时的世界中,恐怕与任何地区相比都是能以先进性而自豪的优秀文化。”宫崎市定在《宋代的石炭与铁》还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到了文艺复兴,欧洲就走在中国前面了。”

日本科学史界泰斗薮内清(1906—2000)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文化方面,在古文复兴的同时,口语文学也兴盛起来;印刷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发行的书籍不仅仅是儒教经典,还有历史书、诗文集等。在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科学书籍的出版发行。可以说,自古以来没有像北宋皇帝那样重视医学的。……总之,在这个文化发达的历史潮流中,有许多惊人的成就。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近代相比。”

日本学者西岛定生(1919—1998)在《东亚世界的形成》中指出:“宋钱不只流通于国内,在‘东亚世界’各地也作为其市场圈的通货而流通着,并进而越过南海地区到达非洲沿岸。此事有各地的出土材料可为证明。另一方面,宋朝开始大量印刷书籍,经史等书籍透过商业交易而行销于各地。由于这个王朝的精神文化活动很昌盛,有所谓的宋学或者史学等,所以这些书籍循由这个途径而扩大流传,自不待言。其实,不仅精神文化,如前所述之陶瓷器等优秀的物质文化,也随着商业交易的波纹而传达各地,其技术的传播使辽、高丽及日本的陶瓷器制造日渐发达。宋朝的佛教传至高丽、日本,在日本促进了镰仓的新佛教。南宋的朱子学传至朝鲜,其后成为李朝的国学。镰仓末期传至日本,又成为日本朱子学的基石。经过这些变化,“东亚世界”成为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依然不外是由于中国王朝存在的缘故。”

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沟口雄三(1932~)在《中国的思想》中这样评价宋朝:“在经济上,货币经济大步推进,工商业与城市发达,铁制农具造价低廉、大量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外贸易也盛极一时。在文化上,这一时代书籍印刷开始普及,11世纪中叶更发明了活版印刷;由于煤与焦炭的普遍使用,制陶业兴盛起来,生产出精美的陶磁器;茶器的普及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还有发射火药的筒型器械的发明、指南针的使用等,在对外活动与知识分子、平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新变化。”

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史学家内藤湖南(1866—1934)提出“宋代近世说”,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而且指出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早熟的国家”。

法国学者、著名汉学家、国际宋史研究的开创者白乐日(EtienneBalazs,1905—1963)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亚洲前研究协会主席、美国著名汉学家罗兹·墨菲(亚洲史):

……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后来的世世代代中国历史学家批判它,是因为它未能顶住异族入侵而终于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垮。但宋朝却从960年存在到1279年,长于约300年的(中国)平均朝代寿命。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宋王朝明智地专心于长城以南汉族中国人居留的高生产力核心地区,甚至用礼物签订一项停战协定,承认异族政权对今北京地区的控制,用类似协定让另一个异族控制西北干旱的甘肃。这些协定并不造成实际损失,而中国在宋朝的惊人兴旺与它放弃建立较大帝国的野心有很大关系。保留在中国统治下的地域仍与除去俄罗斯以外的整个欧洲一样大,加上它拥有的1亿人口,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在11世纪生产的铁、钢和其他金属制品,可能比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生产的还多。用煤进行冶炼和取暖也比欧洲早7个多世纪。开封的地理位置比长安更有利于行政管理,更容易从长江流域及南方运来物资。宋朝的军队是强大而机动的,配备有铁和钢制的武器。……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是一个政治清平、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期票、信用证以及官方大量发行的纸币适应了商业的发展。政府官员印刷发放小册子来推行改进的农业技术——灌溉、施肥、精巧的新式金属工具和最早的极其以及改良的作物新品种。经常得到城市富商和宋朝廷赞助的绘画有了光辉的进步,低廉印刷术的推广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小说和故事书激增……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南宋时代

由于与经过西北的贸易路线隔绝,南宋开始认真开辟通向东南亚和印度的海上航线。中国商人的永久性居留地在许多东南亚贸易中心建立,杭州以南的中国东南沿海港口繁荣起来,出现了大量外国居民……海上贸易的税收提供了政府岁入的五分之一,这样高的比例是过去闻所未闻的。航海用的船舶在大小和设计上都有了惊人进展,有些船除了货物外还能运载600多人,比近代以前世界任何地方的船都大。这些船采用了多重桅、分隔密封舱(其他地方很久以后才知道)和同样重要的船尾舵,后者代替了难操纵又经不起海上风浪的摇橹。在所有这些方面,宋代的船都超前于当代西方船舶许多世纪。讽刺的是,很久以后的欧洲人却用中国人最先发明的罗盘、多重桅和船尾舵——当然还得加上黑色火药——成功地远航到亚洲,并用中国人发明的纸记录他们的征服和利润。

在国内方面,商业和城市化也有很大发展……城市数量剧增,首次出现了好几座与首都同样大或更大的城市和很多较小的城市。苏州和福州各有人口超过百万,而在这两座城市之间300英里的地段上,就有6座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由运河及通航河道形成的巨大水路交通网,未居住着越来越多人口的一系列大小城市服务。新的首都杭州因兼有大量行政只能,其人口达到150万,比当时世界上任何城市都大……

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南宋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代,甚至可以说它已经迈出了现代科学发展的第一步。哲学家朱熹是所谓的新儒教的奠基人,他在很多方面有点像达芬奇,除哲学外,他对许多实用科目感兴趣而且十分内行……比如,朱熹的日记记录了他观察到比当前海平面高得多的地方的岩层中含有海产品的化石。他与达芬奇一样,但比后者早了3个世纪,作出了正确的推论,并写下了关于地壳隆起的地质学理论的首次陈述。……

在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方面,南宋在以前的基础上迅速研制出大量新式工具和机器:用于耕种和脱粒;用于提水;用于纺织纤维;以及用于绞盘、斜面、河闸和改进水陆运载工具牵引性能等等。水钟及碾磨粮食和完成某些制造功能的水力磨坊也广泛使用。所有这一切很像18世纪工业化序幕到来之时的欧洲:商业化、城市化、市俗化、扩大的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增长的需求。因此,发明新机器和改进其他手段,就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既关键又刺激的措施。

这些进展有可能导致中国发生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并给世界带来它应有的一切深远影响吗?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蒙古人的进犯把这一切都打断了,而以后各个朝代又不可能全面重复宋朝的模式。近代欧洲前期的伟大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亨利·托尼曾警告我们不要“用把已得胜的势力硬拖到前台和把被吞没的势力猛推到幕后的方法来造成一种(历史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性的表象”。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