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血青春》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 血 青 春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唐家胜著

前 言

想要写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最早的萌动源于孩提时代爷爷所讲的一段往事。

当时,作为小商贩的爷爷到昆明买货,忽然警报声大作。于是慌忙到屋檐下躲避,听到几声巨响,看到不远处火光冲天。接着,看到一架飞机俯冲下来,飞机上的鲜红太阳印记依稀可见。一阵清脆的“哒哒”声过后,飞机冲天而去。爷爷亲眼看到在对面屋檐下躲避的几个人身上出现了窟窿,鲜血直往外喷,人直挺挺的就倒了下去……。爷爷幸免于难,后以九十高龄而寿终。而那是爷爷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记忆。

后来,又听说了南京大屠杀,看到了照片上那一层层密密麻麻堆放的白骨头颅,那普遍张大的嘴巴,似乎还在喊叫,让我感到一阵阵的窒息。

婚后,曾听妻子老家腾冲的长辈们说起过那年月的事。当时,日军占领腾冲县界头乡后一把火把小镇烧成了一片灰烬。妻子的大舅公被日军割去了一只耳朵。又到界头小学看到了那口用美军“飞虎队”飞机零件做成的钟。仅腾冲一地,被杀者即达一万三千余人。

然而,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对腾冲国觞墓园的参观。

沿长长的石级而上,看到一座巨大的牌坊。正中是蒋介石书写的“碧血千秋”题词,两旁是于右任、李根源等人的题词。后山苍松翠柏中,沿石级扶摇直上,在一个宽大的台阶上,矗立着抗日阵亡将士记念碑。碑文记录了收复腾冲之战的经过。为了收复腾冲城,九千余中**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在两旁山坡上,可看见密密麻麻的墓碑。这里,安息着三千多阵亡将士的英灵。我似乎又看到了勇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杀的场景。山风吹来,似乎又听到了他们喊杀的声音。他们,正是支撑我中华民族不亡的脊梁,使我们的民族血脉得以延续。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两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后人,将永远记住他们。

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所有的中国人都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共赴国难。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他们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浴血搏杀,血洒疆场,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自由之歌。这其中就有众多的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又想起了中国古代先哲孟子的一句话:威武不能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正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所在。

居安思危,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古之明训。百年来的耻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目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亡魂仍在否认历史,美化侵略,这不能不让人警惕。

对于历史,我不敢过多的妄言。但我想应该有人记住这一切,这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怀着这份崇敬,经过两年多的笔耕,就有了这部小说。

作者题外话:我是对抗战历史非常感兴趣的铁杆分子,喜爱阅读关于抗战的各类书籍,对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先辈们钦佩不已。我是云南人,每年都到腾冲国殇墓园祭奠抗日英烈。我想,这会成为我一生都要做的一件事。

冲动之余,非常想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于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创作了这部反映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的抗战小说,它倾注了我的全部心血。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鲜明,可读性较强。衷心希望和我一样的广大抗战迷能喜欢,给予更多的点击。今后我也会加倍努力,给大家奉献更加精彩的抗战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