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一统华夏》第十九章 是谁中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日夜三更时分,虞翻只留一名都尉及数百人负责防守余姚,虞翻对那名都尉吩咐一番,便带其他人马偷偷绕过曹性、成廉大营,向山阴城东门杀来。

守卫东门的正是张辽,张辽看虞翻大军杀来,连忙命人守住大营,双方在营门僵持起来。

城上王朗见虞翻杀到,亲自带一万人马杀出城来,张辽军抵挡不住败了下去。王朗见计已得逞,就要追赶,虞翻却拦住王朗与他一番说词,王朗听后连连点头。

张辽败退后,得知道王朗与虞翻已经合兵,正中自己与程昱之计,也不耽误,带大军与程昱等人会合,杀奔余姚。

张辽与程昱带人来到余姚会合曹性、成廉,连夜攻城,城上在那名都尉的带领下顽强防守,但是张辽大军不愧是精锐之师,硬是在不到一个时辰将余姚攻下,那名都尉带着残存之人,弃城逃跑。

张辽与程昱带大军及粮草辎重进城后,马上吩咐加强防御,刚布置完防御,王朗军万余人就杀了过来。

但是王朗军前来由于仓促,并没有攻城器械,无奈之下也只能在城外扎营,赶造攻城器械,张辽与程昱趁此机会,抚恤百姓,赈济灾民,城中百姓顿时心生感激。

张辽与程昱见安抚百姓已必,也不待王朗攻城,吩咐龚都带三千人马严守余姚,将城外抢收的粮食押运进城市,便与曹性、成廉带大队人马杀出城去,王朗大军在城外正要攻城,见城内杀出张辽大军,连忙迎战,可是王朗的大军多是收编来的盗贼,训练时日尚短,素质不高,被张辽等人轻易击败,死伤过半,仓皇向山阴逃窜。

张辽命曹性、成廉带骑兵先杀回山阴,见机行事。

曹性、成廉来到山阴城中却发现山阴城无兵把守,顺利的占据了山阴。

王朗军逃到山阴城下,见城池已被占领,慌忙逃跑,却被张辽大军在后追上,团团围住,曹性、成廉也带骑兵杀出城来,王朗军被杀的大败,只逃出了数十骑,俘虏了三千余人,王朗亦被活捉。

张辽、程昱吩咐将围困山阴所抢收的粮食运进城中,赈济百姓,曹性、成廉连连称赞张辽、程昱计策高明,程昱心知王朗为人定是高傲,便命人先关他三天,在做理会。

张辽、程昱看山阴城、余姚城高墙厚,且驻扎重兵,不容易攻破,在得知城中缺粮后,二人商议后决定趁此时正是庄稼成熟之际,先用计收割城外的粮食。

便派龚都带三千人马与当地百姓共同收割粮食,并许诺收割后的粮食除大军必要的用度,其余的都发放给百姓。

为了协助曹性、成廉二人收割粮食,先派三千人马前去收割粮食,在频繁调动大军白天绕城而过,夜晚偷偷返回,迷惑王朗。

王朗却也精明,仔细观察张辽大营后发现张辽大营并没有增加人马,他认为是张辽诱惑其出城交战,因此严令不许出城。

他确实想到张辽军会去收割粮食,虽然收割的粮食士族的居多,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百姓的,他考虑到童宇历来善待百姓,所以他认为童宇不可能去抢收粮食。

虞翻考虑的却比王朗周全,出城时虽然被曹性、成廉二人斩杀了数百人,但是却看到了百姓已将粮食基本收割完,其中还搀杂着张辽军不少人也在收割粮食。

王朗接到虞翻书信后,心中也是恼火,他现在本就缺少粮食,若被张辽军在把粮食夺去,自己必然因缺粮食无法守住城池,决定与虞翻里应外和,击败张辽大军夺取粮食。

虞翻为人谨慎,颇有谋略,他派出送信之人后,又派了数名亲随乔装跟随,亲随回报送信之人已被张辽擒获后,心中也是焦急,但是送信之人却在第二天返回了,他觉得其中定有阴谋。

王朗约他带三千人马前去与之共同击败张辽大军,他感觉书信不能有假,但张辽必然有阴谋。

心中一番计较,终于想出了一个计谋,便命人准备前去与王朗合兵攻击张了在山阴的大军,同时派数名亲信前去吴郡和句章。

一切都按王朗所预料,击败张辽军后,王朗就要追赶,虞翻却拦住了王朗,对王朗说张辽军已经收割完粮食,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带大军取吴郡,他已经派人联系家族。

句章城已经被盗贼张雅、詹强霸占,二人知道王朗迟早会派虞翻前来剿灭自己,自己绝非虞翻对手,便有归顺之意。

这日虞翻派人前来,对二人一番说词,二人听后却是大喜,连忙制作王朗大旗,并摆下宴席,殷勤的招待虞翻的亲信。

到了约定时间,虞翻的亲信带张雅、詹强及其手下的万余盗贼前去围攻余姚,

虞翻的亲信冒充王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来到余姚后,三人却是呆住了,他们过于匆忙,没带攻城器械,便马上吩咐人制作。

刚制作完攻城器械,张辽大军却杀了出来,三人慌忙指挥迎战,但是这些盗贼哪是张辽军的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

逃到山阴时,被张辽等人击败,虞翻的亲信被俘虏,张雅、詹强在数十人的保护下,杀出重围去寻找王朗和虞翻。

王朗听取虞翻的建议,也不追赶张辽等人,而是一路隐蔽的向吴郡前进。

童宇等人出征后,藏霸与陈纪带一万人马守卫三郡,陈纪为人谋略虽不是很强,但是内政却是奇才,看童宇等人已经出征,此时却是收成之时,便安排百姓及士卒收割粮食。

军屯之粮收割后,陈纪却吩咐安置在丹阳,百姓之粮按童宇的免除赋税三年都归其个人,陈纪为拉拢人心,还派士卒帮助百姓收割。

士卒赋税方面,丹阳和庐江的士族都很配合,吴郡本有四大家虞、魏、顾、陆,顾家少家主顾雍在华歆来到吴郡后敬佩华歆为人,与之相交甚密。

在华歆的引见下认识了同为士族大家的荀?、丁准和程凯,被三人分发土地给百姓,并在收成后只抽去两成感到震惊,不可思意。

顾雍虽然围及弱冠,但是其为人颇有才华,感觉震惊后,反而与三人经常接触,

到了收获季节,顾雍看着三家百姓所收获的粮食亩产量,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三人变得异常尊重,并虚心向三人请教,三人也是有问必答。

而虞、魏、陆三家却与顾家不同,他们甚少与华歆来往,华歆到任后,他们也与以往一样不纳赋税,华歆禀报童宇欲对三家采取措施,童宇却考虑将来自己要在江东立足,不好过多得罪,暂时放过了三家,三家以为自己在江东的势力华歆不敢招惹。

今年依旧不交纳赋税,陈纪很是恼怒,便带三千人马前来吴郡,藏霸本欲同来,但是陈纪却已粮草都在丹阳,怕有闪失拒绝了藏霸的好意。

藏霸闻听陈纪所言,觉得有理,担心陈纪安全,派飞狼骑一千人与陈纪同去。

陈纪来到吴郡后清点了军屯的粮草和顾家所交,便向虞、魏、陆三家征集,但是三家已各种借口推脱,陈纪非常气愤,决定带两千人马前陆家硬征,若敢反抗立刻诛杀,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陈纪欲去强征陆家粮食的消息一日间传遍了吴县,百姓无不拭目以待,期望能收取陆家赋税。

陆家却召集了虞、魏、顾三家前来商议,虞、魏、两家主张集合部曲,与陈纪做对,或趁势杀了陈纪给童宇点颜色。

顾雍之父顾弘却是主张按规定交纳,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但双方发生争执,会伤及无辜。

陆家家主陆俊闻听后大怒,出言辱骂顾弘胆小怕事,假仁假义,虞、魏、两家也对顾弘百般辱骂,顾弘无奈之下,愤然离开陆家。

陆、顾两家本是姻亲,陆俊的妻子是顾弘的叔伯妹妹,但是顾弘走后,虞、魏、两家却对陆俊百般挑拨,搬弄是非,说顾家的不是。

陆俊恼怒之下,让自己的的妻子回顾家劝说四家联合对抗陈纪,可是陆俊的妻子顾氏却异常贤惠,知道轻重,劝陆俊不要与陈纪对抗,陈纪代表的是童宇,若得罪了陈纪,童宇一但回兵吴郡,家族必然遭殃。

陆俊听后异常恼怒,与顾氏争吵一顿,继续和虞、魏两家商议对策。

顾雍得知陈纪要强行征收三家的赋税,担心会引起大的争端,来劝说陈纪,但是陈纪认为要想让百姓信服,必须是士族带头交纳赋税,否则百姓必然对童宇失去信心,一但百姓背离童宇,后果不堪设想。

顾雍听陈纪所言觉得有道理,扬州历任刺史、太守及其他官员都与士族相互勾结,鱼肉百姓,因此在盗贼来犯时候,百姓都不出力,多有被盗贼杀害的事发生。

而士族又多与盗贼勾结,残害百姓,因此百姓痛恨士族,可是真的强行征收,必然引起争斗,三家的实力也不容下觎。

顾雍善意的提醒了陈纪,陈纪却有自己的想法,告诉顾雍不必担心,他自有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