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历新朝》第一章韬光养晦第十节 御膳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十节御膳房

北京紫禁城慈宁宫

“儿臣给母后请安了!”林洲来到慈宁宫宫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老婆皇后王喜姐在跟太后说话呢,他不知道怎么这么早皇后也来了。.林洲在给太后请安的同时用眼睛斜着看了王喜姐一眼,正好跟她的目光碰到了一起。只见到皇后的两腮红彤彤的,是那么的娇艳无比,不免的看的有点儿痴了,甚至于连太后让他起来的话都没有听到。

“快起来吧,地上挺凉的!”不得已皇后娘娘又加重了语气说了一遍。

“哦!”如同大梦初醒般,林洲终于从对自己老婆的迷情中挣脱了出来。

“哀家听皇后说皇上今天有事情要请旨,是吗?”

“嗯,是的,儿臣想削减御膳的种类。孩儿每餐的御膳品种不可谓不多,有点儿浪费了。吃不完不说,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所以孩儿想减少一半的种类,还请母后能够应允?”

听到这话太后和皇后都纳闷了,只是对皇帝话中的“营养过剩”四个字比较迷惑,不知是什么意思。减少御膳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浪费和节约开支这些都还好了解,这因为“营养过剩”而减少御膳就有点不知所云了,也不知皇帝从何处弄来的这个新词。

“皇上,这营养过剩是什么意思?”皇后王喜姐很是好奇的问。

林洲听到后心里暗叫一声“糟糕”自己一不小心把后世的专业名词给整了出来,该如何去解释呢?突然就灵光一现忙解释道:“就是吃得太油腻了,我们每天只要补充部分的肉食就足够所需了,如果多吃了就容易长得很胖。这超出身体需要的部分食物就属于营养过剩了。”林洲不得不开始忽悠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皇上现在已经大婚了,按祖制是可以有内宫的执政权的。至于国家大事吗,还是多倚赖与内阁,遇有大事要多与内阁相商。内阁首辅张先生公忠体国是一能臣,还望皇上能多多的向张先生学习治国之道,以重振太祖皇帝的文治武功。”李太后很平静的说着,她的意思林洲也听得明白了,太后是要把内宫的权利交给自己了。

林洲的心里还是很敬佩自己的这个便宜老娘的,作为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面对着巨大的权力诱惑,李太后也没有像其他的掌权者那样贪恋权势,在万历皇帝成年后就把大权交给了皇帝。卸权之后就幽居在宫中礼佛向善不再过问政事,即使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导致民不聊生、灾变迭起,国家内忧外患,根基日空,也没有干涉过。自己只是寄情宗教,儿子就随他去了。

“多谢母后的支持,儿臣谢过母亲!”说完并跪下给李太后磕了三个响头。其中有几分的尊敬,几分的感激糅合在其中。

李太后看见跪在地上的皇帝,心里很安慰。自己辛辛苦苦的执掌国权七年了,为的还不是这大明的国祚,这天下的百姓和眼前的皇帝吗?现在皇帝也长大了,结婚了是该把权力移交给天子了。自己也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对得起宗庙社稷。“皇上快起来吧,打今个起这紫禁城几万人的命运就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了,万望皇上能够体恤这些奴才们。”

紫禁城养心殿御膳房

因为宫中的御膳房有很多,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一提起御膳房好像感觉皇宫中的御膳房只有一个似的。其实在紫禁城中到底有多少个御膳房尚无准确统计的数字。宫廷“御膳房”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的组成部分,分布于这座皇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都有各自的膳房。仅后妃们差不多就有八个等级,她们的常例饭费,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份例越低,膳房越小,菜点越少,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在这众多的膳房中,最大的是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故宫内的御膳房有两处:一处是在景运门外(现在的珍宝馆南面),叫“外御膳房”,又叫“御菜膳房”。“御菜膳房”不但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另一处在“养心殿”侧,叫“内御膳房”,又称“养心殿御膳房”,无数珍馐异馔都出于这里。

究竟有多少人在为帝王的吃喝服务呢?没有人能拿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据史料记载,“养心殿御膳房”设有:庖长2人,副庖长2人,庖人27人,领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应长20人,承应人44人,催长2人,领催6人,三旗厨役57人,招募厨役10人,夫役30人,这部分人为“承应膳差人”。还有众多“司膳太监”,其名目和数额也十分可观;七品执守侍总管太监100人,抬水差使太监10人,专司上用膳馐,各官馔品及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此外,还有“额外招募厨役”多人,如某王府、某大臣或饭庄所制菜点,一旦为帝后所赏识,即招其厨入宫。如清朝末年,一个卖芸豆卷的小贩,因其所做芸豆卷得到慈禧的赏识,便被招进宫来,专为她制作此品。这种厨役,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而实际上,有的人每年仅做一二次菜点,有的甚至从未传制一菜一点。除了众多的厨役、司膳太监之外,还有一些专门为皇帝研究吃喝的御医。他们为了迎合帝王的口味,千方百计搜寻食物奇谱。如太医官忽思慧,仅在《饮膳正要》一书中,就向皇帝呈献“聚珍异馔”和“诸般汤煎”的食谱150个,“神仙服饵”23种,“食疗诸病”61种。

由此可见在紫禁城中,专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的人员可能就要超过一千两百人之多。这绝对是一个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的部门了。而且“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平日皇帝最普通的一顿饭也要上20左右品菜,也不知道皇帝最终能够吃到几个菜来。

林洲从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后,又去了坤宁宫给仁圣皇太后陈氏请安。还是要先到御膳房那边去实地的考察一下才能去做合理的计划啊,于是林洲在一帮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向乾清宫的御膳房杀去。

林洲一行离养心殿的御膳房还有一段距离就看见那里已经站满了人,大约有两百来人。

只听见一声整齐的山呼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很是响亮,倒是下了林洲一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来御膳房看一看,也没有通知什么人,而这些的人好像是预先知道的一样,竟然摆出了这么大的排场来欢迎自己。看来在这皇宫中,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别人的注视之下啊。这到底是皇帝的悲哀还是皇帝的荣幸呢?林洲心里充满了一种无力的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监视着,如何能让人的心里感到舒服。也许作为一个人上之人,生来就是如此的吧。

“都平身吧!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要在朕的面前出现了。”林洲的心里有了一丝的不快,说出的语气也是让那些管事的太监们有一点的畏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招来一顿无妄之灾,在这些人的心里面眼前的皇帝可不是什么易于的主。(以前的万历皇帝可是一个很混账的皇帝,经常地拿一些太监宫女来虐待的,而且还乐此不疲。)

各个管事都把自己的手下人带走了,不一会儿整个场面上只有几个庖长、领班拜唐阿等人了。现在的养心殿御领班拜唐阿膳房的管事是一个叫做张兴的首领太监,年纪大约有三十多岁了,听说进宫已有近二十年了。

“万岁爷,现在养心殿御膳房的各位管事和司膳总管都在这里了。恭请万岁圣安!”然后又一一的介绍了旁边站的几个手下人来。

“这是专做山东菜的领班拜唐阿赵生,他善做山东菜。皇上最爱吃的九转大肠就是出自赵生之手的。”

林洲看见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高约七尺,眉尖眼阔,长得有点儿用现代的人的话说就是很有魅力的。可能是长期从事厨师的职业使得赵生的身材很是发福的,这也许就是厨师这个行业的一个通病吧。

张兴接着又介绍了其他的几个主厨的情况和擅长手艺菜式。其中有擅长烹制淮扬菜的赵一新,擅做徽菜的刘天凌等。

林洲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让张兴带着在御膳房中参观一下。养心殿的御膳房是在养心殿的南面的几幢建筑中的,有人员共计约三百二十人左右。他们提供了皇帝和诸多的后宫嫔妃的膳食点心、果酒蜜饯等食品。林洲从北门进入到御膳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操作间”,只见有二十多个锅灶一字排开的在一幢很大的房子里,房子是通透的大间。所有的灶台都是用琉璃的砖块包裹起来的,地面上也不知是铺的什么,很像是后世的瓷砖一样的东西。林洲也没有想到古代也会制造出这种家用的‘地板砖’来,还以为只有三大殿和三寝宫里才会的那种最接近现在瓷砖的,造价昂贵的金砖来。林洲还是对古代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有所震惊,只是不知为什么这种没有流传下来。这样一来整个的厨房就能保持着很好的卫生,也不会留下什么油渍污垢等难以去除的东西了。

其实厨师的用具倒是和后世的那些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的,然后林洲又让张兴带他去了盛放食品原料的地方。打开房间的门就可以看见里面存放的食品原材料按照类别,分门别类的码放整齐的放在各种的保存的容器中,存放食材的地点有多处,普通的食材和一些稀有的、名贵的和贡品的东西是分开存放在不同的地点的。

林洲今天来的目的是为了找几个拿的出手的厨师来给未来的‘五星级’大酒店撑场面的。这也是昨夜自己苦思冥想耗费了无数的脑细胞而想出来的,主要是不想让这些有着中华文化精髓传承的技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华灿烂的文明中,有许多的中华传统技艺都已经失传了,即使是在后世如此发达和高科技的时代有许多的传统的东西也是无法复原的,留给后人无数的惋惜与惊叹!厨艺、织绣、陶瓷、冶炼等等的许多工艺和技巧,在林洲看来是很有发展的前途的,尤其是在这个崇尚奢华淫逸的大明朝晚期。可以用这些在民间看来依然属于绝技的宫廷技术换取国家的财政稳定。

在养心殿的御膳房参观了解了一番后,林洲对目前整个皇宫的御膳房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午在乾清宫用完了简单的午膳后,林洲把养心殿御膳房的三十余位厨师都叫进了正殿中来,想从他们中间选出几个可以挑得起来的人物主持自己计划中的‘五星级酒店’。虽然还是在图纸上的构想,但是人才先行的真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管用的,所以林洲要为他的新事业开始筹划了。

看着殿中站着的三十几个人,他们每一个人如果放在民间的话都是冠绝一方的大厨师。人多没法坐着也根本不能坐着,因为皇宫中的每一个殿、阁中根本就没有准备这么多的椅子,谁敢跟皇帝平起平坐阿!

殿中的各色人等站在那里,心里都揣揣不安的,不知皇帝为什么要把他们都召到乾清宫来,难道是在平时的御膳中有什么让皇帝不满意的地方了,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的心里没有底。

就在大家伙在不安的揣测皇帝的用意时,就听见坐在殿中的皇帝开始说话了。

“今天朕把御膳房的各位师傅们都叫来,是为了一件事情。朕想在北京城中开一个大的饭庄,需要几个有能力的人去打点一二,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就是让大家发挥各自的专长。”

底下的众人听后不免的要面面相却来,心想皇上这是要演哪一出?前朝的正德皇帝爷那会,皇帝喜欢市井生活,几乎把个北京城都浓缩到了这个小小的皇城之内了。今天听到皇帝如此说来不知是否也是有正德帝的那样的爱好。况且何曾听说过有哪个皇帝对待自己这种不入流的下人如此客气的,竟然称‘师傅’。众人一时都屏住呼吸,不敢打扰皇上的“雅兴”。

林洲也看出来了,底下的这帮子人可能以为自己又是一个正德帝再世呢,这个气不打一处来。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啊!谁叫自己的几位先帝爷都是那么不爱正业的主呢?有在皇宫中开店铺模仿集市的,有要修仙得道的,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皆出帝王之家。今天他们听到自己的一番高论当然也会有所误会了。

没有办法只能以利诱之了,林洲开始抛下一个重磅的炸弹了:“朕打算在前门那里开家大的饭庄,希望各位师傅能够在其中选择合适的位子。朕打算把其中百分之二的股份用来支付在店中掌勺的师傅加盟费用。”

众人一听到这里就快炸开锅了,只是碍于皇帝的面没有敢大声地喧哗。百分之二的概念大家还是能懂得,大家都是在皇宫里厮混了多年的人了,宫中的这点儿猫腻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些专事采购的太监们虽说在宫里面是地位低下的,可是他们出了宫在那些盐商粮贩、布锦商人的眼中却又是一时父母般,他们从中受到的好处何止百万。既然是皇帝的金口玉言,恐怕这个份额的分量只怕不会太轻了。于是底下的众人们想过之后无不心跳的利害起来,都希望皇上能够选中自己来。

“如果哪位师傅想好了,就可以跟朕提出来,朕绝对不会亏待他的。朕说过的会以两成的干股请大家入伙的,还会另招贤能的人才来管理,使我们共同的事业能够发扬光大。”林洲慷慨激昂的说完了。反正自己的这张大饼已经画出来了,就看哪位大师傅能舍得这皇宫的差事去干了。

能跟皇帝一起做的生意当然是天底下最安全的了,众人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只要皇帝能言而有信的话这个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大家都是很提起了十万分兴趣,可就是没有人带头来,急得几个心热的是直跺脚。

林洲在龙椅上自然是把下边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的,现在的火候也差不多了,大家都跃跃欲试的就只差这么一个挑头的人了。林洲知道自己该出手了,于是就亲自点了名。“听说王信仁的浙菜做得好,赵生的山东菜做得也是不错,还有刘易的淮扬菜。那么就有你们三个人来替朕的饭庄来掌勺吧。明天到乾清宫来侯着。”

“当然了,这只是开始以后大家还有的是机会的。从今天起朕打算调整养心殿御膳房的规模,具体的细则将于下月的中旬公布。希望大家能够尽心尽力的办差,不要怠慢。”说完就让王德招呼大家退了出去。

后来的史学家都把这一天称之为“万历新政的第一天”,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万历革新运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