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铮明》第九章第一次出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的仪式之后韩千户大叫一声:“出发。。”

于是只见他骑着那矮小的马便慢慢的向着码头而去了。然后跟在他后面的是他的亲兵。等这一百多人走完就是张百户的队伍了。只见张百户一挺那大肚子。昂首阔步的跟在后面,而赵传书与三十个家丁也一起跟在后面走上了土路。从堡外的校场出发了。

一行三十余人迤逦的在山间小路上向着远处的码头走去。小路之上就可以看到一些港口里的情况。只见星星点点的各种乌漆抹黑的小帆船正在一点一点的向着港外慢慢的划出去,顿时他脑子里那种后世人对港口那点点白帆的憧憬顿时被抛到了九枭云外去了。

“怎么港口里不是白帆呢?”赵传书奇怪的自语着。

再往下山下,越过一个小丘之后整个码头便一览无遗。只见港口里边停着成排的各式船只,大大小小随处可见。或是三五成排,或是单独停泊。总之看起来还是很繁忙的。不过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船上居然没有一面帆是白色的。有黄色、黑色,大多数也都不是他以前玩海模的时候的布帆,而是有点象是竹子一类的材料。而且这些帆居然都是硬地。

除去那些船只都象是后世的湖里的游船大小以外,这里还是可以称之为热闹地。四处都是正在升帆准备离开的船。每只船上都有人在劳作,远远看来象是会动的盆景一般让人感到美感。

没一会儿他们编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下到了码头边。

只见这里吵吵嚷嚷地。虽然定海的码头距离舟山城不过几里路而以。只是下一个山就是,但是赵传书却一次都没有过来过这里。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需求。而今天他来到这个时代三个月后才第一次来到了这里。但是这码头却让感到十分的失望,后世看多的航空母舰的他看到了这个时代比022还小的帆船的时候,那叫一个沮丧。

他们来到了码头边之后见着两条不过十几米长的小船正造在码头上。而韩千户的人正顺着搭板往其中一条上去。而且张百户则带着他们向着另一条而去。这让赵传书吃了一惊。他找了身边一个叫马应的家丁,然后指着不远处水里的一排大一些的船只问道:“那些是战船吧。”

“对,那些是福船与乌槽船。”马应头都不回的说。

“那我们是要上那些船吗?”赵传书激动的说。

“上那些船?”马应奇怪的看着赵传书。

“不是嘛。那些我看是最大的了。”

“咱们要上的是眼前的这只。”马应的话象是一盆冷水从赵传书的头顶上一直浇了下来。昨天晚上在床上YY出来的,站在船首意气风发的摆POSS的梦被击得粉碎。

他看着眼前的小船。看着这个放到后世可以在公园里当游船的小东西,只见这只船大约长十二三米,宽不过四米。只有船身中线三分之一处立着一根桅杆,高约八米。船艏艉上翘。艉部有一长达一米四五左右的长杆伸出,赵传书估计那是舵杆。船身中前部还配有八个三四米长的船桨。找遍全船也找不到一个火器。赵传书估计这船也就十几吨左右。由于吃水浅所以可以靠在码头边。

“不会吧。这居然是海船?”赵传书联想到后世最小导弹艇。这比那还小了十倍。更别谈那些当年他制作过的威风八面的帆船模型的原型了,什么胜利号,宪法号一类的,哪个不是几百上千吨地。

赵传书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是坐这样的小船去“保护人”。在他的想法当中,保护人嘛那自然是应当开着大船威风八面的前面开道,后面压风才对嘛。坐这样一个小船谁相信水师可以“保护”他们啊。不要人保护就不错了。

而且一旦走到了近前。还发现这些战船破旧不堪。许多战船连最初的颜色都看不清楚了,到处暴露出木头的原色。可见这个时代明军武备的废弛。

赵传书早就听说了明朝水师自戚继光以后便开始懈怠,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厉害。

“戚帅走了有多少个年头了。”

“戚帅?那有二十个年头了。”马应想了想回道。

“二十年。”赵传书看着眼前的战船,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些战舰会成这付德性。毕近是二十年哪,仓海也变桑田了。

感叹了一小会儿之后便与张百户的家丁们一起自觉的走向了这只十几米长的小船。

上了船之后赵传书被安排到船艉。而马应也被安排在这里看管兵器。而张百户则坐在他们的前面一点的将台,在那里有一个用竹子制作的凉棚。可用于遮阳。而他们两则与大多数船工还有家丁一样,只能享受日光浴了。

看着天空当中慢慢升起的太阳,赵传书不经苦笑。后世居然有人花钱去晒。

等所有人都各就各位了之后小船便慢慢的离开了岸边。离了岸之后没一会儿就看到三个壮实的家丁走到了桅下,费劲的将那面不怎么大的帆拉了起来。不过由于这天风不怎么大,倒是没有起倒太大的作用。反而是船工手里的八只大桨上下翻飞。小船开得还不慢。

船开了之后一时无事,船上的人也互相的聊开了。赵传书也跟他身边不远马应聊了起来。

“这船叫什么船哪,怎么如此小地。”赵传书不满的地说。必近他两天以来驾大船耍威风的想法在今天被击了个粉碎。

“这你都不知道。这叫八桨船。”

“哦,为何我们去收保护那个沈道台的家眷,不开只大船去?”赵传书的问完,只见马应眼睛象是看到一个白痴一般瞪得巨大。

马应看得赵传书有些尴尬。他打着哈哈道:“我这不第一次上船嘛,不懂这许多。”

马应奇怪的看了看赵传书,然后摇了摇头,说道:“那些大船即不灵活,速度又慢。咱们此行是去护航,少不得在前面开道挡船地,当然得选条轻快的船。坐那大东西干嘛。”

马应说得有理,赵传书不由得点了点头。没想到马应又接着说道:“况且,那些大船也有些年头没有人用了。天知道还能不能开得动,都是些当年抗倭的东西。”

“不会啊,我当年听说战船保养得当可以用五十年呢。”赵传书说道,后世他也算是半个军迷了。关于帆船时候的海战也听过一些。再加上玩过一些《大航海时代》、《纪元1701》这样的游戏。自以为是一个专家了。便出口道。

“你这是听谁说地?”马应奇怪的看着赵传书。

听到马应的问题赵传书反道结巴了,他总不能说玩游戏的时候知道的吧:“这,我,我也不记得了。”

“官家的船谁会去保养。除去当年戚帅在时大家尚且做做样子。那些大船平日里又不好用、而且刮次船底上次漆所费之银都百倍于小船。哪个傻子会去保养它们那些个烂木头。”马应不以为然的说。

“不至于吧。”赵传书惊讶于明军武备的松弛。同时也为那些可怜的战船而可惜。想想后世英国那些保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帆船。可想为何后来大明会连山沟沟里的通古斯野人都打不过了。就这状态后来是怎么把小日本一顿胖揍的?

“什么不至于。”马应看着赵传书说道。

“万一那些倭寇过来了呢?”

“倭寇,倭寇早就被当年的俞帅和戚帅给平定了,哪来什么倭寇。再说就算有倭寇那也有别人去料里。哪里论得到咱们上啊。我们需管好汛防之时莫要出事即可。管那许多!”

听到了马应的话之后赵传书心里觉得一阵不舒服。毕近做为一个正常的人都会不爽。这些这个时代的人完全没的国家、民族的观念。更没有对于国家的热爱。做为一个后世的爱国者多少都会对此感到不适的。

但是很快他又被另一种不适感所影响,那就是晕船。小船所在的码头在后世已经是田地的地方。今天却是舟山城的码头。两面都是山,只有中间一片水。小船在这些平静的水中非常平静。但是现在小小的八桨船已经离开了这里开始进入大海了而这十几吨的小船直面宽广的大海了结果可想而知了。

今天的风浪并不很大。放到后世如果坐只普通的客轮可能都不会有晕船感。但是在这个他们坐的却是一只十多米的小船。再小的风浪在这只船身上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整只船就没有很平稳的时候。

于是这些平日期里坐惯了船的家丁们都奇怪的看着那尾那里一下没有停过的某人大吐特吐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