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民春秋》上卷 大变动前后——独立支撑 初露锋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宋家庄园

在鄂西八百里清江中段的南岸,有一个大村庄,叫宋家庄。。这村里有一个大庄园,叫宋家庄园。本书故事就从这个开始地方讲起。

从清江码头爬完十里陡峭的石级和若有若无的崎岖山道(实际上,垂直距离也就两千米左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后山顶上高高耸立的红墙碧瓦的关帝庙。这地处很偏远也很险要,据说爬上山顶的庙门进入小院坝的围栏,可以极目远眺五府十三县哩,真的假的,只有天知道!

紧接着按顺序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清粼粼的水田,波光点点,荷叶田田。水田里除了生长水稻外,还有虾米、有青蛙、有鳝鱼。这水田不低于三千亩,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盆地。冬天下了霜冻,一片灰白,又有些像湖泊。水田里阡陌交通,条块纵横。

一条小溪将水田分成了东西两半。小溪上有一座连一座的小桥连接南北两岸。石拱的、巨木铺就的,应有尽有。这些桥有的上面还有盖子,下面摆两条或石或木的长凳,可供人短暂小憩。这些当然都是宋家庄上老爷子的杰作。从桥上过往的也大都是宋家庄爬坡、上岭、走水田的泥脚杆子,过往的都是歪戴着草帽斜搭着汗巾背着、挑着、抬着的男人和汗水满面扛着稻草、提着篓子、牵着小娃娃的**房肥**的女人们。

小溪不是笔直的贯穿水田,而是由北向南曲曲弯弯,斗折蛇行,时宽石窄,时高时低。蒿茅蓬草满岸,垂柳芦荻夹堤。这小溪里有小鱼有螃蟹当然还有水蛇,是光**小孩的天然浴场,很有一点小桥流水的味道呢。路边或田埂上不时长出几棵泡桐呀、杨柳呀或桐梓树、木梓树来,一到春天,风儿吹过,树枝摇摇曳曳,婆娑起舞,轻烟雾气。

水田傍着山脚的地带,星星点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房屋,住着以李姓为主的宋家的长工、短工,其房屋规模都不算大。春夏之时,房前屋后青芜芜的长着南瓜、黄瓜、胡萝卜、豆角、青菜啥的,藤藤蔓蔓牵牵连连,有的就钻进了厨房和猪圈里。房屋被果木树和竹林围了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收秋时节,这些人家的房檐前挂着成串成串的红红的辣椒,鸡窝旁边蹲几个黄皮的老南瓜,山墙边胡乱放着一堆农具。房前有一个小院坝,向下面的水田略微倾斜。房子大都是比较破败的那种,那格局有点像郊区的街道又有点不像。

清一色的土家吊脚楼,一面靠山脊,一面临水田,上面是人的居室,下面是牛栏、猪圈、粪池。这种格局的房屋,住起来方便是方便,就是夏天蚊虫多,有时还会碰见蛇。房子或大或小,或瓦房或草寮或是以石板做盖子,不一而足。这大大小小的房屋里,不时传出牛儿哞哞、羊儿咩咩、猪儿哼哼,总有袅袅的青烟在房屋上空缭绕飘荡,绵延不绝。

房屋的后面是重重叠叠的大山,黑黝黝的,有几分恐惧,有几分神秘。以红松、水杉、椴木、黄杨木、枞树、铁柴树等为主,榛榛莽莽,古木参天,可以跟神龙架的原始森林媲美。大山里不仅獐、麂、鹿、兔成群结队,虎豹豺狼也时有出没。群山连接到很远很远,把水田坝子围成了半个月亮。

茫茫大山场子中,常有薄雾飘浮,不时露出一块两块的旱田来,田里长着些青菜、萝卜、蓬蒿之类,还有未砍掉的苞谷梗子,在秋风中左右摇摆,发出“呼啦、呼啦”的叫声。这田的某一个旮旯,会冷不丁跳出一条有些瘦的狗,对人恶狠狠的狂吠,尾巴耷拉着,就是不下口;接着冒出一座房屋,让你眼前一亮。

在后山的西南和东北有两座高大的山峰,半山腰的突出部位各露出一个豁口,有栈道通向山外。栈道何时由何人开凿,不得而知。那栈道依山势、岩石走向而建,有石级有木桥,陡崖下有人造石柱或巨大的木桩支撑。人畜走在上面,颤巍巍的,提心吊胆。

这两座山峰很有点像两个侧着身子的高大健壮的女人,这两个突出部就有点像女人的两个**房,于是,也有人叫这两座山为西奶头山和东奶头山。就在这两座山的腰眼上各神奇的出了一眼泉水,一大一小,春夏秋冬,汩汩流淌,滔滔不绝,分别叫响水洞和妈妈泉。小泉叮咚成韵,清越缠绵;大泉其声震耳,波翻浪涌。这两眼泉水,除了保证庄子里人畜饮用之外,还灌溉着水田坝子那三千亩良田呢。

这地方紧挨着栈道口,地势险要,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昔日曾是战场。

这两处地方风光与水田坝子边上的“水上人家”又大不相同。西奶头山的山腰上有一片建筑,旁边紧挨着栈道,有出山的路口,不远处就是那有神奇泉水翻滚的响水洞。洞的右后侧,是宋氏祖茔,碑石错落,青树翠蔓。有人说是莲花地,也有人说是双龙抱柱,还有人说是犀牛望月等等,总之是块风水宝地无疑。

那片建筑的外围是竹林和果园,再就是围墙、炮楼。由大操场爬完三十级宽大的石砌台阶(台阶两边有护栏),是一个小院坝,有迎客松、拴马桩、上马石和花坛。大门前有两尊石狮子蹲守着,面目狰狞。大门上写有一副鎏金大字的对联:“拜天拜地拜日月,挣钱挣米挣富贵。”横批:“紫气东来”。

房屋高大气派,占地几十亩,有房舍数百间,东西有五大合院,一个天井连着一个天井,亭台楼阁重重,走马转角楼,飞檐斗拱,画栋雕梁,花草掩映,曲径通幽,清一色鹅卵石铺就。楼宇之间,不时长出几棵高大的核桃树、椿树、银杏树,枝桠满天飞。这就是宋家庄大庄园了。由宋家老大宋发达驻守。

宋家庄园往西半里路远近就是宋氏家祠,这地方外围环境清幽,里面布置得古色古香、富丽堂皇而又显得庄严肃穆。

老二宋发通嫌宋家大庄园太吵、太闹、太血腥,不适宜于民居,就搬到东奶头山的山腰居住。房屋也抵近路口,也傍着那眼泉水,只是建筑规模小了许多,他觉得不必要有那么多的房屋。没有围墙,只在谯楼上堆了几千上万斤的石头,用来抵御响马强人。

门楣上的对联是:“为人忠臣孝子,做事耕读传家。”横批:“家风永存”。这两幅对联,瞧那铁笔银钩的体式,力透纸背的劲道,必是出自读书人宋发通之手无疑。

这两兄弟的祖上大概是在湖广填四川的时候,随着逃难的人流迁徙到了这还未开发的鄂西大山深处繁衍生息,时间将近三百年,传承十代左右。因种种原因,同族人好些已不在此间居住了。据说当时过清江时,男人还是一步跳过来的呢!呵呵。

宋家老爷子讲,他们的祖上曾在京城殿点翰林,出阁入相,乃国家之栋梁,朝廷之神器。以后代代都有吃皇粮的人,只是再没有超过翰林的了,有祖茔里三高两低的碑林作证。宋家老辈人透露,早先的宋家人出门挎得黄包袱打得黄伞,响三锤锣,也可足见昔日殊荣。是什么原因要退避乡舍,落户到这充满瘴疠之气的蛮荒之地,都说不清楚。有人怀疑是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有人说是因为跟藩属道台的一场什么官司,输的一塌糊涂……莫衷一是。

不过,到宋氏兄弟的父亲手里,又家道中兴了。其父在军阀部队里当过军官,做过民国时期的县长,经历了近代中国政坛的诸多风云变幻,有惊无险,稳坐船头,齐家治国,风景这边独好,七十多岁时无疾而终,容后再叙。

大儿子宋发达是县参议(比现在的“人大”权利大多了哦)、地方团总,在那个风雨飘摇、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一个呼风唤雨、指鹿为马的人物哟!想不出人头地都难!更何况他性格本来就风云雷电、霸道之极。

二儿子宋发通读了一饱肚子的诗书礼仪,早年在衙门里也当过文书一类的刀笔吏,本来前途未可限量,可他从小散漫惯了,受不得那一份约束,不愿吃公家饭,于是就在家里先是办私学,后来是国民小学,再后来是办耕读小学和夜校。一有闲暇,他就读书呀、弹琴呀、下棋呀、画画呀、养鸟呀、喂鱼呀,打猎呀……修身养性,也“子曰诗云”、悠哉游哉,日子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关于他们家族那事千亩的土地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不同版本的说法。一说是祖辈集腋成裘,节俭乃至抠门,慢慢积聚起来的;一说是因为祖上立了军功,朝廷赏赐的;流行而顺当的说法就是靠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剥削的贫下中农的。

要说这老两弟兄,一个娘胎所生,一个奶包吊大,脾气、秉性却大相径庭。老大宋发达身高个大,膀阔腰圆,脸黑如漆,一脸虬须,鹰鼻鹞眼,说话声如洪钟,不怒自威,人见人怕。

他瞧不起像老二那样的迂腐文人,说手无缚鸡之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坚决认为“之乎者也之流”终究成不了大器,但瞧不起是瞧不起,弟兄俩从没红过脸。他从小喜欢耍刀弄棒,研习拳脚,还曾徒步到嵩山少林拜过师傅,至少有十人不当之勇。他如影随形的是一把莹光锃亮的盒子炮。

老二宋发通身材高高瘦瘦,面皮白净,慈眉善目,说话轻声细语,文质彬彬,对什么人都一个样,不笑不说话,书生意气,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只是鼻子比常人高一点,眼窝比常人深一点。他有几套长袍马褂,换着穿,决不穿短衣。

他喜欢安静,也对大哥那些人整天打呀、杀呀的直皱眉头。他对他的学生们常常讲,要改变社会、改变自然、改变自身,还得靠智力,靠脑壳:“力大养一人,势大养千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他不仅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钻研过医道,读过《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不少的医学著作。周围的人,偶感风寒,头痛、发热什么的,他也还凑合着给诊治一下。他的人缘比老大就好多了。

他每每出门,必须长袍马褂,穿戴齐楚,除了一副眼镜片,一杆猎枪,一根文明棍总是不离身。

他们还有两个妹妹,姐姐叫宋彩霞,长得高高大大,行事乖张尚气、我行我素,后来由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蜕变为典型的农家妇女了;妹妹叫宋彩虹,长得小巧玲珑,天生气质高贵,克己内敛,性格温文尔雅,最后做到了省部级,为宋家庄光耀了门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