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在唐朝初年》第三章 家庭产业初步规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文秀出了书房,就看到带文秀的小丫环春芳。.春芳见到大少爷,急忙见礼。文灿摆摆手,边示意她不用多礼,边一只手牵着文秀往前走。

“哥,蛋蛋。”文秀一边叫着,一边小身子向前倾着拉着文灿往后院走。

文灿吃饭注意营养,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吃一个鸡蛋,不管水煮蛋还是蒸的甜鸡蛋羹,而这小子被文灿影响的太深,也是天天至少一个鸡蛋,从学会走路开始,每天都记得拉着文灿去后院鸡窝里摸鸡蛋。

经过住的院子门口时碰到母亲赵氏在房门口纳鞋底,赵氏看到两个儿子,笑着撂下手里的活计,问大儿子:“灿儿,你又带弟弟去哪里啊?”赵氏很满意长子的懂事。

“娘,蛋蛋,蛋蛋。”还没等文灿开口,文秀嘴里就蹦出来几个词。

“我带弟弟去后院摸鸡蛋去。”文灿对于赵氏——这一辈子的母亲,也很是尊敬。

赵氏也知道两个儿子都喜欢吃鸡蛋,所以今年后院还喂了不少母鸡。听见儿子的话,就站起来牵着大儿子带着小儿子去后院看看。

还没进后院门,就听到母鸡刚下蛋后“咯咯答”的叫声,文秀兴奋了,小身子前倾着,拉着文灿就向鸡窝摸去。家里有十七只鸡,十四只母鸡三只公鸡,三个鸡窝摸完,摸出八个鸡蛋。

“哈,娘,蛋蛋!”文秀边尖叫着边一下一下地挥着小手,手里还攥着个鸡蛋。

“嗯,蛋蛋,明天早上娘给秀秀做蛋羹吃”,说着怕小儿子拿不好摔了把鸡蛋给要了过来。

“娘,咱家也养些鸭和鹅吧,咱村里坑多水多,可以放坑里养,我三舅舅家都喂了好多呢。”文灿向母亲说道。

赵氏德娘家在陵西赵村,赵氏兄妹六个,赵氏排行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在家持家,二哥是举人,就在长社县县衙做县丞。文灿所说的三舅舅是赵氏的弟弟,比赵氏小一岁,也已经成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三岁,小儿子只比文秀小几天。

赵氏听了觉得大儿子说的也不错,家里的那些庄户也没有几家问鸭和鹅的,自己家喂一些也还不错。于是就答应大儿子道:“好啊,回头让管家带你去你三舅家去捉鸭仔儿和鹅仔儿,上次去你姥姥家,你三妗说要孵鸭仔儿和鹅仔儿。”

文灿提议养鸭和养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己来到大唐冶四年多了,深知现在唐朝百姓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没什么吃肉的机会。毕竟羊对于河南道来说还是很陌生的,牛又是大家畜,是禁杀的。而一般人嫌猪肉脏是不吃猪肉的,所以能吃到的肉也就是鸡鸭鹅鱼肉。

自己虽然有很多赚钱门路,但是自己毕竟还不到五岁,好多事情自己现在还做不了,所以只能捡这些能做的先做了,只当是积累经验和资本吧。等自己家的家禽养殖做起来后,可以慢慢拉动庄户也养殖,形成规模效应以后就好说了。等市场繁荣以后,餐饮业,零食业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业咱就可以慢慢上马。

第二天,文灿直接叫人去修鸭舍鹅舍,自己却在管家的带领下坐车去陵西赵三舅家捉了鹅鸭各三十只,本来想全部给捉回来的,但是三舅以为文灿是小孩养着玩的,所以好说歹说才给捉了这么多。

从这天起,文灿的生活就多了一项消遣,每天上午读读书练练字,下午就是带着文秀和两个家丁赶着鸭和鹅出去放。本来这个事情由家丁来做就可以,但是文灿跟母亲赵氏说自己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出去一起放鹅可以放松头脑,赵氏和相公高晋川一合计,咱家孩子聪明,每天学习一上午不比人家学习一整天学的少,所以也就允了他。

这些扁毛畜牲也好放,赶到村边的草地上放个把时辰,然后就赶到池塘里,只等到吃饭的时候把它们再赶回家就好了。本来文灿年龄也小,这几年也主要在家看书识字,偶尔才到街上玩,所以和村里的小孩子也不是很熟悉,尽管别人都知道他是高大善人的孙子,但他却不认识人家啊。现在经常出来了,渐渐也和村子里的那些皮小子熟识了,特别现在都盛夏了,小孩子也都喜欢在村子里这些池塘边玩水。

一来二去的,文灿和十来个**岁的孩子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并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成了这些孩子的孩子头。每天中午一吃过饭这些孩子就来到家门口叫他,顺便帮着他把鹅赶出去,也不管他和文秀中午睡不睡觉。而文灿经过和他们这月把子的相处,也感觉这些孩子品性都不错,而且还都是自己家的庄户的孩子,渐渐的有把他们培养成自己臂助的打算。于是就渐渐付诸行动。

怎么教他们呢?又教他们什么呢?考虑再三,还是按照后世的方法,识字和识数一起来吧。文灿把后世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那些东西除了古诗,都原原本本的分篇按人数照抄了十来份,还有阿拉伯数字一一与汉字对应也抄写了十来份。

第二天放鹅的时候就给这些小朋友们人手一份,告诉他们以后就由自己来教他们识字。吩咐他们第二天来的时候每人要带两支削尖的树枝,以后每天放鹅的时候就教他们一个下午。鉴于高文灿在高庙村的文名,大家也没人质疑他的能力。</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