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夜传》第五十五章 遥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时节,草长莺飞

南靖都城—靖遥,位于国境内的中南部,该区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这座大城在此拔地而起,周围地块平整,四通八达。

都城靖遥,也就是人们口中的遥都,代表着盛世荣耀,整个国境内最大的城池,出入城门共有八处,南北各一门,东西分别各有三门。

北门名曰紫极,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得由紫极门的正门出入,平时城门紧闭,上至王宫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只能由两侧的旁门进出。

南门名晏归,是朝廷使臣出使他国或者他国使臣来朝时进出的地方,有着天下归心,万象安详的意思。

东北天狼门、正东正德门、东南明德门,此三门分别用做军队出征、商贾贸易、水粮的运输。

西北光化门主囚徒发配、送葬填埋,正西崇胜门主出征凯旋,走兵车辎重、西南景阳门主木材、煤炭等物料运输。

此八门中除紫极门时常关闭,正德门因贸易税收原因通宵有重兵把守,其他六门均按时关闭。

遥都正中位置为皇城,其内有大小宫殿六十八座,房屋三千间,东南西北共四座城门。

正中央是大明殿,此处乃是整个皇城中规模最大、最高的宫殿。上承重檐庑顶,下有三重汉白玉座阶,殿顶下三十六根朱红色木柱,庄严肃穆。

此殿为举行重大典礼之所,皇帝登基、册封、大婚等仪式皆在此处,大殿南面依次为兴仁殿、合光殿、慎德宫等皆是皇帝上朝、间休等所在。

整个皇城气势宏伟,直通遥都南北有一条大理石铺成的大街,被皇城分隔成两段,北起晏归门至皇城正北靖熙门,南起紫极门至皇城正南俊德门。

围绕着皇城附近皆为王公大臣、贵族富贾、皇室宗亲的府邸,至此被称为内城,再向外则是万千百姓的居所。所以整个遥都大体是内外城架构,颇为分明。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靖遥的清晨便开始热闹起来。都城人口是那青阳的两倍之多,来往熙攘,呈现一片繁华之景。

皇城内,慎德宫中。

“诸位大人若无奏折便退朝还家吧,陛下今日龙体欠安,就不与诸公商讨国事了。”

说话的是赵公公赵喜儿,皇上在潜邸时就随在身边的太监,如今年事已高,褶皱的脸上时常带着笑容,让人看不透心里所想,一头灰白银丝,倒是整洁利索。

众朝臣听完皆欲拜首退去,这时礼部尚书李纯良侧出一步,手里端着奏折向赵喜儿说道:“公公,臣有奏折,此次出使萨达应由鸿胪寺主持礼部协同,随同人员也应由寺卿拟定并报陛下。”

赵公公看了一眼李尚书,又用余光撇了下站在左首的宗阳文,宗阁老倒是面无表情。

“李大人,这件事陛下已经亲定了,您的奏折内臣会递到陛下面前的。”赵公公一边说一边差人去接李纯良的奏折。

谁知宫人还未到跟前,李纯良“噗通”跪了下来,“出使萨达,事关国体!自古就没有什么国师出使的道理,我朝也没有这个先例,这国师究竟算什么!今日臣要面圣!”

楚光斗心里暗惊了一下,之前朝堂上李尚书就提过奏折,被内阁驳了回去,此事本已定下,不日秦若灼就要启程,没想到今日他又上书而且态度还如此强硬。

虽然李尚书并不是老师的学生,但此人为人正直不阿,与他名字一般清正纯良,并不属于哪一个派系,也不是玄门子弟。

“李大人,咱家刚才都说了,龙体抱恙,圣上您今日是见不到了,诸公若无事就请回吧。”赵喜儿皱了皱眉,细声说道,

此时楚大人也站了出来,“志清,刚才赵公公也说了,你这奏折递到内阁再行讨论吧。阁老,您说呢?”

楚光斗转头又去问内阁首辅宗阳文。

“是啊,志清,这出使他国确是鸿胪寺卿和你礼部的职责,可圣意如此坚决,我们作为臣子也有无奈之时,就交到内阁,我们再做讨论吧。”

宗阳文说话不急不缓,声音低沉而浑厚,虽早已过耳顺之年,并无老态龙钟之显。

“阁老休要再说,今日志清心意已决,我南靖有此妖人扰乱朝纲,以妖言迷惑圣心,倚邪教乱天下,致使君臣无信,百姓失心,实乃国之不幸……”

李纯良越说越激动,越说声音越大,太阳穴旁隐约有青筋凸显。

他今日朝堂上的表现,令在场众人皆为惊叹。清晨的皇城本是一片祥和宁静,可慎德宫内犹如雷霆惊乍,那些以为又是走过场人,一下从惰倦中清醒。

今天又有戏可看了。

“楚大人您也曾跟随过先帝和玄老,何曾见过今时这等现象,那秦若灼入宫之前,陛下从没有一日不上朝,如今那妖人还要代表我南靖从那宴归门使出,两国外交,社稷之重!这是何等之耻辱!”

李纯良的声音响彻在这大殿之上。

“放肆!”

赵公公突然大喝一声,这一声不要紧,众人皆是一个激灵。

“李大人这话到底是在辱骂国师,还是在指责陛下!”毕竟是大内皇宫太监总管,总要有些威仪。

“赵公公是在呵斥朝臣么!”李纯良双眼如炬,直登登的看着赵喜儿。

“你!”

赵喜儿觉得刚才那一声确实有些失仪,但如果他不这样做,这个愣杆子还不知道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毕竟奸臣易做,忠臣难得。

“今日若不见陛下,我李纯良头上这顶乌纱便留在这朝堂之上!”一边说着,他把头上的乌纱帽拿了下来放在了地上。

“诸位大人稍待,我去禀报陛下。”

赵公公转身便从大殿一侧出去了,边叹气边摇头,不觉间加快了脚步。

“李大人,你这又是何苦。”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吕童臣,与楚光斗同为玄派门下,他觉得当下情形不是与宗阳文正面较量的时候,也替李纯良感到惋惜。

虽不属同门,但多年同朝为官,共怀政治清明之志,也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此刻朝堂上议论纷纷,声音比较小。宗阳文和楚光斗均闭目不语。过了片刻,赵公公缓缓的走了过来。

“传陛下口谕。”

众臣听罢,接下跪接旨。

“国师乃朕钦赐,望众臣休再妄议。良于殿上狂语,念其年事已高,往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赐廷杖二十,罚奉半年,自省十日。出使之事已定,无需更改。”

赵公公一口气念完,又细声说道:“诸位大臣且退朝还家吧。”

他又向李纯良叹息道:“李大人,陛下隆恩,念及君臣之情,这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

“来人!”

侍卫闻声进殿,看那李纯良一脸坚毅,他深知面圣无望,但面无惧色,风骨不损。

“将李大人拉到殿外,仗二十。”

就这样,李纯良挨了二十大板,被宫内派人抬了回去,虽然皮开肉绽,却不伤及性命,众臣也都退了下去。

楚光斗的马车到了府门口,下车后,看见一个人在门口等着他。

那人见楚光斗下朝归家,急忙迎上去道:

“大人!”

“哦,是子初来了。”

“李大人他…”

“进去再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