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唤梦者》第十一章 克尔诺斯之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实走到寝室楼下,时间约莫9点半。遥望宿舍1、2、3期都已灭了灯,入了眠,唯有住着新生的临时宿舍4期还灯光透亮。顾实走上楼梯,穿过喧嚣的走道,打开寝室房门,将嘈杂声关在门外。新生今夜异常亢奋,倒是情有可原。明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9月1日的开学式上会进行一项名为“占星”的预言仪式,这将决定新生们今后的命运。顾实对于这种大言不惭的说法向来不感冒,即便他的人生多舛,但他依旧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临时宿舍的条件很好,不仅单人单间、独立卫浴,还装有空调、电磁炉、电视机等常用电器。顾实躺在软软的床上,心里却怀念那张文法大学的硬板床。文法大学他是回不去了,就像回不去的正常生活。(不死心的顾实联系过文法大学招生处,被告知他的档案、学籍已经被全部转移到狮心学院,不得不敬佩狮心的雷厉风行。)

“嗡!”腕表有来电提示,是顾实父母打来的,他滑动一下表面,便接起了电话。在这里,腕表全面替代了其他智能通讯设备,包括私人电脑、手机等。并不是说腕表有多方便、多先进,而是其他自带设备都没有信号。

简短聊了几句,互报平安,便挂了通讯。顾实自然不会将自己的所闻所见告知亲人,他现在身处瓮中,通讯又受到监听,任何过激或不当言行都可能引火上身,更何况狮心学院的背后是政府和长老会(世界幻境管理协会的简称),要是让家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他们都可能会被断梦。

晚上10点,整个星洲岛浸入了夜中,月色惨淡,星光缭绕。顾实站在阳台上良久不动,他看向那片星空,直到他的眸子里映满星辰。顾实本想借此放空大脑,却发现原本令观者陶醉的宇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冰冷的、威严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宇宙,而其上穿透两个世界的星光就像是一双双深邃的眼睛,以遥不可及的姿态凝视着地上的万物生灵。命运!顾实不知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个词,他收起目光,回到屋内。此刻以及今后的每刻,顾实眼中的世界都不再纯粹了。

9月1日上午,狮心广场:

开学典礼人头攒动,除了入学的新生,还有不少高届学生也聚集在此。顾实估摸着,约有万人。这原本是一个大数字,但在华国15亿人口面前,又变回了一个小数字。

典礼之始,由学校代表致辞。上台的是狮心学院理事长炼恒,学院的实际掌控者和运营人。他也是长老会的议员,实力雄厚,具有国际影响力。炼恒的发言主要集中在校规上,繁文缛节的宽泛性规则五十余条,针对在校生的重点规则五条:

【第一,以实力说话。】

【第二,未经允许,不准进入里世界。】

【第三,里世界中决不允许背叛行为。】

【第四,期末学分未满100者,开除。】

【第五,期末负债超100万者,开除。】

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校规并没有在广大学生中引起波澜,这些从小就接触里世界教育并且对狮心学院早有耳闻的学生表现得很平静。

接下来上台的是狮心学院校长常万山,这个年过七旬的老者几乎不理学校日常事务,但却是学院的守护神。常万山34岁那年,他以旁人望尘莫及的天赋被吸纳进长老会,之后经过短短2年,就从议员跃升为日曜十二长老之一,纵观整个里世界史,他也属于一等一的天才。现如今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刀刻般的痕迹,却同样给他的实力蒙上一层飘渺的纱幕,无人能看透。顾实只望向他一眼,就再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了,那老者的眼眸中凝聚出的冷光如昨夜星辰那般让人窒息。

等到顾实将灵魂抽离出冰冷的海洋,常万山早已结束他的讲话,接下来上台的是各个学科的教授或主任,主要介绍各自课程在双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对于晋升驱梦师的帮助,一方面让新生对学院的课程构成有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起到吸引学生参课的作用。顾实听得投入,时间也过得很快,等到最后一名教授走下讲台,人群几乎已经压制不住他们的兴奋。顾实知道,重头戏到了,接下来,就是“占星”仪式。

炼恒再次走上讲台,以高亢的声音宣布仪式开始。几乎在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一处移动,目光聚集之处,正是狮心广场的正中央,那里矗立着一根或者说半根石柱。

里世界因子浓度49%,能看到半根石柱,四五块较大岩石及数十块较小石块组成石柱的大体轮廓,这些石头或部分粘连或独立悬浮,环绕圆柱轴心做缓慢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如果想以表世界的科学来解释这一现象,很多人会联想到磁石间的相互作用,但下一秒便会否决,要使不规则的石块保持石柱的型,且做着规则运动,必然需要一股更奥妙的力量,这股力量显然超脱于现代物理学之上。

里世界因子浓度51%,能看到另外半根石柱,这里的碎石正是表世界中缺失的那些,处于反面的石块做着相反的运动——缓慢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以顾实的能力,他还无法进入里世界看到那顺时针旋转的石柱,但他有能力激发1%的里世界因子,当浓度到达50%,整个石柱的原貌便呈现在观者面前。克尔诺斯之碑:高度约20.7米,圆形底面积约3.5平方米,其上刻有无从翻译的纹路及古文字,具体年代不详,筑者不详,相传由表里世界英灵血骨凝炼而成。全球范围内发现的共有52根,其中3根位于华国,分别隐藏在三境之内。1794年,学者克尔诺斯·马洛翻译出石碑上的一小段古文字:“记载历史,预知未来。”从此所有石碑便被激活,并且拥有了预言触摸者未来的能力。克尔诺斯作为首位石碑翻译者却没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在发布举世发现后的一周,他就将自己锁在工作室内,闭门不出。后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宗教派称其亵渎神明,应将其火刑,科学派则对其尝试各类极端疗法,试图驱除其病症。经过一年,克尔诺斯在折磨中离开了人世,致死也没有透露任何与石碑相关的信息。其后经过石碑狂热期、警戒期以及朝圣期,最终52根石碑没有任何变化,翻译工作也毫无进展,经过几个世纪,那份盲目的热情及敬畏终于淡去,人们重新审视这些石碑,只将它们当做两个世界的象征物以及预言工具。

顾实看着石柱,它既没有顺时针旋转,也没有逆时针旋转,只是静静的矗立在哪里,顶天立地,仿佛时间在它面前都只能匍匐前行。关于激发里世界因子,操控因子浓度,这是顾实这些天内通过书本及实践迅速掌握的。说起来也没什么难度,毕竟对于那些从小接触里世界的人来说,这就像拧开汽水瓶一样简单。激发因子,主要通过的是情绪控制,愤怒自然是最有效的情绪之一,但也可能导致走火入魔。“心若止水,意随心动。”是当下最主流的激发手段,顾实大部分时间都很平静,所以他掌握的很快。至于将浓度提升至50%以上,那又是另一门学问了,要涉足里世界,必然伴随一定危险,再加上校规摆在那里,顾实不敢贸然触犯。

在顾实看石柱出神之际,学生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处于边缘位置的顾实,现在更加偏远了,几乎就要掉出新生的队伍。三千多名新生根据炼恒的指挥以及教师的引导,围绕着克尔诺斯之碑在广场上排列出四个旋臂。顾实处于其中一个旋臂的最外端,在他身后只有寥寥数人。这些学生都将依次触摸克尔诺斯之碑,以完成人生的第一次预言,这也将成为其中大部分人的分叉口: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嘿!”有人轻拍了一下顾实的肩膀,这个声音透出一种亲切感。

顾实回头便看到了那张熟悉的笑脸,再见徐婉婉,她眼中的迷茫已经消失殆尽,恢复了她招牌式的神采奕奕。看似胆小的女孩没有选择断梦,而是坚强的留在了这里,照耀在她身上的阳光似乎能穿透两个世界,带给她与周围人温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