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呆九》第38章 一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揽同郑北阙没什么往来,不过点头之交。

一个是辅国大将军,一个是太常寺卿,单从两人的职务范围来看就没什么交集之处。

两人关系很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边揽性子较冷,郑北阙虽然交友甚广,可也不会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郑北阙虽惊讶于边揽的出现,但考虑到可能是一些不好言说的原因便也装作不认识的样子,没有揭出他的身份。

徐白睿这才发现齐子钰脸色有些不好,他不为医,却有医者之仁心。自来在医术这一道上也是有天赋,要不是家里就他一个,总想着养出个读书人来,他也不会弃医从文。

“你没事吧?是哪里不舒服么?可有抽搐的地方?”徐白睿怕她有什么并发症,忍不住关切道。

郑北阙这才转身扶住齐子钰:“怎么了?”

几人都没有看到边揽转过头,将视线落到了二人相扶的手腕子上。

“没事。”齐子钰摇摇头,抽出了手臂。

郑北阙见她确实无恙才对何承三人道:“几位若是无事,还请进里头一叙。”

其余人都不要紧,只是这徐白睿可是关键,没准对齐子钰的病情能有所了解。

但若这单请了他也是不妥,郑北阙在这上头是还是温煦体贴,并不随意轻视,便叫了三人一起。

罗琚原是来评诗的,这下诗会被搅,也无事可干。

身边人多,倒是没有注意到边揽。

他与郑家多少有点关联,本想与郑北阙攀谈几句,但苦于没有话题,只好匆匆辞了。

其余人等还想同齐子钰说话,围着不让几人离开。

“齐姑娘,今日这诗会是不成了,你若不嫌弃,这首名便是姑娘你了。”

齐子钰好奇:“不是诗会么?我又没有作诗。”

“嗨,诗文不分家么。”

齐子钰还是摇摇头“受之有愧。”

众人见几人要离开,也不便留,一时都散了。

齐子钰落在最后头,身边跟着十春,她才走到隔间门口就听到有人叫她。

她转身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走近。

那人穿着普通的青布衫,腰上坠着一个竹制的卷筒,肩上斜挎了一个牛皮包。

一身行头在这酒楼中显的有些格格不入。

他笑嘻嘻走近,在齐子钰眼前站定“齐姑娘,不认识我了?”

齐子钰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江湖:“真巧。”

“嗨,不巧不巧,德州城就这么大点儿。”他拿自己的指甲盖比划了一下,又道:“况且今日还是下元,怎么能不来长河楼呢。”

齐子钰笑了,点了头。

十春见两人还有话要说,就退到了一旁。

齐子钰这才听小江湖道:“不过,我叫你是要给你这个。”小江湖想到了什么,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样被羊皮子裹住的东西。

齐子钰看着眼前的东西:“这是什么?”

“说不清。”小江湖挠挠头将皮子摊开来给齐子钰看:“我爹说是根钗子,可我觉着不是。

齐子钰扬眉:“你爹?”

“嗯,对,他在下头喝酒呢,是他捡着的。”小江湖掂了掂手里的东西道:“我家老头手气还是不错,总能捡着东西。”

“不过……眼神就不怎么样了。”小江湖伸了手去掀羊皮纸,一边嘟嘟囔囔的犯嘀咕:“要我说,哪有钗子做的这么利的,我可是从来也没见过这样子的。”

齐子钰望过去,就见他掌心躺着一支金钗。

这金钗做工普通,但钗尖锋利。

钗身色泽暗淡,款式很旧,显然是有些年头了,而它的主人也没有对此进行打磨翻新,只钗身有些抛磨的痕迹。

“这是……”齐子钰微微诧异,伸手摸了一摸。

小江湖压低了声音悄悄的说:“怎么样,不对劲吧。”

“要我说,这哪里像是女人家打扮的东西。”

“反倒,像是……凶器。”

齐子钰手指一顿,正好落在金钗的尖端,微微刺痛的感觉传来,她收回了手,仍觉得后背升起了一阵凉意。

隔间的门半开着,里头的人能看到齐子钰在外头站着,像是在同人说话。

郑北阙的声音传过来:“表妹为何不进来。”

齐子钰心中打了个突:“就来。”

“这东西是我的。”她对小江湖道。

小江湖神色古怪的看了她一样:“真是你的?”

“是,我拿它来……裁纸的。”

齐子钰想了想又接了一句:“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

“真是你的啊。”小江湖又道:“”我还以为那人瞎说的呢。”

齐子钰眸光一凝:“谁?”

“呶。”小江湖远远的用下巴示意了一下道:“那个人,他说这是你掉的东西。”

齐子钰转头,恰好见到边揽也看着她。

他眼神专注,连时常皱着眉头都是拂去了棱角。

小江湖看看边揽又看看齐子钰,见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焦灼,忽然问:“你认识他么?”

齐子钰偏过头:“嗯。”

小江湖嗯哼了一声笑眯眯道:“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回到隔间里头的时候,徐白睿正在说话。

看到齐子钰进来,齐子仪侧了身让她坐在自己旁边。

齐子钰落座,正好齐元澄在她另一侧。

齐子钰若有所思的看了齐元澄一眼,齐元澄不明所以,摸了摸脸。

然而下一秒齐子钰已经收回了目光,让他怀疑适才的一眼都是错觉。

齐明松觉得有愧于齐子钰,总想着能治好她,故而对徐白睿说的很上心。

齐子钰倒不是十分在意,如今的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多的也不强求那些了,不过齐明松为人父的一片心她也明白。

只是可惜他真正的女儿怕是已经猝死在那晚了,她微微叹息间忽又想到陈氏,想到陈氏的死……

鲁氏见齐子钰出神唤了她一声。

齐子钰回过神来,见徐白睿已经走到她的面前。

徐白睿温和道:“齐姑娘若是不嫌弃,我可以为你把个脉。”

徐白睿的祖父早年名气颇大,医术也高,将他徐家的秘方,藏书研究了个七七八八,一时求医无数,风头两无。

但好景不长,徐老太爷未到六十,自己却疯了,可怜医者不自医,到如今也治不了,对外的名声也是一落千丈。

徐白睿有些天赋,早年也是他祖父亲自教的,比之他爹还强上不少,只是家里的逼迫才学了文。

说起来这里头还有齐家的缘故,当年徐老太爷坐馆,齐家寻衅,徐老太爷年纪大了,前又劳累了几日,当场气晕过去。

可恨徐家无人为官,徐老爹这才发了狠,势要让培养出一个状元来。

齐子钰乖乖伸出手,枕在桌上的药枕上。

片刻徐白睿才收了手。

行医讲究望闻问切,看是看了,也向齐明松和齐子仪等人,大致了解了齐子钰的状况。

从前看的大夫大多也说的一样,大致是数岁不语,童昏不可使谋,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肾气不足。

徐白睿沉吟道:“不知何故,齐姑娘的病情有所变化。”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鲁氏犹豫问道。

徐白睿微笑道:“夫人不必担心,自然是好迹象。”

“不过这两种不同的病的转变的情况我确实从没见过。”

他想了想才道:“我想齐姑娘现在的神智问题应该……”

他顿了一下,又想起适才齐子钰的表现,好像又是很享受这样童言无忌的状态,又委婉的道:“稍加调理即可慢慢恢复。”

徐白睿开了药便走了,与何承同行的另一人叫韩屏,学识不错,郑北阙就同两人多聊了会。

鲁氏怕齐家姊妹无聊就叫了几人去楼顶的赏月台瞧景放灯。

几人各自于是要了笔墨准备写祈愿祝词,郑北阙留意了一下齐子钰的笔迹,发现她是靳安的行书。

原以为她不会,却没想到她的字写的不错,这令郑北阙有些惊讶。

齐明松没有留意这头,倒是没有瞧见,否则怕是会大为诧异。

齐子仪犹豫不决,想不好写什么,见齐子钰的字好,索性让齐子钰帮她一道写了。

郑北阙挑眉看着齐子仪,像是要在她身上看出什么端倪来,想到前日给她的琴弦被原封不动的送回来,这两日与他相处也如常,倒叫他一时看不透了。

夜里风大,齐子钰不能见风,就在脸上戴了面纱。

到赏月台的时候,上头已经有不少人。

往外看去,河中星星点点的,夜空中已经漂浮着不少天灯。

鲁氏兴致很高,考虑着齐子钰的病倒没有带着她乱走,只拉了齐子仪挤到了最外头。

齐元澄陪着齐子钰站在回型出口处,这儿倒是人少,又避风,还能看到天空,待着也不错。

齐子钰看着外面,像是在想事情,她的额发被吹起,面部被纱挡着,似乎闪着迷离的柔泽。

半晌她才开口道:“元澄,你手中的钗子还在么?”

“在啊,怎么了?”

“今天有人给了我这个……”齐子钰从袖中掏出一样被羊皮紧紧裹住的东西。

齐元澄一怔,随即叫了小厮过来,片刻后到手一只漆红的匣子。

两样东西打开,一样的形制,一样的……锋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