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公,快到碗里来!》1陶家第五个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和日丽的春三月,桃溪镇的桃花开得正艳。镇东,桃源绸布庄陶家的宅院里,传来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产婆笑眯眯地向陶掌柜道喜:“恭喜掌柜的,这次是位千金!”陶掌柜是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听闻此讯,不禁仰天大笑。“哈哈哈!我陶家终于有女儿了!”院子里,四名男孩,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也有5岁了,四个人几乎同时跳了起来。“我们有妹妹啦!妹妹!我们有妹妹啦!”产婆抿嘴而笑,退回房内,继续服侍刚产下千金的陶太太。

“你看她眉眼儿长得多俊!我董阿娘从十来岁起跟着师傅做稳婆,几十年来,还从没见过落草就这么清秀、水灵的女娃娃!”产婆早已给婴儿擦洗好身子,把她包裹在备好的襁褓中,放在陶太太的身边。此刻她才有空细看,竟是越看越爱,不知该怎么夸赞才好。“陶家娘子,你们两夫妇盼了这些年的女娃娃,这回,真真是心满意足了。”陶太太微微一笑,看一眼身边的女儿,无限满意。“是呀!天可怜见,总算赐我一个小棉袄儿。”

事实上,听到女儿的第一声啼哭,陶太太已决定满月时就去镇外东山寺烧香还愿。当日她在菩萨面前许的愿,菩萨都听见了。陶太太忘了,她与陶掌柜成婚后,每次去东山寺烧香拜佛,她都会祈求得一个女儿,结果却连生四个小子。好在四子虽顽皮,但都秉性纯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只是,每当儿子们玩得满身泥土、脏兮兮的被她骂时,当她看到自家店铺里那些或淡雅或华丽的布匹时,陶太太的心里,还是会涌起淡淡的遗憾。要是有个女儿,那该多好啊!

好事多磨,婚后第十一年,在她以为自己没有养女儿的福分时,她身上又有了喜。这一次,她的孕状与前面四次都不同。一方面她孕吐得厉害,另一方面,她的肌肤一日日丰泽美丽,甚至超过少女时期的美态。俗语云:女儿打扮娘。也就是说,怀了女儿的母亲,通常气色极佳,仿佛精心打扮过。可是陶太太没有信心。她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彻底。所以她干脆连女娃娃的新衣裤都没有准备,若是生的还是小子,老四幼时的旧衣服,她还留了些,够穿的。若是真的生了个女儿,从前她悄悄儿亲手缝制的粉嫩颜色的小衣衫,藏在一只箱子里,届时先找出来对付着用用,也是可以的。

“娘子,你看咱们给宝贝闺女取个啥名儿?”陶掌柜喜不自禁,恨不得立马下帖子宴请亲朋好友,庆祝得女之喜。陶太太拦住他。“虽说人人皆知我俩盼女之心,但还是要低调些才好。不然叫咱家四个小子怎么想?叫人家家里硬是没生女娃娃的,心里怎么想?”陶掌柜沉吟一番,点头道:“娘子你说得对。镇上数百户人家,好些家里都只有小子。若是太张扬了,他们肯定会嫉妒我们的。”陶太太望着襁褓中粉妆玉琢般的女儿,得意笑道:“依我看,连名字都不用去找秀才帮忙取了。”陶掌柜不解。“这我倒是不解。难道娘子另有佳名,或是对陶大陶二陶三陶四的名字不满?”陶家四个儿子的名字,都是镇上钟秀才排过生辰八字、翻阅书典给取的。可是人人都习惯叫他们陶大陶二陶三陶四,那几个或大气磅礴或寓意深刻的大名,很少用到。镇上民风淳朴,还是觉得这些随意的土名儿更琅琅上口,如此呼唤幼儿,娃娃们也更容易养活。就连钟秀才本人,见到陶家几个小子,也是叫他们的小名儿呢。

“依我看,就叫她五儿。你看如何?”“好极了!不过——”陶掌柜说:“我看还是请钟秀才取个正名,就跟四兄弟一样。毕竟人人都知道咱们想要个闺女,这回终于得了,反倒不请秀才取名了?于情于理,都有些欠妥。”陶太太连连点头。“还是相公虑事周全!此事宜早不宜迟,就按你的意思去办。”

次日陶掌柜备上银钱和礼盒,专门去秀才府上拜访。钟秀才似乎已恭候多时,将陶掌柜迎进书房后,细细查看了陶家千金的生辰八字,不禁暗暗称奇。“奇哉!妙哉!”陶掌柜见他神色激动,心内一阵紧张。“令千金命格贵重,却有诸多细节难以言说……”“先生但说无妨,但说无妨……”钟秀才摇摇头,“非不言也,乃无言矣。”陶掌柜向来害怕秀才说话文绉绉,但这句话他也听得懂,意思是秀才不是不肯说,是不知说什么。这下他心里更忐忑了。

“先生就给一句话,小女没啥犯冲的吧?”钟秀才摇头。“哦,那倒没有。只是我早就替令千金拟好几个上佳的名字,这回全都用不上了,是以深感遗憾。”陶掌柜心里一宽,憨笑起来。秀才又说:“令千金行五,就叫五儿即可。虽说此名粗糙了些,却也是上上大吉之名。”陶掌柜大喜,万没料到是这个结果。他告辞欲回,钟秀才却要退还陶掌柜带来的银钱、礼物,态度坚决而恳切。推让了一番,到底依了秀才的意思。

陶家千金陶五儿,在父母疼爱、兄长呵护下,在桃溪镇风物水土滋养下,一日日长大,出落得像株俊逸的芍药,惹人无限怜爱。陶家虽是做绸布生意的小康人家,比不得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但也让儿子们学识字、读经书,不求日后以学问立身,只求知书达理,一代更比一代强。跟镇上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一样,陶家四兄弟均在钟秀才开办的私塾念书。陶四进学时,年仅四岁的陶五儿也哭闹着要跟去,无论母亲如何哄劝都不肯罢休。陶太太无法,只得带她去了秀才家,只当是带她逛逛学堂,稍作逗留,这孩子也就倦了。不曾想,五儿一到学堂,就挨在四哥身边坐下,安静得很,且再也不肯起身。陶太太很是困窘,唯恐影响秀才授课。钟秀才却说:“不妨事的。令千金不比别人,命中注定要识文断字,她爱坐在这里,且由她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