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辈子的道理》勤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

生活贫困要节约,生活富裕也要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们整日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过去从骨头中拔出的箭头送给孩子,告戒他们不要忘记节约,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琴房里的灯人走之后不关;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节约,实际行动比说任何好话都实在的多。我们每个人都应参与节约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缔造一个节约型校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如何能有收成?同样有了收成,挥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会在转眼间化为乌有。可见要想取得收获,离不开“勤”与“俭”。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

节约,从我做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节约成为习惯,从每一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