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校友作品》啤酒街的早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街的早晨

郑群威

那是七月里的一个晚上,我们到了青岛,入住到离破街很近的宾馆。

雨后清晨,宾馆里的值班小姐穿着绿军大衣,我们向她打听破街方向。路面上湿漉漉的,空气里也是湿漉漉的咸味儿。海滨城市总是有它独特的韵味。我们从宾馆朝着破一条街遛早。一条整齐的小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树枝伸长开来差一点就要两两相拥了。现在虽是7月,可是青岛的早晨还是带着些微寒意。“您早,青岛!”我问候道;也向早起的清洁工问好。城市静悄悄的,街上还没一个行人,只有早起的清洁工扫过马路的痕迹,柏油浇成的马路上不见一丝尘埃。大约5分钟,我们经过一个破厂,这里大概就是有名的青岛破制造处吧?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几辆装满不锈钢铁桶的小货车和大卡车停在门口。一辆大卡车驶向酒厂,工人似乎将要上工了。也许到时候就会有更浓的酒香飘满这条街上,让行人闻着也要醉去了。

小路走到尽头,往左拐就是一条更宽敞的马路,在马路的左边有一个小广场,小广场的几个方向各放着几个破桶,还有人物雕像。在广晨马路的边上,建着一个特大号的黄色易拉罐,贴了一个招牌,上写“醒酒屋”,大约是给喝过量的人可以休息的地方。最有特色的是广场中心由1903个酒瓶组成象形字“人”,乍看还以为是“九”字呢。有几位老伯在晨练,一位老妈妈在遛狗。问了他们才知道是“人”字。我来到广场正前方另一个特大破桶面前,它一半竖着,写着“破客厅”字样及建成时间;另一半平放着,写着青岛破街的介绍文字:“这是一条中外宾客的赏酒街、品酒街、风俗街、特色街,1903年酒厂创办以来,青岛破一直是中国破风味的风向标和试金石。”

街道的店大多数是关着的,上面的招牌多数是写着某某排挡,想来是一家家饭店。到了晚上想必就会开张,桌子一直摆到街心,热闹一番了。可这时候却安静极了,就如过完了繁华的夜生活,现在正酣睡正熟呢。破街的早晨仿佛是从中午开始的。这里到处是破的标志:有易拉罐形状的;木桶破形状的;连这整条街上的垃圾桶也都是一个个衅桶,外观很美,一看就知道晚上要来喝破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我们三口之家站在一棵大榕树下,感受破街早晨的宁静。左边是婚纱摄影街,文化街;直走是商业步行街;对面是停车场,许多辆公交车停在那里,每辆车身上都有花花绿绿的广告。一些高中生沿着这些街道早跑。

脚下有小卵石拼成的英文字母“”。旁边立着三个牌子,注明“语言文字规范街”“城管达标街”“禁止携犬”。小木条做成的小花台里种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一溜儿排开,花朵上留着露珠,花台上都写着“永不落幕的破节”“青岛破街欢迎您”字样。街角小花园的一座房子的墙壁上画着国际奥帆赛的儿童画,突出“相约北京,扬帆青岛”的主题。作为奥运伙伴城市,早起巡逻的警察不像京城的警察带着卡宾枪。一个报商穿着厚厚的夹克衫,不时搓搓手,跺跺脚,呵出一口白色的热气,几样报纸安放在凳板上,我看到《半岛都市报》《半岛早报》《都市便民报》的头版“抗浒苔救灾”的标题十分醒目。受南方洪水影响,青岛海滨漂来大量浒苔,因为快要进行奥帆赛了,青岛军民奋力抗灾。这些报商,善良的精神商人,常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风儿吹拂他们的衣服,努力宣扬着各色见闻,呼唤岛民一起打赢这场意外的灾难。经过风雨、霜雪、烟雾和烈日的磨炼,这些精神商人们好像变成这座城市的古老雕塑。

行人渐渐地多了,看邻里间互相打着招呼,这青岛自有它的悠闲自在处。青岛的清晨就像一个未上妆的姑娘,是那样地清纯可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