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愿你超越生命之轻》第四章 小学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思龙最终在父母的安排下,也和三个姐姐一样,开始走她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在姐姐们读过的那所小学,开始了他漫长的学习生涯。第一天走进学校的他满是好奇,对这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奇思幻想。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很多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里首先是胆怯,需要适应一个阶段,然后才会慢慢的表露出自己的性格。但是他却和别人截然相反,对每一个同学都很热情,问这问那,对老师也不害怕,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表现的很活泼,深得老师的喜欢。于是老师就选他做了班长,当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当班长的时候,他不假思索的说道:“我愿意,为大家服务是好事。”老师都感觉很吃惊,这么坚定的话居然从一个五岁的孩子口里说了出来,真的很难置信。老师再一次确定自己的眼光是对的。这是一个很乐于助人的孩子,从而也看到他的父母一定是非常善良和通情达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好的家庭环境,是教育不出这样的孩子的。因为是第一天上学,有些同学的书本还没有拿到手,老师也没有上课,而是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为什么要上学,将来想干什么等等。因为是第一次走进课堂,很多同学之间都不认识,也害怕老师,没有人第一个走到讲台上做自我介绍。老师点名让班长先上,于是梁思龙就走到讲台上,他站的很直,也很大方。因为父亲从小就教他男孩子要顶天立地,落落大方,不能扭扭捏捏,为人处世要讲信誉,要能吃苦,要能忍受委屈和孤独,要能抵挡外来的形形色色的诱惑。虽然小小的他还不能理解这几句的真正含义,但是他还是按照父亲的说法去做了,至少表面上和形体上要先做到。他正对着大家高声地说道:“大家好,我叫梁思龙,今年五岁,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读书,是爸爸妈妈叫我来读的。”逗的大家一阵哄笑。紧接着他有若有其事的说道:“未来我想当一个音乐家,把最好听的歌唱给喜欢的人听。”老师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说,是爸爸妈妈教的吗,梁思龙说:“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我学这个,是我自己这么想的。”老师微微一笑,说道:“好,你先回到座位上去,有请下一位同学。”于是他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的端端正正,仔细听着别的同学做自我介绍。有的同学和他一样大,有的同学六岁,有的七岁,有的说自己读书是为了将来赚钱,有的说读书是为了父母,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企业家。大多数同学都比较倾向于后面几种常见的职业和原因,只有梁思成一个人说自己想当音乐家。老师很奇怪他的想法为什么总是很别致,总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但我没有再继续追问,毕竟小孩子嘛,思想千奇百怪也没什么,或许是无意间从哪里看到的或是听到的,于是就记了下来,今天说了出来,也没有太在意。更不会想到他之后要走的路和最终的结局。就这样在同学们陆陆续续的介绍要自己之后,开学的第一天也结束了,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奔奔跳跳的从学校走出来,来到门口跟着早已在这里等候的父母回家了。回到家之后,梁思龙把今天老师选他当班长的事告诉了家里人,姐姐思雨听了说道:“呦不错啊思龙,不愧是我弟弟,以后学校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姐给你撑腰。”李丽娟说到:“你少来,不要把弟弟带坏了。”思雨吐了下舌头说道:“就你偏心,”说完就去做作业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这句话在他的身上却失灵了。按道理来说,老师选他当班长,他在学习上也应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正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可是好事怎么可能都发生在他身上呢,人生总是喜忧参半才显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中,刚上小学的梁思龙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一年级的期中考试,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语文考了五十几分,数学仅仅考了十一分。在学校里,他不能和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比,人家也开始嘲笑他,不和他一起玩,在胡同里,也时不时的有人嘲笑他。回到家里,他本以为父母会狠狠地批评他,骂他没出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父母虽然对于他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责怪他,反而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刚上学不久,难免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只要下次好好努力,依旧可以考好的。”这两种对比在他心中形成的触动让他五味杂陈,原来外面的社会和家里不一样,除了父母会无条件的爱他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人能够那样真心实意的对他。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第一次体会到了人心复杂,江湖险恶。自这次教训以后,他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把学习不当一回事,而是开始努力学习,回到家也认认真真做作业,有不懂的会及时的去请教姐姐。'知耻近乎勇,一个人会开始改变,一定是他明白了平常他不明白的道理,而且这个觉悟的过程一定是异常艰辛的,是非常痛苦的。只有当他自己觉到悟到了,才有可能正真的做到。无论是别人说的如何悲惨,把道理讲的多么深刻,不是他亲身经历的,都是抽象的,很难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要自己亲身交往和体会之后,才会有所判断,有所觉悟。才会最终明白,社会和生活远不是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结构,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其中,万劫不复。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起色,第二次考试的时候,他已经从班里面脱颖而出,数学能考一百分了,语文也考了九十几分。就在这时,所有的人似乎又变了一个态度来对他,但是父母却开始提醒他,不要太骄傲,一时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也牢牢地把这句话记下了心里,从来也没有感觉高人一等,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上进的心态。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梁思龙和班上的同学都熟悉了,别人也渐渐的熟悉了他,于是就交了几个特别好的朋友,都是在他旁边座位上坐的,一个是坐在他前面的王磊,一个是坐在他后面的闫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个朋友也都和他一样,来自普通的工人的家庭,都属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露骨点说,他们三个都属于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来历。和梁思龙的同桌高露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高露的父亲是他们学校的副校长,是个典型的富家子弟,无论是她穿的衣服还是背的书包,都是全班最好的。很多班上的女生都怕她,不敢惹她。但是梁思龙不怕她,两人的关系也处的不错,通过接触之后,梁思龙也渐渐的发现其实她也是个不错的人,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高冷,盛气凌人。她很任性,当然这和家庭出生有很大的关系,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女孩子,难免都是这个样子,但她并不是一个尖酸刻薄的人,也很喜欢帮助别人。王磊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善言谈,不苟言笑,但为人却很仗义,只要有人欺负他们几个,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他的父亲是个煤矿工人,在他三岁的时候,由于瓦斯爆炸,出了事故,就去世了。只有母亲一个人靠打零工,给别人缝衣服做鞋子赚来的钱供他上学。这个事,只有高露,闫涛和他三个人知道,班里的同学都不知道,他们几个也都守口如瓶,不像任何人透露。高露家里条件最好,平时也对王磊帮助的最多。是不是把自己的新铅笔,橡皮擦还有作业本都分给他用。梁思龙和闫涛也经常帮助他,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高露那么大方,只能是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到到哪算哪吧。闫涛的情况和梁思龙的差不多,父亲也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母亲也在家里带孩子,他还有两个没有上学的妹妹,一个三岁,一个才刚一岁,他是家里面的长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早早的学业有成或者早点上班,尽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就是这样的原因,四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干什么都在一起,放学回家成群结队,课间休息的时候也一起玩耍。随着时间的慢慢累积,四个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有了好的玩伴之后,在学校的时间似乎过的很快,不像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一眨眼的功夫,他们的小学时光在几个人团结友善中愉快的度过了。他们的童年时代也宣告结束,几个人童年的美好回忆都被1968年的时光永远的定格在了一张只有书本大小的照片上。几个人中,除了高露之外,都没有拍过照,都是第一次拍照,拍照的时候,梁思龙把大家叫在一起,然后四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留下了这张童年生活的缩影,相片上的他们还显得有些紧张,有些稚气未脱的感觉,当然从几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明显的不舍之情。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和毕业工作的结束,这个小团体将要面临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分别。毕竟他们几个还都是孩子,对很多东西,很多感情的依赖性还很强,比如说对自己慢慢经营起来的友谊,对自己已经熟悉的朋友,都会感觉难舍难分,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他们几个人首先要面对的是突如其来的孤独,想念和无所适从,虽然这种依赖性会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减弱,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都要学会独立的成长,但此时此刻的他们,还远远没有到那种觉悟和境界。他们不由得难过,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分别总是令人难过的,尤其是在这样稚气未脱的年纪,因为以后可能再也交不到这么真的朋友了,长大以后的朋友,或许功利的成分会比这个纯真的时代大很多了。分别也总是容易的,难得的是日后的重逢。在那样的时代,通讯还很落后,只有靠书信往来才有可能维持原有的关系,他们几个都不确定,也很担心,今天的分别,以后还会不会重逢。本来他们打算报考同一所中学的,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和几个人成绩上的差别,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去不同的学校,追寻着不同的目标,沿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去领略不同的风景。几个人都商量好了,以后无论对方走到天涯海角,无论对方贫穷富有,无论对方在干什么,都不能忘了彼此,都要好好的学习成长,对方有困难了也都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在这种几个人都惺惺相惜,依依不舍的情况下,他们多希望时间能过的慢一些,一天变得长一点,好让他们几个在一起的机会能够多一点。但是时光并不会因为他们的不舍而变慢,可能是因为感情上的原因,他们感觉时间比平常快了许多,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最后考试的时间,他们四个都被随机分到了不同的考点,由各自的父母和带队老师带领着参加完了考试。他们之后的命运也随着考试的结束,被定格在了不可改变的瞬间。成绩出来之后,他们几个到学校去拿通知书,梁思龙和高露的成绩都考的很好,被分别分到香港a区的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王磊和闫涛成绩稍差,被分别分到了b区的第三和第四中学,得知几个人都没有被分到同一所学校的时候,从他们沮丧的表情中可以看到,那种失望已经是可想而知了。梁思龙为了缓解气氛,故意做了个会叫说道:“没有关系了,又不是以后见不到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嘛,我们一定会遇到的。”高露疑惑的问道:“思龙,真的还会再见吗。”梁思龙掩饰住沮丧的表情说道:“当然会啊。”其实他也很担心,因为他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到。他是为了安慰他们才故意那样说的。三个人听他这样子说,心里也好受了许多,于是都点点头,拿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回家了,最后走的时候,高露又说了一句:“以后有事可以给我写信。”几个人齐声说了句:“好的。”然后就都分开各自回家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次的分别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一直到多年以后,1983年一只乐队自费的人数不多的演唱会上,他们几个才从舞台上看到了已经阔别已久的梁思龙。他抱着吉他,光着膀子,撕心裂肺的在舞台中间吼唱着,他的音乐和香港当时流行的格格不入,很吵,但很有张力和爆发力,听了好像会给人一种很强大的力量。要不是名字对上了,他们几个也根本就不认识梁思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