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与貂蝉有个约会》第4章:金蝉脱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假死,就是看上去死了,其实还活着的一种状态。生命的体征极其微弱,心跳和呼吸靠普通方法根本察觉不出。病人就相当于在生和死的边缘游走,危险是极大的。

华佗每天以复诊名义进宫,每次不能在永安宫呆太久。准备就绪后,他叮嘱我晚上临睡前服药,第二天一早再进来观测状况,帮助我复苏。他还特地嘱咐唐姬,用细绳扎结住我的手指,如指端出现青紫肿胀,说明有血液循环,一切正常。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董卓得知刘辩已康复,当晚突然发了一道指令,禁止华佗再入宫诊治。

这下可好,华佗再没能进来。太后、唐姬急疯了,刘辩整整躺了十多个时辰没有苏醒,她们不仅不知道该做什么,还不敢声张,只能干着急。

快到晌午了我还没醒,何太后实在憋不住,派侍女月瑶出宫找华佗讨个法子。月瑶和花鬘一样,都是公元177年平定西南叛乱,被带回来的南蛮女童,月瑶当时已七岁,十岁时被分到何贵妃宫中,一直跟着她,何妃待她不薄,成为皇后、太后的一路上,更是把月瑶当做自己的心腹,月瑶也是死心塌地的为她办事。

谁知月瑶一去不复返。

按董卓的禁令,没有他的特批,永安宫任何人是禁止出入的,当然包括太后的宫女,只不过永安宫后勤补给一直不到位,不得不靠外出采买。月瑶每次出门,都会给侍卫统领塞一贯钱红包,回来时再给点小恩小惠,只要月瑶在换班前回来,没有什么问题。

东汉末年的货币用的是铜币,不像现在的纸币有100元面值、50元面值或硬币有1元、5角的面值等,那时候就一种,叫五铢钱。1000枚五铢钱串一起,就是一贯。

正常的兑换,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钱=10000钱

这个换算公式是理想的兑换值,但实际情况下是浮动很大的。

首先,汉代的黄金和白银不是都流通货币。

黄金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都是奢侈品,可以做首饰,但不会做货币来流通。唐代以后所谓的金锭,其实也是黄铜。有时候,历史文献里写的1金,不是指1两黄金,而是1百枚左右的铜钱。中国境内金矿、银矿很稀有,所以白银也很难做流通,汉武帝时曾试过用银和锡的合金做货币,但银少锡多,民间又私自铸币,民间伪造的一枚银币只含1%银,官方发行的一枚银币含30%银,自然也没法流通下去。

其次,通货膨胀。

民间私自铸币会引发通货膨胀,诸侯发行起货币来,更是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刘备入蜀、曹丕执政时,都发行自己的五铢钱,他们是为了稳定物价,还算好的。但董卓铸币纯粹为了敛财,他把秦始皇的十二铜人熔了,铸造八万亿枚粗制滥造的小铜钱发行,他用这些钱币购买粮食、布匹、军事物资等囤积,而这些钱币进入市场后,严重加剧了通货膨胀,到了公元194年50万钱(50贯)才能买60多斤大米。不仅诸侯铸币,张角的黄巾起义军也自己发行“太平百钱”的货币。总之,他们就是没钱了自己造钱,也不管扰不扰乱市场,符不符合经济学。

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形同废纸,对于百姓就是灾难。举一个近一点的例子,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一百元可以买两头黄牛;

1941年,一百元可以买面粉一袋;

1943年,一百元可以买鸡一只;

1945年,一百元可以买鸡蛋两个;

1946年,一百元可以买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8年8月,一百元可以买大米0.002416两(按每斤16两计算)

1949年5月,一百元可以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

这就是通货膨胀。

反正在公元190年之时,一贯钱还够买一只羊,够去青楼逍遥一次了。侍卫统领王晔把钱往身上一揣,他不是跟着董卓入京的西凉军的人,而是出自被收编的何进军,年龄快四十,从军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混到个屯长统领的职务,家里尚有老母,老婆孩子都靠他的军饷维系生活,军户是免赋税的,所以他家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

王晔每次收的钱,会分给当班的兄弟,剩下一些拿回去补贴家用。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这贯钱他打算买点肉,给儿子买件新衣服。他觉得太后、刘辩被软禁在永安宫也满可怜,所以他当班期间,会网开一面放月瑶出宫。可是,马上要换班了,月瑶这丫头还没回来。当值期间溜走个宫女是重罪,而且是永安宫唯一的宫女,想遮掩也遮掩不住,王晔只好如实上报。

李儒气势汹汹地来了,带了百余个甲士,簇拥而至,分为两列。

李儒,字文优,董卓的首席谋士,同时也是董卓的女婿。董卓能有今天的成就,基本靠的是李儒出谋划策。何进当初一开始是密诏董卓进京,李儒把这密送邮件回复成群发邮件,公开上表,响应大将军号令进京,搞得何进收也收不回去;董卓进京后招吕布、蔡邕(yong),给士大夫封官,调部队进进出出虚张声势都是出自于他的谋划。

李儒到永安宫门外,问完情况,大喝道:“拖下去,斩!”

侍卫统领王晔被处以极刑。

一个好人死了,一个家庭也支离破碎,王晔的母亲事后一病不起,没多久也驾鹤西去,孤儿寡母从此流落成难民。

他的儿子才九岁,名叫王双,字子全。

李儒派人遍发文书,画影图形,搜捕月瑶。自己带兵闯进永安宫中,不做任何通报,直接来到太后房间,只见太后端坐堂中闭目养神。

李儒气势汹汹道:“臣郎中令李文优拜见太后,永安宫宫女月瑶失踪,请问太后是否知道此事?”

何太后继续闭目养神,不搭理他。

“太后,请问弘农王和唐妃娘娘可在房中?”李儒逼问道。

何太后还是不理他。

李儒有些恼怒,不耐烦道:“臣是奉旨查办,既然如此,臣不客气了。”转身带兵士到院中往弘农王房中走去。

唐姬在刘辩房门口拦着,告诫道:“大王正在安睡,请勿打扰。”

李儒冷笑道:“现在是晚饭辰光,睡什么睡,我要进去一看。”

刚想抬手拉开唐姬硬推房门。

只听屋内喝道:“大胆李儒,给我退下!”

李儒一怔,停手不敢动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