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68新风暴》111章 御前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东京,天皇御所宫城。

年轻的明治天皇一脸肃穆的坐在御座上,岩仓具视,木户孝允,三条实美,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乡从道等等重臣都在底下跪坐着,这个姿势也是日本独有的特色,又象跪又是坐,既符合君臣之礼,大臣们长时间的跪坐又不至于太累。

只是现在这些大臣们脸色都不好看,从琉球逃回来的那几批人都向政府哭诉,请求政府出兵夺回琉球;可是现在的日本百废待兴,明治天皇底下的宝座也才刚刚坐稳。

在这些大臣们眼中,日本落后愚昧的幕府统治时代终于结束了,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正走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大伙儿正摩拳擦掌的准备放手大干一番,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档子事?

御座上的明治天皇轻轻的咳了一声,示意天皇即将发言,原本底下还在交头接耳低声商量的众人马上正襟跪坐聆听圣训。

“你们说说,这批人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事儿正是底下众人刚才在讨论的,不管怎么说,得先把敌人的身份搞清楚。

这几个重臣用眼神彼此交流了一番,因为琉球王国实际上已被鹿儿岛的萨摩藩控制,因此此番被人抢走,损失最大的也是萨摩藩,那么理应由出身于萨摩藩的西乡隆盛来回答。

“陛下,按照情报分析,敌人应该是从大清来的”。

废话,攻占琉球的那些人长得象中国人,说的也是中国话,怎么可能不是中国人?

御座上的明治天皇又轻咳了两下,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西乡隆盛只是微微的脸红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臣想了一遍,实在想不出这支军队属于大清的哪个势力”。

“哦?”明治还是不满意,看向其它几位重臣,只是这几人不约而同的低下头,表示爱莫能助,他只能再次看向大将军西乡隆盛。

西乡抬起左手,扳着手指头说道:“大清虽然是个大国,军事实力却不强,他们的满洲皇帝赖以为用的满蒙骑兵已经被西洋人消灭了大部分,现在手下掌握着强军的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三人;曾国藩已经基本退出军队,左宗棠正带着他的军队去陕西平叛,唯一有可能出兵的就剩下李鸿章了,可李鸿章现在是湖广总督,他的军队都在内陆,怎么会突然之间冲到琉球去了呢?所以请恕臣愚昧,实在猜不出这支军队的来源”。

靠!小鬼子居然对大清的军事实力了解得一清二楚啊!

西乡说得这么清楚,虽然还是没有明确答案,明治也不能责备他了,只能再拿眼光去追问其它人了。

可是底下这帮人还是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撑地,压根儿就没人迎接他的目光。

明治天皇感觉受伤了,装模作样的拿手擦了擦眼,低声呜咽:“高杉去得早啊,皇国重事能问谁啊?”

这下子底下这帮重臣都坐不住了,高杉是谁?高杉晋作!倒幕功臣,长州藩天才绝艳的人物,能文能武,素来以动如雷电,发如风雨著称,可惜英年早逝,死时不足二十八岁。是以听到明治说到高杉,这些高杉昔年的战友们无不动容。

明治天皇的激将法很有效,底下的山县有朋挣红着脸说道:“陛下,何须关心这支军队是属于大清哪一派的,待臣率兵前去攻打,保管能把这些乱兵歼灭,把琉球给陛下夺回来!”

山县这话其实夹着骨头呢,因为琉球王国是被萨摩藩控制的,现在琉球群岛的奄美大岛等岛屿还控制在萨摩藩手里呢;如果夺回来了琉球大岛,难道还给萨摩藩?这是万万不能的,皇国正在推行撤藩置县,正要从藩主们手里抢权呢。

当然,山县有朋是长州藩出身,跟萨摩藩当然不能是一条心的。唉,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明治天皇笑眯眯的点点头,似乎在赞赏山县的忠勇可嘉;通过从逃回来的日本人和来到日本的洋人那里了解到,这支军队有一万多人,士兵手里有枪,还配有几门十二磅火炮,还有两艘风帆战舰,这些武力虽然很强大,但也不是日本不能对付的,他手下也有五六万军队,虽然没能人人配枪,但还是有三万多条长枪,火炮虽然不多,十几门还是有的,皇国的海军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战舰,但加起来也有二十多条战舰,蚁多还能咬死象呢!

被人上门欺负,当然要打回去,不然皇国的脸面何在?特别是现在政权初定,更需要维护皇国的颜面!他明治也需要一场胜利来镇住底下的那些藩主,让撤藩置县的国策能顺利推行下去。

想到这里,明治甚至有点感谢这支大清的军队,来得正是时候啊!

善于察言观色的木户孝允看懂了天皇的态度,也出言助攻:“陛下,臣觉得山县的话有道理,中国人称之为话糙理不糙,既然人家打上门,我们就必须得打回去,不然何以面对死去的高杉”。

西乡隆盛的弟弟西乡从道是个纯粹的军人,只是单纯的好战,听到有仗可打,立马兴奋来劲:“陛下,臣也愿随军出征!”

西乡隆盛倒是听出了山县有朋的潜台词,这个时候他更不能反对了,否则岂不是心里还向着萨摩藩?他干脆站了起来请战:“陛下,臣愿替陛下带兵上阵”。这句话很清楚的表达了他的态度。

明治看到了手下第一大将的态度,非常高兴:“有西乡这句话,这仗就胜了一半啊!”

因为自从倒幕运动开始,西乡隆盛领兵打仗,未尝一败,而且屡屡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座的众人也无不信服。山县有朋虽然自视甚高,也很厉害,但是他无论是资格辈分还是战绩都差了一截。

在座的其它几位,岩仓具视和三条实美是内政大臣,不管军事,伊藤博文也不带兵,而且资历也差了一些,只剩下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并列的重臣大久保利通没有发言表态。

到了这个份上,大久保利通不得不发言了,其实他是不主张打的,日本现在刚刚稳住局面,实在是输不起啊,所谓战争未虑胜先虑败,为了琉球那么一个小地方,实在没有必要去赌啊。

看来满屋子的人,就大久保利通是脑子清醒的;历史上日本能获得高速发展,这些人中大久保利通的贡献最大,这个人的确很厉害。可是他再厉害也不能反对大家的一致意见,尤其是天皇陛下的意见。

“陛下,臣觉得我们对敌情了解得不多,还是要慎重,在战场上尤其不能轻敌,在战术安排上也要周全一些”。唉,这不是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嘛?这个大久保果然有点见识。

大久保利通的话,明治天皇历来是重视的,所以他就吩咐下去:“你们好好的拟定一个计划,下次御前会议再讨论”。

“臣等恭送陛下!”

好嘛,小日本这一套学得还挺象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