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office有诡》第11章 你的力量要让所有耳朵听见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我泪眼朦胧,也问:“高磊,你怎么着小轩了?”

高磊擦擦眼睛,表情特无辜:“我没怎么啊!”

我摇头说:“你别瞎猜,我没事,刚才迷眼睛了!”

我们合力把高磊送回家。高磊的家不像一般男生那么凌乱,东西都井井有条的,床单也很干净。苏尧笑说:“这么整洁,不是藏了什么女人吧?”

我心中莫名其妙地一紧,高磊说:“要是有就好了,我也就不是什么孤家寡人了!”

我心头又莫名其妙地一松。

回到公司,我问小郭:“你觉得高磊怎么样?”

小郭不明所以,笑答:“还成,人不错,能力也挺强的,就是人固执了些!还有点大男子主义,你信不信,他以后,绝对接受不了老婆比他强!”

我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苏尧说的,刚才我们一起去买酸梅汤,苏尧说高磊是个很要强的人,总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让父母和妻儿过上好日子,还说,他不喜欢女强人,女强人霸道,还是工作狂,他需要的是贤内助--”

我抬头看看窗外暗蓝的天,心头有一股莫名的哀愁,萦绕不去!

2.身边都是滚刀肉

有人有资历,千方百计算计你;有人能力不足,经常给你找麻烦--对这类人,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但也不一定都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这些人本意是自保,那就体谅同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如果是“滚刀肉”或者“地头蛇”,那就要用科学、正规的手段,给他点儿colorseesee!

几次大型招聘后,公司招进许多优秀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编辑却依然没着落。杨总说:“我需要的编辑是那种有头脑、有思想的人,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啊!要是公司能再多几个左小轩就好了!”

我听后总百感交集,认为杨总还是认可我的能力,可转个身,他又对我不冷不热的。我强迫自己宠辱不惊,继续卖力工作。

随着公司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工作越来越多,我开始无法承担过度的工作量,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搬家。

虽然公司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搬进写字楼,却也换了另外一个更宽敞、更明亮的屋子。有标准的办公室、走廊、前台、会议室,并全是玻璃隔断。米色的办公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上面摆着宽屏液晶显示器。走廊里时不时有员工步履匆匆地一闪而过,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轻快的打字声、间隙的发传真声、悦耳的电话铃声和刻意压低的嗓音。

小郭的销售部有专门的办公区域,依然是玻璃隔断,本来编辑部也有10几个机位,可由于目前我还是孤家寡人,所以暂时与技术部合并。偶尔互相串门,还要敲门,感觉有点像电视里的大公司,于是开始瞎欢喜。

借着搬家的机会,我和小郭终于搬出公司,住到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

那是一个人防地下室,地下一层,15平,有透气的阳台,除了潮些,各方面都还不错。关键是房租便宜,一个月300,还可以月付。我和小郭忙定下房子,准备搬家。

当我们一切准备妥当,看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时,鼻子一阵酸涩。想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也算有点家底了。

小郭也说:“似乎,咱们还是有些成就的!”

我点头,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扛起地上的行李、锅碗瓢盆,雄赳赳气昂昂地朝地下室行进。虽说从此就要进入“穴居”时代,可谁说不是一种进步呢?

公司换了地方,招聘果然容易许多,顺利招进两名编辑,而最让我和小郭欢喜的是,公司正式建立客服部。也就是说,从此,我和小郭再也不用值班了。

为此,我们开心地跑到夜市胡吃海塞了一番,直聊到深夜。第二天,周燕走过来跟我讨论产品特惠活动。见我连连打呵欠,笑说:“刚上班就这么没精神?你看我,天天状态多好,这是有工作激情。”

我撇撇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忍耐。我说:“是啊,你气色特别好!”

周燕笑得有些得意:“我每天都给自己煲汤喝,不像你,一点都不懂得保养。你看你的皮肤,多黯淡啊!”

我咳了一声,忙转移话题:“产品特惠活动的基本事项我已经了解了,之前咱们做过新年特惠,基本上规则差不多,我总觉得,现在咱们用户多了,市场也大了,应该借这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咱们的品牌形象。”

周燕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你得考虑成本啊!”

我继续说:“咱们用同样的资金,可以做更丰富、更多元的活动。”

周燕打断我的话:“这个方案杨总已经通过了!”

我看向她,她的眼中满是挑衅。我笑了一下,故意说:“那我找时间再跟杨总聊聊吧!”

果然,周燕立刻说:“你的想法,我会跟杨总说的!”

到了下午,周燕乐呵呵地走过来:“小轩,你的想法很不错,你按照你的想法把这个策划案改了吧!”

我知道,周燕再次把我的想法说成她自己的,我无所谓,不过是个创意而已,东西做好最重要,只是,她让我来完善策划案,未免有些过分了。

她这种随意将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又摆出领导的架子,不是一次两次了,过去,我一直都不跟她计较,工作多做一些也没什么,全当锻炼自己了。

可近来她竟然跨部门分配任务给新编辑张丹。

张丹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早在编辑入职后的第一次考核时,她便显露出高人一等的能力。当时的考核内容很简单,就是说说对公司产品的看法。

张丹从市场的角度、家长的角度、孩子的角度、同行的角度、教育者的角度分别分析了软件的优、劣势;又从软件的构架、画面、知识点、学习形式等方面逐一分析。充分体现了她的分析全面和思路清晰。

我单独把她叫到会议室,给她几本市面上的畅销辅导书,让她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缺点。她大致浏览了一下,便开始分析,先从理论来源,再从受众群体,后到知识点呈现,最后是画面及形式,说得头头是道。

我开始对张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编辑来讲,深入一份工作最难的便是转变角色,或者说培养职业眼光。当我们是旁观者的时候,看一个产品更多是关注它的内容,可作为编辑,就要了解它的受众、框架、理论、优劣势等等。

张丹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做好了角色转变,无疑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为自己有了一个得力的帮手感到衷心的高兴。

然而,张丹入职没几天,尚未接手成板块的编辑工作,就被周燕私自找过去,安排一大堆打杂的活,校对、改稿子、写通知、做表格等等。

我严厉地问张丹:“你有你的领导,她给你安排工作之后,为什么不告诉我?”

张丹显然有些委屈:“我见之前她也给您安排过工作,以为她是更高的领导,而这又是一些零碎的工作--”

张丹的话充分引起了我的重视,周燕素来喜欢在言语中以领导自居,而我之前也很少与她计较,她推过来的工作我也并不推辞,这才导致张丹的误解。

我开始明白,我是一个部门的主管,我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编辑部整体的利益,若我可以随意被周燕支配,那我的下属,该是何种地位呢?

所以,我不动声色地对周燕说:“我的想法基本都已经告诉你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就过来问我,我现在手头有些事情,比较着急,没时间弄这个策划案。”

周燕见我不帮忙,言语中再次调整地位:“那好吧,你先忙,我有什么事,会叫你的!”

我懒得再跟她唇枪舌剑,回头看新编辑田伟刚刚发给我一份新闻稿。

将田伟招进公司是件让我肠子几乎悔青了的事。面试时见他谈吐得体,想法独特,以为是个好苗子,可真的入了职,才发现外表的一切都是糖衣炮弹。

一篇稿子交上来,没有标题,字体乱七八糟,更没有首行缩进。我将他叫到眼前,耐心地说:“既然是本科毕业生,学过应用文写作吧?稿子是编辑的脸,一篇干净整齐的稿子会让审核人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看,你的稿子段落不清,字体大小不一,这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我话未说完,田伟就说:“你先看稿子的质量如何吧,外在的都是形式,你现在挑这个毛病,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再说,我给您的是初稿,终稿会排好版的!”

我碰了个软钉子,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先让田伟回去,待我详细看过内容后再做打算。可文章没看完,田伟又惹了麻烦。

前几天通过的网站修改文案,由田伟与刘瑞珍沟通,刘瑞珍是不会给田伟好脸色的,若是旁人,都会让着刘瑞珍,偏田伟不吃这套,把刘瑞珍训了个满天红。

田伟说:“你要是不想改网站,跟老总说去,犯不着在这儿难为我,你也别冷嘲热讽的,我不吃你这套!”

刘瑞珍面子挂不住:“行,我去给杨总说,这事你别管!”

田伟冷哼:“别拿杨总说事,你可以找他谈,但是现在杨总不在,你跟杨总谈之前,要把工作做好!”

我虽不喜欢田伟,却也为田伟说出这番话,感到过瘾。心中不由琢磨,留下田伟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克制刘瑞珍啊!

刘瑞珍并不理会田伟,面对着电脑,胡乱浏览网页,田伟还要说话,我忙走过去,笑说:“怎么了这是,火气都这么大?”

我对田伟使眼色,这才对刘瑞珍说:“刘姐,你别生气,田伟性子急了些!”

刘瑞珍六亲不认:“你的下属要管好,他这是什么态度?”

田伟又炸了:“我的态度怎么了,是你先不配合的!”

两人再次吵起来,我想尽办法也不能阻止,直到最后,刘瑞珍关上电脑,说:“你别嚷了,我下午请假!”

然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公司。

田伟回到座位,还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开导他:“刘瑞珍脾气古怪,你让着她一些!”

田伟不服:“凭什么?公司就不该有这种风气,大家都为了工作,她凭什么趾高气扬啊!”

我心中暗叫了一声苦。过去总觉得自己是最有办法的人,可真的遇到田伟和刘瑞珍这类人,我就一点辙都没有了。又不能求助杨总或陈助理,一部门主管连自己的下属都管不好,连工作纠纷都无法调节,还有什么资格继续任职主管呢?

我憋了一肚子气,刚好苏尧给我发来一个动画,音效杂乱无章,节奏缓慢,我便借机把火发在苏尧身上。老实说,整个公司我也只敢对苏尧发脾气,人都有点蹬鼻子上脸的劣根性。知道这人脾气好,就随意欺负,像我,就从来不敢惹刘瑞珍,每每都让苏尧这倒霉的孩子做替罪羊。

发完火,我的心情好了一些,又打开田伟的稿子详细审阅,刚看完第一段,我就知道这篇稿子完全不靠谱,没有论点,结构零散,逻辑混乱,最重要的是还错别字连篇。方才好不容易平复的怒气再次被激起,可我又畏惧田伟的气势,遂不断告诉自己“平常心、平常心”,然后才去找田伟。

我对他说:“这篇稿子,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想说明什么?首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思路!”

田伟一脸坦然:“我就是这样写的啊!”

我深吸一口气:“你看,第一段,你是想分析局势,那么就应该具有统领性--”

田伟面色平静:“都可以改的,您改就行,我没意见!”

我实在按捺不住:“那你是来做什么的?”

田伟想了想:“我是编辑你是主管,我写东西你来审核,我写稿子,你来修改,很正常啊!”

我攥紧拳头:“那也应该是靠谱的稿子吧,你这篇稿子完全不靠谱,我怎么改?你是学中文的,文字功底应该很好啊!”

田伟不乐意了:“代理主管,我刚来公司,有很多事都不明白,你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我完全符合公司的要求吧?我需要时间--”

我自然明白,编辑的融入和产出远比其他岗位要难,诸如美工、动画,基本一周就可以绘制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作品,可作为编辑,但凡要写一篇文章,都要对公司的历史和品位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每策划一个活动,都要熟悉公司的销售政策、市场规划。

可我在意的是田伟的态度。我琢磨继续这样僵持下去也是无效,于是说:“我确实心急了一些,这篇稿子我先改,你先做别的吧!”

我回到座位,花了20分钟时间,将稿子编写完毕,发给田伟,我对他说:“你将两篇稿子对比一下,说出有什么不同!”

田伟看后,笑说:“代理主管的文笔的确好,条理清晰!”

我道:“今后你要多努力,尽量上手,好吗?”

田伟貌似听话地点点头。

可下一次,照样写不好,照样不服气。我格外郁闷地问小郭:“遇到这种能力不够、脾气又大,滚刀肉性格的下属怎么办?”

小郭回复两个字:“杀之!”

我的确也想过辞退田伟,毕竟还在试用期,一切都比较容易办理,可我总觉得辞退他就等于认输,这样一个活宝不常见,留下来练手也是好的。

我又问小郭:“假如,不能杀呢?”

小郭回:“躲之!”

我道:“假如,躲不掉呢?”

小郭回:“那你就只能自杀了!”

相比之下,张丹就聪明、贴心、省心多了。

她在编写脚本、审核界面时,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凡事只要我简单说明,她便能把事情办妥,很多时候,她甚至还能帮我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使我以后工作起来如虎添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