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女持国》第11章 既阴之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老者为了高价买粮,也算是有备而来,可是遇到公子萏这种级别的对手,却又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情况了。他的视线搜索着隐藏在人群中的同伴们,可是每个人都是目光躲闪的样子。看来这个意外的情况,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不过此时,另一边的公子萏心里其实也是没了主意。她初时只是觉得这个老者有些不对劲,便出声阻止了他。可是,接下来怎么继续追查老者的底细,公子萏既没经验也没权力,一时也觉得无计可施了。

----------

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人群之中钻出一个青衿公子来。驷彰越众而出,直向公子萏走过来。

“三公子,请别闹了。家里都在找你呢。”

他声如鸣钟,步若行云,一开口便让嘈杂的人群略略安静了下来。同时,温和的笑容亦始终挂在他的脸上,让本来陷入慌乱公子萏感到莫名地有些心安。

这一次见到的驷彰,精神可要比几天前好得多了,一下子站出来,便有了渊停岳峙的气势。他身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本不在于哪个特定的五官,而是那潇洒轩昂的风度。今天他摆脱了疲倦和颓丧,即使只穿着一件普通士子青色长袍,那一股蓬勃抖擞的朝气依然不可抑制地洋溢了开来。

只可惜,现在可不是细细评价驷彰仪容的时候。

一见到驷彰走了出来,公子萏便意识到,自己这次来得或许太鲁莽了些。她当下退开两步,把人群中间的位置留给了驷彰。看来这几天一直沉默着的驷彰,并非把追查粮食下落的事情给忘了。这时候他能在这里出现,叫自己住手,想必是因为另有什么安排。自己这么一闹,也不知道是不是把他原来的计划给破坏了。

想到这里,公子萏心中不免又有些忐忑起来。她低下头不敢再看着驷彰。好在此时的驷彰也没再看着她了,而是在温言安慰着那个老者:

“我家三公子年纪还小,脾气任性了些。不过刚才这些都是小孩子家闹着玩的,老翁请勿在意。”

驷彰的突然出现,使得老者又要重新评估自己面临的局面。那个少女刁蛮富贵,已经不是一般人,这个青衿士子的气势也是不凡。现在的他,颇有种进退两难的棘手之感。

不过,通过驷彰开口说的这两句话,老者还是迅速地判定了他的来历和身份。老者的结论是,驷彰应是那刁蛮少女府上的远房的长辈或是权重的家臣,总而言之是能镇得住这少女的人物。既然这样,老者便哼地一声转过脸,也不再说话了,只等着驷彰处置现在的状况。

“请你们按着这位老翁把粮食搬出去吧。”看见老者接受了自己的解释,驷彰稍微安心了些。于是他便抬头向高何他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按照原来的安排行事了。

----------

等高何他们走开,人群也就慢慢地散了。公子萏还愣在原地,突然就觉得有一只手把她牵着往外领。

抬头一看,走在前面的人就是驷彰。

因为自己可能破坏了驷彰的计划,公子萏心中颇有些愧疚,便由着他将自己拉出了喧嚣的市集。两个女侍见公子萏一副驯顺的样子,也不知道该不该管,只好远远地跟在后面。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公子萏问道。可是驷彰却没说话,只是拉着她走,直到洧水边没什么人烟的河畔,才停下了脚步。

“我只是关心这事的结果,一直没听说有消息,便有些急了。于是才想着自己来探探。”公子萏见他停下了脚步,又赶紧解释道。

驷彰转过身来,笑容意味深长:“这好像不是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啊……”公子萏这才意识到,她的话里暴露了自己知道朝议内容的事情。一不小心,她就把那个没用的孟兄卖掉了。

“我……我是不是做错了。可这也应该早些弄清楚才是。”

公子萏的声音越来越小,却也隐隐透着些倔强。她这句话里说的“错”到底指的是什么,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

“没有的事。”驷彰倒并没有再追究什么。“满朝卿大夫都不拿正眼看这件事情。总算能有个人理解我的苦心,我心中是要感谢三公子的。”

他脸上的笑容并不似作伪,声音听着也是轻快的语调:“你会出现,我本来当然是没想到。不过现在看来,你应该是帮了我一个忙。”

“啊?这是……是真么?”公子萏回忆了一下,却没能想起自己刚才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表现。

“新郑城里,能有多少人认不出你的?”驷彰双目正炯炯地盯着自己,突然间问出了一个莫名其妙问题。

公子萏一愣,这算是在夸自己,长得好看?

“这我哪知道……”公子萏十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以回避着突如其来的对于自己容颜的夸赞;另一方面,她也可以掩藏一下嘴角不知为何弯出的窃笑。

“在郑国,只有国君或者先君的女儿,或许再加上七穆卿族中的女孩子才能坦然被称呼为公子。在郑国,有几个普通人敢跟公族或者七穆的子弟为了争成这个样子的。可那个老翁听见了我这么称呼你,却像是毫不在意似的。”

“哦,是这样啊。”

原来驷彰这么说只是因为称呼的原因。公子萏发现自己会错了意,一瞬间有些失落的感觉,对于刚才的自己不禁有点着恼。不过她也因此放下了羞赧的感觉,又抬起头看着驷彰问道:“所以呢?”

“所以那些人不是郑国本地人。”驷彰的话音中带着一点狡诈,一点兴奋。

“不是郑国人,又不像是来挣钱的外乡人。”公子萏接道,“那他们在新郑大肆买粮,搅动价格,又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还不敢断言。”驷彰微微眯起了眼睛,“不过既然他们不是郑国人,历代国君和本国商人们的盟誓可就不一定能保得住他们了。”

----------

与此同时,城东南城墙外溱水东岸的一条小船上,站着粮市中风波中的另一个主角。

“公子,今天粮市里出了些波折,花费的可比平日多得多了。”买粮食时拿钱不当钱的那个老者,已经完全收起了适才的那股挥金如土的神气,正屈着身子,恭恭敬敬地对着黑洞洞的船舱里说话。

“多些花费,这不是问题。我们在新郑城里出高价买这么多粮食,不是为了挣点小钱。只要最后的目的达到,这种开支完全是必要的。”船舱里传出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多谢公子宽宥。”

“但是我曾经几次强调过,这次我们来新郑,有可能需要呆上几个月,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引起别人的注目。”船舱中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这次在粮市中与别人这么大闹一场,你觉得还会没有人注意到你么?”

“是是……”老者唯唯诺诺道。

“所以,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老者听到这话,顿时一呆。过了一会儿,他仿佛明白了什么,右手缓缓地伸向了悬在腰间的佩剑,脸上已经写满了悲戚。

“住手。”船舱里那个声音喝道,“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像你这样,我们哪还有人活得到今天?”

“我……我……”老者战战兢兢地伏在地上,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先赶紧走,别留在郑国了,免得被人从你身上再查出什么破绽,把别人也牵扯进来了。你可以去成周暂时躲躲。等到这边大局已定,你再来新郑找我好了。”

老者连连答应。

“你一定要记住,我们默默努力到了现在,是为了活着看到社稷复兴,而不是为了用抹脖子来成全自己的名声。”

船舱中传出来的话掷地有声。说到这里,它稍微一顿,又特别加重了语气:“还有一件事我要问你,你可知道,今天惹出风波的这双男女是何身份?”

“这两个人的话里没露出具体身份或者名氏。我只看得出那少女家中必是大富大贵。而那男子,则应是她家的长辈或是重要的家臣,仅此而已。”老者答道。

“没能证实对面的身份,这有点可惜。看来已经有人在暗处盯住我们了,我们的动作要更加小心些。”那个声音叹道,“只是,这次你买下的这批粮食,怕是有些烫手了。想要像往常那样,再转手到楚国,可能就太危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