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娱之重启人生》第十一章 火爆的招商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期《非诚勿扰》播出后很快就赢得了观众们的极大关注,应无数没有看完整期节目的观众要求,荔枝台在周日下午特意又重播了一次。

没想到重播的收视率丝毫不比首播的成绩差,甚至一举超越了朝廷台,占据了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第一。

随之而来的就是观众们对《非诚勿扰》节目的谈论已经越来越多,它制造的种种话题也在网上进一步扩散。

以上都是观众们自发的宣传,等到周一,总比网友们慢一步的众多官媒和纸媒也反应了过来,也纷纷加入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中。

打头的就是三大门户网站的新闻截图:《综艺市场格局变天,荔枝卫视打破芒果台收视垄断》。

下面还有一些纸媒报道。

京华时报:《相亲节目,综艺市场上的新风口》。

扬子晚报:《勇于创新,相亲节目换发新生》。

新京报:《黑马涌现,快男痛失收视第一》。

新闻晨报:《非诚勿扰,别样的相亲节目》。

除了这些对节目形式创新的肯定之外,还有一些是对节目女嘉宾低俗言论的抨击,甚至有人直接质疑荔枝台制作这样一档节目的初衷,褒贬都有,热闹非常。

短短几天功夫,仅播了一期的《非诚勿扰》就像一块炸药包一样,引爆了整个社会。

如此的热度,几乎可以和两年前的《super女生》相提并论了。这也让《非诚勿扰》这档新节目瞬间变成了赞助商们眼中的宝贝,纷纷致电荔枝台,想要赞助这档新节目。

至于那些之前错过《非诚勿扰》的广告商,此时也都是后悔不已,为了弥补前面的错误,这些公司的老板纷纷亲自出马登门拜访,希望荔枝台能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广告部的孙部长,一时之间成了整个荔枝台最忙碌的人,手机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不过这一次他可是端足了架子,非得在这些肥羊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不可。

......

在抻了那些赞助商两天后,周三,荔枝台在合作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召开了《非诚勿扰》的第二次广告招商会。

这一次招商会格外的隆重,除了拿到荔枝台邀请函的重要客户之外,还有许多普通商家自行前来参加。此外,一些听到风声的其他媒体同行,也纷纷赶了过来。

这其中不乏一些经常在电视台投放广告的金主大户,比如石大佬的脑黄金,美丽电器的铁娘子,还有一些时尚美妆之类的品牌广告商,就连芒果台的主要客户银利牛奶也派总监前来参加了。

整个招商会现场人潮汹涌,无数西装革履的商业精英围坐在下首的观众席位中,静听着台上顾恒的发言。

“先欢迎各位莅临《非诚勿扰》节目的广告招标会,《非诚勿扰》是我们荔枝台以广大的都市中的剩男剩女为核心,打造的全新的相亲交友节目,紧扣当下的社会脉搏,首播平均收视率1。07最高收视率达到1.41%,而且大家能够在屏幕上看到,实时收视率的曲线一直在不间断的往上走......”

原本这些广告主还挺诧异,这么重要的场合荔枝台怎么会让一个如此年轻的人来主持,但当他们知道顾恒就是整个节目的导演兼制片人的时候,顿时就明白了。确实没有人能比顾恒更合适主持这场招商会的了。

“好了,闲话我就不多说了,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看出《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前景,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次节目广告的招商规则。”

“《非诚勿扰》节目采取的是一周一期的播出形式,本季度将会播出十二期,除去已经播出的第一期,各位可以通过竞标的形式,来拍下得第一季剩余的十一期的广告投放权……”

首先进行竞拍的是贴片广告,虽然这玩意的关注度不如节目冠名权,但是一些小的厂商知道自身实力不够,不足以跟那些大户竞争冠名权,所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

广告叫价的过程异常的激烈,最后所有贴片广告的成交价加起来,《非诚勿扰》第一季度11期的贴片广告加起来高达35oo万

这样一个价格让到场的荔枝台的领导们喜出望外,要知道,荔枝台去年一年的广告收入也不过5个亿,而《非诚勿扰》光凭一季的贴片广告就占了去年收入的将近十分之一,这样的成绩如何不让他们兴奋。

只不过,考虑到后面还有节目冠名费这个收入大头的存在,这些荔枝台领导们才勉强压下他们激动的情绪。

终于轮到最后的重头戏了,对于节目冠名权这个含金量最高的项目,在座的很多人都志在必得,所以关于它的归属权的竞争也最为激烈。

而且参与其中的全是那些知名的大型广告商,像家电日化、美妆服饰、食品饮料等,都是经常能在电视上面看到的熟面孔。

上述这些企业他们经营的大都是些快消品,必须时刻都要在消费者面前保持存在性,否则的话,就会被其他同行业产品所替代。所以他们每年都要在电视广告上面投入巨量的资金,也成了国内各大电视台争相追捧的金主。

最后,经过了一番激烈的竞价厮杀,节目的冠名权最终被国内乳制品巨头银利牛奶以5500万的价格抢走。一扫之前竞价芒果台快男节目失利的阴霾。

只用一天,荔枝台通过《非诚勿扰》收回的广告费就达到了惊人的九千万。几乎占力气去年全年收入的五分之一,这么大的一笔数字,顿时让那些到场的媒体记者感到异常兴奋。

不过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荔枝台的纯利润,由于《非诚勿扰》不用想超女、快男一样请一些大牌的音乐人做评委导师,也不需要什么大型的音响设备,所以一期的成本大概四五十万就可以搞定了。

这样一算,光着一季的利润,就能够达到8千多万,比播出的那些大热剧还要高。

想到这里,一些脑子活络的记者顿时就有了思路,于是一篇篇标题骇人的报道就此应运而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