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余年》第八章 银朱婆婆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带着满腔的怒气朝着宫门奔走,徐乔之那个家伙,竟然不进宫来找我陪着别的小姑娘去看游玩御兽园观赏食铁兽,还在背后如此的嫌弃我,我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怒气呢?

刘义隆和阿错眼巴巴的跟着我,小心的奉劝阻拦着我,刘义隆说“红昭妹妹,你消消气,乔之他,他这个人一向就是这么心直口快,说话不经过大脑,你也知道的。”

阿错说“是啊,公主,他说你脾气大排场大,所以你现在一定不能冒着火气去找他,平复下心情,咱们慢慢过去。”

“红昭妹妹,阿错说的不错,再说了咱们是去看食铁兽的,又不是找他们的,对不对?”

气呼呼的走到宫门前,我忽然停住了脚步,阿错和刘义隆也跟着我停了下来,仔细想想也对,我堂堂的富阳公主,真犯不着为他们生气。

可我为什么又生气又伤心呢?算了,不想了,徐乔之以为他是谁啊,不过是仗着本公主喜欢罢了,如果本公主不喜欢他了,他就是一个,嗯,一个本公主不喜欢的人而已,丢在建康城一众的青年才俊中,他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对,我才不在乎呢,嗯,一定是不在乎的。

阿错在一旁问“公主?”

她又晃了晃我“公主,你怎么发呆了?”

我快速的回过神来,颇为无力的哀叹一声,转过身往回走。

刘义隆急切的问“红昭妹妹,你不去御兽园吗?”

我摇了摇头,偏过头看着他说“不去,突然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你说,我们把动物们关在一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园子里面,动物们觉得有意思吗?”

听不太明白的刘义隆晃着脑袋眨巴着眼睛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

我走过去敲了敲刘义隆的额头告诉他“刘车儿,你怎么这么笨啊,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把动物关在园子里一点意思也没有,动物们也觉得没意思。我想,他们宁愿被猎户射杀在故乡,最起码死前还可以一展雄风挣扎一下,也不愿意被锁在笼子里供人观赏享乐直到老死病死吧。”

“我只是突然想到这些,才不想去御兽园看那些动物。看着他们关在笼子里,又想到还会听到褚湛之他们几个没心没肺的令人讨厌的笑声,我就更不想去。刘车儿,你想去看你便去找他们吧,我和阿错就先回去了。”

刘义隆连忙拉住我的手腕,灿灿一笑说“你不去那我也不去,红昭妹妹,既然你不想去御兽园,那我们就出宫去东市吃银朱婆婆的长生粥还有合欢糕怎么样?你不是好久没有吃到,嘴馋着嘛。”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仅可以出宫走走散散心吃到长生粥合欢糕还可以帮着姚佛念带些回来,早早就答应了他要给他带的,一年前他来求亲那次就是我食言了,这次可不能再食言一次。点点头应了一声“也好,我也想念银朱婆婆,顺便也可以去看看她老人家。”

刘义隆颇为满意的点点头,激动的拉起我的两只手腕“我看你也该出去散散心,自打姚佛念被囚禁在徽音殿,你就不大高兴,藏着心事儿,你看你,脸上的肉都少许多,日渐消瘦。”

一边说着刘义隆一边伸手捏了捏我的脸蛋,捏着我脸颊上的一小块轻轻的扯了扯晃了晃,笑着打趣我。我瞪了他一眼,他这才灿灿的缩回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然后他离我隔许远,冲我招招手,喜笑颜开道“红昭妹妹,快些来。”连忙拉着我出了宫门上了他的马车,直奔东市。

在马车之上,刘义隆坐在我的对面,阿错坐在我的身边,阿错掀着帘子看向外面繁闹的街市,她被我带进宫中,也好久未见宫外。帝都风景时刻在变化,阿错一脸的新奇。

我和刘义隆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我问“刘车儿,你做什么老看着我?”

刘义隆回答说“我是看红昭妹妹好像越长大越漂亮了。”

我一向不懂谦虚,听到刘义隆这样夸我,十分得意道“那是自然,本公主从小便是倾国之姿。”

刘义隆笑了,十分的爽朗。只不过笑着笑着,笑容逐渐变得有些淡淡的哀愁,他忽而记起故人往事,感叹道“如果我的妹妹宛童还活着,也该像你这般大了。”

他说的我有些难受,急忙握住他的手,安慰他说“车儿,宛童与你母亲应当团聚了,他们在另一个地方看着你过的好,他们也会开心的。”

“可是,在这个世上,我已经没有亲人。”

也不知为何,刘义隆今日心中多有伤悲,我握着他的手,也分外的感到有些悲凉。抬头对上他的视线,脑海中忽然想起,明日里好像便是他生母的忌日,他生母当年好像是犯了什么错事被刘裕赐死,应是罪人,所以不得入宗祠也不得立牌位,连个祭拜的地方也没有。

我缓缓站起来,阿错在后边稍稍的扶着我的衣裙,我坐在刘义隆的身旁,双手紧紧的握住刘义隆的双手,想要给他一些安慰与支持“别怕,你还有我这个公主妹妹,有我在,不会只有你一个人的。”

他这个人虽然忠厚老实,却实在算不上是心思通透能自我安慰的人,心底里一旦藏了什么事情,有了什么心结,一般很难解开,喜欢埋在心底独自的伤神难过。旁人也很难劝解,唯一能做的便只有这样默默的握紧他的手,告诉他我会一直在。

刘义隆双眸含着泪,冲我坚定的点点头“嗯,我还有红昭妹妹。”

马车在街道上飞奔了许久,拐了一个弯子,便到了东市。

东市上人太多,人挤着人,马车在这条道上,实在难以前进,怕伤着人了之后,帝都的父母官丹阳尹等会出面为难。只好下了车,三个人肩并肩的站在东市的青砖地上,互相对视了一眼,便赶往在东市最东面街拐墙角的银朱婆婆。

据说银朱婆婆在东市上摆摊至少有六十多年,可银朱婆婆也才七十岁左右的模样,那么也就是说,银朱婆婆从十岁左右起,就在此处摆摊卖粥卖糕点六十年,任凭周围如何变化,银朱婆婆不会变,粥和糕点的口味也不会变。

只要一说东市里卖长生粥与合欢糕的银朱婆婆,建康城可谓是无人不知不人不晓。

关于银朱婆婆的传说有很多,其中被传的最多的是说银朱婆婆从前是一位富家千金,爱上了家中的门客白衣书生,家里不同意,银朱婆婆和白衣书生私奔而去,以做点小生意为生,侍奉书生寒窗苦读,后来书生高中做官,银朱婆婆也做了几年的官家太太,本以为就此过上了好日子,岂料书生被人陷害,流放苦寒之地。银朱婆婆一直在等着书生流刑释放,回来寻她。银朱婆婆就这么等啊等啊,书生一直都没有回来。

关于银朱婆婆的种种传说,包括这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我是半分都不太相信的。我觉得银朱婆婆心中自有他人不为人知的秘密,压根就不是别人说传的那样,是什么为了爱情私奔的富家千金也不是什么青楼红柳巷里为了爱情而赎身的烟花女子,这种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戏文剧情,一点也配不上银朱婆婆。

或许银朱婆婆就只是银朱婆婆,一个普通人家长大的寻常女子,就喜欢在这东市上做点小生意,卖卖吃食,守得这一方一墙的宁静平和。

我们去的时候,银朱婆婆正在擦桌子,见到我们来了,很是惊喜,连连让我们坐下。

本就慈眉善目的银朱婆婆眯缝着双眸,见着我们笑语盈盈,许是我许久没来此处看她,她语气中稍有些嗔怪“你这丫头,这阵子去哪疯玩去啦,都好久没来看看我这老婆子,是不是嫌我这个老婆子做的东西不好吃啦?”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应该说小到还不记事住在王府的时候,我要是哭闹娘亲哄不住,就会叫人来东市买吃银朱婆婆的长生粥与合欢糕来哄我,我一吃就不哭了。后来到了皇宫,我就爱偷溜出来,混着混着也与银朱婆婆熟识,她很疼爱我的,见我是个小孩子,总是不收我的钱。后来也认识刘义隆和徐乔之之后,也总是带着他们两个来。

银朱婆婆并不知晓我的真实身份是富阳公主,她只当我和刘义隆是哪家的富家小姐与公子,整日里只爱游山玩水东游西逛。

我连连向银朱婆婆赔着笑脸,说尽好话哄她开心,不要生我的气“怎么会呢?小红昭最爱吃银朱婆婆的长生粥与合欢糕,最爱银朱婆婆了。”

我又一旁的刘义隆使了个眼色,刘义隆这个老实的家伙一点也不会说好话,只会跟着我的话说,他说“是啊,红昭妹妹最爱吃长生粥合欢糕,最爱银朱婆婆。”

“你的嘴真笨啊”我毫不客气的当着银朱婆婆的面还有阿错的面吐槽他。

刘义隆委屈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不敢拿正眼看我,只好看着桌面嘟囔道“你明明知道我嘴巴笨,还叫我帮你说好话。”

这个家伙,把大实话说出来干什么。我瞪了他一眼,拉了拉银朱婆婆的衣袖,继续笑着对银朱婆婆说“银朱婆婆,你不要生气嘛。”

银朱婆婆哼了一声,伸出手敲了敲我的小脑袋,道“不生气也行,好久没听你唱小曲了,你唱首小曲给我听,我听得高兴,就给你粥吃,否则啊”她蔫坏的摇了摇脑袋“否则,你银朱婆婆就不给你好吃的。”

“好好好”银朱婆婆的话我哪敢不听,连忙应道。“银朱婆婆,你想听什么?小红昭给你唱。”

银朱婆婆想了想“就来一首《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