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兰陵王妃之三生三世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屈突盖擒贼收复潼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叛军军营〗

得知杨广暂停东征,调集了各路援军驰援东都洛阳,且洛阳一连数日久攻不下,杨氏三兄弟顿时慌了心神。

军师李密开口道“来护儿、屈突通、鱼俱罗这三人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唯有卫玄(字文升)文官出身,年纪老迈,不如先破卫文升。”

“唉!”杨玄感叹气道“若是早听军师之言,取上策或中策,何至于今日进退两难。”

杨积善开口说“大哥,此时西进取大兴城,为时不晚!”

“是啊,大哥下令吧”杨玄纵附和道。

杨玄感见众人异口同声主张西进,便传令叛军向西面潼关挺进,与卫文升展开决战。

〖隋·东都〗

眼看杨玄感的叛军挥师西去,放弃东都洛阳,城内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公元613年七月五日群臣齐聚凤仪殿,向高皇后称贺。

(凤仪殿)

越王杨侗说“皇奶奶,东都是解围了。可是西京又遇危机。必须另寻良策,保住京师。”

众臣闻言觉得也是,又是一阵商议。

思琪想了想开口道“哀家今有一计,可令叛军两面被动。”

“皇奶奶您别卖关子了,快说啊”杨侗有些焦急地说。

思琪镇定自若地说“可令卫文升诈败,退回京师死守。叛军西不能攻大兴,东不能取洛阳,必陷两难之地。到那时屈突通、鱼俱罗、来护儿的援军一到,叛军死路一条。”

“如此甚好。那皇奶奶,请快些拟旨吧。”

“好。速派兵马,急报卫文升。”思琪传下懿旨,快马急报。

杨玄感的叛军沿途招收起义百姓,自以为顺应民心,日益壮大,反倒是东都的快马先至潼关。

老臣卫文升统率七万兵马已过潼关(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就遇到了快马急报。

〖隋·潼关〗

信使南宫晖言道“娘娘千岁懿旨,命卫文升连败三阵,退守京师。夹叛军于两京之间,待东征援军到达,围而攻之。”

卫文升接下了懿旨,随行的副将正是唐国公李渊,他开口道“娘娘千岁既然要把叛军引向关西,不如我与大人分兵把守?”

“如何分兵?说来听听。”卫文升问道。

李渊回答说“卫大人率精兵守大兴,末将率一路兵马守弘农郡,您再遣一军守潼关,三军成犄角之势,互援互应。”

卫文升捋了一下已白花花的胡须,大为赞同于是传下军令道“副将唐国公李渊率一万兵马守弘农郡,副将韦福嗣率一万兵马诈败之后退守潼关。”

于是步兵改后队,骑兵为前队行进,又派大将阴世师、皇甫无逸出关吸引叛军。

〖隋·潼关外〗

公元613年七月十日,杨玄感率十万叛军又行了一段路,正巧遇上卫文升的骑兵。为首的先锋官长得面白如玉,剑眉双挑,目若朗星,身长七尺有余,年纪已有二十岁且头戴紫金冠熟铜八角盔,身穿锁子乌金甲,骑着一匹青鬃马,手拿一把沥泉枪的年轻人名叫皇甫无逸,他正是当年汉王杨谅造反时因劝谏杨谅而被杨谅杀害的大臣皇甫诞的儿子。

杨玄感对他说“这位小将军,自古有道伐无道,明君讨暴君。杨广穷兵黩武,残暴至极,何必为这暴君卖命。我劝你快快归顺,免得再动干戈。”

“我呸!”皇甫无逸怒道“杨玄感你枉为将门之后,楚国公竟有你这无君无父的儿子!拿命来。”说完便催马杀出。

杨玄纵言道“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待我擒他。”

皇甫无逸与杨玄纵不容分说的走马盘斗,这杨玄纵并非武艺高强之辈,皇甫无逸反而虚晃了两枪诈败而逃。

杨玄感见官军败退,心中大喜对麾下的将士喊道“乘胜追击,全在今日。”遂率叛军兴兵西进。

叛军没走多远,又杀来一队官军,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的将军相貌堂堂,双目炯炯有神,骑一匹银鬃马,手拿亮银枪,穿银甲白袍。身后的战旗之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阴”字,此人便是大将军阴世师。

阴世师见到杨玄感后,大声地喝斥道“叛贼杨玄感,可还认得我阴世师?”

杨玄感见来人是阴世师,暗想到“此人乃是隋军大将。看来需要谨慎应对啊”

杨玄纵刚胜过一阵,胆气十足地对杨玄感说“大哥请稍等片刻,待我会他一会。”

杨玄纵催马出阵,阴世师心想“卫大人命我诈败,但也需分是谁。杨玄纵这两脚猫的功夫,我若都打不过,岂不会被叛军看出什么破绽来。所以必先胜一阵。”于是便提枪相迎。

二人大战了三四个回合,杨玄纵一个不留神便被阴世师刺伤了右手臂,血流不止。

杨玄感见弟弟受伤,便问道“谁可出战?”

“李子雄愿往。”

杨玄感一听李子雄请战,心中大喜道“这李子雄要比我弟杨玄纵不知强出多少!”

李子雄策马挥刀,替下了负伤的杨玄纵,迎战阴世师。阴世师多少知道李子雄的武艺,遂暗想到“李子雄要比那杨玄纵强出许多,不如趁此时诈败。”

二人大战了十个回合后,阴世师虚晃一枪,诈败而逃。杨玄感不知其中有诈,见李子雄击退了阴世师,心下大喜,对麾下将士喊道“随我乘胜追击,前面便是潼关。”

众人大喜,加速行军,奔赴潼关。遥遥望去,前面有一座雄壮宏伟的险关矗立在眼前,那便是西京大兴城的咽喉要道潼关。

〖隋·潼关〗

卫文升奉懿旨连败三阵,这第三阵便是潼关。镇守潼关的主将名叫韦福嗣(韦世康的次子),本来韦福嗣应当在诈败之后,据守潼关拖住杨玄感。可他不像先前的皇甫无逸、阴世师那样忠心。此人一心反对杨广开拓疆域,心中支持造反的杨玄感,同情起义的老百姓。

公元613年七月十五日,杨玄感派兵列阵于潼关,原本以为攻取潼关要大战一场,没想到城门大开,不见兵士,只见韦福嗣素装布衣骑马而出。

韦福嗣在马上对杨玄感行礼,言道“内史舍人韦福嗣见过杨将军。”

杨玄感闻言一愣“韦大人为何不战,而是以布衣相迎呢?”

韦福嗣回道“下官与潼关将士们痛恨杨广常年的开疆拓土,愿以险关归顺,共举义旗。”言罢,韦福嗣便下马跪拜。

杨玄感见状喜出望外,与众将纷纷下马。扶起韦福嗣,大军一同进了潼关。

〖叛军军营〗

到了潼关之内,叛军便在潼关安营扎寨。

(中军大帐)

杨玄感召集众人到中军大帐内商议对策。

韦福嗣对他说道“杨将军已中卫文升之计。卫文升命连败三阵,引开起义军,解救东都之围。如今将军虽说取了潼关,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夹于两京之间,情形不妙啊。”

李密这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皇甫无逸、阴世师两人一战即败”便开口道“不如率领三军,孤注一掷地猛攻西京大兴,坐西朝东,对抗隋军。”

这时韦福嗣开口道“依在下之见,不如带兵入蜀,借蜀道天险,割地自立。”

一旁的斛斯政也开口道“大兴重兵防守,西蜀路途遥远。不如先取弘农,休整兵士。”

三个人一人一个计谋,使得杨玄感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了起来。他思量了半天杨玄感采纳了斛斯政之计,开口道“不如就先去弘农,休整兵士。”

李密一听,心中抖个不停忙劝道“弘农小城不堪一击,追兵将至。怎可久留?弘农郡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百姓一散,何以自全?”

李密苦口婆心的相劝,可杨玄感却偏偏听了斛斯政之计亲率大军赶往弘农郡,留下大将李子雄、斛斯政把守潼关。

〖隋·东都〗

公元613年七月二十日,杨广的两路援军屈突通兄弟、鱼俱罗,来护儿父子相继赶到了东都洛阳。

西宫皇后高思琪得知援军已到,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率领东都的群臣出城犒劳将士。

(中军宝帐)

中军宝帐之内,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来护儿、周法尚、来整等人,拜见了高皇后。

高皇后对重将言道“此番叛乱,百姓揭竿而起已是民心所向,人心可畏啊!诸位将军还当善待百姓,以民心为重,应谨慎剿杀。”

屈突通回道“娘娘放心,末将兵锋所指,只讨杨玄感等要犯,百姓不知者无罪。”

屈突盖、鱼俱罗、来护儿、周法尚等人也纷纷附言。

屈突通对鱼俱罗说“鱼俱罗将军你留下来保护娘娘。”

“好”鱼俱罗回道。

高皇后叮嘱了众将,又对樊子盖言道“立刻传哀家懿旨,开仓放粮接济百姓。”

放粮之际,两路援军也领到了军粮。屈突通兄弟为前军、来护儿父子为后军,两路大军直扑潼关而去。

〖隋·涿郡〗

(临朔宫)

得知自己的弟弟萧奕因谋反,已被思琪下令处死后的芸寒便在寝宫内,发火的乱扔瓶子,发狠的说“高思琪,我萧芸寒与你势不两立。日后你在夫君面前说什么,我都会在夫君他面前唱反调。”随后出了寝宫,跟随皇帝的御驾离开涿郡向东都赶去。

〖隋·潼关〗

公元613年七月二十二日,屈突通的援军直抵潼关。

李子雄见屈突通率兵前来心中甚为焦急地说“弘农尚未攻克,屈突通的援军已直抵潼关。”

斛斯政说“时至今日,弘农也未曾攻下,我看杨玄感的起义撑不了多久了。”

李子雄见斛斯政泄气了,在一旁劝道“兄台为何打起退堂鼓来?待我出战,必能斩获屈突通。”

斛斯政回答说“咱们还是从长计议,想想各自的退路吧。”

“哼!胆小鬼。”李子雄瞪了斛斯政一眼,根本不作理会,气冲冲而去。

公元613年七月二十二日的上午,只闻潼关城楼之上传来三声炮响,城门大开,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的出城迎战。

大将李子雄立马于阵前,城楼之上的斛斯政打眼一看,心中犯慌,深知李子雄不是屈突通的对手。

屈突通厉声喝道“大胆反贼,今吾皇天兵已至,尔等还不快快受降,免得本帅再生杀戮。”

李子雄打量了屈突通一番,言道“大隋气数已尽屈突将军何必为杨广这无道暴君卖命呢?”

“哼!无君无父之辈,我必诛汝!”屈突通大声问道“谁可出战?”

屈突盖言道“小弟前去取他性命!请大哥为我擂鼓助威!”

一通战鼓声起,屈突盖催动追风马,挥动横水槊与李子雄打斗了起来。二人大战了二十个回合,只见二马一挫蹬,屈突盖一把揪住了李子雄腰间大带,响如洪钟一般地大吼了一声后竟把李子雄揪下了战马,将他生擒而回。

城头上的士兵一看主将被擒,纷纷惊慌失措起来。而副将斛斯政深知李子雄根本不是屈突通兄弟的对手,早就换了装束,循走而逃。

城下的屈突通调来讨伐高句丽的攻城重器,随着云梯、楼车、冲车、撞车、抛石机等的到来,带起了滚滚尘埃,把守潼关的都是一些起义的百姓,哪里见过这般攻城的兵器,吓得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未过多时,屈突通、屈突盖便收复了潼关,直逼弘农。

〖隋·弘农〗

杨玄感已将弘农郡团团围住,却依然攻克不了,而镇守弘农郡的正是唐国公李渊,也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高祖。

〖叛军军营〗

(中军大帐)

正在进退两难之时,得知潼关失守,李子雄被擒的杨玄感顿时惊骇不已,立刻召集众人齐聚中军大帐内。

杨玄感说“潼关失守已无后路,眼下之计,唯有决战。”

李密回道“十万将士,尚无立足之地。一旦溃败,将万劫不复。主公手握军粮,只要拖延数日,官军必然坚持不住。到时我们再将他们一举歼灭。”

杨玄感闻听此言,犹豫不决“究竟是战还是不战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