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莫非王臣》第六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兴望着这长箭出神,只听得老胡公道:“赤狄人才叫它‘哨箭’,名字俗不可耐!其实,这是我们华夏族祖先的发明,称之为‘鸣镝’。看,这箭身略微处理,便能遇风而鸣,故而得名。它被发明之时,赤狄鬼子还在最北边玩泥巴呢!”

“鸣镝!此名雅致多了!不知为何,如今成了赤狄通风报信之物?”方兴问道。

“通风报信?也只有奇蠢无比的赤狄人把它当信号。你看,‘咻——’假如战场上我发这一箭,我方将士听得真切,难道敌人听不见吗?那这鸣镝到底是指挥己方还是警示敌方?”

“然!然!”方兴拍掌大喜。想那赤狄人虽说残暴,但毕竟脑子还是不够灵光,居然还用这么低级的信号指挥战斗。

“不过也不全是这样,”老胡公有心泼泼方兴冷水,笑着道,“你也别小觑赤狄人,他们用它也不全为通风报信,而是震慑人心!小子,你是不是闻声色变?”

方兴连连点头,回忆起刚才鸣镝射中野猪和赤狄斥候的场景,当真惊心动魄。

老胡公看方兴陷入沉思,便随口换了个轻松的问题:“小子,你怕赤狄人吗?”

“爹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赤狄人时不时就来村子烧杀抢掠,伤了很多村民,可恶至极!”

“那你就不想去找赤狄人报仇?”

“报仇?怎么报仇?”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拿起武器和赤狄人肉搏。怎么,怕了?”

“怕是不怕,只是……”方兴若有所思,片刻道:“以暴制暴,只能打倒一个算一个。赤狄人那么多,就算有我爹的本事,又哪里打得完?”

老胡公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之色,道:“有见地!那依你看呢?”

“我之所以想读书认字,是为了学更大的本事,将来把赤狄人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哟嗬!年纪不大,口气不小。那得学到多大本事!”

“我最喜欢听爹说本朝开国故事。周公、姜太公那些往圣先贤们,可以南征北战,平定天下。我要学他们的本事!”

老胡公听罢,仰天大笑,苍老的笑声中透着爽朗。

这下倒把方兴笑得浑身不自在,不禁低下了头,喃喃道:“唉,我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上阵打仗是贵族的权利,我一介野人,只能终老这荒山野岭,等着赤狄人宰割。”

“你刚才不是还信誓旦旦,要带你的小情娘走出大山吗?怎么,这么快又气馁了?”老胡公哂笑道。

方兴眼色黯然,显被老胡公这不合时宜的揶揄戳中痛处。

老胡公拍怕方兴的后背,用异常慈祥的口吻问道:“小子,你了解你口中的敌人吗?”

“赤狄人吗?”

“不单单是赤狄,而是四方的异族。”

方兴摇头。

“小子,虽说你粗通文墨,志向也不小,但你对华夏族的仇敌知之却甚少,又属不该!”

方兴屏气凝神听着,一脸期待。

老胡公道:“北狄、西戎、东夷、南蛮,此为四夷。我们华夏族所居之地,称为中原。上自五帝三皇,下到虞夏商周,华夏族自古以来都被异族环绕,千百年来摩擦不断,何尝过得安生日子?譬如眼前这赤狄,他们只是北狄一支,若想把他们一网打尽,穷古今圣贤之力,又有谁可曾办到过?”

方兴听罢,怅然若失。

老胡公从石头上站起身来,和方兴面对面席地而坐,二人之间恰好留了一小块空地。他把空地的砂石抹平,用长箭在上画了起来。

只见老胡公画了三个同心圆,道:“看,这三个圈算是中原。中原最里面的第一个圈,方圆五百里,称为王畿,归周天子直辖。西都镐京、东都洛邑,都包括在内。

“这第二个圈,也是方圆五百里,分封着数百个大大小小诸侯国。要么封给周天子的亲戚,要么封给有功之臣。

“而第三个圈,同样方圆五百里,是大周边境的诸侯国,也是大周最信赖的诸侯,比如齐、鲁、晋、燕等。这里是大周对抗四夷的最前线,我们现在所在之处,便是在这第三个圈子里。”

方兴道:“所以,这三个圈外面就是戎狄蛮夷了?”

“悟性不错。”老胡公微笑道,“三圈之外,还有两个圈,同样方圆五百里,便是四夷的地盘。”

“这第四个圈,住的是东边的夷人和南边的蛮人。东夷人渔猎为生,是上古少昊族后人;南蛮地处湿热、毒虫遍布,是战神蚩尤的后人。

这第五个圈,便是戎狄所在了。戎在西,狄在北。他们和华夏族血缘最远,多以游牧为生,残暴野蛮,不定居,不耕作,也因此同华夏文明最为水火不容。”

言罢,老胡公放下长箭,喝了口水。

方兴点头,道:“我听爹说过,这可是大周的‘五服’制度?只是爹说不了这么详细。”

老胡公点头道:“不错。大禹治水之后,便用五服划定疆域,经夏、商,一直沿用到大周。虽说简单粗暴,但是一目了然。从内到外五个圈,分别叫‘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表示臣服我大周,按不同级别进贡称臣。”

“那这些都算我们大周的疆域吗?”

“大周开国初年,天下大治,四夷闻风归服。可惜如今王道衰微,大周政局动荡,四夷也就变得反复无常,‘要服’、‘荒服’逐渐不朝,再这样下去,迟早礼崩乐坏,不知道还剩几服!”

方兴此刻虽无法对老胡公口中的危机感同身受,但他天资聪颖,记性甚好,当下虽不甚理解,也都已记在心上。

方兴心下大喜,暗道:“从小到大,在几乎人人目不识丁的赵家村,父亲算是最见多识广之人。但是今天,恩人对当今时局能做到胸中有数、信手拈来,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看来,恩人文韬武略,定是隐居高人,倘有幸拜他为师,学习到剿除赤狄的本事也未可知!”

“愣着干嘛?雷雨要来也!”老猎户把方兴从神游中拉回,“前方不远,便是老朽栖身之地。你若不弃,过去歇歇脚嗬?”

“最好不过!”方兴此时和老胡公相谈正欢,也不再患得患失,变得毫不拘束。

没走几步,前方出现了一个岔道,不知通向何方。林子里,这样的岔道少说也有几十条,难辨东西南北。

只见老胡公停下脚步,拈着指尖,口中念念有词。

方兴玩性大起,开始耍贫,模仿起对方的口吻,道:“恩人,你在算卦嗬?咱们迷路了嗬?”

老胡公瞥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继续掐指念叨,过了一会儿,道:“走右边嗬!”

方兴大奇,道:“恩人,你真会算卦?”

老胡公不置可否,道:“如果我会算卦,老朽刚才绝对见死不救,省的肠子悔青!”

方兴见话锋不对,笑着问道:“恩人,何出此言嗬?”

“怎么?捡了一条命,本性暴露了?开始油嘴滑舌了?学老朽说话挺好玩吗?”

方兴连忙摆手道:“不敢!晚辈失态了,晚辈知错!”

老胡公再也憋不住笑,道:“知错干什么?老朽一个人宅这林中,无聊透顶,碰到你这愣小子,倒是有趣的紧啊!不用知错,不用知错!”

方兴如释重负,心想这老胡公虽说言行古怪,却同自己臭味相投,心下大快。#####【正史】“五服”说法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国语·周语》也有同样的记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绥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